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中文网 www.mnzw.com,凉州辞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一袋袋粮食被一个个士卒扛在肩上,然后快走着出了府库,再堆积在县府府库中的一辆辆手推车上。
周兴、陶恒等数位身居百人长乃至百人将职位的将佐此时也皆是袒胸露背地穿插在士卒们的队列之中,看到将佐们都如此费力地同自己一起搬运粮食,前来的士卒也没了任何怨言,在这些基层将佐们率先垂范的作用之下,搬运粮食的活计异常高效地进行着。
这批粮食,一半将送往县中军营。另一半则要被装车运往金城。前日韩璞率所属部众过境,近两万人浩浩荡荡地从令居县中穿行而过,好在如今夏粮已收割,冬麦尚且未播,耕地中光秃秃的一层,倒是免去了被军队践踏之忧。
韩璞到达金城之后的次日,便分别派遣了传令骑,各自前往各郡县,通知太守及县令等各级主管官员筹备粮草,以备接济大军。这几年李延炤与辛彦广开财路,县府府库充盈。然而饶是如此,大军过境仍像飞蝗一样,直接将县府府库中的粮食征走了三分之一强。好在如今夏粮虽然收割完毕,不过尚未征税。否则的话,征走三分之一,自己营中储存三分之一。剩下的若是遇上个灾荒或是流民入境什么的,还真维持不了。
然而即便是如此,辛彦也没有口出什么怨言。并非是他自己心中毫无意见,只是自辛氏逐渐壮大起来之后,辛氏各支的族长纷纷要求子弟们小心行事。毕竟如今遇上这么一位能谋善断的英察之主,任何的狂妄自大或是结党营私行径,都是在给自己挖坟。
好在大军过境,所需粮草军资也并非令居县一力支撑。如今调拨给大军的粮草物资虽然多,不过对于令居县来说,还远未到那种伤筋动骨的地步。
辛彦带着两名文吏,信步走出县府,直向军营旁的工坊而去。如今除了粮草物资的供应,其余所需便是军械箭矢等了。得益于武兴开采的铁矿,如今营中又辟了一块地方,专门作为工坊的库房来储存生铁。到时候即使工坊中需要用到库存生铁,也可由士卒们从营中,将所需生铁调运出来,送往工坊。
辛彦行入工坊,却只见工坊中一副热火朝天的景象。工坊中值哨守卫的士卒们,见到辛彦前来,也是纷纷行礼。然而辛彦的目光,全在坊中那些奋力敲打着烧红铁块的铁匠身上。
如今出现了灌钢法来生产优质的钢材,铁匠们出工与产出的比例大大提升。不过仍是需要锻打。只是如今只需锻打熟铁刀身,让其保持一定的韧性。而刀刃则由灌钢出产的优质钢材充任。箭矢的打造也被简化了很多,以至于生产效率与往日相比,根本不是一个量级。
陆一大汗淋漓地举着右手的一柄锤,奋力击打着面前的一截熟铁。在他的反复锻打之下,这根烧红的熟铁正在逐渐变扁变长,粗粗看去,已俨然一柄刀的刀身模样。
随着锤头落在那截烧红的刀身之上,火星飞溅,不少火星欢快地蹦着,飞到陆一粗壮结实的小臂上。连一旁辛彦看着,都是心有余悸地皱着眉。不过陆一却是连眼都不眨一下。依然一锤一锤极富节奏地敲打着他面前砧板上的那柄半成品刀身。
又专注地敲打了那根刀身约莫半刻钟,陆一方才停下手中的捶打,将那截已经打出形状的刀身放置到了一旁,而后又从左侧装着熟铁棍的筐中夹起一根,走到一旁,塞入烧得正旺的炉火之中。
辛彦又将视线投往别处,只见工坊之中,不论是工匠还是学徒,此刻都是认真无比地在做着手中的事情。一名学徒端着装满箭镞的竹筐,飞快地向铁匠工坊门后跑去,过不多久,又端着装得满满一筐的箭矢,从后方跑过来,而后将那些装满箭矢的竹筐放置在一起。
辛彦走过去,伸手抓起一根箭矢。只见那木制的箭杆笔直笔直的。箭杆上涂着黑红两种漆色。箭尾的箭羽细密绵长。他又凝神望向箭镞,已经打磨锋锐的三棱箭镞闪着摄人心神的寒光。辛彦捏着箭尾,将视线置于箭尾后方,顺着箭杆看去,那木杆笔直笔直的,无处不显示着制作者高超的技艺与精益求精的匠心。
辛彦满意地行出工坊,再向一旁的军营走去。营门前值守的士卒见是县令亲自前来,纷纷微微垂头行礼。辛彦步入营中,放眼望去,只依稀见到几队在营中巡视的士卒,其余人等,却是一个也未曾见到。
“你们李司马何在?”辛彦转身看向在营门处值守的士卒们。一名带队伍长听闻辛彦发问,忙颔首答道:“禀明府,李司马上午便召集步营,将城中辅兵都带到城外校场去了……”
辛彦微微点头道:“我知道了。如今营中除去你们值守之人,可还有别人?”
