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中文网 www.mnzw.com,御前总管升职手札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平安提着自己的小包裹去了司礼监。
那一天他最后也没能找到徐文美,更不知道要去跟谁打听。——他知道徐文美,是从马太监那里,但看他对司礼监的到来如此吃惊,显然并不知道徐文美跟皇帝的关系。而平安笃定,徐文美的消失,一定跟皇帝脱不了关系。
平安只好将这件事压在了心底。徐文美自己显然是知道是怎么回事的,却一个字都没有对他透露过,而他现在所能接触到的人和事也实在太少,就算想查,也没有任何头绪。
索性就按照徐文美替自己安排好的路往前走,也许哪一天,就能够知道一切的真相了。
其实不去也没办法。太监没有人身自由,当然也不会有决定自己命运的权力,他们的一切包括生命都是属于皇家的,必须听命行事。而具体到平安这件事上,司礼监代表的就是皇权,所以他只能乖乖听话。
不过就连马太监也没有想到的是,平安来到司礼监,并没有立刻就被派去当差,而是被塞到了内书堂。
本朝立国时,太监是不允许识字的,那时候的司礼监,当然也没有任何权力可言,只能做些伺候皇帝的活计。毕竟不管是批阅奏章还是在政事上左右皇帝,首先必须要识字。
不过需要太监识字的,不光是太监们自己,皇帝也有这样的需求——他一个人要做的事太多了,周围明明有那么多自己信任的帮手,却偏偏帮不上忙,怎么能不令人上火?
所以后来,皇帝命司礼监设立内书堂,教导宫中的太监读书识字,由此改变了太监们的命运。
不过也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在内书堂读书的,具体而言,只有司礼监选上的人,才可以入内书堂读书。而从这里出来之后,前程就不可限量了。因为让你读书识字了,总不可能荒废着,自然就要去做相应的差事。而这些差事无一不是紧要之事。
平安进入内书堂,就是一步踏入了司礼监的大门,从此青云可期。
安顿好住处之后,平安就跟着去了内书堂讲课的地方。负责安排他的人将他引荐给了教课的师傅,然后就离开了。目前平安并不需要工作,只要专心学习就好。
平安被安排坐在了最后一排。他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感慨万千:在来到这里之前,他可真没想到,原来太监也需要上学!并且看看这教室,看看手执戒尺一脸严肃的师傅,看看前头人手一本书的同学们,完全就是个正规的学堂呀!
教室里十分安静,没有一点声音。师傅提着戒尺在座位间走来走去。因为是半途□□来的,平安也不知道现在要做什么,只好低头发呆。
过了一会儿,他听到戒尺敲在桌上的声音,抬起头来,就见师傅开始点名了。点到名字的人就上去背书。
这一幕何等熟悉!平安无数次在电视和书上yy出来的古代学堂里看到过!背不出书来,就是一顿戒尺,手心开花!在宫里估计更严格,没准还不许吃饭啥的。
平安并不知道自己的发散性脑洞竟然一下子蒙到了真相。
教室里加上平安自己,一共有十六个学生。让平安震惊的是,没有一个人背不出书被罚!
这简直有些不可思议。对于曾经有超过十六年学生生涯,就学经验丰富的平安来说,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毕竟总有些学生懒,还有些学生笨,更有一部分心不在焉,背不出书有什么奇怪的?
不过他再想想也就多少明白了。
这可是宫里,能到这里来的人,必定都是优中选优!笨的肯定没机会了,毕竟御前伺候,最要紧的就是机灵、会动脑子。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什么时候不能打扰到主子,什么时候又要主动跟主子说话……这些都是靠琢磨的,笨蛋可做不来。
至于偷懒的和心不在焉的,估计也不太容易出现。毕竟这里不是培养学生的,是培养奴仆的,不合格?罚下去就是了。而且错过了这个机会,也许就要一辈子在混堂司或是浣衣局打滚了,谁会愿意把这登天的阶梯拱手让出呢?
