美女中文网 mnzw.com,晚明之我主沉浮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也没法生气,这些文官毕竟和自己不一样,他们没有数百年的战略眼光,他们一切的决定,都是来源于他们所生活的文化圈,文化决定价值观。
既然反对的声音太多,只好搁置起来,留待以后再议。
这次的军事改革,虽然是国防院策划的,但大臣们都知道,国防院获得皇帝的鼎力支持,算起来这是朱由检第一次在朝会上被大臣们封驳。
军事改革的第四项内容,是实行军衔制。
军衔制分士兵衔和军官衔。
士兵衔有三级:正式加入军营的士兵为列兵,肩章为一折杠;列兵服役满一年后,晋升为上等兵,肩章为二折杠;上等兵有军功,或者考核为优秀,可以晋升为士官,分班长与副班长,肩章都是三折杠。
列兵、上等兵、士官都不是军官,但士官是军官的储备,如果建立军功,或者考核为优秀,或者因扩军需要,可以晋升为少尉。
这是对大明军队制度的一次巨大变革,以前的大明,士兵永远是士兵,即使立了战功,或者有优异的表现,也永远是士兵,绝对不能晋升为军官,最多获得一些物质上的奖励。
实行士官制度,给基层的士兵打开了一扇晋升的大门,尽管这扇大门现在只是开启了一条隙缝,士兵毕竟有了希望。
军官的军衔为三段十级。
副排长:少尉,肩章为一杠一星;排长:中尉,肩章为一杠两星;副连长、连长:上尉,肩章为一杠三星。少尉、中尉、上尉称尉级军官。
副营长:少校,肩章为两杠一星;营长、副团长:中校,肩章为两杠两星;团长、副旅长:上校,肩章为两杠三星;旅长、副师长:大校,肩章为两杠四星。少校、中校、上校、大校称校级军官。
师长、副军长:少将,肩章为金枝一星;军长:中将,肩章为金枝两星。
另外设立上将军衔,肩章为金枝三星。上将具备指挥数个军参加战斗的权力,相当于集团军司令,在战争时期,如果需要,可临时加封为司令,指挥大型战役。
根据崇祯年间的战争状况,以及平时指挥军队的能力,第一次设立六位上将军衔,分别是第一军军长袁崇焕、第四军军长洪承畴、第十四军军长左良玉、第十九军军长沐启元、第十三军军长祖大寿、辽宁省长孙承宗。
此外,国防院提议,崇祯帝为马上皇帝,为了更好地统帅全国的兵马,加封朱由检为大元帅。
对于这样的职务,朱由本来觉得无所谓,但他考虑到,大明军人的地位肯定会提升,如果士兵将来只认识自己的将军,不认识皇帝,将军们就可能拥兵自重,设立大元帅一职,让士兵与军官随时想到,皇帝、大元帅才是军队的最高指挥官,所以也就当朝接受了国防院的加封。
国防院做出解释,实行军衔制,并不是给士兵和军官加薪,前段时间大明进行了北伐和南征,战争结束后,对前线的将士除给与物质奖励外,还根据战场的表现评定了战功,但大明使用了新式火器,将士战死的情况很少,因此,军官升职一事就异常为难。
比如,一名旅长积累了战功,按律应该晋升为副师长,甚至是师长,但副师长、师长都在原位,其他军队也不缺副师长、师长,便无法安置这位应该晋升的旅长。
以前这种情况很少见,每次大的战役,大明即使获胜,也是惨胜,军官与士兵伤亡都十分惨重,甚至超过失败的一方,大明基本上是靠人数的优势在打仗,这样军官就会有许多晋升的空缺。
现在的大明,,依靠装备上的巨大优势,伤亡的情况很少,因此,建立战功的军官士兵难以得到升职,如果不能按律升职,就会削弱将士们为国立功的积极性,国防院这才设立军衔制。
建立军衔制,就是让那些获得军功、应该升职的将士,在暂时没有空缺时,先行提升军衔,等到有空缺的职务时,再行晋升,这就像文官的“候补制”。
大臣们听说军衔制只是相当于候补制,不用重新发放俸禄,甚至根本不用另外花银子,内心里也就没有多大的反对意见,朱由检爱折腾就让他折腾去,最好他将心思全部花在军队身上,朝政留给大臣们解决。
况且,他们刚刚封驳了军人的五等爵位制,朱由检心里一定还窝着火,在这无关紧要的问题上,就不要再触霉头了。
第二次军事改革的四项内容,有三项在朝堂获得通过,还有一项被大臣们初步否决,不过,也没有完全堵死,朱由检发现难以通过时,便以“稍后再议”为由,暂时回避了矛盾和冲突。
朝会随即转入下一项议题,财政部长毕自严,当朝汇报新的土地出售、耕地开发的情况。
