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美女中文网 www.mnzw.com,蚁贼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言,以为秦爵二十等稍多。若以武帝十一级的武功爵来封赏,又该如何?”

    “大致也是如此。可分高爵与低爵。高爵即为官爵,低爵即为民爵。

    “士卒、百姓、吏员可得民爵,不可得官爵。唯将校、官员,才可授官爵。无论民爵与官爵,凡得爵位,即可获得相应的实惠奖励。功尤大者,不分官、民,可荫其一子。‘天有十日,人分十等。’不以出身论人之高低,单以军功为赏。虽爵位低等,有功则升。纵爵位高等,有过则罚。

    “主公若能如此施为,则强秦之兵,必可又现今日。”

    洪继勋的整体构想,通过这么几句话上,简单地勾勒出来。

    仿照秦制,把爵位分作两大块。民爵给民,官爵给官。立了功劳,即授予爵位。犯了过失,即可夺爵。夺去爵位后,相应的好处当然也要随之收回。奖罚严明,则必三军齐力,百姓同心。换而言之,他是要用这套爵制,把海东彻底地凝聚起来,打造成一个战争机器。

    邓舍还没说话,一边的李和尚听出了一个疑问,问道:“先生不是说,武功爵只授予军功?士卒可得爵位,那是自然。但是,百姓、吏员如何可得民爵?”

    “先秦汉时,亦有制度。民献粟若干,可得爵位一级。”百姓献上一定的粮食,也可以得到爵位。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行军打仗,粮饷的重要性不用多提。这姑且也可算为军功。李和尚点了点头,不再说话。

    “先生之见甚好。”邓舍沉思多时,做出了决定,说道,“不过我有两个提议。说出来,请诸位商量。先,汉武帝的十一级武功爵,名称太古,若照搬在今日,将士必有多不解其意者。不知其意,则必以之为怪。以之为怪,则必失其庄严。所以,各级爵位的名称需要改一下。另外,也不要总体地用‘武功爵’这个名称,……,称之为‘军衔’即可。”

    “军衔?”

    “便如官、爵之分。百户、千户为官,十一等为衔。如此可好?”邓舍谨慎,若用“武功爵”的名称,还是有僭越的意思。用“军衔”来称之,则便可解释为是军制改革。这就完全是军中事宜,与封爵无关了。

    诸人立即明白了邓舍的心意,都点头同意。

    “其次,不同爵位的相关封赏。民爵,可按秦制。给田、给宅、免其徭役。但是用爵位免罪、以及赐与庶子两条,我看就免了吧。可在地方上再多给点经济优待便是。比如,我海东本有制度,家有从军者,去*店购买物事,可予以优惠。合作社组织春耕,也应以其为主,多给帮助。若得爵位,再多点优惠就行了。

    “至于官爵,食邑可以给。最低也不必从三百户起,三十户就足够了,最高不可多过千户。每户折钱若干,按月与俸禄一起放。我记得,前朝宋时,实封的采邑,每户折钱二十五文。现在战时,需将士效死,这个数目有点少,如今的钱制,也与宋时多有不同。你们再商议一下,酌情增加吧。如何?”

    洪继勋等没有异议,应声接命。

    “我便补充这两条。你们回头拟个条陈,拿与我看。”邓舍端起茶碗,喝了口水,忽然想起一事,他本来是想先议论“文武需平”的,但因为鞠胜的打岔,却把官爵先给议论了,笑道,“说是先议文武需平,鞠大眼,被你这一打岔,却把官爵给先议了。诸位,咱们言归正传。

    “‘文武需平’,你们有何看法?”

    官爵制度虽然重要,但那是长远之事。要论眼前,还是‘文武需平’最为重要,牵涉到诸人的切身利益。因此,不但邓舍感兴趣,诸人也是精神一振。洪继勋道:“既然名之为‘平’。当然应以‘平’为重。何谓‘平’?五五之分,可为平。臣以为,此次封赏,文武各半,是为最好。”

    此战中,文臣的功劳的确不小。有协助武将作战的、有督运粮草过海的。邓舍能坚持到察罕撤军,他们功不可没。但是,洪继勋是站在文臣的角度出的,李和尚等人顿时大为不满。

    毕千牛曾任过邓舍的亲兵队长,人比较稳重,有不满,却不肯先出头。

    李和尚管他三七二十一,当即跳出,道:“文武各半,说的轻巧!洪大人,此战我海东军中阵亡以数万计,文官虽有些功劳,怎能相比?主公,臣以为,三七分最好。”武将还没争功,文武之间先争上功了。

    洪继勋嗤笑,道:“若无运筹帷幄,何来决胜千里?”

    “数万将士的浴血奋战,就无关轻重么?”

    “吾所谓‘五五之分’,本指的就是官爵之赏赐。关士卒奋战何事?军士浴血,自有民爵可赏。又且,文武相平,放能显出主公的重儒敬文,对招徕四海俊杰,必有大用。主公,非五五不可。”

    “若按五五,如何分之?”

