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中文网 mnzw.com,盛世慈光(重生)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树倒众人推,大理寺卿吕秉辰又来掺合一脚,提交了一些禁军家属状告太尉杨博的状子。这些家属言之凿凿,称他们的儿子(丈夫)在军营中被扣上哗变的罪名被斩首,实在是因为杨太尉截留军饷太厉害,弄得家中生计艰难,活不下去才……但禁军只是向上峰讨问军饷,并没有哗变,却被安了个扰乱军心,聚众哗变的罪名砍了,实在冤枉。
这些家属从前不敢告发,也是因为杨太尉手段血腥残忍,但凡谁露出一点想要告状的迹象,便总会有“匪盗闯门”,杀害全家,弄得大家不敢来告。如今听闻皇帝圣明,发现了杨太尉的不法事,才敢来告。
这些家属似早准备好了告状材料`,认证物证都搜集了许多,半个月之内就汇集到了大理寺。其实这事,绝对是有人在幕后操作,结合天授帝的态度,把杨太尉打入天牢不正是“截留军饷,致使哗变”的罪名么?
吕秉辰并不难做出选择,很快把状纸整理一下,过来揭发杨太尉。
天授帝看到这些家属陈词,得有上百份,厚厚一大叠,脸都是黑的。
这件事的性质十分恶劣,因御前六军是定王掌控,杨博伸不了手。而管着侍卫六军的寿王是出了名的“闲王”,他的梦想是做一个园林专家,天天在家里倒腾他家后院那个已经扩展到六七千亩的似锦园,把一个后院花园生生打造成了天京四景之一。
侍卫六军的事,寿王基本是丢开手的,所以杨博把寿王供奉好,又在天授帝的默许下,接管了侍卫六军的日常管理。除了天授帝一个叫白霖的心腹所领的龙|骑军,其他五个番号,截留军饷的事十分严重。甚至引起京郊西山大营驻地的几次哗变,杨博将带头闹事的兵将都关起门来屠杀干净,血腥镇压了,又立即从军户选人补充了人丁,把事情抹平。
天授帝是知道一点风声的,但他也对禁军喝兵血这种潜规则无可奈何,他是靠军伍才得的皇位,知道这个潜规则的厉害,不好轻动,所以不闹大天授帝就不会狠管,这两年他身体不好,更没理会。
还有一个不能出口的原因——这种事个个将军都涉及,算天授帝控制将军们的一个把柄,若皇帝想整治谁,只要把截留军饷的事翻出来,就是现成的罪名。
只是,天授帝不知道杨博这么狠,情况这么严重,哗变就有五次,杀死了近千人,甚至包括一名指挥使。天授帝的手都气哆嗦了,京郊一个西山大营,一个东林大营是整个京城的守卫力量,若有变故没及时弹压,让乱兵冲击京城,简直就是一场灾难。
最可恨,连皇帝都瞒着,这说明连夜行卫都被杨博找出来并收买了!
这绝对不能忍!
天授帝要把杨博一撸到底,要直接“咔嚓”了他。
面对天授帝再次辣手,不仅文臣,连武将都有意见好伐?因为杨博是西北威远候一系的旁支出身,有战功在身。按潜规则,功臣可立功或缴纳罚款折罪,所以杨太尉并不用死,流放看管就行了。
喝兵血这种事,再场的武将没一个能摘干净的,若判杨太尉死罪,有了这个例子,其他的武将将来被翻出来算账,就不好被开恩赦免了。
武将反对,倒和亲太子的官员站在了同一阵线。
杨太尉妹子的女儿,也就是他的外甥女是太子侧妃,育有太子的长子,将来……因为这层关系,杨太尉是太子派握军权的代表人物。他若被判死罪,太子就失去了最大的倚仗。
太子一系官员不甘心束手待毙,甚至有一个威胁撞柱自杀要求启动三司会审再次审理杨太尉案——交给枢密院,同为禁军机构,枢密院多少会留一线香火情。喝兵血所得,杨太尉会上下打点,枢密院也不干净。
吕秉辰也不是吃素的,拿完了状纸,这才慢悠悠拿出他“收集”的一大串证据,把杨太尉罪名坐实。太子一系官员的脸打得piapia响。
不过,吕秉辰不怕得罪太子,他敢提出“黑杨太尉,黑太子,黑皇后”的三黑奏本,表示他背后是有人撑腰的——天授帝。
吕秉辰私下也有自己的立场。
他的大女儿嫁给了承恩侯府梅家的嫡长子梅寰,而梅寰的嫡亲妹妹梅宜,正是三皇子洛阳王的王妃。前几天他的大女儿带儿子回了娘家,女婿梅寰避嫌没有过来。但是嫁出去的女儿和夫婿早就是一条心了,大女儿在书房与他密谈了许久……
整个天京,就是由一张姻亲故旧织出的关系网,你永远不知道牵动这根丝线,会带动多少张网随着一起震动。