“禀明府,现今营中,除去我等值守,再无其余人……”
辛彦走出军营,又继续向着城外踱去。不过行至城门处,已觉疲累不已,忙转头问左右:“若在此处,可见城外校场乎?”得到随从们肯定的答复之后,辛彦便信步向着城门旁的阶梯而去,信步拾级而上。到得城楼前,放眼望去,却见城外又是一番别开生面的景象。
此时汇聚在两里外校场的辅兵,粗粗看去,必然不下一千之数。辛彦粗粗一看,这些辅兵虽然显得有些杂乱无状,不过在一旁营中步卒的虎视眈眈之下,倒也并不嘈杂。相反地,这样密集的人群,此刻反倒呈现出一种与辛彦印象中不符的安静。
辛彦也曾在永登、枝阳,乃至更早些的武兴等地见过一群群流民过境时候熙熙攘攘的景象。那景象使他即使时隔多年,却仍然是记忆犹新。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孩童哭喊嚎叫,妇人大声咒骂。其中间或有一人或多人吵架。现今回想起当时那番景象与那些嘈杂的声音,仍是令他颇感头痛欲裂。
最初李延炤提议征募辅兵之时,辛彦就不怎么支持。在他的印象中,对于流民的这种根深蒂固的理念,很多年都挥之不去。即使最后李延炤仍然挑选了两千来名流民青壮,并编成军,辛彦对他们的感官也没有丝毫改变。在他的印象中,这些即使是挑选出来的流民青壮,与当初他所目睹的那种乱哄哄的景象相比,也决计没有多少改变。
&nb... -->>
一袋袋粮食被一个个士卒扛在肩上,然后快走着出了府库,再堆积在县府府库中的一辆辆手推车上。
周兴、陶恒等数位身居百人长乃至百人将职位的将佐此时也皆是袒胸露背地穿插在士卒们的队列之中,看到将佐们都如此费力地同自己一起搬运粮食,前来的士卒也没了任何怨言,在这些基层将佐们率先垂范的作用之下,搬运粮食的活计异常高效地进行着。
这批粮食,一半将送往县中军营。另一半则要被装车运往金城。前日韩璞率所属部众过境,近两万人浩浩荡荡地从令居县中穿行而过,好在如今夏粮已收割,冬麦尚且未播,耕地中光秃秃的一层,倒是免去了被军队践踏之忧。
韩璞到达金城之后的次日,便分别派遣了传令骑,各自前往各郡县,通知太守及县令等各级主管官员筹备粮草,以备接济大军。这几年李延炤与辛彦广开财路,县府府库充盈。然而饶是如此,大军过境仍像飞蝗一样,直接将县府府库中的粮食征走了三分之一强。好在如今夏粮虽然收割完毕,不过尚未征税。否则的话,征走三分之一,自己营中储存三分之一。剩下的若是遇上个灾荒或是流民入境什么的,还真维持不了。
然而即便是如此,辛彦也没有口出什么怨言。并非是他自己心中毫无意见,只是自辛氏逐渐壮大起来之后,辛氏各支的族长纷纷要求子弟们小心行事。毕竟如今遇上这么一位能谋善断的英察之主,任何的狂妄自大或是结党营私行径,都是在给自己挖坟。
好在大军过境,所需粮草军资也并非令居县一力支撑。如今调拨给大军的粮草物资虽然多,不过对于令居县来说,还远未到那种伤筋动骨的地步。
辛彦带着两名文吏,信步走出县府,直向军营旁的工坊而去。如今除了粮草物资的供应,其余所需便是军械箭矢等了。得益于武兴开采的铁矿,如今营中又辟了一块地方,专门作为工坊的库房来储存生铁。到时候即使工坊中需要用到库存生铁,也可由士卒们从营中,将所需生铁调运出来,送往工坊。
辛彦行入工坊,却只见工坊中一副热火朝天的景象。工坊中值哨守卫的士卒们,见到辛彦前来,也是纷纷行礼。然而辛彦的目光,全在坊中那些奋力敲打着烧红铁块的铁匠身上。
