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中文网 www.mnzw.com,魏书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从元士逐渐升任营业刺史。性格贪婪残暴,人们不能忍受,相继起来驱逐他,元泛逃到芒州。后来授任光禄大夫、宗正卿,封东燕县男。在河阴被杀害。
天赐的第五个儿子脩义,字寿安,阅读图书传记,很有文才,为高祖所赏识。从无士逐渐升任左将军、齐州刺史。脩义因齐州接连死去刺史,多次上奏疏一再推辞。韶书说:“长短有天命,吉凶由人事,何必过于忧虑畏惧,违背保卫国家的寄托?避凶而趋吉,也时常有这种事,可准许另建馆舍屋宇。”于是迁治所到束城。脩义施政,宽容和顺爱民,在州中四年,不杀一个人,百姓因此思念他。调任秦州刺史。肃宗初年,上奏疏陈述庶人元禧、庶人元愉等人,请求宽恕他们从前的罪过,恩赐安葬在陵墓区域。灵太后下诏说:“收葬的恩德,事情出于皇帝旨意,刺史哪能超越权限干犯陈述?”在州中受贿颇多。
累经升迁任吏部尚书。等到掌管官吏任免,衹图钱财,授官的大小,都有固定价格。当时中散大夫高居,有诏旨先加任用,其时上党郡有空缺,高居于是求取郡守。脩义私下已答应别人,抑制高居不给予他。高居大声议论不客气,脩义命左右的人拖扯他。高居对着众人大声呼喊有贼。有人问高居说:“白天在公堂上,哪能有贼?”高居指着脩义说:“这个座位上面的人,违背天子英明的诏书,财物多的得官位,如同京城白曰抢劫,遣不是大贼吗?”脩义脸色大变。高居边走边骂地走出来。后来要拦截皇帝车马论说脩义的罪状,左仆射萧实夤开导他,才作罢。
二秦反叛,任命脩义为兼尚书右仆射、西道行台、行秦州事,做各军的总调度。脩义好饮酒,每次饮酒接连几天,遂得了中风,神志不清,虽然到了长安,也仍然如此。元志战死,贼寇束到墨丞,又派遣萧实夤讨伐,任命值盏为壅州刺史。脩义在州中去世,追赠司空,谧号为文。
儿子元均,担任给事黄门侍郎。
乐浪王重画,扭王三年封,被任命为征东大将军,镇守重噬。性格贪婪暴烈,征召回京,在途中忧虑逝世。谧号为厉王。
儿子康王乐平,继承爵位。逝世。
儿子长命,继承爵位.因杀人获罪被赐令自杀,封国削除。
儿子元忠,肃宗时,恢复从前的爵位,担任太常少卿。出帝乘船在天渊池上游玩,命令宗室亲王陪同饮宴。元忠愚蠢没有智慧,天生喜好打扮,就穿着红罗短衣,绣衣领,绿色的绸裤,锦缎镶边。皇帝对他说:“朝廷的衣帽,应有固定的样式,你为什么穿着杂技的衣服?”元忠说:“臣下自幼所爱,心在绮罗,歌舞的衣服,是臣下所喜爱的。”皇帝说:“人没有善德,竟到了如此地步吗?”
广平王洛侯,和平二年封。逝世,谧号为殇。没有儿子,后来以阳平幽王的第五个儿子元匡继承他。
元匡字建扶,性格光明正大,有气度节操。高祖器重他,对他说:“叔父必定能为国家楷模,匡正辅助我,现可改名为元匡,以成就善始善终的美好。”
世宗即位,元匡屡经升迁为给事黄门侍郎。茹皓开始受宠信,百官有些畏惧他。世宗曾经祭祀陵墓返回,韶令元匡陪同乘车,又命茹皓上车。茹皓撩起衣裳将要上来,元匡劝阻,世宗就推他让他下去,茹皓恨元匡变了脸色。当时的人都佩服他的忠诚正直。世宗亲掌朝政,授任他为肆州刺史。元匡违忤茹皓,担忧被他陷害,清廉谨慎整饬自己,十分有声望政绩。调任恒州刺史,征入任大宗正卿、河南邑中正。
元匡上奏亲王和始藩王、二藩王的妻子都有妃号,而三藩王以下都称为妻,上不能同受妃子名号,而下不如五品以上官员有命妇的名号,私下感到疑惑。韶令说:“丈夫在朝廷颢贵,妻子在家中荣耀,妇女没有定准,提升依从她的丈夫。三藩王既受王的封爵,妃的名号也应同等。妻子,是齐的意思,道理上和自己平齐,可依妃子的条例。”从此三藩王妻子的名号才确定。后来授任度支尚书。元匡上奏援引乐陵王、章武王的条例,请求继承洛侯的封爵,诏令交付尚书议论。尚书上奏准许继承封爵,来表示兴亡继绝的义理。
元匡和尚书令高肇不和,时常没有顺服的神色。当时世宗把政事委托给高肇,朝廷都畏惧高肇,衹有元匡和高肇对抗。首先自己制造棺材,放置在厅事中,想要用车载上棺材前往宫廷,论说高肇的罪恶,以自杀恳切规劝。高肇听说后厌恶他。元匡后来因为和太常刘芳争议度量单位,就和高肇翻了脸。御史中尉王显举奏元匡说:自从晋朝失去控御,各僭越政权竞相兴起,礼乐制度崩溃,人际关系败坏。大魏顺应天命,拥有四海。高祖孝文皇帝以睿智圣明统御天下,恢复旧日典章。于是命令已故中书监高闾广泛招致儒林人物,推究乐府,依据六经,参考各朝志书,用黍来裁定寸的长度,将要靠近周汉旧日典章。遇到建造迁移,还没有完成。高祖思虑深入,参考经传记载,以一黍的大小,来确定分的规格,依据它为尺,公布施行。
