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龙韬——效军事组织之明 (3) (2/2)
美女中文网 www.mnzw.com,六韬·鬼谷子谋略全本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止。勿以三军为众而轻敌,勿以受命为重而必死,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以辩说为必然。士未坐勿坐,士未食勿食,寒暑必同。如此,则士众必尽死力。’
“将已受命,拜而报君曰:‘臣闻国不可从外治,军不可从中御。二心不可以事君,疑志不可以应敌。臣既受命,专斧钺之威,臣不敢生还,愿君亦垂③一言之命于臣。君不许臣,臣不敢将;君许之,乃辞而行。’
“军中之事,不闻君命,皆由将出。临敌决战,无有二心。若此,则无天于上,无地于下;无敌于前,无君于后。是故,智者为之谋,勇者为之斗;气厉青云,疾若驰骛④;兵不接刃,而敌降服。战胜于外,功立于内。吏迁士赏,百姓欢悦,将无咎殃。是故,风雨时节,五谷丰熟,社稷安宁。”
武王曰:“善哉。”
①不臣:不忠于国君。
②斧钺(yuè):本为古代军中的两种行刑兵器,后成为指挥军队的权力象征。
③垂:降,此指颁布诏命。
④驰骛(wù):快速地奔跑。
武王问太公:“任命将帅的礼仪是怎样的?”
太公说:“凡国家遭遇危难,国君就避开正殿,在偏殿上召见主将,向他下达诏令说:‘国家的安危,全系于将军身上。现在某国反叛,请将军统率大军前去征讨。’
“等将帅接受了命令,君主就命令太史占卜,然后斋戒三天,前往太庙,钻烧龟甲,卜问吉日,在这一天要向将帅授予斧钺。
“到了吉日那天,君主走进太庙门,面向西站立着;将帅随后走进太庙门,面向北站立。君主亲自拿着钺的头部,授予将帅钺柄,并说:‘从今天开始,军队里上到我的一切事务都交由将军处理。’然后拿着斧柄,授予将帅斧刃,并说:‘从今天开始,军队里下至最小的事务都交由将军处理。看见敌人虚弱就去攻打,看见敌人强大就停止攻打。不要自恃军队的人数多就轻视敌人,不要因为任务重大就以死相拼,不要认为自己身份高贵就看不起别人,不要以为自己见解独到就违背众人的意愿,不要以为自己能言善辩就认为自己说的一定是正确的。士兵还没有坐下,你就不要坐下;士兵还没有吃饭,你就不要吃饭;冷热都要和士兵一样。这样做,士兵就会拼尽全力跟敌人作战。’
“将军接受命令以后,拜而回答说:‘我听说国事不可受外部的干预,作战不能由君主在朝廷遥控指挥。臣子怀有二心就不能忠心侍奉君主,将帅受君主牵制而疑虑重重就不能专心致志去对付敌人。我既已奉命执掌军事大权,不获胜利不敢生还。请您允许我按照上面的话全权处置一切,若不允许,我不敢担此重任。如果国君答应臣,那么臣将立刻辞君出征。’
“军队里的俗务,不是由国君而是由将帅来处理。这样对敌作战就不会有掣肘之患。如果这样,将帅就上不受君主的限制,下不受士卒的限制,前面没有敌人抵抗,后面没有君主掣肘。这样,智慧高深的人为他出谋划策,勇敢的人为他冲锋陷阵,士气高昂直冲九天,行动迅速就如同奔驰的快马。战争还没有开始,敌人就已经被降服。战争取胜于国外,建功立业在朝廷。将领升迁,手下的士兵也受到封赏,百姓欢欣鼓舞,将帅也没有什么过失。因此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家安宁。”
武王说:“您说得好啊!”
