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中文网 mnzw.com,永历四年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受到了恐惧,但是其可怕之处到底在哪,却是一点儿也摸不到头脑。
开战之初,武卫右军与青年近卫师的阵型宽度一致,距离运河尚有一两里地的距离。待到武卫右军崩溃,青年近卫师占据了武卫右军的阵地,但是随着清军的骑兵的大规模袭扰接踵而至,不光是没有继续展开攻击,阵型也不可避免的进行了收缩。而此时,鳌拜和遏必隆所部的骑兵与老年近卫师皆在这片西线战场上最不起眼的边缘地带,一在北、一在南。
“我率本部兵马冲阵,你随后掩杀。”
“嗯。”
远处的老年近卫师在进入这片边缘地带之后,阵型延伸开来,覆盖整条从运河河滩边缘到青年近卫师左近的战场,随后便直接以着刚刚那般整齐的骑阵,缓缓的压了过来,显得呆板而迟缓。
骑战讲究马速,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对面的老年近卫师在行进之中开始有了加速的痕迹,一场双方兵力差距不算甚大的骑战迫在眉睫,清军以遏必隆所部武卫右军的骑队负责率先发起冲锋,鳌拜带着蒙古骑兵随后跟进,当面锣对面鼓的迎了上来。
清军如此,遏必隆有自赎之念,亦是受限于这些漠南蒙古的骑兵的素质难以与新军骑兵相比。
大队的清军骑兵在遏必隆的号令之下,加速向南,如乌云压顶一般铺天盖地的掩杀而来。与此同时,他们的对手,江浙明军的这支老年近卫师的加速幅度却并不是很快,依旧是保持着相对整齐的横队滚滚向北。
从向左翼战场移动,这支军队便保持着一个相对整齐的骑阵。抵达此间,骑阵依旧没有丝毫散乱,依旧是每个骑兵与邻近的骑兵保持着极小的间隔,甚至是与后一排的间隔也小得可怜。
前两个横排组成了第一个骑阵,随后每两个横排亦是一个骑阵,全无分散开来的迹象,仿佛就是打算这么直截了当的如城墙一般压上去而已。
骑阵的最前方,李瑞鑫没有携带祖传下来的那根马槊,而是握着一把制式的马刀。这把马刀是军工司搬迁马鞍山之后研发的产品,不同于明军原本的马刀,长度、弧度上都有适当的调整,更是加了一个护手在刀把上,便是对于骑战一无所知之人也能够轻而易举的看出其中的差别。
一如身上的板甲式骑兵半身甲和头上的头盔,马刀亦是经过了无数次的实验,最后才定下了形制。李瑞鑫很喜欢这个形制的马刀,因为比之祖传的那些武艺,这种马刀配合的刀法更加容易普及,就像今时今日,老年近卫师近万的骑兵集中在这片战场,同样的速度、同样的骑阵、同样的武器装具、更是同样的战法,就这么直接冲上去,与鞑子直截了当的决一死战!
老年近卫师的骑阵从策马步行开始,缓缓加速,虽然加速度比之清军要小上不少,但是加速始终没有停止的迹象。
渐渐的,头顶上已经渐渐的开始有箭矢落下,这些都是清军的骑射,用以扰乱阵型。然而当箭矢撞在江浙明军的制式骑兵甲上,却无一例外的被弹开,唯有在马刀的劈砍中还能命中战马的,才有可能造成微乎其微的扰乱。
骑阵的速度越来越快,与远处的清军的距离也越来越近,受到骑射攻击的骑兵也越来越多,其中有一些不得不退出骑阵,但却也迅速的被后队的骑兵补上,整个阵型诚如步兵的方阵一般,依旧是在不断的加速中向着清军的骑兵压了过去。
战马从步行到慢跑,再到此刻的全速前进,骑阵的整齐划一受到些许影响。作为这一骑军的主帅,李瑞鑫无需带头冲锋,可也却是全程监控着骑阵的速度。随着速度抵达平日训练时要求的顶峰,阵型是有些无法继续保持初始的那般完美,但是清军的先锋骑兵也已经近在眼前,尤其是那个带头冲锋的清军大帅,正向着李瑞鑫右手间隔数骑的方位杀来。
“杀!”
