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国士无双 (2/2)
美女中文网 www.mnzw.com,木兰无长兄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想象不到的作用。”
为了换个老板而怂恿自己的boss跳槽的大臣还少吗?
北方十六国曾经都是互相跳槽来跳槽去的、
“退一步说,赫连定曾经经历过那样的惨事,心中必定留下了巨大的创口,对待君臣交往也不会付诸全部的信任,他会归顺,一来是顾及家人,二来是权衡之后发现归顺才是最好的路子,对待陛下有多信任、多有归属感却是未必。”
她笑了笑,拍了拍拓跋焘的马屁。
“但我们的陛下却是一个和赫连昌完全相反的君主,不但仁慈豁达,而且对臣下十分信任,这是为君者最让人容易拜伏的一个特质。若是陛下折节下交真的能把赫连定的心捂热了……”
她想起那个孤注一掷千里奔袭的将军,一时间生起英雄惜英雄之情。
“陛下,若是真能让他归心,赫连定当年如何效忠夏国,就能如何效忠魏国。一个人骨子里的东西是不会改变的,纵然一时心冷,可本性是在那里的。他有心胸有能力,又是夏国的支柱,善待他百益而无一害,只不过会有一点风险,值得尝试一下。”
“我也是这么想的!就是如此,面子这东西重要吗?我再尊敬乞伏暮末,他能扶的起来?他能效忠我?我不尊重效忠我的人,还要尊重什么?”
拓跋焘被贺穆兰说的眼睛连连大亮,恨不得冲上去拉着她的手亲上几口。
而一旁的古弼、崔浩和几位鲜卑要臣对视了一眼,互相换了换神色,都对之前只能默默听之的贺穆兰产生了如此大的变化感到诧异。
说是脱胎换骨也不为过!
难道真是被佛门高僧点拨一二,开了灵窍?
“人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我原本不信,如今却是信了。让平城年轻人交口称赞,花将军果然是有独特的心胸。”崔浩嗟叹了一句,想到自己那个还不知道要□□多久的弟子狄叶飞,忍不住又道:“这世上,以情出发而不是以利先行的人,实在是不多了。”
贺穆兰矜持地连称不敢。
古弼也想到了自己的小弟子若干人,若干人对花木兰惊为天人,三句不离“我家火长”,拓跋焘也对花木兰如此信任,这人以一介寒门之身跻身于朝堂之上,就连拓跋焘商量这样的大事都请素和君召他前来,就算立于末座,也值得人推敲了。
加之花木兰并不恃宠而骄,说话也言之有物,更是对拓跋焘的胃口,不但如此,征战也好、比武也罢,都证明了整个人有当世难及的武艺和作战能力,这样能文能武的年轻人,再多几年磋磨,确实不知会走到何等高处。
所谓潜龙在渊,不可小嘘,便是如此。
拓跋焘兴高采烈,库莫提似乎也被说动了,崔浩一直是支持拓跋焘的,古弼见独木难支,只好也跟着妥协,所有人开始详细商谈起迎接赫连定的细节。
这些就不是贺穆兰能插嘴的了,她对这些行政规划和安排完全不懂,这也不是“见识”能弥补的,于是继续保持她一贯的“谦卑学习”的态度,完全不插嘴的在一旁听着。
而这种言行更加让诸多达官要臣认定了她是个不骄不躁的稳重青年,对他也愈发和颜悦色。
汉人和鲜卑人如今虽有摩擦,诸多派系之间也有利益矛盾,但北方未平,内部其他胡族也多有摩擦,总体上来说是小事上互相使绊子,大事上从不出岔子,总是能一致抱团对外,办事效率也快。
只要拓跋焘提出来的意见被采纳,或大臣提出来的意见被拓跋焘采纳,诸多大臣集思广益、各司其职,很快事情就被分配下去,各就各位,极少拖拉。
没过一会儿,殿上走了不少大臣,都是去忙各自要司管的事情去了,只有崔浩和少数几位大臣留了下来。
崔浩留下来,却是为了另一桩事。
“陛下,听说你把天竺而来的高僧昙无谶留在了宫里?这位是北凉来的使臣,将他贸然留下不利于两国的交好,最好还是送回使馆才是吧。”
崔浩笃信道教,又和寇谦之结盟,寇家是河南豪族,崔家借着寇家的声望又拓展了不少势力,两者互相有所倚仗,是不可能看着拓跋焘往佛门方向倾斜的。
拓跋焘此时并没对任何宗教表现出特别刮目相看的样子,对佛门也好、道门也好,都是“黑猫白猫抓着老鼠就是好猫”的态度。
他自己的父亲信佛,北魏佛门强大,诸多名僧都对昙无谶是极为推崇,这位大师又精通不少语言,还曾是西域各国的“法师”,周游列国,见识极广。
拓跋焘担心他被北凉报复,将他安置到宫里,以“上师”对待,听他讲述在西域各国,以及在北凉的经历,想借此了解西域和北凉等诸国的风土人情、国力虚实,结果崔浩却让他送了昙无谶出去,顿时心中不悦。
他知道崔浩身兼儒道两家的联系人,对佛门也多有攻讦,但他毕竟是要臣,而和尚们又不能帮他打仗、治理朝政,他也就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不过他对崔浩的信任还是非同一般的,所以并没有明显表现出不悦的样子,只是说道:“这位昙无谶大师精通天竺的农耕之术,还会制造一些农具,改良水车和翻车,我欲留下他有大用,所以先把他留在了宫中。”
“但他毕竟是外人,而且和尚也算是男人,怎能一直留在宫内呢?”