到正始年间,已故太乐令公孙崇私自立意,以十二粒黍为寸,另外造作尺度,定律管改钟斛。都要造成时,上奏请求观看测试。当时命令太常卿臣刘芳,因公孙崇造作已成,请他集合朝廷英才,商议得失。刘芳怀疑公孙崇的尺度和先朝不相同,考察它的制作,和经史又有差异,推究造作很少依据,不宜施行。当时尚书令臣高肇、清河王元恽等人因公孙崇造作谬误,和周礼不相同,就奏请臣刘芳依据周礼另行制造,造成后测量考校,采用好的。而刘芳认为先朝尺度,事情合乎古代典章。就依照前面的诏书,用黍改定寸,并呈报朝廷,来裁断钟磬类乐器。造时评议的人,大多说刘芳是对的,惟独黄门侍郎臣孙惠蔚附和公孙塞。二者的差别,接连经过考察评议。而尚书令臣高肇以刘芳所造为是。公孙崇去世以后,塞菌也造一尺,仍说赞同公莲崇。用来比照公孙崇的尺,自相违背。思量再三,以为刘芳所造是准确的。然而尚书臣元匡上奏说刘芳孙惠蔚两种尺,长短不一样,考察两个律管,容积不同。说是采取中等黍粒,校正那二家,说是都有差误,没法折中,自己确立一种尺度,请求商议评定。当时议论的人,有的赞同元匡。两种意见分歧,没有立即决定。高肇又说,权斛斗尺,颁行已经很久,现在所议论的,哪裹理解先朝旨意?应该依先朝旧尺为准。
从那以后,而元匡和高肇在尚书省厉声谈论,脸色严肃,使官位的高低失去正常次序,议论纷杂不再有固定的伦常。元匡又上奏列举,依据自己的十是,说刘芳的十不是。又说:“高肇从前接受皇帝的旨令,和刘芳一起经营督察,规划树立钟石的名字,希望传播制作的声誉。却凭藉掌管大权的尊贵,依仗舅氏的势力,给予夺取任凭心思,赞美否定全随自己。阿附刘芳,阻隔臣下事务,望着权势附和的以好言好语相交接,依经籍考古事的就被愤怒斥责。虽然没有指鹿为马,移天迁,实在使含蓄宽容的人,在座位上屏住呼吸,心怀道德的人,在侍宴时张口结舌。”又说:“刘芳从前和公孙崇竞争,总说是自己造作,现在和臣下谈论,忽称先朝。这难道不是从前以为可行,就要自己谋取名声,后来知道错误,就推到先朝?完全不是大臣的礼节,深深失去做臣下的道义。再在权臣的面前考校,在不公正的手中测量,臣下必定在朝中被砍足,抱玉璞于人群之外。”嚣张的言论放肆的意图,传遍朝野。
然而元匡职掌是出纳王命,静言进谏,斗尺权度,正是他所掌管的。如果自己有所见解,能选定优劣,应该首倡正义一端,早h辨别各种疑惑,为什么沉默在心中顺从别人,不发一言,见到刘芳成事,才有这段话?估量刘芳的才学,和元匡相差很远,所见到的深浅,不应该相等。现在才开始发言,恐怕这是出于心中要藉用别人的智慧,规划实现虚假的声誉。况且元匡奏疏中说:“所依据的铜称锤,形状如同古代记载,表明是汉朝所制,不是新莽另造。”以及考查权铭说:“黄帝始祖,德行布于有虞氏,虞帝始祖,德行布于新。”如果是王莽辅佐汉朝时的事,哪有铭刻僭伪的新莽名号的道理呢?又推寻王莽传说,王莽代行朝政期间,就改变汉朝制度。考校两个证据,不是汉朝的称锤是很明确的。他又说:“刘芳所造的,又短于先朝的尺度。”臣下比较后,的确相合。又说:“刘芳的尺和千金堰不相同。”臣下再测量比较,因而见到它们不同。两三个虚浮不当的例子,难以作为依据准则。又说:“一起构造不同尺度,狂妄制作疑似的标准,假托是先朝所行,说不是自己所制。”
臣下考察这中间的欺诈,是在于元匡,不在于刘芳。凭什么这样说?刘芳先受命令,专门制造钟律,管籥的好坏,是他所裁定的,权斛尺度,本不是他的事。此前门下省索取刘芳的尺度,而刘芳以牒呈报告说:“依照先朝所颁行的新尺,又符合下黍,不加增减,制造钟律,调定分寸而已。”检查亘匡造尺在牒呈一年以后,刘芳在当时,元匡还没同他相争论,已有这份牒呈,哪裹是欺诈呢?考核公孙崇造寸,是积黍十二粒,众所周知的;而刘芳造寸,仅止十粒黍,也都出自先朝诏书。以黍成寸,前后清楚,哪有要自己谋取名声的道理?高肇任尚书省长官,百官瞻望他,言行动静,一定要和众人瞻仰的身份相符合。如果仗恃权势阿谀结党,诈托先朝韶书,将要指鹿为马,迁日移天,就是越电的盏适,如何治理人?高肇如没有这种行为,五垦便是诬陷宰相,诽谤清明的时代。哪应谈论之间,就有指鹿为马的事情;赞同否定之时,轻率产生砍足的言语?走遍诈称惑人,事情发生在衰落的秦国;主塑怀抱玉璞,时代遭遇暴虐的楚国。哪应在人才济济的朝代,而有这种诽谤呢。蛊惑朝廷视听,不恭敬到极点,请求将高肇、元匡都囚禁在尚书省,推究核实本源,交付廷尉定罪。
诏令称“可”有关官员上奏元匡诬陷高肇,处以元匡死刑。世宗宽恕他的死罪,降职为光禄大夫。
又兼任宗正卿,外出任兖州刺史。元匡出发前。皇帝在东堂接见,慰劳勉励他。元匡还以为尺度钟律的事,是国家的大典,先前虽被南台御史弹劾,然而还要再议论,如议论的时候,希望准许臣下暂时奔赴。世宗说:“刘芳学问高于一世之人,深明典章故实。而你依据的,和先朝的尺却一寸超过一黍,怎么能又说是先朝的意思呢?兖州刺史所坚持的不合经典,今后议论的时候,什么时候等待您赶往都城呢?”