平安自己也是不愿意的。所以想到了这一点,他立刻集中精神听他们背的书,可惜全都是之乎者也,只偶尔才能听懂一两句,隐约听着像是四书中的《大学》。
听到这里平安才松了一口气。如果读的是自己完全没有接触过的东西,要追赶上其他人的进度可就太辛苦了,四书至少自己知道一点。而且大学他从前背过,现在重新再来,进度应该比较快,释义什么的也不需要太费神。
跟上课程应该没有问题。——要是十六个人里独独自己被打手心,平安会羞愤而死的!
一堂课结束之后,师傅让平安跟他过去,然后带着他去领了一套书。司礼监有专门的印刷厂,宫中所有的书本都是他们印刷出来的,除此之外,有些孤本珍品,也会进行再次刻印,免得遗失了。
顺带着印几套课本出来给内书堂用,根本不是什么大事。
除此之外,还有定额的笔墨纸砚可以领。平安不得不感叹,到底是皇家财大气粗,吃穿住都是免费不说,还提供书本和学习用品,比后世的义务教育强多了。
不过也只是宫里罢了,在民间,书本一样的贵,读书则一样的难。平安听说过一个笑话,在乡下村子里,人们但凡是见到纸张,都必然要恭恭敬敬的拾起来,拿回家供着,不敢有一丝玷污。虽然好笑,却是时代的真实写照。
为什么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就是因为读书难啊!这样一旦熬出头了,哪怕只是中了个秀才,也是由国家负责,每年有廪米可以领取,至少保证饿不死。
平安说不好自己是幸运还是不幸,如果他穿成了一个健全的人,起步却很低,比如是个连户籍都没有的乞丐,或者是个一天两顿饭一顿是粥另一顿是野菜团子、地里出了庄稼一半要交给地主做田租、另一半要卖了还春耕时借的债、余下的留作口粮的农家子,就会比现在更好吗?
贫穷还是自由?虽然已经由不得自己选择,平安还是忍不住的去想。也许只是想给自己找一个安心留在这宫里的理由。
就在平安埋头苦读的当口,新年就这么过去了。
宫中自然是又好生热闹了一番,但是一切跟平安关系不大,他除了过年的时候领了一身新衣裳和一个大赏封之外,这一次连剩菜都没捞着一口。毕竟内书堂的人都没有职位,吃穿用度却都要宫中支给,已经很招人嫌了。
不过司礼监的消息灵通,平安倒是听说了不少传闻。
皇上又宠幸了一位美人,并且给她加封了位分,惹得郑贵妃不快。宫中又有两位嫔妃有孕,若是生下皇子恐怕啊还要晋封。大皇子和二皇子在上书房里最为出类拔萃,得先生们称赞,过年时皇帝考察了一番,也十分满意。七皇子在新年宴会上亲手伺候太后宴饮,郑贵妃夸他有孝心……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平安比较关心的,是赵璨的消息。听说他现在混得不错,成功打入了太后和郑贵妃一系,也挺替他高兴的。他现在已经不是连讨好太后都不知道该用什么办法的阿顺了,想必应付宫中的这一点点小风浪,绝不会有问题。
上次最后应该算是不欢而散,他跟赵璨之间的关系,大概也就是这样了吧?以后估计也很难有什么接触了。
平安却不知道,在他这么想着的时候,赵璨也正好在琢磨他。
如今赵璨的消息灵通了不知多少倍。而且也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他对平安表示了关注,于是平安的消息就源源不断送到了他这里。
除了遇到皇上那一段之外,其他的平安不管做了什么,赵璨全都知道。自然,也就知道他忽然离开了钟鼓司,跑去了司礼监,进入内书堂读书。
内书堂的人都是从各处择选优者进入,平安能进去表面上看并没有问题,但细细追究,问题就太多了。不过赵璨不太在意这些,对他来说,平安是怎么到司礼监去的,他不关心。他关心的事,这件事对自己来说,会有什么影响?
赵璨必须承认,之前是自己不够谨慎,竟然在平安面前泄露了那么多的信息。不过那时候,他也只是有些生气,并不真的认为平安会去告密。退一步说,他即便要说,能对谁说呢?一个钟鼓司的小太监,谁会相信他的话?