崔浩继续劝说:“若陛下要用他,将他送到平城任意一间寺庙里去,相信那些高僧也会十分高兴。真要向他询征,需要时召入宫里去就是了。寇道长身为‘天师’,也没有在宫中居住过啊。陛下一言一行会影响到许多人的看法,最好还是慎重吧!”
拓跋焘心里虽有些堵,但还是依言点了点头:“那就按太常所说,请他到护国寺暂时供奉,以国礼相待吧。他其实也几次提出要出宫去,说是还有佛教没有翻完,是我强留了他。”
他怕崔浩对昙无谶有意见,还把事情往自己身上揽了揽,这才吩咐身边的猎郎去传谕。
贺穆兰在梦境中见识过了崔浩和佛门相争的可怕,她知道寇谦之虽然也打压佛门,但却从没有过将它灭了的想法。而崔浩不知道是何种缘故,似乎天生就对佛门的僧人极为憎恶,甚至于到了处之而后快的地步。
她第一次见到这种残酷的苗头,忍不住心里心惊肉跳,似乎已经见到后来灭佛令下,诸僧赴死的样子,望着崔浩的眼神也就带着些害怕来。
崔浩似有所感,一回头发现是贺穆兰,还友好地微笑了下。贺穆兰却是怎么也扯不开嘴角,即使知道这个人确实是惊才绝艳、能够匡扶社稷的肱骨之臣,但一想到他也有识人不清、私心过重、骄傲自负等许多毛病,心情就很沉重。
这是人的天性,并非一时能够改过来,她只盼狄叶飞在他的身边学习,不要沾染了他的那些天性。
这么一想,她到觉得狄叶飞走上的飞黄腾达之路有些危险了,远不如若干人在古弼身边当个小侍官保险。
虽然不起眼,但侍从官学习的都是实务,做的都是正差,总有外放的一天。一旦遇到征战,也会从中层将领做起。
但狄叶飞的“弟子”之身属于“门生”,几乎是和崔浩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即使在高车虎贲里做右司马,因为崔浩是“高车招抚使”的关系,也还是打上了崔浩派的烙印。
但这些担心只是在贺穆兰脑中一闪而过。狄叶飞并不是笨人,而且有一种可怕的韧劲,对政治也极为敏感,否则前世也不可能从白身杂胡熬成镇西将军。
三十多岁的镇西将军,以一个杂胡来说,已经是惊人的高位了。
崔浩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心满意足的离开了,拓跋焘一边雀跃与赫连定的归顺,一边烦恼自己对赫连明珠的“攻略”几乎没什么进展。原本赫连明珠对他应该还是有些好感的,可是从梅园回来之后,态度又变得冷淡了,让他不禁大叹女人的善变和莫名其妙。
加之赫连明珠为了避嫌如今住在窦太后宫中,而窦太后宫中还养着贺夫人与拓跋晃,他经常去看儿子,反倒不能自在的和赫连明珠相处,毕竟中间还隔着个至今没有喜讯的贺夫人,他还要努力“耕耘”。
唯一可以称得上高兴的,就是不知道贺夫人是不是爆发出了求生的**,还是为了能活着看到儿子而拼了,这个平日里温柔如水的女人一下子变得极为“饥/渴”,每次只有和拓跋焘同寝的机会都分外抓紧时间,一夜红烛摇晃到天亮都是平常,咬碎了一宫女人的银牙。
贺夫人还能白天补觉,拓跋晃已经一岁了,不需要人天天夜夜的守着,可拓跋焘百日还要上朝,饶是体力惊人,几次下来也被榨干了,每次从慈安宫里出去腿都发软,上朝还要打瞌睡,全靠自己掐自己腿清醒过来不丢脸。
贺夫人因为知道了自己的未来,越发变得娇艳动人,绽放出令人惊讶的韵味,整个人也心情开阔起来,逢人便笑,甚至经常有小宦官见到贺夫人温柔的笑容而羞红了脸的。
