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中文网 www.mnzw.com,康熙国策顾问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五十九章三家筹谋
“王爷,依我看来,康熙是真的打算对我们三藩下手了,他的意思很明显,是希望王爷您急流勇退,主动申请撤藩,当个太平王爷。”刘玄初是吴三桂手下第一谋士,前明的时候就是蜀王刘文秀的智囊之一,归附吴三桂以后,吴三桂对他甚是依赖,接到吴应熊的急报以后,马上就拿了来与刘玄初商量对策。
吴三桂犹豫了一下,开口说道:“如果康熙有意思让我撤藩,为什么还把世子给放了回来?我手里头好歹也有几十万人马,若是不肯撤藩,他拿我一点办法都没有。”吴三桂的意思很明白,他这个亲王可不是康熙封的,封地也跟康熙没什么关系,当年他引清兵入关,被封铁帽子王的时候,连康熙的父亲顺治都还没有出生。现在是康熙当家作主了,可他也不能公然推翻他祖上定下的誓言,否则何以服众?再说吴应熊一回来,吴三桂就没有了后顾之忧,虽说兵力比不上康熙的八旗兵,但是占上个半壁江山,或者干脆固守云贵,康熙还真的拿他没有办法。
“属下不这么认为。”刘玄初摇了摇头:“别看康熙年纪不大,但却是个心狠手辣的,鳌拜在朝中只手遮天,可康熙不动声色之间,一举拿了下来,那么多的鳌拜旧部心腹大臣一夜之间悉数被清理了出来,朝廷现在已经被康熙完全掌控。按理来说,换了一般的人,即使想要有所动作,怎么都得等局势稳定一些以后再徐徐图之,当康熙却反其道而行,如此着急的开始盘算着撤藩的事情,我们就不能不考虑他是不是有所依仗,否则凭世子与康熙的关系,袭爵不过是迟早的问题,他大可等到那个时候再动手不迟。”康熙有心策撤藩的事西平王早就知道了,刘玄初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
“你是说康熙想卸磨杀驴,利用撤藩的事逼反本王,置我吴家于死地?”吴三桂也不是没有考虑这些,但是他一直怀疑,康熙现在不过是个16、7岁的少年,行事不该那么老辣生硬才是。但是种种迹象表明,康熙正是这么做的。
“属下以为正是这样”刘玄初说得很坚决:“属下认为,世子说言不虚,康熙的确掌握着一支我们还不了解的,作战能力远胜于火器营的全火器部队,从世子发回的秋操情况可以看出,这只全火器的部队战斗能力非常凶悍,即使不能以一当百,但以一当十应该是不在话下的。虽然王爷手下兵多将广,但是若是对上了康熙的这支全火器部队,即使胜了也是惨胜,若这个时候康熙的八旗兵再抽出两湖兵马和水师乘虚而入,则王爷断无战胜的可能,到了那个时候……”刘玄初没再往下说了,他相信,就算不说吴三桂也清楚得很。
“嘶……”吴三桂倒吸了一口凉气,刘玄初说的秋操的是他知道,也正好解释康熙匆忙动手的原因。
“这么说来,这藩是撤定了?”吴三桂心里不舒服了起来。当初分封藩王的时候,大清可是说得好好的,自己这个亲王世袭罔替,封地恒古不变,这才安稳了几年?康熙个小毛孩子刚刚掌了权,就开始动起撤藩的念头来了。
刘玄初摇了摇头:“也不尽然,若是康熙再迟几年动手,属下会毫不犹豫的劝王爷上折子请撤,找个安稳点的地方好好当个太平王爷。相信凭王爷的功劳和当年大清皇帝的承诺,只要王爷手里没有了兵,这个爵位想来还是稳的。但如今康熙太过急躁,动手的时间太早,若是好好的筹谋一下,说不定还是一次机会”
吴三桂也不傻,不但顶着亲王的头衔,手里掌握几十万大军,封地之内他就是皇帝,如果就这么让吴三桂抛弃这一切,只留下个亲王的头衔,任谁也是不愿意的。现在听刘玄初的口气若是能好好操作一番搞不好还能挣到便宜,顿时来了精神,连忙问道:“此话怎讲?”