肃宗初年,召入任御史中尉。元匡弹劾纠察严厉,开始举奏于忠,随之弹劾高聪等人免去官职,灵太后都不准许。因违背他纠察恶人的心愿,又担心元匡请求解职,朝廷想奖励安慰他,就升任他为安南将军,后来加授镇束将军。
元匡屡次不断地请求更改衡器,这时皇帝下诏说:“谨慎审查称锤尺度,是自古的美好法典,确定典章改革历法,是前代的优良规则。元匡是宗室中的贤明正派人物,留心已久,可命令再召集儒生贵族,及时检验决断。务必使衡器适中,使寸籥不舛误。”又下诏说:“已故广平殇王洛侯,出自于恭宗,英年早逝,封国削除祭祀废止,不祭祀已有些时曰。元匡亲近犹如他的儿子,私相继承的岁月已久,应该树立藩屏,永保磐石之固,可特许继承王爵,封为束平郡王。”元匡所制尺度结束,请求聚集朝廷官员商议决定是非得失。下诏交付门下省、尚书省、三府、九卿商议决定后上奏。太师、高阳王元雍等人商议说:“伏惟高祖改革度量衡已经固定,元匡现在新造的,稍微有不同。而且元匡说所造的尺度和汉志王莽的衡器量器没有不同。又晋朝中书监荀勖说,后汉到魏国,一尺长于古代四分多。于是依照周礼,累积黍子以确定度量,据古代玉律和钟,就加以改正。推寻荀勖所造的尺和高祖所决定的,毫厘相同。又侍中崔光得到古代象尺,其时也依商议命令施用。仰首思念孝文皇帝,德行超越前代帝王,睿智照耀下面的臣民,是不可磨灭的法式,事情难以改变。臣下等人参与讨论,请求停止元匡的议论,永远遵循先皇的制度。”下诏依从他们的建议。
元匡每有上奏请求,尚书令、任城王元澄马上坚持己见否决他,元匡刚烈狭隘,心中就不满。先前所造的棺材还在寺院中,就又加以整修,将要同元澄相攻击。元澄逐渐知道了。后来将要赶往尚书省,和元匡在途中相遇,掌管车马的仆隶互相打起来,朝野惊骇。元澄因此上奏元匡的罪状三十多条,廷尉判处他死刑。诏令交付八座商议,特地加以宽恕,削夺爵位免除官职。三公郎中辛雄上奏为他伸冤,后来特地授任他为平州刺史,调任青州刺史,不久担任关右都督,兼尚书行台。遇到疾病回京城。孝昌初年,去世,谧号为文贞。后来追复本来的爵位,改封为济南王。
第四个儿子元献,继承爵位。齐国接受禅让,爵位依例降低。
任城王元云,五岁时,恭宗逝世,啼哭不断声。世祖听说后呼唤他,抱着他哭泣说:“你为什么懂得有成年人的心意?”和平五年封,任命他为使持节、侍中、征束大将军、和龙镇都大将。显祖时,任命他为都督中外诸军事、中都坐大官,受理民众诉讼,很得当时人赞誉。
延兴年间,显祖召集群臣,想要传授帝位给匕王子推。王公卿大夫,没有人敢先发言。元云进奏说:“陛下正要兴起太平,临制天下,岂能够上违背宗庙,下抛弃百姓?父子相传授,由来很久了,皇魏兴起后,没有改变。储君是嫡系子孙,圣明的德行早巳昭明。陛下如一定要割舍世俗事务,在清静中颐养神情,委托的储君,应该继承大位。如果要舍弃储君,轻易改变帝位,恐怕不是先代圣人的心意,会惊动人心。另外,天下是祖宗的天下,而陛下擅自改动帝位,上违背七庙的神灵,下助长奸猾混乱的途径,这是祸福的起源,希望深入思考谨慎对待。”太尉盘又进奏说:“陛下现在要从外面挑选众王而传位给皇叔,臣下恐怕春秋祭祀,辈分紊乱,万一陛下逝世以后,必然有逆祭的讥讽,希望深入思考任城王的话。”束阳公亘歪等人进奏说:“皇太子虽然圣明的德行早已显著,然而实在幼小。陛下正年富力强,刚执掌机要政务,普天之下万民景仰,率土之滨人心相向,陛下想要独善其身,不把万民放在心上,那宗庙怎么办?百姓怎么办?”显祖说:“储君是嫡系子孙,接受禅让的帝位,各位大臣辅助他,有什么不可以?”于是传位给高祖。
后来蠕蠕侵犯边境,元云担任中军大都督,跟随显祖讨伐他们,在大沙漠中相遇。事情记载在蠕蠕传。后来仇池氐人反叛,任命元云为征西大将军讨伐平定他们。授任都督徐兖二州缘淮诸军事、征束大将军、开府、徐州刺史。元云因太妃盖氏逝世,上奏疏请求解除职务,显祖不准许,元云悲伤地号哭引起疾病发作,才答应他的请求。秉性善于安抚,得到徐州民众的欢心,为百姓所追念。赠送的钱财,全不接受。显祖听说后嘉奖他。又任命他为侍中、中都大官,赐给帛一千匹、羊一千口。出任冀州刺史,仍任本号将军。元云留心政事,很得民心,这时全州请求每户纳绢五尺、粟五升来报答元云的恩德。高祖嘉奖他,调任使持节、都督陕西诸军事、征南大将军、长安镇都大将、雍州刺史。元云廉洁谨慎整饬自己,留心政事案件,抑制豪强,盗贼止息,州中民众歌颂他的有一千多人。文明太后嘉奖他,赐给帛一千匹。太和五年,在州中逝世。遣令俭约地安葬,不要接受赠送的车马衣被。各个儿子遵奉他的旨意。灵柩被运到京城,皇帝亲自前去,哭得哀伤悲恸,追赠本来的官职,谧号为康。在云中的金陵陪葬。
元云的长子元澄,字道镇,年轻时爱好学习。等到康王逝世,元澄服丧以孝顺闻名。继承封爵,加授征北大将军。高祖时,蠕蠕军侵犯边境,加授元澄为使持节、都督北讨诸军事去讨伐他们。蠕蠕军逃走,又因氐人羌人反叛,授任元澄为都督梁益荆三州诸军事、征南大将军、梁州刺史。文明太后接见元澄,告诫勉励他,回头对中书令李冲说:“这个孩子神采动人,言谈娴静文雅,将成为宗室杰出人物。这次行动派遣他必定如我的意。你尽管记下来,我是不随意谈论人和事的。”梁州氐人头领杨仲显、婆罗、杨卜兄弟和符叱盘等人,白以为居住边境地势险要,世代足山地狡徒。元澄到州中,估量那裹的风俗,诱导怀柔。上奏表送婆罗到京城,授任仲显为循城镇副将,杨卜为广业太守,叱盘为固道镇副将,其余的头领,各依据才能而任用他们,归附者赏赐,违背命令者加以诛杀,于是仇池安定,西南依附顺从。加授元澄为侍中,赐给衣服一套、乘马一匹,来表彰他的才能。