皇子拓跋晃也长得极好,他开始吃一些固体的食物了,从不挑嘴,长得白白胖胖,而且会说很多话,尤其爱黏着窦太后,对待她和其他人也不一样,让窦太后疼到了心里。
这是未来的太子,窦太后心知肚明,也知道保母没找到之前她要亲自教导这个孩子的,对待拓跋晃就像是真正的孙子一般。
赫连明珠和贺夫人同住一宫,又并非竞争关系(贺夫人知道自己要走了),两人相处融洽,拓跋焘不来的时候两人经常在一起游园、说话,贺夫人会匈奴话,出于为拓跋晃留下人脉的原因,对赫连明珠颇为照顾,经常一点点细细的教导她魏宫里和朝堂上各种复杂的关系、后宫的各种派系,从不藏私。
贺夫人是真正温柔的女子,又是大家出身,对待人好的时候如沐春风无微不至,久而久之,赫连明珠对待她的情感颇有些像是对待自己的姐姐,加之她也知道这位夫人大概是命不久矣,女人特有的柔软让她对贺夫人和拓跋晃更为怜惜,两人不是姐妹,已经有些胜似姐妹的意味。
窦太后对这种发展乐见其成,甚至还有些推波助澜,许诺贺夫人等她“走”后,她的心腹宫人若是有不愿离宫的,可以指给赫连明珠,帮助她在后宫里立足。
赫连明珠自己好像不愿意留在魏宫,但魏国上下都认为她是非嫁拓跋焘不可的,窦太后帮她就是帮自己的保子,贺夫人本来就担心自己的娘家人和这么多年来伺候的宫人该怎么办,拓跋晃以后的宫人全部都是拓跋焘亲自挑选的,不可能用母族的人,窦太后的好意对她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
基于这种关系,贺夫人和赫连明珠倒有些像是同盟者了,除了拓跋焘每次来临幸贺夫人时两人有些尴尬,其他时候相处都极为融洽。
拓跋晃现在也不喊赫连明珠“姨”,而是喊“姨母”,让侄儿已经十岁的赫连明珠勾起了遥远的记忆,对他疼爱不尽。
一切都极为美好,除了拓跋焘来的时候。
这一日,拓跋焘从前面到后宫看望太后,顺便绕来看看儿子。谁料赫连明珠也在拓跋晃的配殿里,正抱着拓跋晃在自己腿上蹦跳,俨然像是真正的姨母一般。
贺夫人不在配殿里,应该是去忙别的事了,赫连明珠抱着拓跋晃神情尴尬地站起身,不知道是把孩子丢到榻上她行礼呢,还是就这么抱着拓跋晃僵着。
好在拓跋晃解了围,见到拓跋焘立刻喊了“阿爷”伸手要抱。拓跋焘把儿子抱过来,赫连明珠对拓跋焘行了礼,这才拘谨地站在一旁。
“你现在见到我比以前紧张多了。以前你伺候我更衣如厕都没有这么拘谨的……”拓跋焘扫了赫连明珠一眼,感慨道:“果然女人恢复了女子身就变得扭扭捏捏……”
不知道花木兰是不是如此,若也是这样,还是别穿女装到处跑了。
拓跋焘一边这么想着,一边随手指了指自己身旁的垫子。
“站着做什么?坐。”
“不敢,陛下身侧,怎能让……”
“让你坐你就坐!你站着我和你说话还要仰着脸!”
赫连明珠见拓跋焘抱着拓跋晃,一副心情大好的样子,不敢拂了他的意思,只能依言坐下。
拓跋焘指的位置离他极近,赫连明珠看着一脸温和逗弄儿子的拓跋焘,再想想每天夜里听到隔壁殿中传来的动静,忍不住心中升起一股抢了姐妹东西的罪恶感,低下头更不愿说话了。
这些日子,她一直在思考拓跋焘对她说的那些话,她知道自己若嫁给他,进入后宫,其实是对所有人最好的一种办法,可即使她内心其实早就对他产生了仰慕之意,却还是害怕那样的生活。
尤其在宫中住了这么久,看到后宫里那些女子互相糟蹋也糟蹋自己的日子,再知道拓跋焘马上又要大选宫妃,贺夫人也命在朝夕,她不禁开始思考自己真的想要这样的日子吗?
