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太阳照在甜水河上 (1/2)
美女中文网 www.mnzw.com,我们的1649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郭怀一这支招工船队,第一站到达的就是山东莒州,就是那面世界的山东省日照市。
第一站选这里是汉唐集团的命令。
原因很简单:
一是这里的地理位置相对偏了一些,属于各种祸乱的非主流地带;二是这里从历史资料上所记载的来看,暂时是属于榆园起义军的势力范围。
伍坚强大队长曾经就此事情询问过到过山东的明人安保员们,谁知他们虽然有去过山东莒州的,但是都不知道榆园起义军这件事情,而且在对待农民革命的态度上极为反动。
吴化龙嘻皮笑脸地说道:“啥反抗暴政,反抗满清啊,大户,商人,中户之类的,只要家里有些许好东西的,他们都抢------上次我带了些货行走在鲁西,差点也被他们抢了去,要不是我等身怀绝技------”
“好了,别跟俺吹了,你那水平俺门清儿。”伍坚强大队长不耐烦地说道,“他们是不是反抗过满清吧------那就算是民族英雄了!要看问题的主流------”
“谁是当官的,他们就反抗谁!------好吧,是民族英雄了,你别瞪俺------俺还是回去培训俺的新兵吧,人越来越多,真心好。”
“滚!”
吴化龙灵巧地转过身子,飞快地跑了,伍坚强大队长这一脚没踢着------
明人的思想观念是封建而落后的,看来还没有国家民族的大局观,不可能指望他们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明显没有学过历史唯物主义------还得教育啊。
汉唐集团只能以历史资料来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了。
榆园军起义是中国传统农民革命战争史上的一次典型历史事件,其发生与发展都带有中国封建社会农民暴动的普遍性特点,而明末山东西南地区社会生态系统的失衡导致当地贫苦农民生存压力的倍增,为求生存,为反抗阶级压迫而“揭竿而起”,这一点正是榆园军出现的根源所在。
更重要的是,汉唐集团通过分析过他们的实际情况,发现从他们中并没有人有称王称帝的这一现象,恰恰真实证明了他们的反抗行为,真的只是为了活着,或者活得更好一点。
榆园军并不是一支有着统一领导、严密组织的农民武装,而是由明末清初山东曹、濮地带数支农民武装的合称。他们借助于地势险恶、交通闭塞的榆园地区的天然屏障而聚集于此建立起根据地,由此四处出击,占据城池、威胁漕运,对抗明清王朝的统治。
榆园军的主要领导人张七、任七、梁敏等人都是普通农民出身,而榆园军队伍的主体参与力量亦是当地的贫苦农民阶层,规模达到十数万人。
榆园军的活动范围波及鲁西、鲁南、苏北等广大地区,影响直、鲁、豫、苏四省,成为清初山东地区影响最大的一次农民战争,威胁到了清政府对于山东地方政权的控制。
随着清兵入关后民族矛盾的产生,榆园军过去与明政权之间也由对抗敌视逐渐走向了合作。
榆园军在1648年参加的“曹州大起义”与同年全国各地发生的反清运动一起形成了清初反清斗争的一次高峰,势力范围也扩大到最大。
鲁西青州府的莒州理论上也是属于他们的活动范围。
当然后来由于偏安一隅的南明政权昏庸腐朽,因而无法统合群雄光复中原,最后被清军整合兵力各个击破。
莒州县城外二十里处,靠近海边处有一座庄子,名为赵家庄。
这个庄子里大多是本族人,就算其中有外族人,当时也是挑选了一些良善之人来入庄。
庄子里一共有二百多户,人口大约有一千多人,家家户户互相都很熟悉。
赵家老族长甚至都可以叫出每一个人的名字。
原本,他们每天的日子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交皇粮就交皇粮,交科捐就交税捐,日子还是能过下去。
赵家庄的人大半在海边有些营生,得了渔获便顺着甜水河一直去到莒州卖了,换些日常用品。
庄子周围也有一些薄田,可能是靠着海边近些的缘故,不太产粮,只能种高粱------也就靠着甜水河边的一些地方还能肥沃一些,粮食产量不高。但那也是粮食,能活人的。多辛苦些,多开点地,怎么也能产一些。
所以庄子里连赵家老族长自己都要去地里做活儿,庄子里壮劳力还得要下海,那才是主要收获。
赵家族长的大儿子在即墨做小吏,二儿子在莒州做小吏,后来乱世闹得慌,老族长便将两个儿子都叫了回来,咱们也不是那做官之人,用不着为一方职守操心,然后就把他们两家都搬到庄子里来住了,毕竟庄子里安全些,能抵挡一阵子。
庄子的防护措施确实是挺到位的。
早在几年前,当世道慢慢开始乱了起来时,老族长偷偷命人打制枪头,并果断地命令庄子里的青壮们集中起来打墙垒------这是山东地方上常见的一种墙,不是砖墙,也不是石头墙,是一种用木桩夹着土坯的墙,
墙上一人多宽,可以行人,有利于巡墙护卫。
这种墙修建起来便宜,维护起便捷,下雨要是把墙土淋松塌了,雨晴后添上土再砸,直到结实了算;要是两边的木桩有根子烂了,那就再换一根。
一开始,庄子里的青壮们烦不胜烦,直到一波又一波的流民路过时------赵家庄子的人才发现,这墙垒是一条保命的墙垒。每当流民们成群来了时,他们都关闭了大木头门,几百个男人都马上拿着武器上了墙垒开始护卫。
一般的流民看了后,就离开了。攻打这... -->>
郭怀一这支招工船队,第一站到达的就是山东莒州,就是那面世界的山东省日照市。
第一站选这里是汉唐集团的命令。
原因很简单:
一是这里的地理位置相对偏了一些,属于各种祸乱的非主流地带;二是这里从历史资料上所记载的来看,暂时是属于榆园起义军的势力范围。
伍坚强大队长曾经就此事情询问过到过山东的明人安保员们,谁知他们虽然有去过山东莒州的,但是都不知道榆园起义军这件事情,而且在对待农民革命的态度上极为反动。
吴化龙嘻皮笑脸地说道:“啥反抗暴政,反抗满清啊,大户,商人,中户之类的,只要家里有些许好东西的,他们都抢------上次我带了些货行走在鲁西,差点也被他们抢了去,要不是我等身怀绝技------”
“好了,别跟俺吹了,你那水平俺门清儿。”伍坚强大队长不耐烦地说道,“他们是不是反抗过满清吧------那就算是民族英雄了!要看问题的主流------”
“谁是当官的,他们就反抗谁!------好吧,是民族英雄了,你别瞪俺------俺还是回去培训俺的新兵吧,人越来越多,真心好。”
“滚!”