也没法生气,这些文官毕竟和自己不一样,他们没有数百年的战略眼光,他们一切的决定,都是来源于他们所生活的文化圈,文化决定价值观。
既然反对的声音太多,只好搁置起来,留待以后再议。
这次的军事改革,虽然是国防院策划的,但大臣们都知道,国防院获得皇帝的鼎力支持,算起来这是朱由检第一次在朝会上被大臣们封驳。
军事改革的第四项内容,是实行军衔制。
军衔制分士兵衔和军官衔。
士兵衔有三级:正式加入军营的士兵为列兵,肩章为一折杠;列兵服役满一年后,晋升为上等兵,肩章为二折杠;上等兵有军功,或者考核为优秀,可以晋升为士官,分班长与副班长,肩章都是三折杠。
列兵、上等兵、士官都不是军官,但士官是军官的储备,如果建立军功,或者考核为优秀,或者因扩军需要,可以晋升为少尉。
这是对大明军队制度的一次巨大变革,以前的大明,士兵永远是士兵,即使立了战功,或者有优异的表现,也永远是士兵,绝对不能晋升为军官,最多获得一些物质上的奖励。
实行士官制度,给基层的士兵打开了一扇晋升的大门,尽管这扇大门现在只是开启了一条隙缝,士兵毕竟有了希望。
军官的军衔为三段十级。
副排长:少尉,肩章为一杠一星;排长:中尉,肩章为一杠两星;副连长、连长:上尉,肩章为一杠三星。少尉、中尉、上尉称尉级军官。
副营长:少校,肩章为两杠一星;营长、副团长:中校,肩章为两杠两星;团长、副旅长:上校,肩章为两杠三星;旅长、副师长:大校,肩章为两杠四星。少校、中校、上校、大校称校级军官。
师长、副军长:少将,肩章为金枝一星;军长:中将,肩章为金枝两星。
另外设立上将军衔,肩章为金枝三星。上将具备指挥数个军参加战斗的权力,相当于集团军司令,在战争时期,如果需要,可临时加封为司令,指挥大型战役。
根据崇祯年间的战争状况,以及平时指挥军队的能力,第一次设立六位上将军衔,分别是第一军军长袁崇焕、第四军军长洪承畴、第十四军军长左良玉、第十九军军长沐启元、第十三军军长祖大寿、辽宁省长孙承宗。
此外,国防院提议,崇祯帝为马上皇帝,为了更好地统帅全国的兵马,加封朱由检为大元帅。
对于这样的职务,朱由本来觉得无所谓,但他考虑到,大明军人的地位肯定会提升,如果士兵将来只认识自己的将军,不认识皇帝,将军们就可能拥兵自重,设立大元帅一职,让士兵与军官随时想到,皇帝、大元帅才是军队的最高指挥官,所以也就当朝接受了国防院的加封。
国防院做出解释,实行军衔制,并不是给士兵和军官加薪,前段时间大明进行了北伐和南征,战争结束后,对前线的将士除给与物质奖励外,还根据战场的表现评定了战功,但大明使用了新式火器,将士战死的情况很少,因此,军官升职一事就异常为难。
比如,一名旅长积累了战功,按律应该晋升为副师长,甚至是师长,但副师长、师长都在原位,其他军队也不缺副师长、师长,便无法安置这位应该晋升的旅长。
以前这种情况很少见,每次大的战役,大明即使获胜,也是惨胜,军官与士兵伤亡都十分惨重,甚至超过失败的一方,大明基本上是靠人数的优势在打仗,这样军官就会有许多晋升的空缺。
现在的大明,,依靠装备上的巨大优势,伤亡的情况很少,因此,建立战功的军官士兵难以得到升职,如果不能按律升职,就会削弱将士们为国立功的积极性,国防院这才设立军衔制。
建立军衔制,就是让那些获得军功、应该升职的将士,在暂时没有空缺时,先行提升军衔,等到有空缺的职务时,再行晋升,这就像文官的“候补制”。
大臣们听说军衔制只是相当于候补制,不用重新发放俸禄,甚至根本不用另外花银子,内心里也就没有多大的反对意见,朱由检爱折腾就让他折腾去,最好他将心思全部花在军队身上,朝政留给大臣们解决。
况且,他们刚刚封驳了军人的五等爵位制,朱由检心里一定还窝着火,在这无关紧要的问题上,就不要再触霉头了。
第二次军事改革的四项内容,有三项在朝堂获得通过,还有一项被大臣们初步否决,不过,也没有完全堵死,朱由检发现难以通过时,便以“稍后再议”为由,暂时回避了矛盾和冲突。
朝会随即转入下一项议题,财政部长毕自严,当朝汇报新的土地出售、耕地开发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