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中文网 www.mnzw.com,天工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br /> 纪老太太最后还是没有带他进去,在门口看了一阵子之后,就继续往前走了。
就像她说的一样,南锣鼓巷一带这八条胡同,以前都是声名赫赫的。甚至在苏进以前那个世界里,名声也很响亮。
那时候,南锣鼓巷经历过几次拆迁,变成了民俗一条街,胡同两边都是小门面,吃吃喝喝、各种工艺品,吸引了大量游客。
很多民俗专家痛心疾首,觉得改建后的南锣鼓巷不伦不类,失去了真正老北京老/胡同的特色。但是游客们乐此不疲,甚至还有一段时间,这里变成了3A级景区。
现在,南锣鼓巷和这八条小胡同,全部都没有拆迁过,仍然保留了原貌。
老实说,在没有精心维护的情况下,这样的原貌其实真不怎么好看。
房屋低矮,道路狭窄,两边的屋檐简直像是要压到头顶上了一样。门板上油漆剥落,街边青草丛生,不时有掉下来的砖块……简直像贫民窟一样。
苏进再次抬头,看向四周。
透过房顶,可以隐约看见附近的高楼。来的路上,他们也感受过高楼的林立与街道的繁华。南锣鼓巷跟那边比起来,简直像是一个被划出来的异域一样,格格不入。
苏进若有所思,直接问了起来。
纪老太太的确知道,她“哦”了一声,说:“这个啊,因为这一片地方的确是被划出来了啊。”
南锣鼓巷作为老北京胡同保留得比较完整的区域,可以说仍然存留了清朝至民国时候的原汁原味。
早年,可能是拆迁的时候还没拆到这里来,但近年来,“传统文化复兴运动”开始,这里就正式被划出来,成为了“传统文化保护区”。
但政府立刻面临了跟故宫一样的尴尬。他们能把这里保护出来,但没本事进行维护!
把这里推平,盖起高楼大厦当然很简单。但要在原来的基础上,保留应有的风味,就不是他们力所能及的范围了。
听说,政府一直在联系文物修复家族,想要改建这片区域,正式让它成为老/胡同的代表文化。
但是,两边的谈判一直没有谈妥,这片胡同也就这样暂时被搁置起来了。
苏进皱起了眉头,问道:“大概什么时候可以开始进行呢?”
纪老太太摇头道:“这个我就不知道了……”
接下来,他们又路过了好几条胡同,纪老太太从小在这里长大,这些胡同都是她跑来跑去玩耍的地方,她非常熟悉。
她指着各扇大门,给苏进介绍它们原本是什么地方,现在是什么样的情况。
苏进认真地听着,同时也在心里盘算了起来。如果是他的话,会怎么处理这片区域……
八条胡同走了三条,纪老太太就有点累了。苏进立刻留意到了,道:“纪奶奶,你累了的话,我们就回去吧。”
纪老太太摇摇头,叹了口气:“年纪大了啊……”
苏进扶了她一把,刚转身,就看见街尾有道人影一闪而逝。那道人影有点眼熟,苏进愣了一下,马上就认出来了。这正是住在纪老太太家对面,那个“脾气很不好,但人很不错”的姓盛的老头子。
他跟在他们后面干什么?
苏进没有把这事说出来,扶着纪老太太继续往回走。
老太太没有发现盛老头,继续跟苏进说:“住在这八条胡同的,也都是些老住家了,大多数人家里都有一两件老东西。到时候等孩子们练熟了手,也可以招呼他们拿出来看看。多见识见识,多上上手,总是没错的……”
苏进这才恍然大悟,纪老太太为什么会突然拉着他过来“散步”,原来是为了天工社团接下来的发展着想!
苏进的心里暖洋洋的,他点头道:“嗯,我知道了。”
纪老太太笑着看他:“你们都是好孩子,街坊邻居都很喜欢你们。到时候我再帮你招呼一声,大家就知道了。”
纪老太太在南锣鼓巷的地位有点特殊。她是从小在这里长大的老住户,为人温和,谈吐文雅,气质跟普通人完全不同。苏进跟她见过这么多次面,从来没见她头发乱过一丝。
这样的人,威望当然非常高。街坊之间有什么争端,经常都会找她去“评理”。她开口说话,的确很有份量。
苏进会带学生们到南锣鼓巷来,其实也有这方面的打算。不过,他也没想到,事情会这么顺利!
一上南锣鼓巷主街,立刻变得热闹多了。
苏进把纪老太太扶回家,四合院跟上次一样安静,阳光透过树荫,照得院子里一片阴凉。苏进把她扶回客厅里坐下,照老样子把茶壶茶碗放回厨房,清洗干净。
那两个乾隆三果碗仍然放在碗架上,苏进路过时,忍不住又欣赏了一会儿。
然后,他跟老太太打了声招呼,回到了巷口的摊子旁边。
还没走近,他就听见了那边的喧哗声。
怎么会这么吵?发生什么事了?
