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中文网 www.mnzw.com,和熹传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二十一章大将军八面威风(中)
窦太后早就看到了这封奏书,但是她对军事一无所知。不过聪明如她还是派人召见耿秉,商量对策。
耿秉是汉朝名将,多年都在边疆作战戍守,对于匈奴更是了若指掌。
他仔细地阅读了南单于的奏书,思虑良久之后才对窦太后说道,“太后,从前武帝穷极天下的力量,想使匈奴臣服,没有赶上好的时机,事情最终还是没有成功。宣帝时,正好呼韩邪前来投降,所以边境的百姓得以暂时的安宁,使内外成为一家,百姓也得以休养生息六十多年。到了王莽篡位,改变匈奴的称号,无休止地消耗骚扰他们,才使得单于遣背叛。光武帝禀受天命,又对匈奴安抚接纳,沿边被破坏的各郡才得以恢复。而乌桓、鲜卑都因此才想归顺大汉,德义威震四方的夷人,这是千古才有的大功啊!”
窦太后问道,“你说的我都听先皇说起过,但是先皇刚刚驾崩,肇儿又年幼孱弱,这个时候出兵匈奴,时机是不是恰当呢?”
耿秉立即跪下请求道,“北部的敌虏分裂相争,此乃我国之大幸事,这个时机千载难得,只要我们以夷制夷,以夷攻夷,用南匈奴打北匈奴,就会对我国有利。臣还是希望太后不要丧失良机,答应南匈奴的请求。“
窦太后来回踱了几步,看着金羽仙鹤铜鼎香炉内的轻烟飘起,还是打不定主意。她对耿秉道,“此事重大,哀家再与兄长和三公商议一下,不过,如果哀家同意了南匈奴之请,那么他们希望耿将军来北伐匈奴,不知将军意下如何?”
耿秉说道,“太后,自光武以来,臣耿家世受皇恩,臣也是受明帝和先遧的重恩,此恩臣肝脑涂地也不能报,只要太后要臣打匈奴,臣便北伐匈奴,以国家利益为重,为国家出力尽忠,以报太后的知遇之恩。”
窦太后点头,“好好,耿将军,你忠君爱国之心天地可鉴,不过哀家还要再想一想,你暂且回去,等待哀家的旨意。”
不久窦太后下诏交给群臣商议讨伐北匈奴一事。
当时的朝臣还是出现了两派意见。尚书宋意上书说道,“匈奴人轻视礼仪,没有君臣上下之分。强悍者称雄雄,弱小者便屈服,反复无常。自从大汉建朝以来,讨伐他们的次数已很频繁,但却是得不偿失。如今鲜卑顺服汉朝,斩杀及俘虏北匈奴数万人,我们坐观成败,安享巨大成果,又何必劳师动重,千里争伐呢?再者北匈奴已然向西逃遁,请求与汉朝通好,应当乘他们归顺的机会,使之成为外藩。巍巍功业,莫过于此。如果征调军队,消耗国家经费,以听从南匈奴的意愿,不仅会造成鲜卑为患,而且等于是自取危亡。”
宋意的担心不无道理,但是就在此时出现了窦宪被关宫中之事。窦太后为了找到借口释放兄长,便下定了决心,尽管不准南匈奴回到故都,统一南匈奴,但是北伐计划已定,不能更改。而且更令人震惊的是,杀害刘畅的主谋窦宪竟然作为汉军主将北伐匈奴。
大朝会上,窦太后的旨意一宣布,引起了众臣间的轩然大波。袁安出班奏道,“太后,匈奴并未侵犯边塞,而我们却要无缘无故地劳师远行,消耗国家的资财,求取万里以外的功勋,这不是为国家着想,这是取祸之道。”
窦太后冷笑道,“哦?卿家所言,是说哀家想为兄长之事开脱,找个机会让他立功吧,你这话也不无道理,哀家正是此意。”
她突然的态度强硬,让哀安哑口无言,宋由见事不妙,只好出来当和事佬。“袁司徒,南匈奴打北匈奴,我们也就是从中谋利,至于说建功之事,也在情理之中。各有各的道理,袁司徒还是三思吧!”
袁安狠狠地瞪了宋由一眼,“宋大人,此国家之大事,怎可儿戏!”
他又奏道,“太后,虽作此想,但臣还是不能苟同,先帝崩逝不久,幼帝尚未掌政,百姓们失去了先皇的庇护,夏秋冬三季听不到圣上出巡时禁卫军警戒喝道的声音,人们无不因思念而惶惶不安,如同有求而不能得。如今却在此时征发兵役,为了远征匈奴而动全国之资,这实在不符合时机。”
窦太后道,“袁卿家是拿先帝来要挟哀家吗?”
