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中文网 www.mnzw.com,重生明朝当皇帝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的提高,自然经济的解体,大明的变化日后会更加发展,尤其是在自己百年之后,这就意味着此时的储君在日后将要面临比自己现在面临的还要严峻的现实。
“对于确立储君的事情,朕理解诸位爱卿的想法,但立一国之储君乃国之大事,不可草率,我大明历朝历代有多少次国势受损都坏在了这上面,如今皇长子不过刚刚出生,其品行是否优劣,是愚笨还是聪慧,有何才能,朕尚且不知,诸位只怕也尚且不知,若这就将我大明之后百年国运交于此连奶都未断的幼儿肩上未免太轻率了,所以此事休得再提!”
朝堂之上,朱由校直接就这样回绝了朝臣们,而朝臣们也不敢违拗君王的意思,但这时候却有一礼部的官员站出来询问道:“启奏陛下,既然不提早确立皇太子,何不尽早封为亲王,以被他日确立太子之选时之准备。”
钱谦益和李明睿等都因此而点了点头,暗赞此人所言实乃明智之举,当今皇上既然不肯提前确立太子,身为大臣倒也不能也不敢苦苦相逼,但是若提前封皇长子为亲王却是可行之事,日后若真有了什么变故什么的,还能直接确立储君之位。
但朱由校可不这么想,自己好不容把天下的藩王给削减了一大半,其控制的田产追回了三分之一,其俸禄供养也大幅度减少,如今自己再重新立一位亲王可如何是好,难不成又得给他上万亩田产和高额的俸禄。
“封王自然是可以的,但以朕看来,为不再出现天潢贵胄侵吞民田民产之事,封王就不必要再分封地,地方有良臣猛将辅治之则已够了,何必再添一掣肘,而为使朕之子孙后代不再因为自己是皇室血统而好逸恶劳,不思进取,朕决定也不轻易授予他们什么亲王郡王,无论其长幼次序,一切唯才唯德是举,待其十五岁出阁后才考究其是该封何等爵位再说。”
朱由校这么一说,群臣也不好再说什么,唯独这时候李明睿站了出来,道:“陛下所虑的确是远见卓识之虑,但皇长子作为陛下之子的同时也是我大明未来天下依旧是太平盛世的保障之一,既然不确立其为储君但也因如信王朱由校一般有一亲王之虚衔,这也是为了江山社稷长远之计着想。”
朱由校明白李明睿的意思,如今既然朱由检都能挂一个信王的爵位,那么皇长子也能挂一个亲王的爵位,日后若真需要临时立某某为皇帝时,也不好给朱由检找到借口。
而朱由校本来也打算日后也会让皇子们参与具体政务,如此也好,亲王只是虚衔可以将俸禄定得很低,毕竟之是象征性的,而皇子们的具体职务的品级高低则要靠其能力了。
“爱卿所言甚是,既如此则封皇长子为赵王,礼同一品,俸禄则也同一品官”,朱由校说道。
如此一来,皇长子便得到了一赵王的爵位,但刚出生的他依旧如一普通的婴儿般平静的生活在紫禁城中。
相比于原有历史上的崇祯元年,同样是西历公元一六二八年的天启八年没有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在这年爆发,因为皇家资本的席卷和凤阳商税的巨大补给造成国库的充盈使得蓟州和固原等九边之地多年积欠的军饷得到补发,且因此没有出现大的兵变。
可以这么说,本该由此开始而越发动乱的天启八年却没有日趋寒冷的气候而开始出现动乱的迹象,反而比天启七年更显得稳定。
流民的问题如今不但得到了解决,甚至还出现了流民不够用的情况,在这个工业经济开始冲击自然经济的天启八年,很多百姓还是宁愿选择坚守在土地上,去收割那一亩三分地上的粮食,而过自给自足的生活。
但因为蒸汽动力的大规模使用,且朝廷的默许和支持,各行各业的作坊工厂如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但却也因此出现了用工荒。
工场主们不得不加大工钱却诱惑这些百姓们远离家乡来到城镇打工。
