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1/2)
美女中文网 www.mnzw.com,[红楼]重生贾母荣华录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皇后没了,太后跟前少了儿媳妇解颐,二皇子的生母淑妃见状便记在心里,面君时委婉地提醒了几句。之后一二品的内命妇,尤其是太后同辈的老太妃们便不时往宫中坐一坐,再陪太后聊一聊。
话说本朝皇后之下,乃是贵淑德贤四妃,也有得宠出身或是生育有功而得以封妃,只是这个妃有些类似杂号将军,论尊贵、荣宠和份例都不能与四妃相比。
三皇子与四皇子之母也比较得宠,可进宫多年也只是“杂号妃”,相较之下,二皇子之母也只生育了这一个孩子,便晋封淑妃,即使二皇子被俘后狼狈回京,淑妃也没受什么冷遇,还能继续执掌宫务,足见圣上对她的看重。
按照史令仪的理解,迈上四妃这一步,在圣上心里可就不止是宠爱,而是多了几分敬意了。你说一个女人在宫中如何赢得圣上的敬意?靠品德或者才能,又或者兼而有之呗。
三皇子与四皇子之母光想着旁敲侧击,拉些有分量的宗室和官员上表……这念头准要落空:皇后去了不过一年,一群“侍妾”倒想着子以母贵母以子贵,逼着圣上给她们中的一个扶正,注定自吞苦果。
这阵子,史令仪为嫂子史氏服小功,因此京中应酬宴饮能推就推了,而宴席说笑之间诰命夫人们的烦恼还是亲闺女贾敏带回来说给她取乐的。
说完,贾敏也不忘抱怨一两句,“两家人扯着老太妃王妃们没完没了,”又轻声道,“还问了黛玉的年纪。”
史令仪不以为然地笑了笑,“黛玉才十二,说亲未免太急了。”
如今黛玉依然跟着年纪相仿表姐们以及宝玉一起读书,而林海与贾敏的两个儿子因为年纪差得多,家里另请了个秀才坐馆,给孩子们启蒙暂且不用找举人和进士当先生——荣府的孩子们自小读书都在一处,只是到了十一二岁男孩们要开始学写八股,才和姐妹以及年纪更小的弟弟们分开读书。当然,宝玉便是那个例外。
而这群表哥表姐之中,两个表姐贾瑗和贾瑛,虽然还都没换庚帖,但亲事已定;贾琏与贾珠两个哥哥比黛玉大上五六岁,凡事儿只有谦让和照顾的道理,能陪着黛玉嬉笑怒骂的也只有宝玉一人。
宝玉黛玉这辈子依旧亲厚,时常相伴,吟诗弹琴唱和不断,可无论是王咨还是贾敏都没动过什么“亲上加亲”的念头:黛玉这一世父母双全,下面还有两个聒噪又可爱的弟弟,宝玉也不是闲散五品官的次子,宝玉因此对黛玉少了一份怜爱,而黛玉对宝玉也少了前世的执着。
两人仍然称得上青梅竹马,可多少缺了耳鬓厮磨的时光,情投意合、心心相印也就说不上了。
可在史令仪看来,这才是两全其美之道:宝玉立志做个富贵闲人、逍遥才子,这副懒散自在的性子如何入得翰林学士林海之眼?丈夫贾代善可还亲口跟她说过,女婿林海乃是宰辅之才。对王咨来说,给小儿子迎娶世家嫡长女,这又算是什么良配?