后来改任征东大将军、开府、徐州刺史,十分有声誉和政绩。到京城朝见,在皇信堂接见。高祖诏令元澄说:“从前郑国的子产铸造刑书,而晋国的叔向斥责他。这两人都是贤明的人,究竟是谁得谁失?”元澄回答说:“郑国寡小微弱,受强大邻国的威慑,民心的去就,除非刑法不能控制,所以铸造刑书来显示威风。虽然违背古代法度,合乎当时变通的道理,依据时代匡救世务,子产是得。而叔向讥讽议论,表示不忘古代,可以同他谈论道德,不可同他谈论变通。”高祖说:“任城王将要成为魏国的子产。”元澄说:“子产的方法适合于当时,声名流传在史籍中。臣下平庸浅薄,哪敢接近他?现在陛下以四海为家,宣扬文德来怀柔天下,衹是长江南还阻隔,车轨文字不统一,末代的民众,容易以威风制服,难以用礼制治理。浅见以为子产的刑法,还应暂时使用,天下统一以后,就用道德来教化他们。”高祖心中正要变革,很赞赏元澄的回答,笑着说:“不是任城王不能认识变革的道理。我正要改革朝廷制度,将和任城王一同完成万代的功业。”
后来征入任中书令,改任尚书令。萧赜派庾摹来朝见,庾草见到元澄气韵刚健雅致,风度清秀脱俗,对主客郎张彝说:“从前魏国的任城王以武艺著称,今日魏国的任城王足以文采得到赞美。”当时下诏宴请四庙的儿子,下到玄孙的后代,在皇信堂举行宗室的宴会,不以爵位品级为顺序,全按辈分为次第,用家人的礼仪。高祖说:“行礼结束,要使宗室各谈自己的志向,可一律赋诗。”特地命元澄作七言连韵的诗,和高祖来回打赌比赛,以至于极度欢乐,到夜晚才结束宴会。
后来高祖对外表示向南讨伐,内心在于谋划迁都,在明堂左侧的偏室斋戒,诏令太常卿王谌,命他亲自以龟骨和周易占卜向南征伐的事情,征兆遇到了革卦。高祖说:“这是殷汤周武王改朝换代,顺应上天民众的卦。”群臣没有人敢说话。元澄进奏说:“周易说革是变更的意思。将要顺应上天民众,改变君臣的命运,殷汤周武王得到它是吉利的。陛下拥有天下,世代相继。现在说占卜征讨,才可说是讨伐反叛,不能说是改朝换代。这不是君主的卦,不可全称为吉利。”高祖大声地说:“象传说‘大人像猛虎一样推行变革,,为什么说不吉利?”元还说:“陛下如龙兴起已经很久,哪可仅同于老虎般的变革?”高祖勃然变脸说:“国家是我的国家,任城王却要沮丧众人的斗志!”元澄说:“我的确知道国家是陛下的国家,然而臣下是国家的臣子,参与顾问的事情,当竭尽愚蠢的心意。”产担已经定下主意坚决实行,厌恶元澄的逭番回答,很久才消气,说:“各谈自己的心意,这又有什么妨碍?”皇帝回宫,就召见元澄。没来得及升上台阶,远远地对他说:“刚才的革卦,现在要再讨论。明堂中的愤怒,是担心众人竞相谈论,阻碍我的大计划,所以脸色严厉恐吓文武官员而已,想来你是理解我的心意的。”就单独对五迢说:“现在的行动,实在知道不容易。衹是国家兴起于北方,迁居到平城,虽然拥有四海,但版图没统一,这片土地是用武的地方,不能够以文德治理,移风易俗,实在是十分困难。函谷关是皇帝住宅,黄河洛水是君王乡里,利用这次大举出兵,占据中原,任城王心中以为怎么样?”丞迢说:“但业渔丞中原地区,占据天下的中央,陛下统治华夏,平定边远地带,百姓听到这种事,应当大加庆贺。”高祖说:“北方人留恋本土,忽然听说将要迁移,不能不受到惊扰。”元澄说:“造既不是平常的事,就不是平常的人所理解的,祇需要在陛下心中决断,这些人又能怎么样呢?”高祖说:“任城王就是我的强王皇。”加授运迁为抚军大将军、太子少保,又兼任尚书左仆射。等到皇帝前往洛阳,定下迁都的计策,高祖下诏说:“迁移的旨意,必须访问众人。将派遣任城王乘驿马到代京,询问那裹的百官,议论决定可以与否。近et论说革卦,现在真正是所谓变革了,任城王可要努力啊!”到了代都,众人听到迁都的诏令,无不惊讶遑遽。元澄援引古今事例,慢慢地开导他们,众人才理解信服。元澄于是向南奔驰回去报告,在滑台与皇帝相会。高祖非常高兴地说:“如果不是任城王,我的事业不能完成。”元澄跟随前往邺宫,授任他为吏部尚书。
等到前往代京,皇帝向北巡视,留下元澄挑选旧日臣属。当初,魏国从公侯以下,直到候补官员,动不动有万把人,闲散无事。元澄区分为三等,衡量他们的优劣,尽量发挥他们的作用,都没有怨恨的。皇帝回到洛京,又命令他兼任右仆射。
高祖到达北邙,于是前往洪池,命令元澄侍奉他登上龙船,就赋诗抒发胸怀。高祖说:“我昨天夜晚梦见一个老头,头发两鬓斑白,整理衣帽,在路旁叩拜站立。我奇怪地问他,他自称是晋朝的侍中嵇绍,所以在这儿迎接。他神色爽朗而卑微畏惧,好像有事相求。”元澄回答说:“晋朝的祸乱,嵇绍用身体保卫君主,死在君主旁。也是晋朝的忠臣;比干遭遇商纣王凶恶暴虐,忠心规劝被剖开胸膛,可以说是殷朝的优秀官员。二人都为国事而死,坟墓都在道路周围。然而陛下迁都到渥水洛水,经过殷墟而吊祭比干,到盗腥后却遣忘了虱瀣,恐怕是他企求恩典而托梦。”产担说:“我有什么德行,能感动九泉之下的通达之士呢?不过实在思虑追尊礼敬先代贤人,褒扬忠诚有德之士,比干、嵇绍都是古代的忠诚壮烈人物,而我却一意偏重于比干,礼仪上疏略了盛钮,心中有惭愧的感觉。既有这个梦,或许如同任城王所说的。”于是寻求嵇绍的墓地,派遣使者吊祭。