结果才这么想着,人就跑到司礼监来了。
赵璨发现这个人他看不透。
司礼监的太监,就是自己见到了,也少不得客气两句的。说平安是好运气才能去那里,他第一个不信。也就是说,平安还有自己所不知道的靠山。如此一来,谁知道自己的事他有没有对别人说过?
赵璨很不开心。说不好不开心的是平安还有自己不知道的靠山还是平安有可能把自己的事情说出去,又或者兼而有之。
就像是自己原本有一个不太起眼的玩具,本来也不怎么喜欢,但突然被别人看中抢了去,就有些不那么令人愉快了。
他倒是有心再去找平安探探情况,只是内书堂不比别处,现在要见平安,几乎不能了。
这让赵璨非常不高兴。他并不喜欢事情脱离自己的掌控。虽然到现在为止,他能够掌控住的还很少,但就是这样,她才更要牢牢地握住。
他本来甚至没有怎么关注过平安,但在赵璨看来,平安是自己能够绝对掌握住的。一个钟鼓司的小太监……有什么难度呢?况且在他和平安的来往之中,平安对他的特别也清晰可辨。
结果就是这样一个他以为永远不会变的人,却突然变了,彻底脱离了自己的掌握!
现在已经不是平安会不会告密的问题了。事实上赵璨心里还是有点把握的,平安不会那么轻易出卖自己。再说这件事上,出卖了自己,他能有什么好处呢?淑妃和三皇子都倒了霉,现在处境堪忧,平安难道会主动替他们出头吗?
但那又如何呢?平安不会告密,但他就会站在自己这一边了吗?
跟从前相比,平安已经不再那么可有可无了。一脚踏入司礼监,未来就有了无限的可能。也许自己的想法,也是时候变一变了。
……
内书堂的日子很枯燥,比平安以前上学可要无趣得多。因为功课多任务重,所以大家都在埋头苦读。平安是因为要赶进度,其他人却也没有丝毫放松。再这样的环境里,他也只能头悬梁锥刺股,加班加点的赶,生怕被人甩在后面了。
两个月之后,平安觉得自己整个人好像从里到外被改造了一遍,已经成了一个车后彻底底的古人,开口“子曰诗云”,闭口“之乎者也”,没有任何障碍。相较而言以前那个受过现代高等教育的自己,反而成了半文盲。
宫里教书,又不指望他们去考秀才,所以学到这个程度,也就差不多了。只需要在主子开口问话的时候能够接得上,别惹主子不快即可。若是懂得太多了,才要让人操心呢。什么史书一类,是禁绝太监阅读的。万一哪一个脑子发昏,想要效仿历史上的奸宦把持朝政呼风唤雨可怎么了得?
所以平安也就应该分配新的去处了。
虽然这里大部分人读完了未必能留在司礼监,有些会回到自己的来处去,但平安显然并不在其中。他已经是司礼监的一员了,而最后定下来的差事是经厂掌司。
这是个什么职位呢?那就要先来说说司礼监的人事状况。
司礼监有掌印太监一人,秉笔太监四人、随堂太监八人。
除此之外,设司礼监提督一员,职掌古今书籍名画、笔墨纸砚等物品的储存,名下有具体负责看守这些东西的掌司四人。除此之外,内书堂和经厂都属提督掌管,各有掌司四人。
平安就是司礼监提督名下经厂的掌司了。主要工作是负责管理“一应经书印板及印成书籍、佛、道藏、蕃藏”,相当于印刷厂的管理人员。
而这个管理人员的权力有多大呢?
经厂分工明细,细分下来有十几个工序,每道工序上有几十到几百人不等,加起来共有一千两百多人。虽然平安还有三个同事,但就算平均分配,一人也能分到三百人。
看起来前途无量,但其实不能这么算的。
因为司礼监在二十四衙门当中地位超然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是因为他们在御前行走,不管是奏折上呈还是传达谕令,都要经过他们中转。只要这里卡一卡,就算你有天大的能耐,又能如何?
但平安被安排的这个工作,却是全然接触不到皇帝的。他甚至要在经厂居住!