显然贾敏也真没考虑过宝玉,“我也不急,”说着挽住母亲的胳膊,“娘最疼我了,给我吃个定心丸。”
史令仪笑道:“咱家如今可不比你那会儿了,当时不能惹祸上身才匆匆让你出阁。”她不由叹了一句,“每每说起这个,你父亲还说当时胆子太小,害你嫁得早了。”
贾敏一撇嘴,这话也只能背地里念叨念叨:谁让先帝对武将猜忌防备得太不一般?爹爹兵权交得早,虽是得了禁军统领之职,可不也是困在京城先帝眼皮子底下好监视的意思?换了今上登基,自家日子一下了松快不少——行事倒是一如既往的收敛谦和,心上却一下子少了个桎梏。
于是她道:“那女儿可得留玉儿多孝敬一阵儿。”
纵然敏儿浑身都是心眼儿,史令仪该嘱咐的还是得说,“勋贵之后……暂且别搭理。”
话说隔壁宁府儿孙得给史氏守孝,倒是省事儿又省心了。
四王八公之中,荣府和北静王府如今算得上一条心,南安王跟荣府也和睦不起来了,至于其他几家的小公子们,尤其是庶出的那些,没事儿经常凑在一块儿喝酒取乐请戏子,酒热正酣之后述说自家怎么郁郁不得志,圣上不识货之类的……最后再来个无遮大会……
也就是圣上宽宏,换句话说,实在是看不上这群连抱怨不满都闹不出新花样的蠢货们。
而这辈子,史令仪也有底气冷嘲热讽一番:前世宁府的珍哥儿不仅是其中之一,还经常邀请他们到宁府胡闹。
这一世,珍哥儿依旧受过这群人的拉拢,不过亲祖父健在,更有前途可期的宁府二少爷毫不犹豫地婉拒了——他吃了亏便知道名声要紧啊。
除了贾珍,宝玉和若干友人出门时,也“巧遇”了这帮公子。宝玉跟堂兄贾珍想法全然不同,宝玉固然性子懒散,不爱仕途经济,但品行很是说得过去,又……有些清高,这群纯粹混吃等死可眼里又只有酒色权钱的纨绔他也有些瞧不起。
这些话传到贾代善耳朵里,他也颇为宽慰,孙儿不上进倒也罢了,脑子还是挺清楚的嘛!为防万一,贾代善特地在宝玉身边加派了两个心腹。
并非国公爷多心,那些眼见着就要败落的勋贵之家,的确有些急病乱投医之态,竟连体面也不顾,要把自家庶女往荣府这样的公子身边塞,只要能生下孩子就算占得先机。
贾琏可不就险些遭人暗算,贾敏也知道此事,便回答母亲道,“女儿知道。严防死守,可得小心着。这些日子我只让黛玉到您身边伺候来。”
史令仪看了女儿一会儿,眯眼问道:“你们两口子真没成算?”
贾敏干笑了一下,又凑上了撒娇道:“您女婿明年必是要外任的,确是存着早些定下来的心思。”
史令仪又问,“我说你今天奉承我这么用心!”说着,指尖轻点女儿鼻尖,“要你爹出手吗?”
“什么都得爹娘操心,我们成什么了!”贾敏道,“您女婿说了,成则成,不成,黛玉的亲事也差不了。”
史令仪度其心思,还真也不难猜着,“太子那边的亲戚?亦或是太子妃?”
贾敏一怔,旋即道:“果然瞒不住您,”又压低声音,“您看?”
史令仪沉默片刻,方道:“你们再满意,也得先压上几年。”
贾敏怎会不知轻重:谁家娶了黛玉,不止是林家结亲,同时也是跟荣府结亲,父亲身为重臣信臣,不可轻动,亦不可随意显出偏向哪位皇子,即使是太子都不行。
贾敏此来特地向父母透出些意向,也是与林海商量好的。林海可不是什么迂腐之人,他深知自己能有今时今日的地位,除了自己的学问本事之外,也多亏了自己娶了个好老婆。
在宫中行走多年,伴君如伴虎,林海年纪轻轻都不曾出过什么大纰漏,这可有岳父提点、照拂的功劳。
因此在黛玉的亲事上,林海乃是真心在意岳父的看法,这才烦劳妻子回娘家通过岳父探一探岳父的口风。贾敏万没想到,在母亲这儿就直接劝她不要心急了:这其实就是委婉的不太看好之意。