随着财富的诱惑,到天启八年年底,已经开始有许许多多百姓来到大城镇奉献自己的劳动来换取财富,而在京城这样的大都市更是已经离不开这些外来人口的服务。
从最基础的公共卫生处理到各类文化艺术的创作以及各类技艺的传承和与创新,这些从全大明各地汇聚而来的能工巧匠们都在京城扮演着他们的重要角色。
如今五城兵马司的兵丁们是越发的懒散了,因为国库的充盈,而给五城兵马司也拨发了城市管理资金。
但这些五城兵马司的官吏和在兵部有正式编制的兵丁们却比以前更懒,连敲诈勒索小摊小贩的事也不愿意再干,更别说其他市政服务,他们同工厂雇主一般雇佣了许多无地流民编为临时工去负责京城秩序的维护,城市清洁的处理以及消防等。
在朱由校微服行走在京城时,就能看见许多穿着兵马司特制服装的百姓们在为了一天几分的银元而辛苦扫着大街上的积雪,而兵马司的官吏则悠闲的坐在一边吃茶。
而也有这些由临时工编成的百姓们在大街上对一些乞丐啊违规的摊贩们呼来喝去。
但同时,也能看见,他们也会拼命的抬着蒸汽动力抽水机往火灾事故点跑去,且拼命的抢救人员性命,还冒着生命危险去灭火。
大明真的是变了,变得他们都快不认识了。
内阁大学士、六部尚书侍郎、都察院、还有各寺监院等的官员们在进入紫禁城前看见京城里各类新奇事物不由得都发出这样的感叹。
不只是眼前随处可见的玻璃窗、穿着成衣的木制模特以及各类如肥皂、香水等听都没听说过的商品让他们震撼,更让他们唏嘘的是他们手里的年终报告奏疏,足足五寸后的奏疏,几乎每个人手里都有上万字。
这是当今陛下给他们的任务,即要做年终总结,且朱由校已经放出消息,做的年终好坏将直接关系数万银元到数千银元不同赏赐规模。
为此,这些掌握着中央朝廷核心权力的重臣们都很认真的一边学习一边总结,但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在他们总结后,从数据上发现,大明居然也已经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
的提高,自然经济的解体,大明的变化日后会更加发展,尤其是在自己百年之后,这就意味着此时的储君在日后将要面临比自己现在面临的还要严峻的现实。
“对于确立储君的事情,朕理解诸位爱卿的想法,但立一国之储君乃国之大事,不可草率,我大明历朝历代有多少次国势受损都坏在了这上面,如今皇长子不过刚刚出生,其品行是否优劣,是愚笨还是聪慧,有何才能,朕尚且不知,诸位只怕也尚且不知,若这就将我大明之后百年国运交于此连奶都未断的幼儿肩上未免太轻率了,所以此事休得再提!”
朝堂之上,朱由校直接就这样回绝了朝臣们,而朝臣们也不敢违拗君王的意思,但这时候却有一礼部的官员站出来询问道:“启奏陛下,既然不提早确立皇太子,何不尽早封为亲王,以被他日确立太子之选时之准备。”
钱谦益和李明睿等都因此而点了点头,暗赞此人所言实乃明智之举,当今皇上既然不肯提前确立太子,身为大臣倒也不能也不敢苦苦相逼,但是若提前封皇长子为亲王却是可行之事,日后若真有了什么变故什么的,还能直接确立储君之位。
但朱由校可不这么想,自己好不容把天下的藩王给削减了一大半,其控制的田产追回了三分之一,其俸禄供养也大幅度减少,如今自己再重新立一位亲王可如何是好,难不成又得给他上万亩田产和高额的俸禄。
“封王自然是可以的,但以朕看来,为不再出现天潢贵胄侵吞民田民产之事,封王就不必要再分封地,地方有良臣猛将辅治之则已够了,何必再添一掣肘,而为使朕之子孙后代不再因为自己是皇室血统而好逸恶劳,不思进取,朕决定也不轻易授予他们什么亲王郡王,无论其长幼次序,一切唯才唯德是举,待其十五岁出阁后才考究其是该封何等爵位再说。”
