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中文网 mnzw.com,打爆星球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作为起点的作者之一,能够参加新昌天姥山采风活动,我,起点风少羽感到非常的荣幸,深切的感谢起点和新昌政府组织的这一场采风活动。
新昌建县于五代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唐代以前属剡县,距今已有1100多年历史。有“中国桂花之乡”、“长毛兔之乡”等美称。有诗仙李白千古名篇《梦游天姥吟留别》的天姥山。
新昌位于曹娥江上游,地貌特征“八山半水分半田”。
新昌县主要山峰海拔均在600米以上,最高峰为小将菩提峰,海拔996米。四明山脉自东北入境,构在小将至沙溪山地。天台山脉两支自中南部入境,古称“一邑主山”的天姥山区逶迤绵亘至鞍顶山,构成儒岙至回山东部山地。会稽、大盘山脉自西南入境,盘亘于镜屏乡的安山和镜岭镇的西坑一带,构成镜岭南部山地。中部为丘陵台地,一般为海拔250米至500米玄武岩台地,范围较大的有回山、大市聚、孟家塘、遁山等,边缘为陡坡峻岭。
这一次,我们前往了大佛寺,见到了这座古老的寺庙。
说起大佛的来历,还得交代佛像的打造经过。据记载,南齐永明四年(486年),石城山来了一位叫僧护的和尚。相传僧护常见仙髻岩的崖壁上有佛光出现,于是他发誓要在此岩壁上雕刻巨型弥勒佛大像。但在他的有生之年只成造像的面幞,临终前仍发誓“来生再造成此佛”。后来僧淑续凿,但也没有成功。直到梁天监六年(507年),梁建安王肃伟派当时最著名和尚僧佑到此主持续凿工程。在僧佑的计算和指挥之下,终于在天监十五年(516年)大功告成,名扬天下,从此开始了真正大佛寺的历史。由于凿刻大佛的传奇故事,人们也称大佛为“三生圣迹”。大佛寺的开凿年代与规模和山西云冈、河南龙门相近,比四川乐山大佛早200多年。
千佛禅院位于大佛寺西北约300米,紧邻大佛寺的外山门,是除大佛之外的另一处石窑造像。因石窟内佛像总数超过一千,故名千佛禅院,俗称千佛岩。千佛岩,佛像确有千尊以上,据统计,石窑内共有佛像1075座,大的有1米之多,小的仅数寸。千佛禅院前身是高僧于法兰创建的元化寺,成寺于公元345—356年,可见千佛岩的造像早于大佛。南朝时,南方很少有石窑造像,因此位于新昌石城山的千佛岩就显得异常珍贵。千佛禅院在“特殊时期”时曾遭受损坏,但大多得到了保留,是很有研究价值的古代石窟造像艺术建筑。
放生池在大佛寺外山门内。大佛寺的放生池非但是一般佛教寺庙中的固有建筑,在新昌大佛寺更有平添景色的妙用。当我入外山门,就会被两处清澈的水池所吸引,水面映照着两面青山、四面绿树,佛门净地的感觉油然而生。放生池南面岩壁“南无阿弥陀佛”为弘一法师手迹,“放生池”三字为钱思廉所书。
智者大师纪念塔建在两放生池间的山坡上,为纪念智者大师智顗而建。智顗为隋唐间中国佛教大家天台宗的创始人,隋开皇十七年(597年),应晋王杨广之请,自天台赴扬州,途经石城寺。因病于十一月二十四日圆寂于此,后移葬天台山塔头寺,在圆寂处建有衣钵纪念塔。因天台宗在日本流传甚广,新昌大佛寺也就成了日本游客经常观瞻朝拜。
锯解岩,俗称锯开岩,在山门外公路右侧,是一块高4米多的巨石,稍加留意即能看到。此岩中间有一缝,如刀劈一般,相传是两位仙人用稻草绳锯开,以启示开凿大佛之人能锲而不舍。
般若谷是利用石城山一处山谷的采石场建筑而成,设计者利用遗址的地势,巧妙地安排了佛教发展历史展示。以流动的瀑布形式增加大佛寺境内的动感,以佛的世界强调大佛寺佛教文化的气氛。
在木化石园附近的一处山谷,是大佛寺增加的五百罗汉堂,众罗汉或坐或立,均布置在山腰的一处山洞之中。山洞对面还有以整个山头为一尊的大肚罗汉,形象逼真,神态生动,我看了之后不由得被深深的震撼了
