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中文网 www.mnzw.com,梦穿康熙换乾坤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弘毅这一番旷古奇论,让屋里面所有的文化人振聋发聩,良久无人言语,都在默默品味。
季开生得益于编修那本《国学与西学》,属于较早接触小皇子这些惊世骇俗思想的第一拨人,所以比较好理解一些,于是端着茶杯默默观察谈迁的表现。
杨雍建生性耿直,第一次听闻什么华夏文明、中华民族的新词汇,满脑子惊愕,不过鉴于这三四日的接触,他早就知道这位小爷的深不可测,一时半会儿弄不明白,就要潜心研究一番,所以不能贸然附议或者反对。
闵叙属于灵活周全的,学问也不差,虽然错愕,但是潜意识里认为玄烨所言一定有道理,即使没有道理,现如今也要一门心思投靠上去,所以坐在那里做若有所思状,时而点头,时而深思,施展自己博闻强记的本领。(正史里,闵叙作为顺治乙未科进士,官至监察御史。史籍中没有他什么显著政绩在册,但他在任职广西提学时,却编写了一本《粤述》,叙述山川物产,颇为雅洁。可见其喜好杂事,善于收集整理,必然博闻强记——弘毅语。)
朱之锡才学过人,堪为帝师,却也对弘毅的一番言论听得云山雾罩,似乎有所领悟,甚至醍醐灌顶,却在许多细节之处不明所以,于是低头沉思,细细品味。
谈迁作为俢史之人,早年就是因为晚明史官断章取义、肆意而为,失却了历史的本来面目,故而放弃科举,专修明史。所以,在他眼中,历史的真实比什么都重要。恰恰小玄烨所说,让历史的规律昭然若揭,这才真是醍醐灌顶!特别是那番坦言大清朝也不能万世永续的惊世骇俗之语,让老谈头一下子有种引为知己的冲动!
至于玄烨所言什么中华民族,那是三四百年以后的事情,却可以从历史的长河中找到印证。的确,汉民族也不过是在两汉强盛之后才逐渐约定俗成的,再往前说,只有华夏方圆几千里而已,连炎帝一族都是荒蛮之辈了。所以,现在的满人做皇帝,几百年后,说不定就是汉人的了,到那时,满汉也说不定就没甚区别了呢。
作为前明遗民,谈迁不愿接受的现实中,最让他介怀的就是所谓“蛮夷治华”,可如果能够解决满洲人的祖先也是华夏故民这个史学问题,再加之现在的满人也要倾慕汉化,那最大的精神障碍也就逐渐化解。小玄烨的话语,正好是化解此处纠结的良药。
弘毅等了一会,其实压根就没有奢望今天在这里,能够取得什么“广泛一致”,思想的火花,有时候就是需要那么一点点星星之火,借助人气蔓延开来,就可以燎原。看大家都品味了一番之后,弘毅再次开口:
“谈老先生,您的等身著作为何叫做《国榷》?”
“哦,榷[1]者,商讨之意也。老朽修国史,目的在于比较官修大明各朝《实录》[2]纰漏,并补充崇祯一朝未录之史,三十年来,老朽寻访到各种资料,广征博采,力求征信。但偏颇遗漏之处在所难免,希望读史之人能够商讨辨伪,故而定名《国榷》。”谈迁据实回答。
“即为商榷,那玄烨有几句话,不知可否坦诚相告?”
“皇子但说无妨,老朽洗耳恭听!”
“俢史之人,无论官民,是否需要具备一些基本的本领?”弘毅明知故问。
“这是自然。唐人刘知几、刘子玄,可谓史学大家。他提出的‘史才﹑史学﹑史识’这‘三长’,乃是我等俢史之人必备之能。”
“那何为三长?”
“三长者,史家笃信之论。良史必有三长:才,学,识。学者,史料精熟也;识者,选材精当也;才者,文笔精妙也[3]。是为‘三长’也。三长之中,尤以史识最为重要。其要害,在于是忠于历史之实,秉笔直书。”谈迁也是好为人师之人,说得清晰明了。
“玄烨受教了。可除此之外,我倒以为,还可以加上两点!”