“现如今大清入关的时日尚短,还远不到民心归化的程度,王爷乃是汉王,天下百姓自然更容易接受,此乃人和。王爷统管云贵两地多年,手下兵勇多在此地安家落户,云贵之地山高林密,易守难攻,此乃地利。康熙掌权时日不久,各路领军将领多有不服者,再加上他的全火器部队训练时间有限,即使依仗兵器犀利,然作战水平定不如王爷麾下的百战之师,此乃天时。有了这三样,若是能好好利用起来,王爷或能与朝廷划江而治,占它个半壁江山,假以时日,荣登大宝也尚未可知。”刘玄初这类的人就是投机商,任何事情都考虑利益最大化,他当然知道,只有自己的主子好过了,他的日子才能好过,否则还不如去教书呢。
吴三桂当然知道当皇帝是件好事,可是也得有命当才行,这个事可不是这么说一说就能解决的。听了刘玄初的话以后,吴三桂想了好半天,最后什么话都没有说,端起了桌上的茶杯。
……
广东的尚可喜接都尚志信传递回来的家书以后,几乎一整天都没有动地方。尚可喜不比吴三桂,别看他手里也控制着广东、广西两个省,但是无论是实力还是年龄都令他无法像吴三桂那么敢想了。
遣人招来谋士金光言之后,尚可喜将手里的书信递给了金光言。
尚可喜的身子一直不好,从顺治年开始,他就多次请求归老,将爵位传给尚志信,考虑到尚可喜比较听话,有他在吴三桂身边能放心一些,顺治皇帝始终没有答应他归老的请求。于是这一拖就是十几年。
“你怎么看这个事情?”见金光言将信看完了以后,尚可喜问道。
“王爷,这次恐怕就不是归老那么简单了,康熙皇帝摆明了是要撤藩啊”尽管尚志信在信中已经将他的看法说了出来,表明康熙这次恐怕是想撤藩了,但金光言还是得先说出自己的判断。
“我看也是不过康熙这么一搞,本王就成了夹在吴三桂、耿精忠和他之间的馅饼,左右为难了。若是吴三桂或耿精忠要造反,肯定会挟持着本王跟他们一起造反。吴三桂手中几十万大军,即使造反不成,还可以退出云贵到附近的暹罗等属国,凭他手上的兵马,那些属国又岂是吴三桂的对手?即便是耿精忠,这些年来一直与台湾郑氏眉来眼去,手中的水师又是大清首屈一指的,如果出了什么事,了不起降了台湾郑氏,这样背靠台湾,他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可是本王这里,兵稀将寡不说,一旦出了问题,即使能退到琼州岛,可凭借那小小的海峡,有如何抵挡得住大清的水师?本王现在若是同意撤藩,他们那些人就能把本王给切成零碎吃了下去,如果不同意撤藩,康熙一旦动手,本王就成了最好的靶子,他肯定会先对我下手的。就算康熙不针对本王动手,吴三桂和耿精忠他们也会把本王的所有兵马摆到最前面跟康熙消耗,让本王替他们跟康熙拼命。总是落不着个好啊。”尚可喜非常无奈的说道。
“王爷,我觉得这件事情您先不要急,还... -->>
第五十九章三家筹谋
“王爷,依我看来,康熙是真的打算对我们三藩下手了,他的意思很明显,是希望王爷您急流勇退,主动申请撤藩,当个太平王爷。”刘玄初是吴三桂手下第一谋士,前明的时候就是蜀王刘文秀的智囊之一,归附吴三桂以后,吴三桂对他甚是依赖,接到吴应熊的急报以后,马上就拿了来与刘玄初商量对策。
吴三桂犹豫了一下,开口说道:“如果康熙有意思让我撤藩,为什么还把世子给放了回来?我手里头好歹也有几十万人马,若是不肯撤藩,他拿我一点办法都没有。”吴三桂的意思很明白,他这个亲王可不是康熙封的,封地也跟康熙没什么关系,当年他引清兵入关,被封铁帽子王的时候,连康熙的父亲顺治都还没有出生。现在是康熙当家作主了,可他也不能公然推翻他祖上定下的誓言,否则何以服众?再说吴应熊一回来,吴三桂就没有了后顾之忧,虽说兵力比不上康熙的八旗兵,但是占上个半壁江山,或者干脆固守云贵,康熙还真的拿他没有办法。
“属下不这么认为。”刘玄初摇了摇头:“别看康熙年纪不大,但却是个心狠手辣的,鳌拜在朝中只手遮天,可康熙不动声色之间,一举拿了下来,那么多的鳌拜旧部心腹大臣一夜之间悉数被清理了出来,朝廷现在已经被康熙完全掌控。按理来说,换了一般的人,即使想要有所动作,怎么都得等局势稳定一些以后再徐徐图之,当康熙却反其道而行,如此着急的开始盘算着撤藩的事情,我们就不能不考虑他是不是有所依仗,否则凭世子与康熙的关系,袭爵不过是迟早的问题,他大可等到那个时候再动手不迟。”康熙有心策撤藩的事西平王早就知道了,刘玄初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
