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中文网 www.mnzw.com,《寻巴记》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二十七章悬棺之谜
祭司在大厅内踱了几步,转过身,用惊异的目光看着我,射出一道寒光,突然发问道:
“可以告诉我你自己的真实身份么?”
“我的真实身份是……”我的真实身份是什么?此刻我自己也搞糊涂了,面对祭司的提问,我无言以对。
“你为什么对巴国的历史如此感兴趣?”祭司继续追问。
“我的身份并不重要,但可以肯定的是,我对巴国怀有善意。”此时此刻,我只能这样回答。
“可是卦象却显示凶兆。”祭司的眼睛逼视着我,像一把利剑。
“那您为什么当初又要救我呢?”我至今也不明白,卦象明明显示凶兆,祭司却说我是廪君的使者,使我幸免一死。
“因为……,因为我想要从你那儿了解外面的情况。”原来祭司也对外面充满好奇,这是我没有料到的。
“了解外面的情况有什么用处呢?”
“因为我巴人屈居这黑暗的洞穴太久,因为我希望巴国有重新强大的一天,与中原诸侯一争天下。”祭司的回答令人震惊和愕然,由此想到王后的野心,他们二人都是疯子,真是让人啼笑皆非。
“外面现在已经不打仗了,人们都安居乐业”我淡淡的回答。
“谁会相信你的话呢?”祭司像是自问自答。
“总有一天您会相信的。”我差点就有要告诉他外面真实世界的冲动,但这样做的结果未免跟我的目的背道而驰,而且他反而会把我当成疯子。
“在没有明白你的真实身份前,我无法相信你说的每句话。”祭司对我仍然心存芥蒂。
我不理会他,继续看第三幅壁画。
第三幅壁画画在大厅的右墙上,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画许多人在崇山峻岭间砍伐巨木,平坝中有高大的楼阁正在兴建:第二部分是洪水滔天,房屋倒塌,水中漂浮着巨木和尸体,旁边的一段文字记录了白虎之巴突然消失之前发生的一场大劫难,里面竟然破解了一段历史悬案。
第三段文字最有意思:
“平王东迁四百一十五年,巴国以楚人尹干为相,引农桑、革朝政,国力日盛。服庸、蜀、卢、彭、濮诸国,都鱼庸,疆域空前。乃伐大木,兴土建,立宫阙。未成,天降大雨,旬月不停,屋塌山崩,大江水涨数十丈,大木浮尸盈江,水不能饮。乃以浮木琢棺,敛尸纳于岩缝,木还于土。又数月,水落江平,尹干曰:“南山有洞,迁而居之。”
这段话透露了以下重要信息:其一,平王东迁四百一十五年,应指周平王迁都洛阳。周平王东迁是公元前七百七十年,之后四百一十五年,应为公元前三百五十五年左右,为战国时期。当时巴国聘任楚人尹干为相,引进农耕生产,改革朝政,国力日益强大,又征服了邻近的蜀、庸、卢、濮、彭等小国,疆域空前广大。
其二,又迁都鱼庸,大兴土木,修建宫阙,但还未建成,天降大雨,几个月不停,山洪暴发,形成巨大的泥石流,房屋被冲倒,山体滑坡形成了堰塞湖,长江水涨几十丈,浮木和尸体铺满了江面,水也被污染了,可能还发生了严重的瘟疫,白虎之巴损失惨重。于是将水中的大树琢成木棺,将浮尸敛入其中,放置在江岸的岩缝中。雨停水落之后,便形成了悬棺。
其三,大雨之后,巴王失去了居住的房屋,尹干提出建议,南山有很多洞穴,可以搬到那里去居住。
这段文字明确地指出了巴国迁都鱼庸的时间是公元前355年,并简要解释了悬棺形成的原因。
>
第二十七章悬棺之谜
祭司在大厅内踱了几步,转过身,用惊异的目光看着我,射出一道寒光,突然发问道:
“可以告诉我你自己的真实身份么?”
“我的真实身份是……”我的真实身份是什么?此刻我自己也搞糊涂了,面对祭司的提问,我无言以对。
“你为什么对巴国的历史如此感兴趣?”祭司继续追问。
“我的身份并不重要,但可以肯定的是,我对巴国怀有善意。”此时此刻,我只能这样回答。
“可是卦象却显示凶兆。”祭司的眼睛逼视着我,像一把利剑。
“那您为什么当初又要救我呢?”我至今也不明白,卦象明明显示凶兆,祭司却说我是廪君的使者,使我幸免一死。
“因为……,因为我想要从你那儿了解外面的情况。”原来祭司也对外面充满好奇,这是我没有料到的。
“了解外面的情况有什么用处呢?”
“因为我巴人屈居这黑暗的洞穴太久,因为我希望巴国有重新强大的一天,与中原诸侯一争天下。”祭司的回答令人震惊和愕然,由此想到王后的野心,他们二人都是疯子,真是让人啼笑皆非。
“外面现在已经不打仗了,人们都安居乐业”我淡淡的回答。
“谁会相信你的话呢?”祭司像是自问自答。
“总有一天您会相信的。”我差点就有要告诉他外面真实世界的冲动,但这样做的结果未免跟我的目的背道而驰,而且他反而会把我当成疯子。
“在没有明白你的真实身份前,我无法相信你说的每句话。”祭司对我仍然心存芥蒂。
我不理会他,继续看第三幅壁画。
第三幅壁画画在大厅的右墙上,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画许多人在崇山峻岭间砍伐巨木,平坝中有高大的楼阁正在兴建:第二部分是洪水滔天,房屋倒塌,水中漂浮着巨木和尸体,旁边的一段文字记录了白虎之巴突然消失之前发生的一场大劫难,里面竟然破解了一段历史悬案。
第三段文字最有意思:
“平王东迁四百一十五年,巴国以楚人尹干为相,引农桑、革朝政,国力日盛。服庸、蜀、卢、彭、濮诸国,都鱼庸,疆域空前。乃伐大木,兴土建,立宫阙。未成,天降大雨,旬月不停,屋塌山崩,大江水涨数十丈,大木浮尸盈江,水不能饮。乃以浮木琢棺,敛尸纳于岩缝,木还于土。又数月,水落江平,尹干曰:“南山有洞,迁而居之。”
这段话透露了以下重要信息:其一,平王东迁四百一十五年,应指周平王迁都洛阳。周平王东迁是公元前七百七十年,之后四百一十五年,应为公元前三百五十五年左右,为战国时期。当时巴国聘任楚人尹干为相,引进农耕生产,改革朝政,国力日益强大,又征服了邻近的蜀、庸、卢、濮、彭等小国,疆域空前广大。
其二,又迁都鱼庸,大兴土木,修建宫阙,但还未建成,天降大雨,几个月不停,山洪暴发,形成巨大的泥石流,房屋被冲倒,山体滑坡形成了堰塞湖,长江水涨几十丈,浮木和尸体铺满了江面,水也被污染了,可能还发生了严重的瘟疫,白虎之巴损失惨重。于是将水中的大树琢成木棺,将浮尸敛入其中,放置在江岸的岩缝中。雨停水落之后,便形成了悬棺。
其三,大雨之后,巴王失去了居住的房屋,尹干提出建议,南山有很多洞穴,可以搬到那里去居住。
这段文字明确地指出了巴国迁都鱼庸的时间是公元前355年,并简要解释了悬棺形成的原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