朱由校这么一说,群臣也不好再说什么,唯独这时候李明睿站了出来,道:“陛下所虑的确是远见卓识之虑,但皇长子作为陛下之子的同时也是我大明未来天下依旧是太平盛世的保障之一,既然不确立其为储君但也因如信王朱由校一般有一亲王之虚衔,这也是为了江山社稷长远之计着想。”
朱由校明白李明睿的意思,如今既然朱由检都能挂一个信王的爵位,那么皇长子也能挂一个亲王的爵位,日后若真需要临时立某某为皇帝时,也不好给朱由检找到借口。
而朱由校本来也打算日后也会让皇子们参与具体政务,如此也好,亲王只是虚衔可以将俸禄定得很低,毕竟之是象征性的,而皇子们的具体职务的品级高低则要靠其能力了。
“爱卿所言甚是,既如此则封皇长子为赵王,礼同一品,俸禄则也同一品官”,朱由校说道。
如此一来,皇长子便得到了一赵王的爵位,但刚出生的他依旧如一普通的婴儿般平静的生活在紫禁城中。
相比于原有历史上的崇祯元年,同样是西历公元一六二八年的天启八年没有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在这年爆发,因为皇家资本的席卷和凤阳商税的巨大补给造成国库的充盈使得蓟州和固原等九边之地多年积欠的军饷得到补发,且因此没有出现大的兵变。
可以这么说,本该由此开始而越发动乱的天启八年却没有日趋寒冷的气候而开始出现动乱的迹象,反而比天启七年更显得稳定。
流民的问题如今不但得到了解决,甚至还出现了流民不够用的情况,在这个工业经济开始冲击自然经济的天启八年,很多百姓还是宁愿选择坚守在土地上,去收割那一亩三分地上的粮食,而过自给自足的生活。
但因为蒸汽动力的大规模使用,且朝廷的默许和支持,各行各业的作坊工厂如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但却也因此出现了用工荒。
工场主们不得不加大工钱却诱惑这些百姓们远离家乡来到城镇打工。
随着财富的诱惑,到天启八年年底,已经开始有许许多多百姓来到大城镇奉献自己的劳动来换取财富,而在京城这样的大都市更是已经离不开这些外来人口的服务。
从最基础的公共卫生处理到各类文化艺术的创作以及各类技艺的传承和与创新,这些从全大明各地汇聚而来的能工巧匠们都在京城扮演着他们的重要角色。
如今五城兵马司的兵丁们是越发的懒散了,因为国库的充盈,而给五城兵马司也拨发了城市管理资金。
但这些五城兵马司的官吏和在兵部有正式编制的兵丁们却比以前更懒,连敲诈勒索小摊小贩的事也不愿意再干,更别说其他市政服务,他们同工厂雇主一般雇佣了许多无地流民编为临时工去负责京城秩序的维护,城市清洁的处理以及消防等。
在朱由校微服行走在京城时,就能看见许多穿着兵马司特制服装的百姓们在为了一天几分的银元而辛苦扫着大街上的积雪,而兵马司的官吏则悠闲的坐在一边吃茶。
而也有这些由临时工编成的百姓们在大街上对一些乞丐啊违规的摊贩们呼来喝去。
但同时,也能看见,他们也会拼命的抬着蒸汽动力抽水机往火灾事故点跑去,且拼命的抢救人员性命,还冒着生命危险去灭火。
大明真的是变了,变得他们都快不认识了。
内阁大学士、六部尚书侍郎、都察院、还有各寺监院等的官员们在进入紫禁城前看见京城里各类新奇事物不由得都发出这样的感叹。
不只是眼前随处可见的玻璃窗、穿着成衣的木制模特以及各类如肥皂、香水等听都没听说过的商品让他们震撼,更让他们唏嘘的是他们手里的年终报告奏疏,足足五寸后的奏疏,几乎每个人手里都有上万字。
这是当今陛下给他们的任务,即要做年终总结,且朱由校已经放出消息,做的年终好坏将直接关系数万银元到数千银元不同赏赐规模。
为此,这些掌握着中央朝廷核心权力的重臣们都很认真的一边学习一边总结,但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在他们总结后,从数据上发现,大明居然也已经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