吴化龙灵巧地转过身子,飞快地跑了,伍坚强大队长这一脚没踢着------
明人的思想观念是封建而落后的,看来还没有国家民族的大局观,不可能指望他们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明显没有学过历史唯物主义------还得教育啊。
汉唐集团只能以历史资料来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了。
榆园军起义是中国传统农民革命战争史上的一次典型历史事件,其发生与发展都带有中国封建社会农民暴动的普遍性特点,而明末山东西南地区社会生态系统的失衡导致当地贫苦农民生存压力的倍增,为求生存,为反抗阶级压迫而“揭竿而起”,这一点正是榆园军出现的根源所在。
更重要的是,汉唐集团通过分析过他们的实际情况,发现从他们中并没有人有称王称帝的这一现象,恰恰真实证明了他们的反抗行为,真的只是为了活着,或者活得更好一点。
榆园军并不是一支有着统一领导、严密组织的农民武装,而是由明末清初山东曹、濮地带数支农民武装的合称。他们借助于地势险恶、交通闭塞的榆园地区的天然屏障而聚集于此建立起根据地,由此四处出击,占据城池、威胁漕运,对抗明清王朝的统治。
榆园军的主要领导人张七、任七、梁敏等人都是普通农民出身,而榆园军队伍的主体参与力量亦是当地的贫苦农民阶层,规模达到十数万人。
榆园军的活动范围波及鲁西、鲁南、苏北等广大地区,影响直、鲁、豫、苏四省,成为清初山东地区影响最大的一次农民战争,威胁到了清政府对于山东地方政权的控制。
随着清兵入关后民族矛盾的产生,榆园军过去与明政权之间也由对抗敌视逐渐走向了合作。
榆园军在1648年参加的“曹州大起义”与同年全国各地发生的反清运动一起形成了清初反清斗争的一次高峰,势力范围也扩大到最大。
鲁西青州府的莒州理论上也是属于他们的活动范围。
当然后来由于偏安一隅的南明政权昏庸腐朽,因而无法统合群雄光复中原,最后被清军整合兵力各个击破。
莒州县城外二十里处,靠近海边处有一座庄子,名为赵家庄。
这个庄子里大多是本族人,就算其中有外族人,当时也是挑选了一些良善之人来入庄。
庄子里一共有二百多户,人口大约有一千多人,家家户户互相都很熟悉。
赵家老族长甚至都可以叫出每一个人的名字。
原本,他们每天的日子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交皇粮就交皇粮,交科捐就交税捐,日子还是能过下去。
赵家庄的人大半在海边有些营生,得了渔获便顺着甜水河一直去到莒州卖了,换些日常用品。
庄子周围也有一些薄田,可能是靠着海边近些的缘故,不太产粮,只能种高粱------也就靠着甜水河边的一些地方还能肥沃一些,粮食产量不高。但那也是粮食,能活人的。多辛苦些,多开点地,怎么也能产一些。
所以庄子里连赵家老族长自己都要去地里做活儿,庄子里壮劳力还得要下海,那才是主要收获。
赵家族长的大儿子在即墨做小吏,二儿子在莒州做小吏,后来乱世闹得慌,老族长便将两个儿子都叫了回来,咱们也不是那做官之人,用不着为一方职守操心,然后就把他们两家都搬到庄子里来住了,毕竟庄子里安全些,能抵挡一阵子。
庄子的防护措施确实是挺到位的。
早在几年前,当世道慢慢开始乱了起来时,老族长偷偷命人打制枪头,并果断地命令庄子里的青壮们集中起来打墙垒------这是山东地方上常见的一种墙,不是砖墙,也不是石头墙,是一种用木桩夹着土坯的墙,
墙上一人多宽,可以行人,有利于巡墙护卫。
这种墙修建起来便宜,维护起便捷,下雨要是把墙土淋松塌了,雨晴后添上土再砸,直到结实了算;要是两边的木桩有根子烂了,那就再换一根。
一开始,庄子里的青壮们烦不胜烦,直到一波又一波的流民路过时------赵家庄子的人才发现,这墙垒是一条保命的墙垒。每当流民们成群来了时,他们都关闭了大木头门,几百个男人都马上拿着武器上了墙垒开始护卫。
一般的流民看了后,就离开了。攻打这...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