面前的明军黑压压的一片,如同是一堵城墙堵在遏必隆冲锋的路上。闯营的三堵墙他不是没有见过,绝计不是这般模样,虽说不甚明了,但他却依旧一头扎进了这个骑阵。
战马交错,遏必隆从对面两个北伐军骑兵中间仅仅留有的那一骑的间隔通过,仅仅是一个铁板桥便让给了两把马刀。待到腰力一动,身体直立而起,反手便是一刀便直接砍断了第二排在他右手的那个正要挥刀劈来的骑兵,但却也就在这同时,第二排在他左手边的那个骑兵却一刀砍在了他的腹部左侧。
这一刀,饶是遏必隆身上的甲胄乃是能工巧匠打造,也免不了透甲而入。马刀砍破了铠甲,直接在他的腹部留下了一条七八寸的口子,刀锋甚至划破了腹腔,仿佛肠子都在从这道伤口往外涌。
越过了前两排,就算是杀过了明军骑阵的第一阵。遏必隆右手持刀,左手捂着伤口,紧咬着牙关,试图借此来缓解腹部的痛楚。
论及顺治身边的重臣,他的身份几乎算是除了爱新觉罗家的那些人以外最为尊贵的一个,不过能有如今的地位,除了身份以外,遏必隆也同样是久经战阵的宿将,当年在松山也曾抗住明末勇将曹变蛟的拼死突袭,武艺上确是比不得鳌拜,但却也绝非是弱者。
然而,杀入阵中,遏必隆才突然意识到,这个骑阵的骑兵根本不需要单打独斗,以着清军为求更好的发挥个人武勇的松散骑队,他们可以轻而易举的做到以多打少,就像刚刚他所经历的那般。
奈何,杀进了骑阵才意识到这一点,其实已经晚了。能够如他一般冲杀过来的不在少数,但是当他们看清楚了最前排骑阵向后数米的第二个骑阵,却无不是如遏必隆一般着实的咽了口唾沫。
“杀!”
大声的呐喊着,遏必隆策马冲杀了过去。胯下的良驹,手中的佩刀亦是精工良匠的作品,后世也曾被清廷赐予出征的统帅,然而面对着眼前这一排排乍看上去没有半分差别的北伐军骑兵,再好的战马、甲胄和武器,显然也是没有半点儿用处的。
战马交错,第二排正面对着遏必隆冲来位置的骑队长王行知一刀砍过,遏必隆的首级高高飞起,身子也从战马上坠落了下去。
武器、甲胄、战马乃至是首级,这些都不需要他们去管,从训练伊始,王行知便知道,这个骑阵就是如此,第一层杀不完就第二层,第二层杀不完就第三层,要像一堵又一堵会移动的墙一样推过去,将清军彻底碾平在阵中,就算是有能够透阵而出的,也必然只会是有限的仨瓜俩枣,不再构成实际的威胁。
刚刚砍杀了遏必隆,王行知只知道看上去像是个高级军官,不过战场之上,也没有时间想那许多。
这一刀过后,反手就又是一刀劈在了紧随其后的那个清军骑兵的头上。清军的盔缨被这反手一刀削落,不过这个清军也没能活着杀过他们这一队,闪展腾挪之间,便被他身后的那个骑兵朴实无华的一刀斩落马下。
王行知和他的袍泽们虽然都是各营选调来的老兵,但是其中大多是不过是在牛首山训练场才学会的骑马,比之清军中的那些自小就骑在马背上的蒙古八旗和号称骑射无双的满洲武士,他们的骑术和骑战经验无疑是远远无法与之比拟的。
然而,在这等墙式冲锋战术之下,他们根本不需要太强的骑术和太过丰富的经验,只需要对于命令的坚决执行和对于战马速度的熟练控制以及临敌时毫不犹豫的劈砍,哪怕是以命搏命,仅此而已。
老年近卫师一排排的碾过,曾经一度让世界为之恐惧的蒙古勇士和号称十七世纪最强野蛮人的满洲武士在这些刚刚学会骑马不过一年时间的“菜鸟”们面前,屡屡要遭逢一见面就是数把马刀的劈砍,往往连还手的机会都没有就已经被砍死在了阵中。
一百五十年后的法兰西帝国皇帝拿破仑*波拿巴曾经说过:“一名马木留克肯定能够打败一名法军士兵;十名法军士兵能够与十名马木留克打成平手;一百名法军肯定能够击败一百名马木留克。”
这是拿破仑远征埃及时在非洲战场上的经验之谈,说的就是近代骑兵墙式冲锋战术对于游牧民族以武勇和骑术见长的部落勇士们的碾压。就像是陈文起兵以来,靠着鸳鸯阵、长枪阵等一系列密集战阵在战场上对妄图施展个人武勇的敌人的以多打少是同样的道理,哪怕对手是骑在战象上,也没有任何差别。
集体的力量碾压个人武勇,这个道理,在欧洲战场上适用,在中国战场上,同样适用!