如今出现了灌钢法来生产优质的钢材,铁匠们出工与产出的比例大大提升。不过仍是需要锻打。只是如今只需锻打熟铁刀身,让其保持一定的韧性。而刀刃则由灌钢出产的优质钢材充任。箭矢的打造也被简化了很多,以至于生产效率与往日相比,根本不是一个量级。
陆一大汗淋漓地举着右手的一柄锤,奋力击打着面前的一截熟铁。在他的反复锻打之下,这根烧红的熟铁正在逐渐变扁变长,粗粗看去,已俨然一柄刀的刀身模样。
随着锤头落在那截烧红的刀身之上,火星飞溅,不少火星欢快地蹦着,飞到陆一粗壮结实的小臂上。连一旁辛彦看着,都是心有余悸地皱着眉。不过陆一却是连眼都不眨一下。依然一锤一锤极富节奏地敲打着他面前砧板上的那柄半成品刀身。
又专注地敲打了那根刀身约莫半刻钟,陆一方才停下手中的捶打,将那截已经打出形状的刀身放置到了一旁,而后又从左侧装着熟铁棍的筐中夹起一根,走到一旁,塞入烧得正旺的炉火之中。
辛彦又将视线投往别处,只见工坊之中,不论是工匠还是学徒,此刻都是认真无比地在做着手中的事情。一名学徒端着装满箭镞的竹筐,飞快地向铁匠工坊门后跑去,过不多久,又端着装得满满一筐的箭矢,从后方跑过来,而后将那些装满箭矢的竹筐放置在一起。
辛彦走过去,伸手抓起一根箭矢。只见那木制的箭杆笔直笔直的。箭杆上涂着黑红两种漆色。箭尾的箭羽细密绵长。他又凝神望向箭镞,已经打磨锋锐的三棱箭镞闪着摄人心神的寒光。辛彦捏着箭尾,将视线置于箭尾后方,顺着箭杆看去,那木杆笔直笔直的,无处不显示着制作者高超的技艺与精益求精的匠心。
辛彦满意地行出工坊,再向一旁的军营走去。营门前值守的士卒见是县令亲自前来,纷纷微微垂头行礼。辛彦步入营中,放眼望去,只依稀见到几队在营中巡视的士卒,其余人等,却是一个也未曾见到。
“你们李司马何在?”辛彦转身看向在营门处值守的士卒们。一名带队伍长听闻辛彦发问,忙颔首答道:“禀明府,李司马上午便召集步营,将城中辅兵都带到城外校场去了……”
辛彦微微点头道:“我知道了。如今营中除去你们值守之人,可还有别人?”
“禀明府,现今营中,除去我等值守,再无其余人……”
辛彦走出军营,又继续向着城外踱去。不过行至城门处,已觉疲累不已,忙转头问左右:“若在此处,可见城外校场乎?”得到随从们肯定的答复之后,辛彦便信步向着城门旁的阶梯而去,信步拾级而上。到得城楼前,放眼望去,却见城外又是一番别开生面的景象。
此时汇聚在两里外校场的辅兵,粗粗看去,必然不下一千之数。辛彦粗粗一看,这些辅兵虽然显得有些杂乱无状,不过在一旁营中步卒的虎视眈眈之下,倒也并不嘈杂。相反地,这样密集的人群,此刻反倒呈现出一种与辛彦印象中不符的安静。
辛彦也曾在永登、枝阳,乃至更早些的武兴等地见过一群群流民过境时候熙熙攘攘的景象。那景象使他即使时隔多年,却仍然是记忆犹新。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孩童哭喊嚎叫,妇人大声咒骂。其中间或有一人或多人吵架。现今回想起当时那番景象与那些嘈杂的声音,仍是令他颇感头痛欲裂。
最初李延炤提议征募辅兵之时,辛彦就不怎么支持。在他的印象中,对于流民的这种根深蒂固的理念,很多年都挥之不去。即使最后李延炤仍然挑选了两千来名流民青壮,并编成军,辛彦对他们的感官也没有丝毫改变。在他的印象中,这些即使是挑选出来的流民青壮,与当初他所目睹的那种乱哄哄的景象相比,也决计没有多少改变。
&nb...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