萧鸾杀死芦堕箠而自己登位,坚业的壅业刺史蔓卢请求献出塞屋归附。分别调遣各将领,皇帝将亲自赶赴那裹。豫州又上奏,曹虎投诚的使者不再前来。高祖延请元澄和咸阳王元禧、彭城王元勰、司徒冯诞、司空穆亮、镇南将军李冲等人商议这件事。高祖说:“近来得到边远州的奏疏说,襄阳仰慕教化,我将出兵到长江沔水,为他们造成声势。现在又有奏疏说,他们不再派使者,在出兵留下的计策上,究竟要怎么办?”元禧等人有的说应该出兵,有的说应该留下来。高祖说:“众人议论纷纷,意见不相同,我不知听从谁。如一定要分析透出兵留下的利弊,使言论道理都顺畅,应该有正反两方,互相启发。任城王和镇南将军发表应留下的议论,我将发表应出兵的议论,各位都坐下倾听得失,依从有道理的一方。”这时高祖说:“二位贤士可试论留下的计策。”李冲应对说:“臣下等人正因迁徙草创,人们就安居乐业,而他们在内接应的消息不确切,不应轻易出动。”高祖说:“襄阳归附的消息,似乎是不真实的。也知道刚迁徙的民众,不宜有劳役。万一他们归附是真实的,就应该利用他们的诚心归附,远则有会稽的会合,近则可以平定长江以北。如果他们归附是假的,也可巡察淮水荆楚,询问民众的疾苦,使那裹的百姓,知道君主德行的分布,又有什么损害而顾惜这一举动呢?万一投降的消息是真实的,而停留下来不安抚接应,不也是阻隔归顺者,毁坏我的大谋略吗?”元澄说:“投降的消息如果确切,应该有奏疏人质。可是他们的使者一返回,就沉默没有音讯,欺诈是显而易见的。现在代京迁移的民众,人人怀有留恋本土的心情,大大小小的相连带,才到达洛邑,居住没有一根椽的房子,家中缺乏一石的粮食,却使他们带着怨言痛苦出征,哭泣面对兵刃,恐怕不是载歌载舞的军队。如今宫室初建,又当春耕时节,正是百姓奋力营造宫室之,农夫出力之秋,应免其逃债之罪以示恩惠。而且朝廷军队已经支援,不能确知是否赶赴接应。如果归附属实,力量足以接纳安抚,等到他们攻克平定襄阳沔水,然后陛下出动。现在平白无故辛劳跋涉,徒劳地往返,恐怕损伤陛下声威,更助长贼寇胆量,希望皇上在上观察盘庚开始迁徙的艰难,在下同情诗人由庚的咏叹,安定新都城,赐恩惠康乐于百姓。”然而司空穆亮以为应出兵,公卿都赞同他的意见。元澄对穆亮说:“您在外面见到旌旗斧铁列出后,而有忧虑的神色,每每听到谈论,不愿意这次的出兵,为什么见到皇上后改变成这样的话?当面背后不相同,事情涉及到欺诈谄谀,这不是所谓论道之士的德行,更失去大臣的体统,如万一有倾覆失败,当是由于各位谄谀的臣子。”李冲说:“任城王可以说是忠于国家,希望陛下深入考察他的言论。臣下等人在外面,都畏惧出征,无论贵重和卑贱,不商议而话语同,惟愿陛下心中裁断正确与否。”高祖说: “任城王正以大臣顺从我,就有如此的议论。不顺从我的,哪能肯定都是忠臣而全都认识安危呢?小忠是大忠的对头,不是很相似吗?”元澄说:“臣下愚笨昏啧,不能识别大道理,所能谈论的,虽然事涉小忠,总是竭尽微薄的诚心,不知道有大忠的人是依据什么?”高祖说:“任城王如果居于三公的地位,想使大忠在于己身吗?”元澄说:“臣下的确才能不够任三公,智慧不足执政,万一忝居公辅地位,希望依职责行事,不违背我的心愿。”高祖大笑。元澄又对穆亮说:“从前汲黯在汉武帝面前当面责备公孙弘吃粗食,睡布被,说他是欺诈。这时公瑟弘谦让卑下。武帝赞叹汲黯最忠诚,公孙弘有长者风度,二人都有贤士之称。您的德操等同从前的贤士,希望思虑长者的言语。”高祖笑着说:“任城王想把自己比作汲黯。而且所说的是公心,不知得失在哪裹,为何就向司空道歉呢?”皇帝于是向南征讨。
开始封建五等诸侯,元澄食邑为一千户。后来跟随征伐到悬瓠,因病重回京城。皇帝在汝水边为他饯行,赋诗而分别。皇帝回到洛阳,在清邀堂接见王公侍臣。直担说:“这个堂建成以来,没有和王公实行饮宴游乐的礼仪。后面束合的廊厢又粗略建成,所以现在和各位贤士要没有一个高处不登上去,没有一个小地方不进去。”于是到流坦昼。直但说:“这道弯曲的水流也是有意义的,取义为天道曲折而成,万物没有滞积。”随之到洗烦池。宣担说:“这个池中也有好鱼。”元澄说:“这就是所谓的‘水藻丛中鱼藏身,不见尾巴见大头’。”高祖说:“而且还采用‘国王游览到灵沼,满池鱼儿欢跳动。”随之到观德殿。高祖说:“以射箭观察德行,所以就这样命名。”随之到凝闲堂。高祖说:“名目总是有它的意义的,这裹大概是采用夫子闲居的意义。不能放纵奢侈而忘记俭约,自感安定而忘记危险,所以这个堂后面称作茅茨堂。”对李冲说:“这里柬面叫步元廉,西面叫游凯廉。这个堂上虽然没有唐尧那样的君主,各位应无愧于八元、八凯。”李冲回答说:“臣下既遇到了唐尧似的君主,不敢推卸八元、八凯的声誉。”高祖说:“太阳将要落山,我们同宗有考核的义理,你们将出去不远了,为什么沉默,不表现出善言呢?”就命令黄门侍郎崔光、郭祚,通直郎邢峦、崔休等人赋诗抒发志向。到了点灯烛的时刻,公卿告退。李冲两次叩拜祝愿皇帝万寿无疆。高祖说:“你刚才因点燃灯烛而告辞,又祝愿长寿,我用南山的诗篇回报你。”高祖说:“点燃灯烛而告辞,是异姓的礼仪;在夜间考核,是宗族的义理。你们姑且回去,我和宗室各王,要完成遣夜间的饮宴。”
元澄又跟随前往邺城。回到洛阳,以出纳王命的辛劳,增加封邑五百户。因公事获罪免除官职。不久兼任吏部尚书。恒州刺史穆泰在州中图谋反叛,推举朔州刺史、阳平王元颐为首领。元颐上奏了他的事情。高祖召唤元澄进入凝闲堂朝见,说:“刚刚得到阳平王奏疏说,穆泰图谋作乱,引诱宗室成员。万一如此,刚刚迁移京城,北方人留恋旧居,南北动乱不安,我在洛阳不能立足。这件事非任城王不能处理,可为我勉强支撑病体赶往北方。如果他们力量薄弱,直接前往擒获消灭;如果他们势力强大,可秉承制命调发并州肆州军队去消灭他们。虽然知道王患病,既是国家大事,不容许推辞。”元澄说:“穆塞等人愚蠢迷惑,祇是留恋本土才这样做,没有远大的谋略。臣下的确怯懦软弱,但不怕这些人,虽然又患病,哪敢推辞?当恭谨竭尽心力,以生命为代价,希望陛下不要担忧。”高祖笑着说:“得以让任城王这次出兵,我还担忧什么呢?”于是授予元澄符节,铜虎、竹使符,御仗,侍卫兵士,又任行恒州事。行进到雁门,太守在夜晚报告穆泰已掌握军队向西到阳平王那裹,在城外集结,仅见到弓箭兵器。元澄听说后就快速前进。这时右丞孟斌说:“事情不可估量,必须依照命令召集并州肆州的军队,然后慢慢行动。”元澄说:“穆泰既谋反,应占据坚固的城池,却另外迎接阳平王,估计他的所作所为,似乎是势力薄弱。