“你是说康熙想卸磨杀驴,利用撤藩的事逼反本王,置我吴家于死地?”吴三桂也不是没有考虑这些,但是他一直怀疑,康熙现在不过是个16、7岁的少年,行事不该那么老辣生硬才是。但是种种迹象表明,康熙正是这么做的。
“属下以为正是这样”刘玄初说得很坚决:“属下认为,世子说言不虚,康熙的确掌握着一支我们还不了解的,作战能力远胜于火器营的全火器部队,从世子发回的秋操情况可以看出,这只全火器的部队战斗能力非常凶悍,即使不能以一当百,但以一当十应该是不在话下的。虽然王爷手下兵多将广,但是若是对上了康熙的这支全火器部队,即使胜了也是惨胜,若这个时候康熙的八旗兵再抽出两湖兵马和水师乘虚而入,则王爷断无战胜的可能,到了那个时候……”刘玄初没再往下说了,他相信,就算不说吴三桂也清楚得很。
“嘶……”吴三桂倒吸了一口凉气,刘玄初说的秋操的是他知道,也正好解释康熙匆忙动手的原因。
“这么说来,这藩是撤定了?”吴三桂心里不舒服了起来。当初分封藩王的时候,大清可是说得好好的,自己这个亲王世袭罔替,封地恒古不变,这才安稳了几年?康熙个小毛孩子刚刚掌了权,就开始动起撤藩的念头来了。
刘玄初摇了摇头:“也不尽然,若是康熙再迟几年动手,属下会毫不犹豫的劝王爷上折子请撤,找个安稳点的地方好好当个太平王爷。相信凭王爷的功劳和当年大清皇帝的承诺,只要王爷手里没有了兵,这个爵位想来还是稳的。但如今康熙太过急躁,动手的时间太早,若是好好的筹谋一下,说不定还是一次机会”
吴三桂也不傻,不但顶着亲王的头衔,手里掌握几十万大军,封地之内他就是皇帝,如果就这么让吴三桂抛弃这一切,只留下个亲王的头衔,任谁也是不愿意的。现在听刘玄初的口气若是能好好操作一番搞不好还能挣到便宜,顿时来了精神,连忙问道:“此话怎讲?”
“现如今大清入关的时日尚短,还远不到民心归化的程度,王爷乃是汉王,天下百姓自然更容易接受,此乃人和。王爷统管云贵两地多年,手下兵勇多在此地安家落户,云贵之地山高林密,易守难攻,此乃地利。康熙掌权时日不久,各路领军将领多有不服者,再加上他的全火器部队训练时间有限,即使依仗兵器犀利,然作战水平定不如王爷麾下的百战之师,此乃天时。有了这三样,若是能好好利用起来,王爷或能与朝廷划江而治,占它个半壁江山,假以时日,荣登大宝也尚未可知。”刘玄初这类的人就是投机商,任何事情都考虑利益最大化,他当然知道,只有自己的主子好过了,他的日子才能好过,否则还不如去教书呢。
吴三桂当然知道当皇帝是件好事,可是也得有命当才行,这个事可不是这么说一说就能解决的。听了刘玄初的话以后,吴三桂想了好半天,最后什么话都没有说,端起了桌上的茶杯。
……
广东的尚可喜接都尚志信传递回来的家书以后,几乎一整天都没有动地方。尚可喜不比吴三桂,别看他手里也控制着广东、广西两个省,但是无论是实力还是年龄都令他无法像吴三桂那么敢想了。
遣人招来谋士金光言之后,尚可喜将手里的书信递给了金光言。
尚可喜的身子一直不好,从顺治年开始,他就多次请求归老,将爵位传给尚志信,考虑到尚可喜比较听话,有他在吴三桂身边能放心一些,顺治皇帝始终没有答应他归老的请求。于是这一拖就是十几年。
“你怎么看这个事情?”见金光言将信看完了以后,尚可喜问道。
“王爷,这次恐怕就不是归老那么简单了,康熙皇帝摆明了是要撤藩啊”尽管尚志信在信中已经将他的看法说了出来,表明康熙这次恐怕是想撤藩了,但金光言还是得先说出自己的判断。
“我看也是不过康熙这么一搞,本王就成了夹在吴三桂、耿精忠和他之间的馅饼,左右为难了。若是吴三桂或耿精忠要造反,肯定会挟持着本王跟他们一起造反。吴三桂手中几十万大军,即使造反不成,还可以退出云贵到附近的暹罗等属国,凭他手上的兵马,那些属国又岂是吴三桂的对手?即便是耿精忠,这些年来一直与台湾郑氏眉来眼去,手中的水师又是大清首屈一指的,如果出了什么事,了不起降了台湾郑氏,这样背靠台湾,他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可是本王这里,兵稀将寡不说,一旦出了问题,即使能退到琼州岛,可凭借那小小的海峡,有如何抵挡得住大清的水师?本王现在若是同意撤藩,他们那些人就能把本王给切成零碎吃了下去,如果不同意撤藩,康熙一旦动手,本王就成了最好的靶子,他肯定会先对我下手的。就算康熙不针对本王动手,吴三桂和耿精忠他们也会把本王的所有兵马摆到最前面跟康熙消耗,让本王替他们跟康熙拼命。总是落不着个好啊。”尚可喜非常无奈的说道。
“王爷,我觉得这件事情您先不要急,还...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