大佛寺已是一座规模不小的寺庙,但非常有序地散建在不大的山谷之中,如果没有景区入口处大佛城的渲染,紧邻繁华闹市的大佛寺,人们几乎感觉不到它的存在。... -->>
作为起点的作者之一,能够参加新昌天姥山采风活动,我,起点风少羽感到非常的荣幸,深切的感谢起点和新昌政府组织的这一场采风活动。
新昌建县于五代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唐代以前属剡县,距今已有1100多年历史。有“中国桂花之乡”、“长毛兔之乡”等美称。有诗仙李白千古名篇《梦游天姥吟留别》的天姥山。
新昌位于曹娥江上游,地貌特征“八山半水分半田”。
新昌县主要山峰海拔均在600米以上,最高峰为小将菩提峰,海拔996米。四明山脉自东北入境,构在小将至沙溪山地。天台山脉两支自中南部入境,古称“一邑主山”的天姥山区逶迤绵亘至鞍顶山,构成儒岙至回山东部山地。会稽、大盘山脉自西南入境,盘亘于镜屏乡的安山和镜岭镇的西坑一带,构成镜岭南部山地。中部为丘陵台地,一般为海拔250米至500米玄武岩台地,范围较大的有回山、大市聚、孟家塘、遁山等,边缘为陡坡峻岭。
这一次,我们前往了大佛寺,见到了这座古老的寺庙。
说起大佛的来历,还得交代佛像的打造经过。据记载,南齐永明四年(486年),石城山来了一位叫僧护的和尚。相传僧护常见仙髻岩的崖壁上有佛光出现,于是他发誓要在此岩壁上雕刻巨型弥勒佛大像。但在他的有生之年只成造像的面幞,临终前仍发誓“来生再造成此佛”。后来僧淑续凿,但也没有成功。直到梁天监六年(507年),梁建安王肃伟派当时最著名和尚僧佑到此主持续凿工程。在僧佑的计算和指挥之下,终于在天监十五年(516年)大功告成,名扬天下,从此开始了真正大佛寺的历史。由于凿刻大佛的传奇故事,人们也称大佛为“三生圣迹”。大佛寺的开凿年代与规模和山西云冈、河南龙门相近,比四川乐山大佛早200多年。
千佛禅院位于大佛寺西北约300米,紧邻大佛寺的外山门,是除大佛之外的另一处石窑造像。因石窟内佛像总数超过一千,故名千佛禅院,俗称千佛岩。千佛岩,佛像确有千尊以上,据统计,石窑内共有佛像1075座,大的有1米之多,小的仅数寸。千佛禅院前身是高僧于法兰创建的元化寺,成寺于公元345—356年,可见千佛岩的造像早于大佛。南朝时,南方很少有石窑造像,因此位于新昌石城山的千佛岩就显得异常珍贵。千佛禅院在“特殊时期”时曾遭受损坏,但大多得到了保留,是很有研究价值的古代石窟造像艺术建筑。
放生池在大佛寺外山门内。大佛寺的放生池非但是一般佛教寺庙中的固有建筑,在新昌大佛寺更有平添景色的妙用。当我入外山门,就会被两处清澈的水池所吸引,水面映照着两面青山、四面绿树,佛门净地的感觉油然而生。放生池南面岩壁“南无阿弥陀佛”为弘一法师手迹,“放生池”三字为钱思廉所书。
智者大师纪念塔建在两放生池间的山坡上,为纪念智者大师智顗而建。智顗为隋唐间中国佛教大家天台宗的创始人,隋开皇十七年(597年),应晋王杨广之请,自天台赴扬州,途经石城寺。因病于十一月二十四日圆寂于此,后移葬天台山塔头寺,在圆寂处建有衣钵纪念塔。因天台宗在日本流传甚广,新昌大佛寺也就成了日本游客经常观瞻朝拜。
锯解岩,俗称锯开岩,在山门外公路右侧,是一块高4米多的巨石,稍加留意即能看到。此岩中间有一缝,如刀劈一般,相传是两位仙人用稻草绳锯开,以启示开凿大佛之人能锲而不舍。
般若谷是利用石城山一处山谷的采石场建筑而成,设计者利用遗址的地势,巧妙地安排了佛教发展历史展示。以流动的瀑布形式增加大佛寺境内的动感,以佛的世界强调大佛寺佛教文化的气氛。
在木化石园附近的一处山谷,是大佛寺增加的五百罗汉堂,众罗汉或坐或立,均布置在山腰的一处山洞之中。山洞对面还有以整个山头为一尊的大肚罗汉,形象逼真,神态生动,我看了之后不由得被深深的震撼了
大佛寺已是一座规模不小的寺庙,但非常有序地散建在不大的山谷之中,如果没有景区入口处大佛城的渲染,紧邻繁华闹市的大佛寺,人们几乎感觉不到它的存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