    “文官之五,又可分为海东、山东。山东是为主战场,可得其三。海东是为补给,可得其二。山东又应以益都为主,因益都坐镇枢纽,是最重要之处。海东又应以平壤为主,因平壤督运粮饷,亦为转运补给的最重要之处。”

    “武官之五,如何分之?”

    “若无山东诸军的死战不退,则援军虽到,必无用也。是以,武官之五,也应当以山东诸军为重,可得其三。援军可得其二。

    “山东诸军里,陈将军坚守泰安,力保我重镇不失。高延世、李子繁据险泰山,两千人战至只余五百,惨烈之状,令人不忍闻。益都御敌,李、毕、郭、刘诸将,皆有显功,尤为重中之重。因此,山东三分,两分又该归功泰安、泰山、益都三地。”

    邓舍眼皮一跳,抬头看了洪继勋一眼。洪继勋神色庄重,又道:“再有援军两分。张歹儿赴援益都,对逼走察罕立有大功,其军虽少,似亦可独得一分。另外一分,文平章所部与水师刘杨可共得之。”

    “‘益都御敌,李、毕、郭、刘诸将’?”李和尚诧异说道,“李,当为俺。毕,当为老毕。郭,当为郭从龙。刘,是谁?”

    “刘果。”

    “刘果有何功劳?他是刘珪的什么来着?族弟对吧?刘珪济南之乱,害我军大败。刘果虽助守益都,寸功未立。他凭什么也得赏赐?”不但李和尚茫然不解,毕千牛等也是莫名其妙。

    洪继勋面色不动,徐徐说道:“此战,山东旧军损失惨重。察罕才退,不可不防其生乱。故此,吾以为刘果虽无大功,好比马骨,赏之,可抚山东旧军之心。”向邓舍拜了拜,说道,“此为臣之愚意,是否可行。全凭主公裁断。”

    邓舍只是笑,不给以评价,道:“先生文武分功的依据,言之有理。不过,老李的意见也不为错。估计此战的伤亡,怕不下数万。赏赐若薄,怕难免失先生‘酬功从平’之意。这样吧,文四武六。

    “察罕来势汹汹,我山东诸军固然劳苦功高,海东援军却也是战功卓著。正如先生言道,如张歹儿,率部急行数百里,破敌伏、援益都,功劳甚大。文平章分兵两路,虚实结合,败华山之贼,会赵过之军,也是功劳极大的。单以将校受赏,似也不可独重山东。

    “老李,你是为兼任有行枢密院院之官,具体该怎么酬赏,待各军把功劳簿递上后,你可配合文平章,拟出个名单与我。可好?”

    “臣遵命。”

    “就先这样吧!”不知为何,邓舍忽然像是有了心事,本该细细讨论的事宜,三两句交代出去,也不等诸人告退,自顾自起身,入了后堂。

    洪继勋等分别散去。毕千牛却没走。他的身份较之诸人不同,与邓舍更亲密点。现虽任一衙的长官,与邓舍*时,仍然好比当日担任亲兵队长。他追着邓舍,也来到后堂,见邓舍正在来回踱步,如有所思。

    他问道:“主公,在想什么?”

    邓舍默然不语。

    毕千牛猜道:“可为姬、章、鞠?”他瞧了瞧邓舍的面色,说道,“先前,洪先生问及臣等此战为谁而打的时候。臣也注意到了,姬宗周、章渝两人颇有些小动作。鞠胜又主动把洪先生的话引走。

    “主公可是在为此而担忧山东降臣的心意么?”

    姬宗周明智有余,为人圆滑。他之所以拽住章渝,只不过是因为他不知道邓舍的心意罢了。不知道洪继勋所说的,到底是邓舍的意思,还是他自己的意思。所以,不肯贸然言,不足为怪。

    而鞠胜把话题转走,不是因为反对。他如果反对,依他的脾气,肯定当场便与洪继勋争辩。故此,他应该只是认为,现在提出此议有些嫌早。对姬宗周、鞠胜等人的性格,邓舍了如指掌,他并没有因此而担忧。

    那么,就邓舍来说,他是赞同洪继勋、抑或赞同鞠胜的看法呢?洪继勋之前并没与他商议,但从他后来的应变之中,其实也可以看的出来,他是赞同鞠胜的。虽然他对安丰朝廷一直以来,就没什么臣服之心,不过现如今才立足益都,外有强敌,也是认为此时就提出自立,未免太早。

    只不过,这些话不可对外人而言。所以,尽管毕千牛是为亲信、心腹,邓舍听了他的疑问后,也只是摇了摇头,没有直接回答。

    “那主公是在想什么?”

    邓舍在想洪继勋的分功之论。如果说,洪继勋提议文武各半还可以理解,那么,在他后边的话中,却宁愿冒得罪海东援军的危险,把功劳隐隐地大多归功与山东,就有点突兀了。邓舍喃喃说道:“刘果。刘果。”

    到底洪继勋的意见,是从公出,抑或掺有私利?邓舍既掌高位日久,高处不胜寒,不可避免的,也就对臣下的风吹草动不由自主地更多了点怀疑与警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