穆泰既然不相抵御,无故调发军队,是不适宜的。衹要快速前去压住他,民众的心自然安定。”于是日夜赶路,行动出乎对方意料之外。又派遣治书侍御史李焕先行赶去,到了就擒获穆泰,民心安然。详审穆泰的党羽,罪人都查出来了,钜鹿公陆散、安乐侯元隆等一百多人都投入监狱囚禁。列举情况上奏疏报告,高祖读过奏疏非常高兴,召集公卿以下将奏疏给他们看,说:“我的任城王可以说是国家的大臣,审讯罪犯,即使皋陶判案,哪能超过他?”回头对处阳王等人说:“你们如果在他的位置,不能处理得这样好。”皇帝不久前往平城,慰劳元澄说:“任城王这次出兵,很符合我远大的寄托。”丞还回答说:“陛下的声威远布,罪人无处逃脱刑罚,臣下有什么功劳?”接见叛逆的人,没有一个人喊冤枉,当时人无不感叹。高祖回头对左右的人说:“从前孔子说:‘审判诉讼我和别人一样,力求做到的是使诉讼不发生。’自然圣人的审判诉讼,恐怕不是平常人所可比拟的,一定要使诉讼不发生,今日看到了。”任命元澄为正尚书。
皇帝向南征伐,留下元澄居中镇守,又兼右仆射。元澄上奏请拿出封国一年的秩俸田租布帛帮助供给军用物资,诏令接受一半。高祖前往邺城,遇到直重蛮昼反叛,皇帝将亲自讨伐他。五运上奏规劝不应亲自出兵。恰好江阳王元继平定翅画,才作罢。直担回到渣堡,接见公卿。龃说:“治理国家的根本,以礼乐教化为首。我离开京城以来,礼乐教化是否日日更新呢尸”五澄回答说:“臣下以为是日et更新。”高祖说:“我昨天进城,看到车上的妇女戴帽子却穿着小短袄,行为如此,尚书为什么不纠察?”元澄说:“穿小短袄的还是少于不穿的。”高祖说:“实在奇怪!任城王的意思是要让她们都这样打扮吗?一句话就可丧失国家,就是说的这些吧?可命令史官记载下来。”又说:“君王不由苍天降下辅佐,都是选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们。我选拔人失当,任凭一群妇女出现稀奇事,应该另行选拔。任城王在尚书省,是提起天下的总绳,还是仅画押而已?”元澄说:“臣下实在是画押而已。”高祖说:“如这样就是一个令史也足够了,何必用任城王呢?”又说:“我派遣舍人宣读诏书,为什么使小人听到?”元澄说:“当时虽有办事人员,离诏书也远。”高祖说:“远就听不到,听得到就不远。既然能听到诏书,道理是可推知的。”这时留守的群臣就取下帽子认罪。不久授任元澄为尚书右仆射。 萧宝卷派遣他的太尉陈显达进犯汉水以北。这时高祖患病,召元澄进清徽堂朝见。下诏说:“题达侵犯扰乱,冱扰不安定,我不亲自出兵,不能消灭这群贼寇。我患病多年,气力衰竭,如有意外,委托任城王处理人事。遣段时间任城王必须跟随我。”元澄哭泣着回答说:“臣下应当用尽全身的力量,以性命来报答。”于是跟随皇帝向南征伐。高祖逝世,元澄受遣诏辅政。
初年,有投降的人严叔懋告发尚书令王蛊派遣孔思达暗中勾结宜鲞,图谋叛乱,宣卷派遣愈壬迈送敕书给王盛,全远回到南方,王卢送马匹给裴叔业作凭信。五违相信这件事,就上奏王卢将要叛变,就令囚禁他。咸阳、北海二王上奏元澄擅自囚禁宰辅,免除元澄的官职回到第宅。
不久外出任平西将军、梁州刺史。以母亲年老为由推辞。授任他为安束将军、相州刺史,又执意推辞。改任他为安西将军、雍州刺史。不久征召他赶赴秋季末的练兵。授任他为都督淮南诸军事、镇南大将军、开府、扬州刺史。到任祭扫逊拯邀的墓,毁弃蓝王塞的庙。接连上奏疏向南征伐,世塞不准许。又推辞说母亲年老,乞求解除州职,皇帝扣压下来不回答。加授他为散骑常侍。
元澄上奏疏说:“臣下在前朝受训,依规矩行事颇有时,往日言论和旧法规,也听到了一些。又从前在恒山代京,亲自在皇宗学校学习,熟秘序疑庭中没有空缺的h子。臣下每次侍奉在座,先帝未尝不把尚书诸典放在心中,按礼经行事,行礼的规则,没有一时丢下。自从在中原兴起,正要加强礼乐教化,宗室的规范,每被托付,四门建学的人员,我受命挑选。自从先帝逝世,来不及履行职责,学校空受四门的名称,宗室人员缺略四季的学业,士子的系统,在这裹将废止。臣下每想到造件事,私下裹伤心。圣明的谋略宏大深远,四方少事,平安的时刻,就在现在。为什么在太平的时代,而使士子的叹息产生,圣明的日子,而使宗室人员的教育缺略呢浅见以为可命令有关官员,修复皇宗的学校,开创四门的教化,使将要衰落的宗族,曰有所得月有所进。”世宗下诏说:“后代崇尚学业,是自古以来的大典,重臣的教导,不应长久荒废,尚书可再根据需要兴建学校。”元澄又上奏疏称母亲有病请求解除少职,不准许。
萧衍的将领张嚣之进犯攻占夷陵戍,元澄派遣辅国将军成兴率领步兵骑兵赶去讨伐,大败嚣之,收复夷陵,嚣之逃跑。又派遣长风戍守头领奇道显攻打萧衍的阴山戍,打败他们,杀死戍守头领龙骧将军、都亭侯梅兴祖。又率兵攻打白稿戍,又打败他们,杀死他们的宁朔将军、关内侯吴道爽。元澄上奏疏说:“萧衍频繁截断束关,想要使巢湖泛滥。湖周围四百多里,束关汇合长江的地方,宽不过几十步,如果贼寇的计谋得逞,大湖灌注,淮水以南的各据点就一定与晋阳的事相同了。又吴人楚人习惯水战,又灌水又掳掠,淮水以南的土地,将不是国家所有。寿阳离长江五百多里,民众惊惶不安,都畏惧水害。如果利用民众的愿望,攻打敌人的空虚,预先指挥各州,调集兵马,初秋大规模集结,则南方水流可成为战马饮水的渡口,霍岭必定成为留连徘徊的观望台,事情贵于顺应时机,计划必须尽早。纵然统一不一定成功,长江以西自然是没有什么可忧虑的。如果犹豫慢慢地考虑,不加以消除讨伐,关塞建成后,大水将要到来,平原的民众戍卒定会成为鱼食了。”诏令调发冀、定、瀛、相、并、济六州二万人,马一千五百匹,命令在秋季第二个月的正中全部聚集到淮水以南,加上寿阳原来的兵士三万人,交给元澄指挥。