不过贾敏也没什么不满,那家人也只是首选,而非唯一。母女说了会儿闲话,贾敏又去两个嫂子以及弟妹房里打了招呼,问候一下,便带着下了学的女儿一起打道回府了。
今天正巧贾代善回府稍晚,便没见着女儿。
史令仪无奈学舌,将女儿此番打探一五一十地细细转述给丈夫,说完就觉得有些口干舌燥,再一低头,丈夫已经亲手捧了润口的香茶过来。
贾代善这一世没怎么经受病痛折磨,又儿女顺心,面上不见分毫沧桑阴郁之色。这么多年过来,他依旧双眸清亮,嘴角含笑的模样,与他们当年在史家院中偶遇时如出一辙。
贾代善发觉妻子望着自己,还有片刻的失神,摸了摸自己的脸颊笑道,“当年我便是以此讨得娘子欢心的吧。”
史令仪接过茶碗,再也忍不住,扑哧一笑,“美姿容,... -->>
皇后没了,太后跟前少了儿媳妇解颐,二皇子的生母淑妃见状便记在心里,面君时委婉地提醒了几句。之后一二品的内命妇,尤其是太后同辈的老太妃们便不时往宫中坐一坐,再陪太后聊一聊。
话说本朝皇后之下,乃是贵淑德贤四妃,也有得宠出身或是生育有功而得以封妃,只是这个妃有些类似杂号将军,论尊贵、荣宠和份例都不能与四妃相比。
三皇子与四皇子之母也比较得宠,可进宫多年也只是“杂号妃”,相较之下,二皇子之母也只生育了这一个孩子,便晋封淑妃,即使二皇子被俘后狼狈回京,淑妃也没受什么冷遇,还能继续执掌宫务,足见圣上对她的看重。
按照史令仪的理解,迈上四妃这一步,在圣上心里可就不止是宠爱,而是多了几分敬意了。你说一个女人在宫中如何赢得圣上的敬意?靠品德或者才能,又或者兼而有之呗。
三皇子与四皇子之母光想着旁敲侧击,拉些有分量的宗室和官员上表……这念头准要落空:皇后去了不过一年,一群“侍妾”倒想着子以母贵母以子贵,逼着圣上给她们中的一个扶正,注定自吞苦果。
这阵子,史令仪为嫂子史氏服小功,因此京中应酬宴饮能推就推了,而宴席说笑之间诰命夫人们的烦恼还是亲闺女贾敏带回来说给她取乐的。
说完,贾敏也不忘抱怨一两句,“两家人扯着老太妃王妃们没完没了,”又轻声道,“还问了黛玉的年纪。”
史令仪不以为然地笑了笑,“黛玉才十二,说亲未免太急了。”
如今黛玉依然跟着年纪相仿表姐们以及宝玉一起读书,而林海与贾敏的两个儿子因为年纪差得多,家里另请了个秀才坐馆,给孩子们启蒙暂且不用找举人和进士当先生——荣府的孩子们自小读书都在一处,只是到了十一二岁男孩们要开始学写八股,才和姐妹以及年纪更小的弟弟们分开读书。当然,宝玉便是那个例外。
而这群表哥表姐之中,两个表姐贾瑗和贾瑛,虽然还都没换庚帖,但亲事已定;贾琏与贾珠两个哥哥比黛玉大上五六岁,凡事儿只有谦让和照顾的道理,能陪着黛玉嬉笑怒骂的也只有宝玉一人。
宝玉黛玉这辈子依旧亲厚,时常相伴,吟诗弹琴唱和不断,可无论是王咨还是贾敏都没动过什么“亲上加亲”的念头:黛玉这一世父母双全,下面还有两个聒噪又可爱的弟弟,宝玉也不是闲散五品官的次子,宝玉因此对黛玉少了一份怜爱,而黛玉对宝玉也少了前世的执着。
两人仍然称得上青梅竹马,可多少缺了耳鬓厮磨的时光,情投意合、心心相印也就说不上了。
可在史令仪看来,这才是两全其美之道:宝玉立志做个富贵闲人、逍遥才子,这副懒散自在的性子如何入得翰林学士林海之眼?丈夫贾代善可还亲口跟她说过,女婿林海乃是宰辅之才。对王咨来说,给小儿子迎娶世家嫡长女,这又算是什么良配?