“为臣不敢!”袁安朗声道,“但是万民百姓,乃是上天所生。上天爱所生,犹如父母爱子女。天下万物中,只要有一物不能安适,那么天象就会为此发生错乱,何况对于人呢?因此,爱民的,上天必有回报。戎狄异族,如同四方的异象,与鸟兽没有分别,如果让他们混居在中原内地,就会扰乱天象,玷污良善之人。所以,圣时君王的作法,只是对他们采取不断笼络和约束的政策,先帝就是如此行事的。”
窦太后站了起来,指着哀安道,“还说不是拿先帝来压哀家,你是觉得哀家一介女流,不会管理国家是吧,那这个皇位让你来坐好了。”
&n... -->>
第二十一章大将军八面威风(中)
窦太后早就看到了这封奏书,但是她对军事一无所知。不过聪明如她还是派人召见耿秉,商量对策。
耿秉是汉朝名将,多年都在边疆作战戍守,对于匈奴更是了若指掌。
他仔细地阅读了南单于的奏书,思虑良久之后才对窦太后说道,“太后,从前武帝穷极天下的力量,想使匈奴臣服,没有赶上好的时机,事情最终还是没有成功。宣帝时,正好呼韩邪前来投降,所以边境的百姓得以暂时的安宁,使内外成为一家,百姓也得以休养生息六十多年。到了王莽篡位,改变匈奴的称号,无休止地消耗骚扰他们,才使得单于遣背叛。光武帝禀受天命,又对匈奴安抚接纳,沿边被破坏的各郡才得以恢复。而乌桓、鲜卑都因此才想归顺大汉,德义威震四方的夷人,这是千古才有的大功啊!”
窦太后问道,“你说的我都听先皇说起过,但是先皇刚刚驾崩,肇儿又年幼孱弱,这个时候出兵匈奴,时机是不是恰当呢?”
耿秉立即跪下请求道,“北部的敌虏分裂相争,此乃我国之大幸事,这个时机千载难得,只要我们以夷制夷,以夷攻夷,用南匈奴打北匈奴,就会对我国有利。臣还是希望太后不要丧失良机,答应南匈奴的请求。“
窦太后来回踱了几步,看着金羽仙鹤铜鼎香炉内的轻烟飘起,还是打不定主意。她对耿秉道,“此事重大,哀家再与兄长和三公商议一下,不过,如果哀家同意了南匈奴之请,那么他们希望耿将军来北伐匈奴,不知将军意下如何?”
耿秉说道,“太后,自光武以来,臣耿家世受皇恩,臣也是受明帝和先遧的重恩,此恩臣肝脑涂地也不能报,只要太后要臣打匈奴,臣便北伐匈奴,以国家利益为重,为国家出力尽忠,以报太后的知遇之恩。”
窦太后点头,“好好,耿将军,你忠君爱国之心天地可鉴,不过哀家还要再想一想,你暂且回去,等待哀家的旨意。”
不久窦太后下诏交给群臣商议讨伐北匈奴一事。
当时的朝臣还是出现了两派意见。尚书宋意上书说道,“匈奴人轻视礼仪,没有君臣上下之分。强悍者称雄雄,弱小者便屈服,反复无常。自从大汉建朝以来,讨伐他们的次数已很频繁,但却是得不偿失。如今鲜卑顺服汉朝,斩杀及俘虏北匈奴数万人,我们坐观成败,安享巨大成果,又何必劳师动重,千里争伐呢?再者北匈奴已然向西逃遁,请求与汉朝通好,应当乘他们归顺的机会,使之成为外藩。巍巍功业,莫过于此。如果征调军队,消耗国家经费,以听从南匈奴的意愿,不仅会造成鲜卑为患,而且等于是自取危亡。”
宋意的担心不无道理,但是就在此时出现了窦宪被关宫中之事。窦太后为了找到借口释放兄长,便下定了决心,尽管不准南匈奴回到故都,统一南匈奴,但是北伐计划已定,不能更改。而且更令人震惊的是,杀害刘畅的主谋窦宪竟然作为汉军主将北伐匈奴。
大朝会上,窦太后的旨意一宣布,引起了众臣间的轩然大波。袁安出班奏道,“太后,匈奴并未侵犯边塞,而我们却要无缘无故地劳师远行,消耗国家的资财,求取万里以外的功勋,这不是为国家着想,这是取祸之道。”
窦太后冷笑道,“哦?卿家所言,是说哀家想为兄长之事开脱,找个机会让他立功吧,你这话也不无道理,哀家正是此意。”
她突然的态度强硬,让哀安哑口无言,宋由见事不妙,只好出来当和事佬。“袁司徒,南匈奴打北匈奴,我们也就是从中谋利,至于说建功之事,也在情理之中。各有各的道理,袁司徒还是三思吧!”
袁安狠狠地瞪了宋由一眼,“宋大人,此国家之大事,怎可儿戏!”
他又奏道,“太后,虽作此想,但臣还是不能苟同,先帝崩逝不久,幼帝尚未掌政,百姓们失去了先皇的庇护,夏秋冬三季听不到圣上出巡时禁卫军警戒喝道的声音,人们无不因思念而惶惶不安,如同有求而不能得。如今却在此时征发兵役,为了远征匈奴而动全国之资,这实在不符合时机。”
窦太后道,“袁卿家是拿先帝来要挟哀家吗?”
“为臣不敢!”袁安朗声道,“但是万民百姓,乃是上天所生。上天爱所生,犹如父母爱子女。天下万物中,只要有一物不能安适,那么天象就会为此发生错乱,何况对于人呢?因此,爱民的,上天必有回报。戎狄异族,如同四方的异象,与鸟兽没有分别,如果让他们混居在中原内地,就会扰乱天象,玷污良善之人。所以,圣时君王的作法,只是对他们采取不断笼络和约束的政策,先帝就是如此行事的。”
窦太后站了起来,指着哀安道,“还说不是拿先帝来压哀家,你是觉得哀家一介女流,不会管理国家是吧,那这个皇位让你来坐好了。”
&n...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