“哦?哪两点?”谈迁没有想到,小小一个两岁幼童,居然对史学前辈的论述大言不惭,竟然要做个补充。不屑之余,倒也好奇。
“玄烨不才,窃以为还可加上‘史德’、‘史义’!”
“史德?史义?何为史德?何又为史义?”谈迁代表在座所有人,急急发问。
“史德者何?著书者之心术也。”弘毅先来个开题之论,言简意赅。然后急忙在脑海中搜索当年粗读乾隆朝史学家、文学家章学诚[4]的《文史通义》后,残留的只字片语。
“玄烨以为,著述历史,在刘子玄‘才、学、识’三长之后,还要追求一种俢史的态度,也就是讲求史家的品德修养,即‘史德’,要做到‘尽其天而不益以人’,要符合旧史之原貌,不可参杂俢史之人的偏见,也就是说,要尊重史实,经受得住后人后世的品评。[5]”
弘毅说完,低头不语了,不是说的不对,而是感觉自己终于犯下了所有穿越人的劣迹——提前拿出后世大家的言论来给自己充门面,十分不好意思,差一点就脸红!不害臊呀!没办法,既然欺世盗名了,那就继续厚颜无耻吧!
“史所贵者义也。所谓史义,乃俢史而令读史之人明了其中大义所在,感知历史发展之必然。在玄烨看来,郑樵[6]有史识而未有史学,曾巩[7]具史学而不具史法,刘知几得史法而不得史义。做史贵知其义,非同于掌故,仅求事文之末。孔子做《春秋》,盖曰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其义则孔子自谓有取乎尔。故而,史家著述之道,岂可不求义意所归乎?今日学者风气,征实太多,发挥太少,有如桑蚕食叶,
而不能抽丝。”弘毅一股脑将自己还记得的人家一百年之后章学诚的主要学术思想来了个底调儿,和盘托出。
……
沉寂,死一般的沉寂,就连弘毅,也能听到自己一颗不安的良心在急促跳动。其他人倒不是羞涩得说不出话,而是惊讶得说不出话来。他们那里知道,弘毅当年修习国际政治的专业,历史学也是多少... -->>
弘毅这一番旷古奇论,让屋里面所有的文化人振聋发聩,良久无人言语,都在默默品味。
季开生得益于编修那本《国学与西学》,属于较早接触小皇子这些惊世骇俗思想的第一拨人,所以比较好理解一些,于是端着茶杯默默观察谈迁的表现。
杨雍建生性耿直,第一次听闻什么华夏文明、中华民族的新词汇,满脑子惊愕,不过鉴于这三四日的接触,他早就知道这位小爷的深不可测,一时半会儿弄不明白,就要潜心研究一番,所以不能贸然附议或者反对。
闵叙属于灵活周全的,学问也不差,虽然错愕,但是潜意识里认为玄烨所言一定有道理,即使没有道理,现如今也要一门心思投靠上去,所以坐在那里做若有所思状,时而点头,时而深思,施展自己博闻强记的本领。(正史里,闵叙作为顺治乙未科进士,官至监察御史。史籍中没有他什么显著政绩在册,但他在任职广西提学时,却编写了一本《粤述》,叙述山川物产,颇为雅洁。可见其喜好杂事,善于收集整理,必然博闻强记——弘毅语。)
朱之锡才学过人,堪为帝师,却也对弘毅的一番言论听得云山雾罩,似乎有所领悟,甚至醍醐灌顶,却在许多细节之处不明所以,于是低头沉思,细细品味。
谈迁作为俢史之人,早年就是因为晚明史官断章取义、肆意而为,失却了历史的本来面目,故而放弃科举,专修明史。所以,在他眼中,历史的真实比什么都重要。恰恰小玄烨所说,让历史的规律昭然若揭,这才真是醍醐灌顶!特别是那番坦言大清朝也不能万世永续的惊世骇俗之语,让老谈头一下子有种引为知己的冲动!