而有一千二百名工人正常上班的经厂,位置当然不可能在皇城内部——那些工匠虽然是属于皇家的匠户,可也不是太监,当然不能进宫。
当然,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平安可以出宫了,也算是意外之喜?
刚刚进宫的时候,平安曾经以为,自己这辈子可能都出不去了。谁能想到命运的际遇玄妙无比,不到一年时间,他竟然就有了光明正大出宫的机会!
如果这一天能够来得稍微早那么一会儿,也许平安现在就是欣喜若狂了。
能够出宫,谁还在意什么往上爬不往上爬的呢?他努力的往上爬,说白了也只是为了获得更多的自由。但困在深宫的自由,能够跟出宫之后的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相比吗?
显然不能。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
徐文美还不知道究竟怎么回事。虽然平安不觉得皇帝会对他做什么,但这都是难说的事。历史上那些一开始君臣相得,最后狡兔死走狗烹的故事还听得不够吗?况且徐文美的身份还不是臣子,而是……就是著名的弥子瑕,曾经那么受宠爱,最后的下场又如何?
平安其实怀疑徐文美已经被皇帝秘密给处理掉了。
至于皇帝处理掉徐文美,为什么还要把自己弄到司礼监去,这两件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等等,已经被他自动忽略了。
他想起当时徐文美唱的那曲《别情》,果然就预示着别离。他当时看起来可不怎么好。
所以平安现在反而不大想出宫了。或者至少要先弄明白徐文美的事再来考虑出宫。虽然认识的时间不长,可徐文美把他当成徒弟,他也就真心当对方是师父。
于是还没等走出皇宫,平安内心就给自己定下了目标:早日回来。
真是孽缘!
因为吃住都在经厂,所以平安还是带着自己去内书堂时的那个小包裹去报到。
送他过来的是内侍省的一个小太监,把人送到之后自己就溜走了。
——这里也不是什么肥缺,也不是容易晋升的地方,目前经厂其他三位掌司,都是年过五十,在宫中斗争失败,又有些脸面,于是来这里养老的。平安年纪轻轻就被“发配”到了这里,自然没什么前程可言,小太监都不屑巴结了。>
平安提着自己的小包裹去了司礼监。
那一天他最后也没能找到徐文美,更不知道要去跟谁打听。——他知道徐文美,是从马太监那里,但看他对司礼监的到来如此吃惊,显然并不知道徐文美跟皇帝的关系。而平安笃定,徐文美的消失,一定跟皇帝脱不了关系。
平安只好将这件事压在了心底。徐文美自己显然是知道是怎么回事的,却一个字都没有对他透露过,而他现在所能接触到的人和事也实在太少,就算想查,也没有任何头绪。
索性就按照徐文美替自己安排好的路往前走,也许哪一天,就能够知道一切的真相了。
其实不去也没办法。太监没有人身自由,当然也不会有决定自己命运的权力,他们的一切包括生命都是属于皇家的,必须听命行事。而具体到平安这件事上,司礼监代表的就是皇权,所以他只能乖乖听话。
不过就连马太监也没有想到的是,平安来到司礼监,并没有立刻就被派去当差,而是被塞到了内书堂。
本朝立国时,太监是不允许识字的,那时候的司礼监,当然也没有任何权力可言,只能做些伺候皇帝的活计。毕竟不管是批阅奏章还是在政事上左右皇帝,首先必须要识字。
不过需要太监识字的,不光是太监们自己,皇帝也有这样的需求——他一个人要做的事太多了,周围明明有那么多自己信任的帮手,却偏偏帮不上忙,怎么能不令人上火?
所以后来,皇帝命司礼监设立内书堂,教导宫中的太监读书识字,由此改变了太监们的命运。
不过也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在内书堂读书的,具体而言,只有司礼监选上的人,才可以入内书堂读书。而从这里出来之后,前程就不可限量了。因为让你读书识字了,总不可能荒废着,自然就要去做相应的差事。而这些差事无一不是紧要之事。
平安进入内书堂,就是一步踏入了司礼监的大门,从此青云可期。
安顿好住处之后,平安就跟着去了内书堂讲课的地方。负责安排他的人将他引荐给了教课的师傅,然后就离开了。目前平安并不需要工作,只要专心学习就好。
平安被安排坐在了最后一排。他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感慨万千:在来到这里之前,他可真没想到,原来太监也需要上学!并且看看这教室,看看手执戒尺一脸严肃的师傅,看看前头人手一本书的同学们,完全就是个正规的学堂呀!