本篇讨论的是发动战争以前,君主任命将帅的仪式和方法,强调了将帅作为军队的核心,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文中说:“社稷安危,一在将军”,可见将帅的重要性。作为将帅,要做到“见其虚则进,见其实则止。勿以三军为众而轻敌,勿以受命为重而必死,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以辩说为必然。士未坐勿坐,士未食勿食,寒暑必同”。这样才能让手下的士兵为自己拼死效力。另外,文中还提到了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放权,通俗地说就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君主要充分相信在外出征的将帅,把权力授予他,让他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力,正所谓“军中之事,不闻君命,皆由将出”。只有做到这两点,才能“无敌于前,无君于后”“战胜于外,功立于内”。
给予将士充分的权力,是作战的一条重要原则。否则君主总是控制将士在外面的行动,将士的行动受到掣肘,必然会干扰前线将帅的决心和计划,贻误良好的战机,从而导致战争的失败。南宋君主赵构就是因为听信小人谗言,用十二道金牌召回了岳飞,才导致了抗金斗争的失败。
北宋末年,金军大肆入侵各地,采取残酷的压迫手段,人民纷纷自动组织起来抗金,可谓是“仇怨金国,深入骨髓”。
但是北宋统治集团腐败不堪,根本没有把心思放在抗金上,而是一味地妥协、投降。北宋灭亡后,公元1127年,宋高宗赵构在临安(今杭州)重建宋朝,史称南宋。赵构是个懦弱无能之辈,根本没有想过组织军队攻打金兵,而是偏安于江南一带,成天沉溺于莺歌燕舞之中。那时,南宋朝廷分为两派,一派主和(实质上是投降),一派主战。投降派以秦桧为代表,主战派以岳飞、韩世忠为代表。赵构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一方面通过秦桧等投降派向金国做出一系列的求和活动,一方面又利用岳飞、韩世忠等将领全力抗金。
对于赵构进行的求和活动,岳飞坚决反对,要求南宋将士上下齐心,抗击到底。公元1139年,宋金和议达成。岳飞知道后,立刻上书申明,说“金人不可信,和好不可恃”,直接抨击了秦桧出谋划策、用心不良的投降活动,秦桧因此恨上了岳飞。
和议刚达成,赵构就得意忘形,颁布大赦诏书,对文臣武将大肆奖赏。岳飞得到的奖赏也不薄,他得到开府仪同三司(一品官衔)的爵赏和三千五百户食邑的封赐。对此,岳飞加以拒绝,他上书赵构说:“今日之事,可危而不可安,可忧而不可贺。愿定谋于全胜,期收地于两河,唾手燕云,终欲复仇而报国。”岳飞的拒绝与坚持抗金的行为让赵构觉得自己很没面子,于是心里多了一份记恨。
止。勿以三军为众而轻敌,勿以受命为重而必死,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以辩说为必然。士未坐勿坐,士未食勿食,寒暑必同。如此,则士众必尽死力。’
“将已受命,拜而报君曰:‘臣闻国不可从外治,军不可从中御。二心不可以事君,疑志不可以应敌。臣既受命,专斧钺之威,臣不敢生还,愿君亦垂③一言之命于臣。君不许臣,臣不敢将;君许之,乃辞而行。’
“军中之事,不闻君命,皆由将出。临敌决战,无有二心。若此,则无天于上,无地于下;无敌于前,无君于后。是故,智者为之谋,勇者为之斗;气厉青云,疾若驰骛④;兵不接刃,而敌降服。战胜于外,功立于内。吏迁士赏,百姓欢悦,将无咎殃。是故,风雨时节,五谷丰熟,社稷安宁。”
武王曰:“善哉。”
①不臣:不忠于国君。
②斧钺(yuè):本为古代军中的两种行刑兵器,后成为指挥军队的权力象征。
③垂:降,此指颁布诏命。
④驰骛(wù):快速地奔跑。
武王问太公:“任命将帅的礼仪是怎样的?”