至于玄烨所言什么中华民族,那是三四百年以后的事情,却可以从历史的长河中找到印证。的确,汉民族也不过是在两汉强盛之后才逐渐约定俗成的,再往前说,只有华夏方圆几千里而已,连炎帝一族都是荒蛮之辈了。所以,现在的满人做皇帝,几百年后,说不定就是汉人的了,到那时,满汉也说不定就没甚区别了呢。
作为前明遗民,谈迁不愿接受的现实中,最让他介怀的就是所谓“蛮夷治华”,可如果能够解决满洲人的祖先也是华夏故民这个史学问题,再加之现在的满人也要倾慕汉化,那最大的精神障碍也就逐渐化解。小玄烨的话语,正好是化解此处纠结的良药。
弘毅等了一会,其实压根就没有奢望今天在这里,能够取得什么“广泛一致”,思想的火花,有时候就是需要那么一点点星星之火,借助人气蔓延开来,就可以燎原。看大家都品味了一番之后,弘毅再次开口:
“谈老先生,您的等身著作为何叫做《国榷》?”
“哦,榷[1]者,商讨之意也。老朽修国史,目的在于比较官修大明各朝《实录》[2]纰漏,并补充崇祯一朝未录之史,三十年来,老朽寻访到各种资料,广征博采,力求征信。但偏颇遗漏之处在所难免,希望读史之人能够商讨辨伪,故而定名《国榷》。”谈迁据实回答。
“即为商榷,那玄烨有几句话,不知可否坦诚相告?”
“皇子但说无妨,老朽洗耳恭听!”
“俢史之人,无论官民,是否需要具备一些基本的本领?”弘毅明知故问。
“这是自然。唐人刘知几、刘子玄,可谓史学大家。他提出的‘史才﹑史学﹑史识’这‘三长’,乃是我等俢史之人必备之能。”
“那何为三长?”
“三长者,史家笃信之论。良史必有三长:才,学,识。学者,史料精熟也;识者,选材精当也;才者,文笔精妙也[3]。是为‘三长’也。三长之中,尤以史识最为重要。其要害,在于是忠于历史之实,秉笔直书。”谈迁也是好为人师之人,说得清晰明了。
“玄烨受教了。可除此之外,我倒以为,还可以加上两点!”
“哦?哪两点?”谈迁没有想到,小小一个两岁幼童,居然对史学前辈的论述大言不惭,竟然要做个补充。不屑之余,倒也好奇。
“玄烨不才,窃以为还可加上‘史德’、‘史义’!”
“史德?史义?何为史德?何又为史义?”谈迁代表在座所有人,急急发问。
“史德者何?著书者之心术也。”弘毅先来个开题之论,言简意赅。然后急忙在脑海中搜索当年粗读乾隆朝史学家、文学家章学诚[4]的《文史通义》后,残留的只字片语。
“玄烨以为,著述历史,在刘子玄‘才、学、识’三长之后,还要追求一种俢史的态度,也就是讲求史家的品德修养,即‘史德’,要做到‘尽其天而不益以人’,要符合旧史之原貌,不可参杂俢史之人的偏见,也就是说,要尊重史实,经受得住后人后世的品评。[5]”
弘毅说完,低头不语了,不是说的不对,而是感觉自己终于犯下了所有穿越人的劣迹——提前拿出后世大家的言论来给自己充门面,十分不好意思,差一点就脸红!不害臊呀!没办法,既然欺世盗名了,那就继续厚颜无耻吧!
“史所贵者义也。所谓史义,乃俢史而令读史之人明了其中大义所在,感知历史发展之必然。在玄烨看来,郑樵[6]有史识而未有史学,曾巩[7]具史学而不具史法,刘知几得史法而不得史义。做史贵知其义,非同于掌故,仅求事文之末。孔子做《春秋》,盖曰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其义则孔子自谓有取乎尔。故而,史家著述之道,岂可不求义意所归乎?今日学者风气,征实太多,发挥太少,有如桑蚕食叶,
而不能抽丝。”弘毅一股脑将自己还记得的人家一百年之后章学诚的主要学术思想来了个底调儿,和盘托出。
……
沉寂,死一般的沉寂,就连弘毅,也能听到自己一颗不安的良心在急促跳动。其他人倒不是羞涩得说不出话,而是惊讶得说不出话来。他们那里知道,弘毅当年修习国际政治的专业,历史学也是多少...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