于是,双方一言不合,也不知道谁先出手,就打了起来。因为太尉是武将,今天武将也被扯进来的不少,文武一齐挥拳,天授帝劝不住,也不想劝,冷眼看着朝堂爆发一场大混战。
这么乱,也刚好。若有人想死谏,刚好归咎于这场混战,免得把逼死官员的罪名安到皇帝头上,所以天授帝看朝堂乱了,就甩袖离开了,喊了宰执到太微殿理政。
谁知道,宰执们到了太微殿,一言不合继续混战,拉帽子扯胡子,一点形象都不讲了。
宰执都是一品重臣,天授帝都要尊重他们的意见,结果么……朝中一品重臣,也有好几个向着太子的,叫天授帝是在无奈,一甩袖子又走了。
这些重臣可不比太医院院使,是不能随便弄死的。而且,说实话这种斗殴,只要别冲上御阶伤害皇帝,皇帝一般是稳坐钓鱼台,不太管的。
——斗殴总比结党好,要是文武都抱成一团,皇帝才要担心了。
……
卫终刚跑过来,满头大汗的,就迎上了气闷走出太微殿的天授帝,正斟酌该怎么说话,就听天授帝道:“摆架,去……”然后卡壳,发现他这种时候,竟然没地方想去。
去哪里都烦。
卫终恭敬等着。
天授帝最后叹口气,道:“去重华宫。”虽然心里知道去了重华宫,在小九郎那里也得不到抚慰,说不定那狗脾气的熊孩子能顶得他更疼,可不知道为什么,还是想去看看他。
卫终恭敬伺候圣驾去重华宫。
天授帝深谙养生之道,不常坐御辇,步行前往重华宫,一边问卫终:“九郎第一天上课,是个什么情形?”
卫终有个本事,口才好又擅模仿,十分细致入微地报告了王丞相授课,长乐王听课的情景,表情语气动作,都模仿地惟妙惟肖。
天授帝在听到卫终说:“娘娘原教过九殿下读《三字经》,十多年了,殿下仍记得一字不差,只是读到……‘教五子,名俱扬‘之后,就不会读了。”
天授帝挑眉看看机灵过头的卫终,心里叹口气,“教五子,名俱扬”之后,正是“养不教,父之过”。这是九郎心里怨我,还是阿期怨我,才不教了呢?
卫终最会揣摩天授帝心思,赶紧说起有趣的事:“殿下为人聪敏,竟然从王相鼓囊的胸口和一些小动作,推测王相公怀里的东西是拿给他... -->>
树倒众人推,大理寺卿吕秉辰又来掺合一脚,提交了一些禁军家属状告太尉杨博的状子。这些家属言之凿凿,称他们的儿子(丈夫)在军营中被扣上哗变的罪名被斩首,实在是因为杨太尉截留军饷太厉害,弄得家中生计艰难,活不下去才……但禁军只是向上峰讨问军饷,并没有哗变,却被安了个扰乱军心,聚众哗变的罪名砍了,实在冤枉。
这些家属从前不敢告发,也是因为杨太尉手段血腥残忍,但凡谁露出一点想要告状的迹象,便总会有“匪盗闯门”,杀害全家,弄得大家不敢来告。如今听闻皇帝圣明,发现了杨太尉的不法事,才敢来告。
这些家属似早准备好了告状材料`,认证物证都搜集了许多,半个月之内就汇集到了大理寺。其实这事,绝对是有人在幕后操作,结合天授帝的态度,把杨太尉打入天牢不正是“截留军饷,致使哗变”的罪名么?
吕秉辰并不难做出选择,很快把状纸整理一下,过来揭发杨太尉。
天授帝看到这些家属陈词,得有上百份,厚厚一大叠,脸都是黑的。
这件事的性质十分恶劣,因御前六军是定王掌控,杨博伸不了手。而管着侍卫六军的寿王是出了名的“闲王”,他的梦想是做一个园林专家,天天在家里倒腾他家后院那个已经扩展到六七千亩的似锦园,把一个后院花园生生打造成了天京四景之一。
侍卫六军的事,寿王基本是丢开手的,所以杨博把寿王供奉好,又在天授帝的默许下,接管了侍卫六军的日常管理。除了天授帝一个叫白霖的心腹所领的龙|骑军,其他五个番号,截留军饷的事十分严重。甚至引起京郊西山大营驻地的几次哗变,杨博将带头闹事的兵将都关起门来屠杀干净,血腥镇压了,又立即从军户选人补充了人丁,把事情抹平。
天授帝是知道一点风声的,但他也对禁军喝兵血这种潜规则无可奈何,他是靠军伍才得的皇位,知道这个潜规则的厉害,不好轻动,所以不闹大天授帝就不会狠管,这两年他身体不好,更没理会。
还有一个不能出口的原因——这种事个个将军都涉及,算天授帝控制将军们的一个把柄,若皇帝想整治谁,只要把截留军饷的事翻出来,就是现成的罪名。
只是,天授帝不知道杨博这么狠,情况这么严重,哗变就有五次,杀死了近千人,甚至包括一名指挥使。天授帝的手都气哆嗦了,京郊一个西山大营,一个东林大营是整个京城的守卫力量,若有变故没及时弹压,让乱兵冲击京城,简直就是一场灾难。
最可恨,连皇帝都瞒着,这说明连夜行卫都被杨博找出来并收买了!