受到了恐惧,但是其可怕之处到底在哪,却是一点儿也摸不到头脑。
开战之初,武卫右军与青年近卫师的阵型宽度一致,距离运河尚有一两里地的距离。待到武卫右军崩溃,青年近卫师占据了武卫右军的阵地,但是随着清军的骑兵的大规模袭扰接踵而至,不光是没有继续展开攻击,阵型也不可避免的进行了收缩。而此时,鳌拜和遏必隆所部的骑兵与老年近卫师皆在这片西线战场上最不起眼的边缘地带,一在北、一在南。
“我率本部兵马冲阵,你随后掩杀。”
“嗯。”
远处的老年近卫师在进入这片边缘地带之后,阵型延伸开来,覆盖整条从运河河滩边缘到青年近卫师左近的战场,随后便直接以着刚刚那般整齐的骑阵,缓缓的压了过来,显得呆板而迟缓。
骑战讲究马速,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对面的老年近卫师在行进之中开始有了加速的痕迹,一场双方兵力差距不算甚大的骑战迫在眉睫,清军以遏必隆所部武卫右军的骑队负责率先发起冲锋,鳌拜带着蒙古骑兵随后跟进,当面锣对面鼓的迎了上来。
清军如此,遏必隆有自赎之念,亦是受限于这些漠南蒙古的骑兵的素质难以与新军骑兵相比。
大队的清军骑兵在遏必隆的号令之下,加速向南,如乌云压顶一般铺天盖地的掩杀而来。与此同时,他们的对手,江浙明军的这支老年近卫师的加速幅度却并不是很快,依旧是保持着相对整齐的横队滚滚向北。
从向左翼战场移动,这支军队便保持着一个相对整齐的骑阵。抵达此间,骑阵依旧没有丝毫散乱,依旧是每个骑兵与邻近的骑兵保持着极小的间隔,甚至是与后一排的间隔也小得可怜。
前两个横排组成了第一个骑阵,随后每两个横排亦是一个骑阵,全无分散开来的迹象,仿佛就是打算这么直截了当的如城墙一般压上去而已。
骑阵的最前方,李瑞鑫没有携带祖传下来的那根马槊,而是握着一把制式的马刀。这把马刀是军工司搬迁马鞍山之后研发的产品,不同于明军原本的马刀,长度、弧度上都有适当的调整,更是加了一个护手在刀把上,便是对于骑战一无所知之人也能够轻而易举的看出其中的差别。
一如身上的板甲式骑兵半身甲和头上的头盔,马刀亦是经过了无数次的实验,最后才定下了形制。李瑞鑫很喜欢这个形制的马刀,因为比之祖传的那些武艺,这种马刀配合的刀法更加容易普及,就像今时今日,老年近卫师近万的骑兵集中在这片战场,同样的速度、同样的骑阵、同样的武器装具、更是同样的战法,就这么直接冲上去,与鞑子直截了当的决一死战!
老年近卫师的骑阵从策马步行开始,缓缓加速,虽然加速度比之清军要小上不少,但是加速始终没有停止的迹象。
渐渐的,头顶上已经渐渐的开始有箭矢落下,这些都是清军的骑射,用以扰乱阵型。然而当箭矢撞在江浙明军的制式骑兵甲上,却无一例外的被弹开,唯有在马刀的劈砍中还能命中战马的,才有可能造成微乎其微的扰乱。
骑阵的速度越来越快,与远处的清军的距离也越来越近,受到骑射攻击的骑兵也越来越多,其中有一些不得不退出骑阵,但却也迅速的被后队的骑兵补上,整个阵型诚如步兵的方阵一般,依旧是在不断的加速中向着清军的骑兵压了过去。
战马从步行到慢跑,再到此刻的全速前进,骑阵的整齐划一受到些许影响。作为这一骑军的主帅,李瑞鑫无需带头冲锋,可也却是全程监控着骑阵的速度。随着速度抵达平日训练时要求的顶峰,阵型是有些无法继续保持初始的那般完美,但是清军的先锋骑兵也已经近在眼前,尤其是那个带头冲锋的清军大帅,正向着李瑞鑫右手间隔数骑的方位杀来。
“杀!”