教室里十分安静,没有一点声音。师傅提着戒尺在座位间走来走去。因为是半途□□来的,平安也不知道现在要做什么,只好低头发呆。
过了一会儿,他听到戒尺敲在桌上的声音,抬起头来,就见师傅开始点名了。点到名字的人就上去背书。
这一幕何等熟悉!平安无数次在电视和书上yy出来的古代学堂里看到过!背不出书来,就是一顿戒尺,手心开花!在宫里估计更严格,没准还不许吃饭啥的。
平安并不知道自己的发散性脑洞竟然一下子蒙到了真相。
教室里加上平安自己,一共有十六个学生。让平安震惊的是,没有一个人背不出书被罚!
这简直有些不可思议。对于曾经有超过十六年学生生涯,就学经验丰富的平安来说,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毕竟总有些学生懒,还有些学生笨,更有一部分心不在焉,背不出书有什么奇怪的?
不过他再想想也就多少明白了。
这可是宫里,能到这里来的人,必定都是优中选优!笨的肯定没机会了,毕竟御前伺候,最要紧的就是机灵、会动脑子。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什么时候不能打扰到主子,什么时候又要主动跟主子说话……这些都是靠琢磨的,笨蛋可做不来。
至于偷懒的和心不在焉的,估计也不太容易出现。毕竟这里不是培养学生的,是培养奴仆的,不合格?罚下去就是了。而且错过了这个机会,也许就要一辈子在混堂司或是浣衣局打滚了,谁会愿意把这登天的阶梯拱手让出呢?
平安自己也是不愿意的。所以想到了这一点,他立刻集中精神听他们背的书,可惜全都是之乎者也,只偶尔才能听懂一两句,隐约听着像是四书中的《大学》。
听到这里平安才松了一口气。如果读的是自己完全没有接触过的东西,要追赶上其他人的进度可就太辛苦了,四书至少自己知道一点。而且大学他从前背过,现在重新再来,进度应该比较快,释义什么的也不需要太费神。
跟上课程应该没有问题。——要是十六个人里独独自己被打手心,平安会羞愤而死的!
一堂课结束之后,师傅让平安跟他过去,然后带着他去领了一套书。司礼监有专门的印刷厂,宫中所有的书本都是他们印刷出来的,除此之外,有些孤本珍品,也会进行再次刻印,免得遗失了。
顺带着印几套课本出来给内书堂用,根本不是什么大事。
除此之外,还有定额的笔墨纸砚可以领。平安不得不感叹,到底是皇家财大气粗,吃穿住都是免费不说,还提供书本和学习用品,比后世的义务教育强多了。
不过也只是宫里罢了,在民间,书本一样的贵,读书则一样的难。平安听说过一个笑话,在乡下村子里,人们但凡是见到纸张,都必然要恭恭敬敬的拾起来,拿回家供着,不敢有一丝玷污。虽然好笑,却是时代的真实写照。
为什么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就是因为读书难啊!这样一旦熬出头了,哪怕只是中了个秀才,也是由国家负责,每年有廪米可以领取,至少保证饿不死。
平安说不好自己是幸运还是不幸,如果他穿成了一个健全的人,起步却很低,比如是个连户籍都没有的乞丐,或者是个一天两顿饭一顿是粥另一顿是野菜团子、地里出了庄稼一半要交给地主做田租、另一半要卖了还春耕时借的债、余下的留作口粮的农家子,就会比现在更好吗?
