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中文网 mnzw.com,大宋新梦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br /> 一看到茅庚,文元就乐呵呵地说道:
“庚兄,我也有一个官身了,迪功郎,虽只是大宋最低的品级,我也知足了。”
茅庚看文元高兴的样子,这个迪功郎大约就相当于后世的股长吧,值得这么高兴吗!但也不好打击他,只是呵呵一笑,顾左右而言他:
“如何?陆放翁办报,究竟是一个怎样的章程?”
话说赵晊最终权衡了一番,还是委任大宋最负盛名的大诗人陆游来办报,这当然是在朝臣的意料之中。而封文元一个官身,大约就是让文元在陆游的报社做个小编辑吧。
茅庚将心比心,心道要是自己是赵晊,也不会将舆论阵地交由象文元这样来路不明的小子控制,却不知道陆游办出来的报纸会不会满版都是北伐中原恢复故土之类的东西。
文元回味着今日参加官报筹备议事的情景,说起了有关官报的各种情况。
官报的报名是官家钦定,叫做《大宋京报》,办报机构隶属礼部,陆游由此升为礼部郎中,出任《大宋京报》总监,秘书郎叶适则升为员外郎,出任副总监。官报的办报地点设在国子监,其目的不外乎是要利用国子监的人才资源,国子监人才挤挤,不仅作为国子监授课老师的博士、学正、学录、学谕都是可资倚仗的撰稿人,30名上舍生和一百多名内舍生中,也可能挖掘出一些潜在的撰稿人。
国子监中的太学生堪称是大宋最优秀的学生,因为两三万名考生参加考试,录取的名额才几百。孝宗朝国子监的学生不断增加,达到了上千人的规模,比起高宗朝国子监不过300多学生已不可同日而语。初进国子监的学生称为外舍生,一年后考试过关者才能升格为内舍生。内舍生读满两年再考,考试优异者,才能升格为上舍生。外舍生、内舍生和上舍生大约相当于后世的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能够考上内舍生,已经算得上牛人了,上舍生则更是了不得。上舍生还得考,成绩最好的前几名享受的是状元级待遇,由皇帝召见,直接授官,成绩中等的,也可以免去进士考试而直接授官。
由此可见,国子监的学生完全具备撰稿的能力,至少人家的文凭比文元这样的野路子出身高上若干档次。赵晊打的算盘没有错,象文元这样自学成才的少年既然能写出受欢迎的文章,皇家的一千国子监精英也必然能有一些天才级的写手冒头。
茅庚心说,这也算盘活现有资源吧,国子监养着一千文科生,这帮学生什么都是官费,吃的住的免费,校服鞋帽包括文具在内也一概免费,而且还按月发零用钱,待遇好得不行。这些学生除了读书,平时闲着也是闲着,不如让他们多为《大宋京报》撰稿。除了业余挣点稿费之外,也许还可以搞一个学分制,在《大宋京报》上发表文章可以累积学分,若是文章发表得多,学分蹭蹭往上涨,升格为内舍生和上舍生的希望就越大,就象后世评教授要看发表论文质量和篇数一样,想必这些学生们一定也会不遗余力地码字发帖——不!是投稿。
不过茅庚随即就想到一个问题,这帮国子监的太学生有一个不好处,就是血气方刚,动不动会搞出“公车上书”那一套,而陆游又是一个力主北伐的铁杆鹰派,他们搅和在一起,《大宋京报》岂不要搞成一个充满火药味的舆论阵地了!
慢点!这个叶适不会也是鹰派吧!
茅庚问道:
“文元啊,陆游我是晓得的,可不知这个叶适是一个何等人物?”
文元呵呵一笑道:
“我们来的时候,陈亮不就说及过此人吗!怎地忘记了!叶适与陈亮皆属永嘉‘事功学派’,讲究功利之学,据说是陆游看重他也是力倡北伐的人物,而且年富力强,便奏请官家准其作为办报副手。”
“哦!我想起来了。”
这一下茅庚想起来了,这个叶适也是一个地道的鹰派,不过比较务实而已。奇怪的是,这一次赵晊没有祭出一贯的互相掣肘之法,竟然选了两个鹰派作为办报的正副手,大约是以为在报纸上打一打嘴炮并不见得有什么妨害,这却是小看舆论的蛊惑力了。
茅庚从心底里认为,一切重在实干,打嘴炮在大多数的时候毫无用处。按照自己的想法,至少需要五年的时间韬光养晦,在这五年内,犯不着把北伐挂在嘴头上,以免打草惊蛇什么的。关于这一点,倒是要提醒一下。
茅庚一念及此,便跟文元说道:
“明日我想宴请陆游、叶适,我有事要与他们商谈,你就跟他们说,我想跟他们谈一谈铅字印刷方面的合作问题,你跟他们透露一下铅字印刷的奇妙之处,我想他们会来赴宴的。”
如果您觉得网不错就多多分享本站谢谢各位读者的支持
,!
br /> 一看到茅庚,文元就乐呵呵地说道:
“庚兄,我也有一个官身了,迪功郎,虽只是大宋最低的品级,我也知足了。”
茅庚看文元高兴的样子,这个迪功郎大约就相当于后世的股长吧,值得这么高兴吗!但也不好打击他,只是呵呵一笑,顾左右而言他:
“如何?陆放翁办报,究竟是一个怎样的章程?”