若是她的兄长没为她牺牲这么多时,她想要的生活其实就是这样的,嫁给一个强国的国主,成为后宫的宠妃,甚至是登上后位,然后为自己的国家争取最大的利益。
可现在夏国已经没有了,她的兄长也不需要她为他争取什么地位,她在宫中带的虽然愉快,却在见识过梅园众多鲜卑女儿敢爱敢恨鲜活可爱的人生后升起了新的憧憬。
她想知道宫外是什么样的。
想要知道自由的生活会是如何。
她想有朝一日能够光明正大的在人前说出“我爱慕花木兰”,或是“我爱慕那位陛下”,而不是像现在这般不知道自己内心到底是什么答案。
也许是她一直没说话,而她的态度越来越古怪,拓跋焘在捏了拓跋晃的小手一阵子后突然先开了口。
“你的兄长,已经递了国书,准备归附了。他如今已经率队从南平出发了有一阵子,大约十日之后能抵达平城。”
拓跋焘看着瞪大了眼睛的赫连明珠,笑着说道:“我准备亲自去迎接赫连公,你的侄儿后日能到平城,你若不怕辛苦,可跟着我的大军一起去迎接他。”
“我不怕辛苦!”
赫连明珠脱口而出,眼眶里全是热泪。
“我兄长他,真的来了吗?”
“恩,来了,带了三千人。朝臣们都不想我亲自去,我偏要去。还好花木兰谏言被采纳了,不然还有一番折腾。”
他看着赫连明珠,继续开口道:“花木兰说,赫连公已经被赫连昌伤的体无完肤,心灰意冷了,我该做的,是让他的心重新捂热回来……”
“谈何容易……”
赫连明珠喃喃自语。
她从不怀疑他是个光明磊落的帝王,但她兄长也不是无知的妇人。国仇家恨纵横交错,实在是太复杂了。
“我觉得和朝臣相处,比女人要简单多了。但有时候,我又觉得,若是和臣属相处能和女人一样,喜欢就娶回来就更好。要真是能这样,我这皇后的位置说不定是赫连定的。”
他恬不知耻的说着能吓死一干谏臣的话。
赫连明珠红了脸,似乎不能想象自己的哥哥变成“皇后”是什么样子。她对这位陛下的“不拘小节”以及在男女之事上的迟钝早已深刻了解。
她那位夏国破灭时纳进宫中的妹妹,到现在还不知道塞在哪个小角落里,说不定这位陛下连她妹妹的名字都不知道。
他对女人实在是太不上心了。大概只有生下儿子的贺夫人才能获得他的另眼相看吧。
——却要以死作为代价。
“你会和赫连公重逢,重逢之后,我会正式向赫连公提出聘约,至于赫连公会不会答应,我也不知道。但我希望你能答应。”
拓跋焘的眼睛里是深沉而期盼的情感。
“我看待你和宫中其他女人不同,你毕竟贴身伺候我这么久,和我有……”
“陛下!”
求不要再说龙根了!
“……而且,我并不觉得你很烦,或是有何不好的地方。你是真正的公主,我的后宫里目前没有地位比你更高的女人,你也不用担心受委屈。”
拓跋焘越说越无力,脸上也浮现出尴尬来。
“哎呀,连我都觉得自己没什么说服力。”他摸了摸自己儿子的一头软发,后者正睁大了眼睛听着他们的对话。
“罢了,我也不是会求人的人……”
他站起身子,重新把儿子弯腰塞在赫连明珠怀里,拓跋晃环住赫连明珠的脖子,咿咿呀呀。
“你也许马上要随我启程,准备准备东西,有什么话,还是揣着和你的兄长去说吧。”
这一刻,赫连明珠又动摇了。
他,她,还有小皇子,看起来就像是真正的一家人,在商讨着如何去迎接娘家人一般。
但这毕竟都是假的。
“陛下!陛下!贺夫人在前殿晕倒了!”
啵。
错觉裂开了,变成了破掉的泡沫。
到底是从呢,还是不从?
是顺应天命和局势,还是不管不顾遵从内心的犹豫?
片刻后。
“陛下,贺夫人大概是有孕了,但是月份还小,所以不能确定。再等上一个月就能确认。”
那御医诊断之后有些尴尬地继续劝说道:“有孕的妇人不能劳累,陛下虽然龙精虎猛,但是……咳咳……还请节制。前几个月,最好不要再有了。夫人有些肾水不足,还好胎儿无碍……”
赫连明珠立在贺夫人的床前,看着拓跋焘和贺夫人松了一口气,握住手相视一笑,眼神和表情中有说不出的默契,一颗心渐渐还是沉了下去。
这答案。
她已经知道了……
...