贫穷还是自由?虽然已经由不得自己选择,平安还是忍不住的去想。也许只是想给自己找一个安心留在这宫里的理由。
就在平安埋头苦读的当口,新年就这么过去了。
宫中自然是又好生热闹了一番,但是一切跟平安关系不大,他除了过年的时候领了一身新衣裳和一个大赏封之外,这一次连剩菜都没捞着一口。毕竟内书堂的人都没有职位,吃穿用度却都要宫中支给,已经很招人嫌了。
不过司礼监的消息灵通,平安倒是听说了不少传闻。
皇上又宠幸了一位美人,并且给她加封了位分,惹得郑贵妃不快。宫中又有两位嫔妃有孕,若是生下皇子恐怕啊还要晋封。大皇子和二皇子在上书房里最为出类拔萃,得先生们称赞,过年时皇帝考察了一番,也十分满意。七皇子在新年宴会上亲手伺候太后宴饮,郑贵妃夸他有孝心……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平安比较关心的,是赵璨的消息。听说他现在混得不错,成功打入了太后和郑贵妃一系,也挺替他高兴的。他现在已经不是连讨好太后都不知道该用什么办法的阿顺了,想必应付宫中的这一点点小风浪,绝不会有问题。
上次最后应该算是不欢而散,他跟赵璨之间的关系,大概也就是这样了吧?以后估计也很难有什么接触了。
平安却不知道,在他这么想着的时候,赵璨也正好在琢磨他。
如今赵璨的消息灵通了不知多少倍。而且也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他对平安表示了关注,于是平安的消息就源源不断送到了他这里。
除了遇到皇上那一段之外,其他的平安不管做了什么,赵璨全都知道。自然,也就知道他忽然离开了钟鼓司,跑去了司礼监,进入内书堂读书。
内书堂的人都是从各处择选优者进入,平安能进去表面上看并没有问题,但细细追究,问题就太多了。不过赵璨不太在意这些,对他来说,平安是怎么到司礼监去的,他不关心。他关心的事,这件事对自己来说,会有什么影响?
赵璨必须承认,之前是自己不够谨慎,竟然在平安面前泄露了那么多的信息。不过那时候,他也只是有些生气,并不真的认为平安会去告密。退一步说,他即便要说,能对谁说呢?一个钟鼓司的小太监,谁会相信他的话?
结果才这么想着,人就跑到司礼监来了。
赵璨发现这个人他看不透。
司礼监的太监,就是自己见到了,也少不得客气两句的。说平安是好运气才能去那里,他第一个不信。也就是说,平安还有自己所不知道的靠山。如此一来,谁知道自己的事他有没有对别人说过?
赵璨很不开心。说不好不开心的是平安还有自己不知道的靠山还是平安有可能把自己的事情说出去,又或者兼而有之。
就像是自己原本有一个不太起眼的玩具,本来也不怎么喜欢,但突然被别人看中抢了去,就有些不那么令人愉快了。
他倒是有心再去找平安探探情况,只是内书堂不比别处,现在要见平安,几乎不能了。
这让赵璨非常不高兴。他并不喜欢事情脱离自己的掌控。虽然到现在为止,他能够掌控住的还很少,但就是这样,她才更要牢牢地握住。
他本来甚至没有怎么关注过平安,但在赵璨看来,平安是自己能够绝对掌握住的。一个钟鼓司的小太监……有什么难度呢?况且在他和平安的来往之中,平安对他的特别也清晰可辨。
结果就是这样一个他以为永远不会变的人,却突然变了,彻底脱离了自己的掌握!
现在已经不是平安会不会告密的问题了。事实上赵璨心里还是有点把握的,平安不会那么轻易出卖自己。再说这件事上,出卖了自己,他能有什么好处呢?淑妃和三皇子都倒了霉,现在处境堪忧,平安难道会主动替他们出头吗?
但那又如何呢?平安不会告密,但他就会站在自己这一边了吗?