显然贾敏也真没考虑过宝玉,“我也不急,”说着挽住母亲的胳膊,“娘最疼我了,给我吃个定心丸。”
史令仪笑道:“咱家如今可不比你那会儿了,当时不能惹祸上身才匆匆让你出阁。”她不由叹了一句,“每每说起这个,你父亲还说当时胆子太小,害你嫁得早了。”
贾敏一撇嘴,这话也只能背地里念叨念叨:谁让先帝对武将猜忌防备得太不一般?爹爹兵权交得早,虽是得了禁军统领之职,可不也是困在京城先帝眼皮子底下好监视的意思?换了今上登基,自家日子一下了松快不少——行事倒是一如既往的收敛谦和,心上却一下子少了个桎梏。
于是她道:“那女儿可得留玉儿多孝敬一阵儿。”
纵然敏儿浑身都是心眼儿,史令仪该嘱咐的还是得说,“勋贵之后……暂且别搭理。”
话说隔壁宁府儿孙得给史氏守孝,倒是省事儿又省心了。
四王八公之中,荣府和北静王府如今算得上一条心,南安王跟荣府也和睦不起来了,至于其他几家的小公子们,尤其是庶出的那些,没事儿经常凑在一块儿喝酒取乐请戏子,酒热正酣之后述说自家怎么郁郁不得志,圣上不识货之类的……最后再来个无遮大会……
也就是圣上宽宏,换句话说,实在是看不上这群连抱怨不满都闹不出新花样的蠢货们。
而这辈子,史令仪也有底气冷嘲热讽一番:前世宁府的珍哥儿不仅是其中之一,还经常邀请他们到宁府胡闹。
这一世,珍哥儿依旧受过这群人的拉拢,不过亲祖父健在,更有前途可期的宁府二少爷毫不犹豫地婉拒了——他吃了亏便知道名声要紧啊。
除了贾珍,宝玉和若干友人出门时,也“巧遇”了这帮公子。宝玉跟堂兄贾珍想法全然不同,宝玉固然性子懒散,不爱仕途经济,但品行很是说得过去,又……有些清高,这群纯粹混吃等死可眼里又只有酒色权钱的纨绔他也有些瞧不起。
这些话传到贾代善耳朵里,他也颇为宽慰,孙儿不上进倒也罢了,脑子还是挺清楚的嘛!为防万一,贾代善特地在宝玉身边加派了两个心腹。
并非国公爷多心,那些眼见着就要败落的勋贵之家,的确有些急病乱投医之态,竟连体面也不顾,要把自家庶女往荣府这样的公子身边塞,只要能生下孩子就算占得先机。
贾琏可不就险些遭人暗算,贾敏也知道此事,便回答母亲道,“女儿知道。严防死守,可得小心着。这些日子我只让黛玉到您身边伺候来。”
史令仪看了女儿一会儿,眯眼问道:“你们两口子真没成算?”
贾敏干笑了一下,又凑上了撒娇道:“您女婿明年必是要外任的,确是存着早些定下来的心思。”
史令仪又问,“我说你今天奉承我这么用心!”说着,指尖轻点女儿鼻尖,“要你爹出手吗?”
“什么都得爹娘操心,我们成什么了!”贾敏道,“您女婿说了,成则成,不成,黛玉的亲事也差不了。”
史令仪度其心思,还真也不难猜着,“太子那边的亲戚?亦或是太子妃?”
贾敏一怔,旋即道:“果然瞒不住您,”又压低声音,“您看?”
史令仪沉默片刻,方道:“你们再满意,也得先压上几年。”
贾敏怎会不知轻重:谁家娶了黛玉,不止是林家结亲,同时也是跟荣府结亲,父亲身为重臣信臣,不可轻动,亦不可随意显出偏向哪位皇子,即使是太子都不行。
贾敏此来特地向父母透出些意向,也是与林海商量好的。林海可不是什么迂腐之人,他深知自己能有今时今日的地位,除了自己的学问本事之外,也多亏了自己娶了个好老婆。
在宫中行走多年,伴君如伴虎,林海年纪轻轻都不曾出过什么大纰漏,这可有岳父提点、照拂的功劳。
因此在黛玉的亲事上,林海乃是真心在意岳父的看法,这才烦劳妻子回娘家通过岳父探一探岳父的口风。贾敏万没想到,在母亲这儿就直接劝她不要心急了:这其实就是委婉的不太看好之意。
不过贾敏也没什么不满,那家人也只是首选,而非唯一。母女说了会儿闲话,贾敏又去两个嫂子以及弟妹房里打了招呼,问候一下,便带着下了学的女儿一起打道回府了。
今天正巧贾代善回府稍晚,便没见着女儿。
史令仪无奈学舌,将女儿此番打探一五一十地细细转述给丈夫,说完就觉得有些口干舌燥,再一低头,丈夫已经亲手捧了润口的香茶过来。
贾代善这一世没怎么经受病痛折磨,又儿女顺心,面上不见分毫沧桑阴郁之色。这么多年过来,他依旧双眸清亮,嘴角含笑的模样,与他们当年在史家院中偶遇时如出一辙。
贾代善发觉妻子望着自己,还有片刻的失神,摸了摸自己的脸颊笑道,“当年我便是以此讨得娘子欢心的吧。”
史令仪接过茶碗,再也忍不住,扑哧一笑,“美姿容,...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