...
...
想象不到的作用。”
为了换个老板而怂恿自己的boss跳槽的大臣还少吗?
北方十六国曾经都是互相跳槽来跳槽去的、
“退一步说,赫连定曾经经历过那样的惨事,心中必定留下了巨大的创口,对待君臣交往也不会付诸全部的信任,他会归顺,一来是顾及家人,二来是权衡之后发现归顺才是最好的路子,对待陛下有多信任、多有归属感却是未必。”
她笑了笑,拍了拍拓跋焘的马屁。
“但我们的陛下却是一个和赫连昌完全相反的君主,不但仁慈豁达,而且对臣下十分信任,这是为君者最让人容易拜伏的一个特质。若是陛下折节下交真的能把赫连定的心捂热了……”
她想起那个孤注一掷千里奔袭的将军,一时间生起英雄惜英雄之情。
“陛下,若是真能让他归心,赫连定当年如何效忠夏国,就能如何效忠魏国。一个人骨子里的东西是不会改变的,纵然一时心冷,可本性是在那里的。他有心胸有能力,又是夏国的支柱,善待他百益而无一害,只不过会有一点风险,值得尝试一下。”
“我也是这么想的!就是如此,面子这东西重要吗?我再尊敬乞伏暮末,他能扶的起来?他能效忠我?我不尊重效忠我的人,还要尊重什么?”
拓跋焘被贺穆兰说的眼睛连连大亮,恨不得冲上去拉着她的手亲上几口。
而一旁的古弼、崔浩和几位鲜卑要臣对视了一眼,互相换了换神色,都对之前只能默默听之的贺穆兰产生了如此大的变化感到诧异。
说是脱胎换骨也不为过!
难道真是被佛门高僧点拨一二,开了灵窍?
“人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我原本不信,如今却是信了。让平城年轻人交口称赞,花将军果然是有独特的心胸。”崔浩嗟叹了一句,想到自己那个还不知道要□□多久的弟子狄叶飞,忍不住又道:“这世上,以情出发而不是以利先行的人,实在是不多了。”
贺穆兰矜持地连称不敢。
古弼也想到了自己的小弟子若干人,若干人对花木兰惊为天人,三句不离“我家火长”,拓跋焘也对花木兰如此信任,这人以一介寒门之身跻身于朝堂之上,就连拓跋焘商量这样的大事都请素和君召他前来,就算立于末座,也值得人推敲了。
加之花木兰并不恃宠而骄,说话也言之有物,更是对拓跋焘的胃口,不但如此,征战也好、比武也罢,都证明了整个人有当世难及的武艺和作战能力,这样能文能武的年轻人,再多几年磋磨,确实不知会走到何等高处。
所谓潜龙在渊,不可小嘘,便是如此。
拓跋焘兴高采烈,库莫提似乎也被说动了,崔浩一直是支持拓跋焘的,古弼见独木难支,只好也跟着妥协,所有人开始详细商谈起迎接赫连定的细节。
这些就不是贺穆兰能插嘴的了,她对这些行政规划和安排完全不懂,这也不是“见识”能弥补的,于是继续保持她一贯的“谦卑学习”的态度,完全不插嘴的在一旁听着。
而这种言行更加让诸多达官要臣认定了她是个不骄不躁的稳重青年,对他也愈发和颜悦色。
汉人和鲜卑人如今虽有摩擦,诸多派系之间也有利益矛盾,但北方未平,内部其他胡族也多有摩擦,总体上来说是小事上互相使绊子,大事上从不出岔子,总是能一致抱团对外,办事效率也快。
只要拓跋焘提出来的意见被采纳,或大臣提出来的意见被拓跋焘采纳,诸多大臣集思广益、各司其职,很快事情就被分配下去,各就各位,极少拖拉。
没过一会儿,殿上走了不少大臣,都是去忙各自要司管的事情去了,只有崔浩和少数几位大臣留了下来。
崔浩留下来,却是为了另一桩事。
“陛下,听说你把天竺而来的高僧昙无谶留在了宫里?这位是北凉来的使臣,将他贸然留下不利于两国的交好,最好还是送回使馆才是吧。”
崔浩笃信道教,又和寇谦之结盟,寇家是河南豪族,崔家借着寇家的声望又拓展了不少势力,两者互相有所倚仗,是不可能看着拓跋焘往佛门方向倾斜的。
拓跋焘此时并没对任何宗教表现出特别刮目相看的样子,对佛门也好、道门也好,都是“黑猫白猫抓着老鼠就是好猫”的态度。
他自己的父亲信佛,北魏佛门强大,诸多名僧都对昙无谶是极为推崇,这位大师又精通不少语言,还曾是西域各国的“法师”,周游列国,见识极广。
拓跋焘担心他被北凉报复,将他安置到宫里,以“上师”对待,听他讲述在西域各国,以及在北凉的经历,想借此了解西域和北凉等诸国的风土人情、国力虚实,结果崔浩却让他送了昙无谶出去,顿时心中不悦。
他知道崔浩身兼儒道两家的联系人,对佛门也多有攻讦,但他毕竟是要臣,而和尚们又不能帮他打仗、治理朝政,他也就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不过他对崔浩的信任还是非同一般的,所以并没有明显表现出不悦的样子,只是说道:“这位昙无谶大师精通天竺的农耕之术,还会制造一些农具,改良水车和翻车,我欲留下他有大用,所以先把他留在了宫中。”
“但他毕竟是外人,而且和尚也算是男人,怎能一直留在宫内呢?”