这绝对不能忍!
天授帝要把杨博一撸到底,要直接“咔嚓”了他。
面对天授帝再次辣手,不仅文臣,连武将都有意见好伐?因为杨博是西北威远候一系的旁支出身,有战功在身。按潜规则,功臣可立功或缴纳罚款折罪,所以杨太尉并不用死,流放看管就行了。
喝兵血这种事,再场的武将没一个能摘干净的,若判杨太尉死罪,有了这个例子,其他的武将将来被翻出来算账,就不好被开恩赦免了。
武将反对,倒和亲太子的官员站在了同一阵线。
杨太尉妹子的女儿,也就是他的外甥女是太子侧妃,育有太子的长子,将来……因为这层关系,杨太尉是太子派握军权的代表人物。他若被判死罪,太子就失去了最大的倚仗。
太子一系官员不甘心束手待毙,甚至有一个威胁撞柱自杀要求启动三司会审再次审理杨太尉案——交给枢密院,同为禁军机构,枢密院多少会留一线香火情。喝兵血所得,杨太尉会上下打点,枢密院也不干净。
吕秉辰也不是吃素的,拿完了状纸,这才慢悠悠拿出他“收集”的一大串证据,把杨太尉罪名坐实。太子一系官员的脸打得piapia响。
不过,吕秉辰不怕得罪太子,他敢提出“黑杨太尉,黑太子,黑皇后”的三黑奏本,表示他背后是有人撑腰的——天授帝。
吕秉辰私下也有自己的立场。
他的大女儿嫁给了承恩侯府梅家的嫡长子梅寰,而梅寰的嫡亲妹妹梅宜,正是三皇子洛阳王的王妃。前几天他的大女儿带儿子回了娘家,女婿梅寰避嫌没有过来。但是嫁出去的女儿和夫婿早就是一条心了,大女儿在书房与他密谈了许久……
整个天京,就是由一张姻亲故旧织出的关系网,你永远不知道牵动这根丝线,会带动多少张网随着一起震动。
于是,双方一言不合,也不知道谁先出手,就打了起来。因为太尉是武将,今天武将也被扯进来的不少,文武一齐挥拳,天授帝劝不住,也不想劝,冷眼看着朝堂爆发一场大混战。
这么乱,也刚好。若有人想死谏,刚好归咎于这场混战,免得把逼死官员的罪名安到皇帝头上,所以天授帝看朝堂乱了,就甩袖离开了,喊了宰执到太微殿理政。
谁知道,宰执们到了太微殿,一言不合继续混战,拉帽子扯胡子,一点形象都不讲了。
宰执都是一品重臣,天授帝都要尊重他们的意见,结果么……朝中一品重臣,也有好几个向着太子的,叫天授帝是在无奈,一甩袖子又走了。
这些重臣可不比太医院院使,是不能随便弄死的。而且,说实话这种斗殴,只要别冲上御阶伤害皇帝,皇帝一般是稳坐钓鱼台,不太管的。
——斗殴总比结党好,要是文武都抱成一团,皇帝才要担心了。
……
卫终刚跑过来,满头大汗的,就迎上了气闷走出太微殿的天授帝,正斟酌该怎么说话,就听天授帝道:“摆架,去……”然后卡壳,发现他这种时候,竟然没地方想去。
去哪里都烦。
卫终恭敬等着。
天授帝最后叹口气,道:“去重华宫。”虽然心里知道去了重华宫,在小九郎那里也得不到抚慰,说不定那狗脾气的熊孩子能顶得他更疼,可不知道为什么,还是想去看看他。
卫终恭敬伺候圣驾去重华宫。
天授帝深谙养生之道,不常坐御辇,步行前往重华宫,一边问卫终:“九郎第一天上课,是个什么情形?”
卫终有个本事,口才好又擅模仿,十分细致入微地报告了王丞相授课,长乐王听课的情景,表情语气动作,都模仿地惟妙惟肖。
天授帝在听到卫终说:“娘娘原教过九殿下读《三字经》,十多年了,殿下仍记得一字不差,只是读到……‘教五子,名俱扬‘之后,就不会读了。”
天授帝挑眉看看机灵过头的卫终,心里叹口气,“教五子,名俱扬”之后,正是“养不教,父之过”。这是九郎心里怨我,还是阿期怨我,才不教了呢?
卫终最会揣摩天授帝心思,赶紧说起有趣的事:“殿下为人聪敏,竟然从王相鼓囊的胸口和一些小动作,推测王相公怀里的东西是拿给他...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