话说赵晊最终权衡了一番,还是委任大宋最负盛名的大诗人陆游来办报,这当然是在朝臣的意料之中。而封文元一个官身,大约就是让文元在陆游的报社做个小编辑吧。
茅庚将心比心,心道要是自己是赵晊,也不会将舆论阵地交由象文元这样来路不明的小子控制,却不知道陆游办出来的报纸会不会满版都是北伐中原恢复故土之类的东西。
文元回味着今日参加官报筹备议事的情景,说起了有关官报的各种情况。
官报的报名是官家钦定,叫做《大宋京报》,办报机构隶属礼部,陆游由此升为礼部郎中,出任《大宋京报》总监,秘书郎叶适则升为员外郎,出任副总监。官报的办报地点设在国子监,其目的不外乎是要利用国子监的人才资源,国子监人才挤挤,不仅作为国子监授课老师的博士、学正、学录、学谕都是可资倚仗的撰稿人,30名上舍生和一百多名内舍生中,也可能挖掘出一些潜在的撰稿人。
国子监中的太学生堪称是大宋最优秀的学生,因为两三万名考生参加考试,录取的名额才几百。孝宗朝国子监的学生不断增加,达到了上千人的规模,比起高宗朝国子监不过300多学生已不可同日而语。初进国子监的学生称为外舍生,一年后考试过关者才能升格为内舍生。内舍生读满两年再考,考试优异者,才能升格为上舍生。外舍生、内舍生和上舍生大约相当于后世的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能够考上内舍生,已经算得上牛人了,上舍生则更是了不得。上舍生还得考,成绩最好的前几名享受的是状元级待遇,由皇帝召见,直接授官,成绩中等的,也可以免去进士考试而直接授官。
由此可见,国子监的学生完全具备撰稿的能力,至少人家的文凭比文元这样的野路子出身高上若干档次。赵晊打的算盘没有错,象文元这样自学成才的少年既然能写出受欢迎的文章,皇家的一千国子监精英也必然能有一些天才级的写手冒头。
茅庚心说,这也算盘活现有资源吧,国子监养着一千文科生,这帮学生什么都是官费,吃的住的免费,校服鞋帽包括文具在内也一概免费,而且还按月发零用钱,待遇好得不行。这些学生除了读书,平时闲着也是闲着,不如让他们多为《大宋京报》撰稿。除了业余挣点稿费之外,也许还可以搞一个学分制,在《大宋京报》上发表文章可以累积学分,若是文章发表得多,学分蹭蹭往上涨,升格为内舍生和上舍生的希望就越大,就象后世评教授要看发表论文质量和篇数一样,想必这些学生们一定也会不遗余力地码字发帖——不!是投稿。
不过茅庚随即就想到一个问题,这帮国子监的太学生有一个不好处,就是血气方刚,动不动会搞出“公车上书”那一套,而陆游又是一个力主北伐的铁杆鹰派,他们搅和在一起,《大宋京报》岂不要搞成一个充满火药味的舆论阵地了!
慢点!这个叶适不会也是鹰派吧!
茅庚问道:
“文元啊,陆游我是晓得的,可不知这个叶适是一个何等人物?”
文元呵呵一笑道:
“我们来的时候,陈亮不就说及过此人吗!怎地忘记了!叶适与陈亮皆属永嘉‘事功学派’,讲究功利之学,据说是陆游看重他也是力倡北伐的人物,而且年富力强,便奏请官家准其作为办报副手。”
“哦!我想起来了。”
这一下茅庚想起来了,这个叶适也是一个地道的鹰派,不过比较务实而已。奇怪的是,这一次赵晊没有祭出一贯的互相掣肘之法,竟然选了两个鹰派作为办报的正副手,大约是以为在报纸上打一打嘴炮并不见得有什么妨害,这却是小看舆论的蛊惑力了。
茅庚从心底里认为,一切重在实干,打嘴炮在大多数的时候毫无用处。按照自己的想法,至少需要五年的时间韬光养晦,在这五年内,犯不着把北伐挂在嘴头上,以免打草惊蛇什么的。关于这一点,倒是要提醒一下。
茅庚一念及此,便跟文元说道:
“明日我想宴请陆游、叶适,我有事要与他们商谈,你就跟他们说,我想跟他们谈一谈铅字印刷方面的合作问题,你跟他们透露一下铅字印刷的奇妙之处,我想他们会来赴宴的。”
如果您觉得网不错就多多分享本站谢谢各位读者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