在这以前朝廷商议有向南征伐的意图,任命萧宝夤为东扬,史占据东城,陈伯之为江州刺史戍守阳石,任命元澄总领二镇,交给他调度。到这时统领军队向前讨伐。因束关是水路要道,大岘城地势险要,束关放水,阳石、合肥有急水高悬的逼迫,不谋取大岘,历阳就可利用险阻的支援,淮陵是陆路,九山是水路,都应该筹划。于是派遣统军傅竖眼、王神念等人进军停驻大岘、东关、九山、淮陵,都分别调遣各将领,日夜赶路据有,总领大众,前后相接。而神念攻下关要、颖川两座城池,杀死萧衍的军主费尼。然而萧衍的宁朔将军韦惠、龙骧将军李伯由仍然固守大岘。元澄派遣统军党法宗、傅竖眼等人进军攻克大岘,于是包围白塔、牵城,几天之间,韦惠等人就逃跑溃散了。萧衍的清溪戍望风四散而逃。萧衍的徐州刺史司马明素率领部众三千人,想支援九山;徐州长史潘伯邻打算固守淮陵;宁朔将军王燮仗恃焦城的险阻。法宗进军攻克焦城,打下淮陵,擒获明素,杀死伯邻。萧衍的济阴太守王厚强、庐江太守裴邃也立即逃奔回去。世宗诏令元澄说:“将军在内昭示文德,在外传布武功,奋起大谋略,将扫荡长江句吴。旌旗刚张开,贼寇就丧气,精锐的军队刚奔驰,东关就被席卷。料想江湖波浪平息,就在早晚而已。你所传送的首级,都已详知。”
当初,五还出兵征讨以后,盖鱼的将领差庆真偷袭占据画画的外城,查王芦童鱼出击赶走了他。长史韦缵获罪免官,元澄在外地没受牵连。于是攻打钟离。世宗又下诏:“钟离如果粮食吃光,三个月以前,固然可以攻克,如到四个月,进丞泛滥上涨,行船没有阻碍,就应妥善考虑。以前战事获胜,这实在是将军的筹划,功勋有常规。如果因水涨难以图取,也可以采用万无一失的计策,不应贪利不成功,招来以后的悔恨。”萧衍的冠军将军张惠绍、游击将军殷暹、骁骑将军趟景悦、龙骧将军张景仁等人率领部众五千人,送粮食到钟离。元澄派遣统军王足、刘思祖等人拦击惠绍等人,大败他们。擒获惠绍、殷暹、景仁及其屯骑校尉史文渊等军主以上二十七人。不久遇到降雨,淮水猛涨,率军回寿春。返回时狼狈不堪,损失兵士四千多人。接连上奏请免除州职,世宗不准许。有关官员奏告军队返回时迷失道路,剥夺元澄的开府,又降三级。造时萧衍有公文,请求交换张惠绍。元澄上奏请求不准许,韶令交付八座商议。尚书令、广阳王元嘉等人进奏应放回他,诏书就准许放回。后来张惠绍果然又侵犯边境。
改任元澄为镇北大将军、定州刺史。当初,民众中时常有意外的征调,百姓烦恼厌恨,前后的州牧郡守,不能免除,元澄多有节省减轻,民众欢欣依赖他。又严明废黜提升赏赐惩罚的法度,上奏减少官府园囿的土地,来分给没有田业的贫困人口,禁止纺织做不了衣服的布绢。母亲孟太妃逝世,服丧因哀伤过度而消瘦,当时人称赞他。守丧期满,授任他为太子太保。
这时高肇掌权,猜忌贤明的亲属。元澄遭高肇离间,时常担心不能保全,就整et喝酒昏醉,来显示荒淫败落。所作所为诡诈越礼,当时人称他神经错乱。
世宗夜晚逝世,事件突然,高肇拥有军队在外面,肃宗年幼,朝野人心不安。元澄被疏远排斥不参与机要事务,而朝廷中有声望的大臣归向于他,领军于忠、侍中崔光等人上奏推举元澄为尚书令,于是众人心中高兴信服。又加授元澄为散骑常侍、骠骑大将军,不久升任司空,加授侍中,继而诏令他兼领尚书令。
当初,正始末年,诏令百官普升一级,而执掌事务的人不明白旨意,刺史、太守、县令受限制而不升。元澄上奏疏说:“私下以为高大的房舍建起,恩泽遍及百官,企盼春天希望繁荣,内外共同庆贺。至于赏赐提升,不到太守县令,自那以来十年,申诉的接连不断。封回从镇远将军、安州刺史召入任太尉长史,元匡从征虏将军、恒州刺史召入任宗正卿,二人的调任,都在诏书下达之前。应受恩赐的道理,完备在这裹。兼任州佐闲居在家的人,王侯臣属与郡丞之类,还受天子恩泽降下,荣耀于当时。然而参谋佐吏的由来,都因为府主。现在府主不受恩典,佐吏却独受,抛弃根本赏赐末节,浅见以为不公平。现在核计刺史、太守、县令等官员,请依照封回、元匡,都同在普升范围,上符合起初施恩百官的意图,下平息诉讼者随声相和的心情。”诏令说:“从今以后,内外的事情,曾经过了先朝的,不能再报告。”元澄上奏疏说:臣下听说尧悬挂规劝的鼓,舜设置指责的木函,都是用来增广耳目到割草打柴人,广开四方视听到天下。太祖开创基业,教化兴隆到远方,历代相承,到现在已九位皇帝。相继照耀,盛衰皆同,给与夺取依时代,治道没有固定的体式。求人指出过错如同饥渴,一言值千金,所以称没有忌讳的朝廷,业绩超越三皂、五帝。高祖幼年继位,文明太后辅助治理,变官制改律令,不是违背典章。等到本代太后临朝听政,为天下做人母的典范,发布仁慈的命令,留心迟滞的案件,有重大冤枉的在九泉之下受到曰月照耀,有微小委屈的在盆子下面希冀得到斜阳的光芒。现在却因是先朝被阻隔,以一个条例被限定,这实在是遵奉先帝的本心,却违背了众人的极大期望。本在于谦虚退让,却违背旧曰典章。恭谨寻思抱有冤屈谋求正直,有时经过几朝。毫厘的差别,纠正它应该迅速;谬误如有千里,四匹马驾的车也追不上。所以礼制有减损增益,事情有同意否定,父亲有直言的儿子,君主有规劝的臣属,琴和瑟不谐和,按道理应该改做。所以防止水流的论说,小放就通畅;乡校中的言语,堵起来就败坏国家。何况陈述冤枉的,哪能以在先朝而遭到压抑。而且先朝受冤枉的,不是故意冤枉他们,有的是有关官员凭自己的爱憎,有的是执掌政事者污浊邪僻,虚构文书施予法令,以惑乱视听。如此冤屈封堵,实在可哀怜。与其越分和过度,宁可失去不守正法的人,乞求收回现在的旨意,仍依从前的诏书。
肃宗下韶说:“阅过奏疏,深深体会到你辅佐补益的心情,三皇法规不同,五代风俗有别,一时的制度,何必要更改?一定说是虚构文书设立旨意,道理在可以申诉的,哪能不同你所坚持的意见呢?可以依照往的制度。”