崔浩继续劝说:“若陛下要用他,将他送到平城任意一间寺庙里去,相信那些高僧也会十分高兴。真要向他询征,需要时召入宫里去就是了。寇道长身为‘天师’,也没有在宫中居住过啊。陛下一言一行会影响到许多人的看法,最好还是慎重吧!”
拓跋焘心里虽有些堵,但还是依言点了点头:“那就按太常所说,请他到护国寺暂时供奉,以国礼相待吧。他其实也几次提出要出宫去,说是还有佛教没有翻完,是我强留了他。”
他怕崔浩对昙无谶有意见,还把事情往自己身上揽了揽,这才吩咐身边的猎郎去传谕。
贺穆兰在梦境中见识过了崔浩和佛门相争的可怕,她知道寇谦之虽然也打压佛门,但却从没有过将它灭了的想法。而崔浩不知道是何种缘故,似乎天生就对佛门的僧人极为憎恶,甚至于到了处之而后快的地步。
她第一次见到这种残酷的苗头,忍不住心里心惊肉跳,似乎已经见到后来灭佛令下,诸僧赴死的样子,望着崔浩的眼神也就带着些害怕来。
崔浩似有所感,一回头发现是贺穆兰,还友好地微笑了下。贺穆兰却是怎么也扯不开嘴角,即使知道这个人确实是惊才绝艳、能够匡扶社稷的肱骨之臣,但一想到他也有识人不清、私心过重、骄傲自负等许多毛病,心情就很沉重。
这是人的天性,并非一时能够改过来,她只盼狄叶飞在他的身边学习,不要沾染了他的那些天性。
这么一想,她到觉得狄叶飞走上的飞黄腾达之路有些危险了,远不如若干人在古弼身边当个小侍官保险。
虽然不起眼,但侍从官学习的都是实务,做的都是正差,总有外放的一天。一旦遇到征战,也会从中层将领做起。
但狄叶飞的“弟子”之身属于“门生”,几乎是和崔浩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即使在高车虎贲里做右司马,因为崔浩是“高车招抚使”的关系,也还是打上了崔浩派的烙印。
但这些担心只是在贺穆兰脑中一闪而过。狄叶飞并不是笨人,而且有一种可怕的韧劲,对政治也极为敏感,否则前世也不可能从白身杂胡熬成镇西将军。
三十多岁的镇西将军,以一个杂胡来说,已经是惊人的高位了。
崔浩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心满意足的离开了,拓跋焘一边雀跃与赫连定的归顺,一边烦恼自己对赫连明珠的“攻略”几乎没什么进展。原本赫连明珠对他应该还是有些好感的,可是从梅园回来之后,态度又变得冷淡了,让他不禁大叹女人的善变和莫名其妙。
加之赫连明珠为了避嫌如今住在窦太后宫中,而窦太后宫中还养着贺夫人与拓跋晃,他经常去看儿子,反倒不能自在的和赫连明珠相处,毕竟中间还隔着个至今没有喜讯的贺夫人,他还要努力“耕耘”。
唯一可以称得上高兴的,就是不知道贺夫人是不是爆发出了求生的**,还是为了能活着看到儿子而拼了,这个平日里温柔如水的女人一下子变得极为“饥/渴”,每次只有和拓跋焘同寝的机会都分外抓紧时间,一夜红烛摇晃到天亮都是平常,咬碎了一宫女人的银牙。
贺夫人还能白天补觉,拓跋晃已经一岁了,不需要人天天夜夜的守着,可拓跋焘百日还要上朝,饶是体力惊人,几次下来也被榨干了,每次从慈安宫里出去腿都发软,上朝还要打瞌睡,全靠自己掐自己腿清醒过来不丢脸。
贺夫人因为知道了自己的未来,越发变得娇艳动人,绽放出令人惊讶的韵味,整个人也心情开阔起来,逢人便笑,甚至经常有小宦官见到贺夫人温柔的笑容而羞红了脸的。
