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中文网 www.mnzw.com,chiw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昨天我写了一篇另类情恋的文章,说到年龄相差40多岁的畸形恋和有悖常理的乱伦恋,认为那不过是情恋中的个例,多半是出于无奈。其实,人间的无奈事太多,又何止几桩悲剧性的“另类情恋”!
宗教是人类的鸦片烟,它要人们遁世,麻痹人们的积极思维,这是稍有常识的人都会知道的。像佛教所说的生老病死、人生四苦,就告诉人们,活在这个世界上就是苦,没有什么意义。这种思想显然是消极的。可是,直到科学昌明发达的今天,思想消极的宗教不仅没有退出历史舞台,反而有重新抬头和日渐膨胀的趋势。我在乡里就看到,几乎每个小村都盖有供佛的小庙,而且,洋教、耶稣基督教,也是村村都有。改革开放,把洋教也开放进来了,真是鱼龙混杂、泥沙俱下。
为什么会有这种反常的现象?应该说,生活中还是充满着太多的无奈、人们无法正常面对,所以就求之于超自然力的神灵。
不过,尽管一个人可以不信佛教,但佛教的所谓四苦:生老病死,现阶段确实也难以回避。
人生艰难,非止一端。工薪族有比较固定的生活来源,感受可能还不甚具体。看看那些没有可靠收入的劳苦大众吧,生活用“挣扎”二字来比喻,实不为过。像在东北这种严冬的日子里,不少人在大街上做点小生意,顶风冒雪是极平常的事。苦吃了不少,可是,又能挣几个钱?温饱难以做到,孩子的学费、书费,根本出不起。一个年轻男网友有一次聊天时告诉我,他每月要固定拿出二、三百元用来买春。说下岗的女职工干这种行当的人有的是,上了年纪的想干还没资格呢,都是小年轻的,一次也就是一、二十元,很划算。听了这番话,真叫人欲哭而无泪。
一般人生活艰难是明摆着的事实,无须多说了。老了呢?人们常说,养儿防老,可真能防得了老吗?在文明的城市里,老人流落街头、有儿但不养老的,不是常见的吗?在相对落后的乡间,老了而啼饥号寒的,也不稀罕。
生和老不易,病和死之苦,容易忍受吗?上医院,谁花钱?爬不动了,谁伺候?死了谁来葬?都是问题。
人生的无奈之事太多,不少人为了获得精神支撑,除了遁入空门,便是唱起了形形色色的“知足歌”这种阿q精神,其实,并不是现代人的新发明,古时原就早已有之了。
孔子家语六本中记有孔子和穷书生荣声期相遇的故事。荣声期本来穷愁潦倒,但却声称有“三乐”倒也有趣:
故事中说:孔子游于泰山,见荣声期。荣声期身穿鹿皮衣,放声而歌。孔子问:“先生所以为乐者,何也?”期对曰:“吾乐甚多,主要有三:天生万物,唯人为贵,吾既得为人,是一乐也;男女之别,男尊女卑,吾既得为男,是二乐也;人多有夭折者,吾行年九十五矣,是三乐也。贫穷是读书人之常态,人死也是必然之事,我又有什么可忧愁的呢?”孔子听后,说:“善哉!真是个能自我宽慰的人呀。”
看到没有?这就是古人的“知足歌”连孔圣人都为之叫好了。
这个古人荣声期,知足在什么地方呢?他说,在天生的万物之中,他是最为尊贵的人,于是他心满意足了;古时男尊女卑,他是个男人,于是又乐了;很多人常早死,他活到了稀有的高寿、九十有五,当然也乐了。至于,书生穷,好在天下乌鸦一般黑,心理自然可以平衡;再说,自古人都要死,他也无分外之求,所以也就都不用愁了。
看,多会宽慰自己。
现在,人生中的无奈事太多,而且,还不止于生老病死。如何面对?用宗教来麻痹自己?消极的遁世?尽管从中也能获得一定的思想支撑,但,决不是好办法。唱“知足歌”自我宽慰,虽然也可得到一定的精神满足,实际也不过就是一种阿q精神胜利法,比信宗教也好不了多少。
其实,根本用不着庸人自扰,最好的办法莫过于,一切顺其自然。吃不到葡萄,也别说葡萄是酸的,老老实实承认没有吃到,就是了。
兵家说,胜败乃兵家之常事。人生也是一样,有成功也有失败,不足为奇,勇敢地接受事实就是了。
昨天我写了一篇另类情恋的文章,说到年龄相差40多岁的畸形恋和有悖常理的乱伦恋,认为那不过是情恋中的个例,多半是出于无奈。其实,人间的无奈事太多,又何止几桩悲剧性的“另类情恋”!