太公说:“凡国家遭遇危难,国君就避开正殿,在偏殿上召见主将,向他下达诏令说:‘国家的安危,全系于将军身上。现在某国反叛,请将军统率大军前去征讨。’
“等将帅接受了命令,君主就命令太史占卜,然后斋戒三天,前往太庙,钻烧龟甲,卜问吉日,在这一天要向将帅授予斧钺。
“到了吉日那天,君主走进太庙门,面向西站立着;将帅随后走进太庙门,面向北站立。君主亲自拿着钺的头部,授予将帅钺柄,并说:‘从今天开始,军队里上到我的一切事务都交由将军处理。’然后拿着斧柄,授予将帅斧刃,并说:‘从今天开始,军队里下至最小的事务都交由将军处理。看见敌人虚弱就去攻打,看见敌人强大就停止攻打。不要自恃军队的人数多就轻视敌人,不要因为任务重大就以死相拼,不要认为自己身份高贵就看不起别人,不要以为自己见解独到就违背众人的意愿,不要以为自己能言善辩就认为自己说的一定是正确的。士兵还没有坐下,你就不要坐下;士兵还没有吃饭,你就不要吃饭;冷热都要和士兵一样。这样做,士兵就会拼尽全力跟敌人作战。’
“将军接受命令以后,拜而回答说:‘我听说国事不可受外部的干预,作战不能由君主在朝廷遥控指挥。臣子怀有二心就不能忠心侍奉君主,将帅受君主牵制而疑虑重重就不能专心致志去对付敌人。我既已奉命执掌军事大权,不获胜利不敢生还。请您允许我按照上面的话全权处置一切,若不允许,我不敢担此重任。如果国君答应臣,那么臣将立刻辞君出征。’
“军队里的俗务,不是由国君而是由将帅来处理。这样对敌作战就不会有掣肘之患。如果这样,将帅就上不受君主的限制,下不受士卒的限制,前面没有敌人抵抗,后面没有君主掣肘。这样,智慧高深的人为他出谋划策,勇敢的人为他冲锋陷阵,士气高昂直冲九天,行动迅速就如同奔驰的快马。战争还没有开始,敌人就已经被降服。战争取胜于国外,建功立业在朝廷。将领升迁,手下的士兵也受到封赏,百姓欢欣鼓舞,将帅也没有什么过失。因此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家安宁。”
武王说:“您说得好啊!”
本篇讨论的是发动战争以前,君主任命将帅的仪式和方法,强调了将帅作为军队的核心,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文中说:“社稷安危,一在将军”,可见将帅的重要性。作为将帅,要做到“见其虚则进,见其实则止。勿以三军为众而轻敌,勿以受命为重而必死,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以辩说为必然。士未坐勿坐,士未食勿食,寒暑必同”。这样才能让手下的士兵为自己拼死效力。另外,文中还提到了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放权,通俗地说就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君主要充分相信在外出征的将帅,把权力授予他,让他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力,正所谓“军中之事,不闻君命,皆由将出”。只有做到这两点,才能“无敌于前,无君于后”“战胜于外,功立于内”。
给予将士充分的权力,是作战的一条重要原则。否则君主总是控制将士在外面的行动,将士的行动受到掣肘,必然会干扰前线将帅的决心和计划,贻误良好的战机,从而导致战争的失败。南宋君主赵构就是因为听信小人谗言,用十二道金牌召回了岳飞,才导致了抗金斗争的失败。
北宋末年,金军大肆入侵各地,采取残酷的压迫手段,人民纷纷自动组织起来抗金,可谓是“仇怨金国,深入骨髓”。
但是北宋统治集团腐败不堪,根本没有把心思放在抗金上,而是一味地妥协、投降。北宋灭亡后,公元1127年,宋高宗赵构在临安(今杭州)重建宋朝,史称南宋。赵构是个懦弱无能之辈,根本没有想过组织军队攻打金兵,而是偏安于江南一带,成天沉溺于莺歌燕舞之中。那时,南宋朝廷分为两派,一派主和(实质上是投降),一派主战。投降派以秦桧为代表,主战派以岳飞、韩世忠为代表。赵构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一方面通过秦桧等投降派向金国做出一系列的求和活动,一方面又利用岳飞、韩世忠等将领全力抗金。
对于赵构进行的求和活动,岳飞坚决反对,要求南宋将士上下齐心,抗击到底。公元1139年,宋金和议达成。岳飞知道后,立刻上书申明,说“金人不可信,和好不可恃”,直接抨击了秦桧出谋划策、用心不良的投降活动,秦桧因此恨上了岳飞。
和议刚达成,赵构就得意忘形,颁布大赦诏书,对文臣武将大肆奖赏。岳飞得到的奖赏也不薄,他得到开府仪同三司(一品官衔)的爵赏和三千五百户食邑的封赐。对此,岳飞加以拒绝,他上书赵构说:“今日之事,可危而不可安,可忧而不可贺。愿定谋于全胜,期收地于两河,唾手燕云,终欲复仇而报国。”岳飞的拒绝与坚持抗金的行为让赵构觉得自己很没面子,于是心里多了一份记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