皇子拓跋晃也长得极好,他开始吃一些固体的食物了,从不挑嘴,长得白白胖胖,而且会说很多话,尤其爱黏着窦太后,对待她和其他人也不一样,让窦太后疼到了心里。
这是未来的太子,窦太后心知肚明,也知道保母没找到之前她要亲自教导这个孩子的,对待拓跋晃就像是真正的孙子一般。
赫连明珠和贺夫人同住一宫,又并非竞争关系(贺夫人知道自己要走了),两人相处融洽,拓跋焘不来的时候两人经常在一起游园、说话,贺夫人会匈奴话,出于为拓跋晃留下人脉的原因,对赫连明珠颇为照顾,经常一点点细细的教导她魏宫里和朝堂上各种复杂的关系、后宫的各种派系,从不藏私。
贺夫人是真正温柔的女子,又是大家出身,对待人好的时候如沐春风无微不至,久而久之,赫连明珠对待她的情感颇有些像是对待自己的姐姐,加之她也知道这位夫人大概是命不久矣,女人特有的柔软让她对贺夫人和拓跋晃更为怜惜,两人不是姐妹,已经有些胜似姐妹的意味。
窦太后对这种发展乐见其成,甚至还有些推波助澜,许诺贺夫人等她“走”后,她的心腹宫人若是有不愿离宫的,可以指给赫连明珠,帮助她在后宫里立足。
赫连明珠自己好像不愿意留在魏宫,但魏国上下都认为她是非嫁拓跋焘不可的,窦太后帮她就是帮自己的保子,贺夫人本来就担心自己的娘家人和这么多年来伺候的宫人该怎么办,拓跋晃以后的宫人全部都是拓跋焘亲自挑选的,不可能用母族的人,窦太后的好意对她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
基于这种关系,贺夫人和赫连明珠倒有些像是同盟者了,除了拓跋焘每次来临幸贺夫人时两人有些尴尬,其他时候相处都极为融洽。
拓跋晃现在也不喊赫连明珠“姨”,而是喊“姨母”,让侄儿已经十岁的赫连明珠勾起了遥远的记忆,对他疼爱不尽。
一切都极为美好,除了拓跋焘来的时候。
这一日,拓跋焘从前面到后宫看望太后,顺便绕来看看儿子。谁料赫连明珠也在拓跋晃的配殿里,正抱着拓跋晃在自己腿上蹦跳,俨然像是真正的姨母一般。
贺夫人不在配殿里,应该是去忙别的事了,赫连明珠抱着拓跋晃神情尴尬地站起身,不知道是把孩子丢到榻上她行礼呢,还是就这么抱着拓跋晃僵着。
好在拓跋晃解了围,见到拓跋焘立刻喊了“阿爷”伸手要抱。拓跋焘把儿子抱过来,赫连明珠对拓跋焘行了礼,这才拘谨地站在一旁。
“你现在见到我比以前紧张多了。以前你伺候我更衣如厕都没有这么拘谨的……”拓跋焘扫了赫连明珠一眼,感慨道:“果然女人恢复了女子身就变得扭扭捏捏……”
不知道花木兰是不是如此,若也是这样,还是别穿女装到处跑了。
拓跋焘一边这么想着,一边随手指了指自己身旁的垫子。
“站着做什么?坐。”
“不敢,陛下身侧,怎能让……”
“让你坐你就坐!你站着我和你说话还要仰着脸!”
赫连明珠见拓跋焘抱着拓跋晃,一副心情大好的样子,不敢拂了他的意思,只能依言坐下。
拓跋焘指的位置离他极近,赫连明珠看着一脸温和逗弄儿子的拓跋焘,再想想每天夜里听到隔壁殿中传来的动静,忍不住心中升起一股抢了姐妹东西的罪恶感,低下头更不愿说话了。
这些日子,她一直在思考拓跋焘对她说的那些话,她知道自己若嫁给他,进入后宫,其实是对所有人最好的一种办法,可即使她内心其实早就对他产生了仰慕之意,却还是害怕那样的生活。
尤其在宫中住了这么久,看到后宫里那些女子互相糟蹋也糟蹋自己的日子,再知道拓跋焘马上又要大选宫妃,贺夫人也命在朝夕,她不禁开始思考自己真的想要这样的日子吗?