面前的明军黑压压的一片,如同是一堵城墙堵在遏必隆冲锋的路上。闯营的三堵墙他不是没有见过,绝计不是这般模样,虽说不甚明了,但他却依旧一头扎进了这个骑阵。
战马交错,遏必隆从对面两个北伐军骑兵中间仅仅留有的那一骑的间隔通过,仅仅是一个铁板桥便让给了两把马刀。待到腰力一动,身体直立而起,反手便是一刀便直接砍断了第二排在他右手的那个正要挥刀劈来的骑兵,但却也就在这同时,第二排在他左手边的那个骑兵却一刀砍在了他的腹部左侧。
这一刀,饶是遏必隆身上的甲胄乃是能工巧匠打造,也免不了透甲而入。马刀砍破了铠甲,直接在他的腹部留下了一条七八寸的口子,刀锋甚至划破了腹腔,仿佛肠子都在从这道伤口往外涌。
越过了前两排,就算是杀过了明军骑阵的第一阵。遏必隆右手持刀,左手捂着伤口,紧咬着牙关,试图借此来缓解腹部的痛楚。
论及顺治身边的重臣,他的身份几乎算是除了爱新觉罗家的那些人以外最为尊贵的一个,不过能有如今的地位,除了身份以外,遏必隆也同样是久经战阵的宿将,当年在松山也曾抗住明末勇将曹变蛟的拼死突袭,武艺上确是比不得鳌拜,但却也绝非是弱者。
然而,杀入阵中,遏必隆才突然意识到,这个骑阵的骑兵根本不需要单打独斗,以着清军为求更好的发挥个人武勇的松散骑队,他们可以轻而易举的做到以多打少,就像刚刚他所经历的那般。
奈何,杀进了骑阵才意识到这一点,其实已经晚了。能够如他一般冲杀过来的不在少数,但是当他们看清楚了最前排骑阵向后数米的第二个骑阵,却无不是如遏必隆一般着实的咽了口唾沫。
“杀!”
大声的呐喊着,遏必隆策马冲杀了过去。胯下的良驹,手中的佩刀亦是精工良匠的作品,后世也曾被清廷赐予出征的统帅,然而面对着眼前这一排排乍看上去没有半分差别的北伐军骑兵,再好的战马、甲胄和武器,显然也是没有半点儿用处的。
战马交错,第二排正面对着遏必隆冲来位置的骑队长王行知一刀砍过,遏必隆的首级高高飞起,身子也从战马上坠落了下去。
武器、甲胄、战马乃至是首级,这些都不需要他们去管,从训练伊始,王行知便知道,这个骑阵就是如此,第一层杀不完就第二层,第二层杀不完就第三层,要像一堵又一堵会移动的墙一样推过去,将清军彻底碾平在阵中,就算是有能够透阵而出的,也必然只会是有限的仨瓜俩枣,不再构成实际的威胁。
刚刚砍杀了遏必隆,王行知只知道看上去像是个高级军官,不过战场之上,也没有时间想那许多。
这一刀过后,反手就又是一刀劈在了紧随其后的那个清军骑兵的头上。清军的盔缨被这反手一刀削落,不过这个清军也没能活着杀过他们这一队,闪展腾挪之间,便被他身后的那个骑兵朴实无华的一刀斩落马下。
王行知和他的袍泽们虽然都是各营选调来的老兵,但是其中大多是不过是在牛首山训练场才学会的骑马,比之清军中的那些自小就骑在马背上的蒙古八旗和号称骑射无双的满洲武士,他们的骑术和骑战经验无疑是远远无法与之比拟的。
然而,在这等墙式冲锋战术之下,他们根本不需要太强的骑术和太过丰富的经验,只需要对于命令的坚决执行和对于战马速度的熟练控制以及临敌时毫不犹豫的劈砍,哪怕是以命搏命,仅此而已。
老年近卫师一排排的碾过,曾经一度让世界为之恐惧的蒙古勇士和号称十七世纪最强野蛮人的满洲武士在这些刚刚学会骑马不过一年时间的“菜鸟”们面前,屡屡要遭逢一见面就是数把马刀的劈砍,往往连还手的机会都没有就已经被砍死在了阵中。
一百五十年后的法兰西帝国皇帝拿破仑*波拿巴曾经说过:“一名马木留克肯定能够打败一名法军士兵;十名法军士兵能够与十名马木留克打成平手;一百名法军肯定能够击败一百名马木留克。”
这是拿破仑远征埃及时在非洲战场上的经验之谈,说的就是近代骑兵墙式冲锋战术对于游牧民族以武勇和骑术见长的部落勇士们的碾压。就像是陈文起兵以来,靠着鸳鸯阵、长枪阵等一系列密集战阵在战场上对妄图施展个人武勇的敌人的以多打少是同样的道理,哪怕对手是骑在战象上,也没有任何差别。
集体的力量碾压个人武勇,这个道理,在欧洲战场上适用,在中国战场上,同样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