宗教是人类的鸦片烟,它要人们遁世,麻痹人们的积极思维,这是稍有常识的人都会知道的。像佛教所说的生老病死、人生四苦,就告诉人们,活在这个世界上就是苦,没有什么意义。这种思想显然是消极的。可是,直到科学昌明发达的今天,思想消极的宗教不仅没有退出历史舞台,反而有重新抬头和日渐膨胀的趋势。我在乡里就看到,几乎每个小村都盖有供佛的小庙,而且,洋教、耶稣基督教,也是村村都有。改革开放,把洋教也开放进来了,真是鱼龙混杂、泥沙俱下。
为什么会有这种反常的现象?应该说,生活中还是充满着太多的无奈、人们无法正常面对,所以就求之于超自然力的神灵。
不过,尽管一个人可以不信佛教,但佛教的所谓四苦:生老病死,现阶段确实也难以回避。
人生艰难,非止一端。工薪族有比较固定的生活来源,感受可能还不甚具体。看看那些没有可靠收入的劳苦大众吧,生活用“挣扎”二字来比喻,实不为过。像在东北这种严冬的日子里,不少人在大街上做点小生意,顶风冒雪是极平常的事。苦吃了不少,可是,又能挣几个钱?温饱难以做到,孩子的学费、书费,根本出不起。一个年轻男网友有一次聊天时告诉我,他每月要固定拿出二、三百元用来买春。说下岗的女职工干这种行当的人有的是,上了年纪的想干还没资格呢,都是小年轻的,一次也就是一、二十元,很划算。听了这番话,真叫人欲哭而无泪。
一般人生活艰难是明摆着的事实,无须多说了。老了呢?人们常说,养儿防老,可真能防得了老吗?在文明的城市里,老人流落街头、有儿但不养老的,不是常见的吗?在相对落后的乡间,老了而啼饥号寒的,也不稀罕。
生和老不易,病和死之苦,容易忍受吗?上医院,谁花钱?爬不动了,谁伺候?死了谁来葬?都是问题。
人生的无奈之事太多,不少人为了获得精神支撑,除了遁入空门,便是唱起了形形色色的“知足歌”这种阿q精神,其实,并不是现代人的新发明,古时原就早已有之了。
孔子家语六本中记有孔子和穷书生荣声期相遇的故事。荣声期本来穷愁潦倒,但却声称有“三乐”倒也有趣:
故事中说:孔子游于泰山,见荣声期。荣声期身穿鹿皮衣,放声而歌。孔子问:“先生所以为乐者,何也?”期对曰:“吾乐甚多,主要有三:天生万物,唯人为贵,吾既得为人,是一乐也;男女之别,男尊女卑,吾既得为男,是二乐也;人多有夭折者,吾行年九十五矣,是三乐也。贫穷是读书人之常态,人死也是必然之事,我又有什么可忧愁的呢?”孔子听后,说:“善哉!真是个能自我宽慰的人呀。”
看到没有?这就是古人的“知足歌”连孔圣人都为之叫好了。
这个古人荣声期,知足在什么地方呢?他说,在天生的万物之中,他是最为尊贵的人,于是他心满意足了;古时男尊女卑,他是个男人,于是又乐了;很多人常早死,他活到了稀有的高寿、九十有五,当然也乐了。至于,书生穷,好在天下乌鸦一般黑,心理自然可以平衡;再说,自古人都要死,他也无分外之求,所以也就都不用愁了。
看,多会宽慰自己。
现在,人生中的无奈事太多,而且,还不止于生老病死。如何面对?用宗教来麻痹自己?消极的遁世?尽管从中也能获得一定的思想支撑,但,决不是好办法。唱“知足歌”自我宽慰,虽然也可得到一定的精神满足,实际也不过就是一种阿q精神胜利法,比信宗教也好不了多少。
其实,根本用不着庸人自扰,最好的办法莫过于,一切顺其自然。吃不到葡萄,也别说葡萄是酸的,老老实实承认没有吃到,就是了。
兵家说,胜败乃兵家之常事。人生也是一样,有成功也有失败,不足为奇,勇敢地接受事实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