(我才知道,作者有话说在手机上是不会显示的,昨天的确只有一更,颈椎病犯了,后文要修,所以拖到今天发了。
前几天书评区一直很冷清,我寂寞了好几天才知道,原来是纵横的书评区抽了……ORZ)
<!-- 双倍活动不在活动期间 -->
br /> 纪老太太最后还是没有带他进去,在门口看了一阵子之后,就继续往前走了。
就像她说的一样,南锣鼓巷一带这八条胡同,以前都是声名赫赫的。甚至在苏进以前那个世界里,名声也很响亮。
那时候,南锣鼓巷经历过几次拆迁,变成了民俗一条街,胡同两边都是小门面,吃吃喝喝、各种工艺品,吸引了大量游客。
很多民俗专家痛心疾首,觉得改建后的南锣鼓巷不伦不类,失去了真正老北京老/胡同的特色。但是游客们乐此不疲,甚至还有一段时间,这里变成了3A级景区。
现在,南锣鼓巷和这八条小胡同,全部都没有拆迁过,仍然保留了原貌。
老实说,在没有精心维护的情况下,这样的原貌其实真不怎么好看。
房屋低矮,道路狭窄,两边的屋檐简直像是要压到头顶上了一样。门板上油漆剥落,街边青草丛生,不时有掉下来的砖块……简直像贫民窟一样。
苏进再次抬头,看向四周。
透过房顶,可以隐约看见附近的高楼。来的路上,他们也感受过高楼的林立与街道的繁华。南锣鼓巷跟那边比起来,简直像是一个被划出来的异域一样,格格不入。
苏进若有所思,直接问了起来。
纪老太太的确知道,她“哦”了一声,说:“这个啊,因为这一片地方的确是被划出来了啊。”
南锣鼓巷作为老北京胡同保留得比较完整的区域,可以说仍然存留了清朝至民国时候的原汁原味。
早年,可能是拆迁的时候还没拆到这里来,但近年来,“传统文化复兴运动”开始,这里就正式被划出来,成为了“传统文化保护区”。
但政府立刻面临了跟故宫一样的尴尬。他们能把这里保护出来,但没本事进行维护!
把这里推平,盖起高楼大厦当然很简单。但要在原来的基础上,保留应有的风味,就不是他们力所能及的范围了。
听说,政府一直在联系文物修复家族,想要改建这片区域,正式让它成为老/胡同的代表文化。
但是,两边的谈判一直没有谈妥,这片胡同也就这样暂时被搁置起来了。
苏进皱起了眉头,问道:“大概什么时候可以开始进行呢?”
纪老太太摇头道:“这个我就不知道了……”
接下来,他们又路过了好几条胡同,纪老太太从小在这里长大,这些胡同都是她跑来跑去玩耍的地方,她非常熟悉。
她指着各扇大门,给苏进介绍它们原本是什么地方,现在是什么样的情况。
苏进认真地听着,同时也在心里盘算了起来。如果是他的话,会怎么处理这片区域……
八条胡同走了三条,纪老太太就有点累了。苏进立刻留意到了,道:“纪奶奶,你累了的话,我们就回去吧。”
纪老太太摇摇头,叹了口气:“年纪大了啊……”
苏进扶了她一把,刚转身,就看见街尾有道人影一闪而逝。那道人影有点眼熟,苏进愣了一下,马上就认出来了。这正是住在纪老太太家对面,那个“脾气很不好,但人很不错”的姓盛的老头子。
他跟在他们后面干什么?
苏进没有把这事说出来,扶着纪老太太继续往回走。
老太太没有发现盛老头,继续跟苏进说:“住在这八条胡同的,也都是些老住家了,大多数人家里都有一两件老东西。到时候等孩子们练熟了手,也可以招呼他们拿出来看看。多见识见识,多上上手,总是没错的……”
苏进这才恍然大悟,纪老太太为什么会突然拉着他过来“散步”,原来是为了天工社团接下来的发展着想!
苏进的心里暖洋洋的,他点头道:“嗯,我知道了。”
纪老太太笑着看他:“你们都是好孩子,街坊邻居都很喜欢你们。到时候我再帮你招呼一声,大家就知道了。”
纪老太太在南锣鼓巷的地位有点特殊。她是从小在这里长大的老住户,为人温和,谈吐文雅,气质跟普通人完全不同。苏进跟她见过这么多次面,从来没见她头发乱过一丝。
这样的人,威望当然非常高。街坊之间有什么争端,经常都会找她去“评理”。她开口说话,的确很有份量。
苏进会带学生们到南锣鼓巷来,其实也有这方面的打算。不过,他也没想到,事情会这么顺利!
一上南锣鼓巷主街,立刻变得热闹多了。
苏进把纪老太太扶回家,四合院跟上次一样安静,阳光透过树荫,照得院子里一片阴凉。苏进把她扶回客厅里坐下,照老样子把茶壶茶碗放回厨房,清洗干净。
那两个乾隆三果碗仍然放在碗架上,苏进路过时,忍不住又欣赏了一会儿。
然后,他跟老太太打了声招呼,回到了巷口的摊子旁边。
还没走近,他就听见了那边的喧哗声。
怎么会这么吵?发生什么事了?
(我才知道,作者有话说在手机上是不会显示的,昨天的确只有一更,颈椎病犯了,后文要修,所以拖到今天发了。
前几天书评区一直很冷清,我寂寞了好几天才知道,原来是纵横的书评区抽了……ORZ)
<!-- 双倍活动不在活动期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