若是她的兄长没为她牺牲这么多时,她想要的生活其实就是这样的,嫁给一个强国的国主,成为后宫的宠妃,甚至是登上后位,然后为自己的国家争取最大的利益。
可现在夏国已经没有了,她的兄长也不需要她为他争取什么地位,她在宫中带的虽然愉快,却在见识过梅园众多鲜卑女儿敢爱敢恨鲜活可爱的人生后升起了新的憧憬。
她想知道宫外是什么样的。
想要知道自由的生活会是如何。
她想有朝一日能够光明正大的在人前说出“我爱慕花木兰”,或是“我爱慕那位陛下”,而不是像现在这般不知道自己内心到底是什么答案。
也许是她一直没说话,而她的态度越来越古怪,拓跋焘在捏了拓跋晃的小手一阵子后突然先开了口。
“你的兄长,已经递了国书,准备归附了。他如今已经率队从南平出发了有一阵子,大约十日之后能抵达平城。”
拓跋焘看着瞪大了眼睛的赫连明珠,笑着说道:“我准备亲自去迎接赫连公,你的侄儿后日能到平城,你若不怕辛苦,可跟着我的大军一起去迎接他。”
“我不怕辛苦!”
赫连明珠脱口而出,眼眶里全是热泪。
“我兄长他,真的来了吗?”
“恩,来了,带了三千人。朝臣们都不想我亲自去,我偏要去。还好花木兰谏言被采纳了,不然还有一番折腾。”
他看着赫连明珠,继续开口道:“花木兰说,赫连公已经被赫连昌伤的体无完肤,心灰意冷了,我该做的,是让他的心重新捂热回来……”
“谈何容易……”
赫连明珠喃喃自语。
她从不怀疑他是个光明磊落的帝王,但她兄长也不是无知的妇人。国仇家恨纵横交错,实在是太复杂了。
“我觉得和朝臣相处,比女人要简单多了。但有时候,我又觉得,若是和臣属相处能和女人一样,喜欢就娶回来就更好。要真是能这样,我这皇后的位置说不定是赫连定的。”
他恬不知耻的说着能吓死一干谏臣的话。
赫连明珠红了脸,似乎不能想象自己的哥哥变成“皇后”是什么样子。她对这位陛下的“不拘小节”以及在男女之事上的迟钝早已深刻了解。
她那位夏国破灭时纳进宫中的妹妹,到现在还不知道塞在哪个小角落里,说不定这位陛下连她妹妹的名字都不知道。
他对女人实在是太不上心了。大概只有生下儿子的贺夫人才能获得他的另眼相看吧。
——却要以死作为代价。
“你会和赫连公重逢,重逢之后,我会正式向赫连公提出聘约,至于赫连公会不会答应,我也不知道。但我希望你能答应。”
拓跋焘的眼睛里是深沉而期盼的情感。
“我看待你和宫中其他女人不同,你毕竟贴身伺候我这么久,和我有……”
“陛下!”
求不要再说龙根了!
“……而且,我并不觉得你很烦,或是有何不好的地方。你是真正的公主,我的后宫里目前没有地位比你更高的女人,你也不用担心受委屈。”
拓跋焘越说越无力,脸上也浮现出尴尬来。
“哎呀,连我都觉得自己没什么说服力。”他摸了摸自己儿子的一头软发,后者正睁大了眼睛听着他们的对话。
“罢了,我也不是会求人的人……”
他站起身子,重新把儿子弯腰塞在赫连明珠怀里,拓跋晃环住赫连明珠的脖子,咿咿呀呀。
“你也许马上要随我启程,准备准备东西,有什么话,还是揣着和你的兄长去说吧。”
这一刻,赫连明珠又动摇了。
他,她,还有小皇子,看起来就像是真正的一家人,在商讨着如何去迎接娘家人一般。
但这毕竟都是假的。
“陛下!陛下!贺夫人在前殿晕倒了!”
啵。
错觉裂开了,变成了破掉的泡沫。
到底是从呢,还是不从?
是顺应天命和局势,还是不管不顾遵从内心的犹豫?
片刻后。
“陛下,贺夫人大概是有孕了,但是月份还小,所以不能确定。再等上一个月就能确认。”
那御医诊断之后有些尴尬地继续劝说道:“有孕的妇人不能劳累,陛下虽然龙精虎猛,但是……咳咳……还请节制。前几个月,最好不要再有了。夫人有些肾水不足,还好胎儿无碍……”
赫连明珠立在贺夫人的床前,看着拓跋焘和贺夫人松了一口气,握住手相视一笑,眼神和表情中有说不出的默契,一颗心渐渐还是沉了下去。
这答案。
她已经知道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