跟从前相比,平安已经不再那么可有可无了。一脚踏入司礼监,未来就有了无限的可能。也许自己的想法,也是时候变一变了。
……
内书堂的日子很枯燥,比平安以前上学可要无趣得多。因为功课多任务重,所以大家都在埋头苦读。平安是因为要赶进度,其他人却也没有丝毫放松。再这样的环境里,他也只能头悬梁锥刺股,加班加点的赶,生怕被人甩在后面了。
两个月之后,平安觉得自己整个人好像从里到外被改造了一遍,已经成了一个车后彻底底的古人,开口“子曰诗云”,闭口“之乎者也”,没有任何障碍。相较而言以前那个受过现代高等教育的自己,反而成了半文盲。
宫里教书,又不指望他们去考秀才,所以学到这个程度,也就差不多了。只需要在主子开口问话的时候能够接得上,别惹主子不快即可。若是懂得太多了,才要让人操心呢。什么史书一类,是禁绝太监阅读的。万一哪一个脑子发昏,想要效仿历史上的奸宦把持朝政呼风唤雨可怎么了得?
所以平安也就应该分配新的去处了。
虽然这里大部分人读完了未必能留在司礼监,有些会回到自己的来处去,但平安显然并不在其中。他已经是司礼监的一员了,而最后定下来的差事是经厂掌司。
这是个什么职位呢?那就要先来说说司礼监的人事状况。
司礼监有掌印太监一人,秉笔太监四人、随堂太监八人。
除此之外,设司礼监提督一员,职掌古今书籍名画、笔墨纸砚等物品的储存,名下有具体负责看守这些东西的掌司四人。除此之外,内书堂和经厂都属提督掌管,各有掌司四人。
平安就是司礼监提督名下经厂的掌司了。主要工作是负责管理“一应经书印板及印成书籍、佛、道藏、蕃藏”,相当于印刷厂的管理人员。
而这个管理人员的权力有多大呢?
经厂分工明细,细分下来有十几个工序,每道工序上有几十到几百人不等,加起来共有一千两百多人。虽然平安还有三个同事,但就算平均分配,一人也能分到三百人。
看起来前途无量,但其实不能这么算的。
因为司礼监在二十四衙门当中地位超然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是因为他们在御前行走,不管是奏折上呈还是传达谕令,都要经过他们中转。只要这里卡一卡,就算你有天大的能耐,又能如何?
但平安被安排的这个工作,却是全然接触不到皇帝的。他甚至要在经厂居住!
而有一千二百名工人正常上班的经厂,位置当然不可能在皇城内部——那些工匠虽然是属于皇家的匠户,可也不是太监,当然不能进宫。
当然,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平安可以出宫了,也算是意外之喜?
刚刚进宫的时候,平安曾经以为,自己这辈子可能都出不去了。谁能想到命运的际遇玄妙无比,不到一年时间,他竟然就有了光明正大出宫的机会!
如果这一天能够来得稍微早那么一会儿,也许平安现在就是欣喜若狂了。
能够出宫,谁还在意什么往上爬不往上爬的呢?他努力的往上爬,说白了也只是为了获得更多的自由。但困在深宫的自由,能够跟出宫之后的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相比吗?
显然不能。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
徐文美还不知道究竟怎么回事。虽然平安不觉得皇帝会对他做什么,但这都是难说的事。历史上那些一开始君臣相得,最后狡兔死走狗烹的故事还听得不够吗?况且徐文美的身份还不是臣子,而是……就是著名的弥子瑕,曾经那么受宠爱,最后的下场又如何?
平安其实怀疑徐文美已经被皇帝秘密给处理掉了。
至于皇帝处理掉徐文美,为什么还要把自己弄到司礼监去,这两件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等等,已经被他自动忽略了。
他想起当时徐文美唱的那曲《别情》,果然就预示着别离。他当时看起来可不怎么好。
所以平安现在反而不大想出宫了。或者至少要先弄明白徐文美的事再来考虑出宫。虽然认识的时间不长,可徐文美把他当成徒弟,他也就真心当对方是师父。
于是还没等走出皇宫,平安内心就给自己定下了目标:早日回来。
真是孽缘!
因为吃住都在经厂,所以平安还是带着自己去内书堂时的那个小包裹去报到。
送他过来的是内侍省的一个小太监,把人送到之后自己就溜走了。
——这里也不是什么肥缺,也不是容易晋升的地方,目前经厂其他三位掌司,都是年过五十,在宫中斗争失败,又有些脸面,于是来这里养老的。平安年纪轻轻就被“发配”到了这里,自然没什么前程可言,小太监都不屑巴结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