元澄进奏呈上皇诰宗制和训诂各一卷,是想要皇太后阅览它们,想起到劝诫的助益。又上奏利国救民所应施行的十个条款。一是统一度量衡,公私不相同,应该一致起来。二是应该兴建学校,来明确废黜擢升的法度。三是应该使灭亡的国家族别复兴并继续下去,各推举自己所赏识的人。四是五种调发以外,一律不准烦扰民众,使用民众的劳力,一年不超过三天。五是治理民众的官吏,都必须升降,来显明赏罚。六是逃亡以后代人输纳租税,年代久远的,如果不是手工艺人,听凭定居下来。七是边境兵士逃跑,有的确为战死,都必须精加检查;三长和近亲,如确实隐藏他们,微调这些人代为输纳,没有隐藏的不追究。八是世代经营工商的家庭,又征收租调,无法承受,现在请求免除,使他们专做自己的业务。九是三长禁止奸猾,不能跨地域统领,户不满的,就近合并。十是羽林和虎贲,边境有战事时,可暂时奔赴作战,通常的戍守应派轮番服役的兵士代替他们。灵太后颁下他的奏疏,百官商议,有同意的也有否定的。
当时四个中郎将手下兵力薄弱,不足以保卫京城,元澄上奏应以束中郎将兼任荣阳郡太守,南中郎将兼任鲁阳郡太守,西中郎将兼任恒农郡太守,北中郎将兼任河内郡太守,挑选兼具亲近贤明的二品、三品官员担任,节省不急迫的制作,配备强大的兵力,这样就合乎加固根本、增强主干削弱枝叶的义理。灵太后起初将要听从他的意见,后来议论的人不同意,就作罢了。元澄又再次上奏说:“加固根本应该强大,防止事故的苗头在于预备,所以虽然有文事,不能忘记武功。何况现在南蛮仍然强大,北方妖贼频繁集结,未来的事难以预测,势头同于往日的变故。如果暴乱忽然发生,震动关隘京郊,四府薄弱的兵士,凭什么防御?太乎的时代,可以暂时安全,保留长久,恐怕不是好策略。按臣下愚蠢的见解,中郎将领兵,兼掌治民职务,减省官员充实俸禄,于是乎兼而有之。请求仍依前奏增兵力添名号,将领地位加重后,思念报答的心也就加深了,军队和州郡相依赖,就能表裹都获利,朝廷没有四面张望的忧虑,作乱的人断绝窥伺的愿望了。”最终不被采纳。又认为流民初到边远的军镇,衣食没有依靠,死亡的人多,上奏连同这些人的妻子儿女供给一年的粮食,采纳了他的意见。不久因患病,请求解除职务,不准许。
萧衍在浮山截断淮水作堰,来灌注寿春。于是授任元澄为使持节、大将军、大都督、南讨诸军事,统领军队十万人,将要出兵彭宋地区,不久淮水堰自行毁坏,没有出动。
元澄以为北方边境镇将的选拔身份越来越低,恐怕贼寇窥伺边境,皇室陵墓危险,上奏请求慎重镇将的选拔,加强警卫的严密,诏书不采纳。贼寇进犯,到达旧都,镇将多不是合适人选,各处叛乱,侵犯逼迫陵墓,如同元澄所忧虑的。元澄上奏都城官府守备还不周全,现在军事行动刚安定,不适宜调发民众,请求征集有职位的人以及司州郡县对犯有十杖以上一百鞭以下罪行的囚徒收取赎罪物品,纳绢一匹,输送砖二百块,逐渐修建。下诏听从他的建议。太傅、清河王元恽上奏疏阻止这件事,就停下来没有实行。
元澄又上奏说:“臣下听说赏赐必依道德,来防止恶人的奸诈;惩罚不越轨施加,来免除良好人士的困苦。刑法,是成形之物。每事常有三种从宽处理的情况,秉持律令执行赏罚,不得已然后使用。所以大小案件,以实情考察,一人喊冤嗟叹,也亏损正道。刑罚的得失,是兴衰产生的原因。私下听说司州牧、高阳王臣元雍拷打杀死奉朝请韩元昭、前门下录事姚敬贤,虽然是因公事,道理实在不尽如此。为什么呢?太平的时代,野草不横加砍伐,仁及草木的感觉,事情在刮9兴盛时得以应验。如果韩元昭等人罪行昭彰,判定死罪,应在都市行刑,当众处死他们;如果他们有疑问的地方没有分辨,情理没有推究,不应在三教九流的官吏棍棒下死去,轻易断绝民众性命,损伤道理败坏法度。往年元雍在州中于大市上用鞭子抽死五人,等到检查脏物,却没有一尺一寸。今又残酷加害,到了这步田地.、朝野议论纷纭,部心怀惊讶恐惧。如果杀人权在下属,暴虐专擅于臣下,君主的权力,又用在哪裹?自从远古以来,清明的时代,没有听到与这相比拟的。武王说:‘我不冈一人的性命以换取天下。,大概是看重民众的性命。请求将现有事情交付廷尉推究,检验元雍威胁的情形,考察他拷打杀人的理由,使是非分明,死者的灵魂得到昭雪.”诏令听从他的建议。
互澄依职责行事,没有什么回避。又上奏垦田授受的制度八条,卜分有头绪条理,大为便利当时。原来尚爵省的文簿,各官府需要,就借出去。这时公车署因处理冤案事情重大,上奏请借原始档案。互遥坚持上奏认为尚书省是行政的根本,特别应该深远谨慎,所以凡是奏告的事,以楼阁之间的道路相通报,大概是因秘密重要至极,防止宣扬泄露。哪有古代制度所看重,今日反而轻率,内部还设置禁令,对外却更放松的呢?应该缮写事情大意,交付给公车署。诏令听从他的意见、、西域噘嚏、波斯各国各自利用使者,部送给五遥一匹骏马。五澄请求交付太仆,以充实国家马厩。诏令说:“任城王廉洁忠贞的德行,超过楚国宰相,可下令交付马厩,以成全肘子博大的美德。”
御史中尉、束平王疽匡上奏请求调用景明元年以来内外考核的簿录、吏部任命文书、中兵曹功劳簿和所有政绩记录,想用来核查窃取品级官职的人,玺左后准许了。互迢上奏疏说:臣下听说三代末年的衰败,是由于烦碎的刑罚;火德的兴起。在于三条约定。所以羞驰说“法令越分明,盗贼反倒越多”又说“政治严苛,民众就抱怨不满”又说“天网极为广大,稀疏却没有漏失”因此想寻求治理根本,不如减省事务清静内心。从前汉文帝断案四百例,几乎达到放置刑法,是减省事务所导致的。萧何曹参为宰相,记载了他们清静统一的歌谣,是清静内心的根本。现在想寻求根本,应以减省事务为首,使在位的群臣,继承萧何曹参的心愿,来辅助圣人的教化。这样,就会上下相安无事,远近信任,百官不懈怠,事情没有过失。哪应援引法令条文来扰乱世间教化,频繁动手来烹小鱼呢?
臣下私自以为景明初年到永平末年,内外官员三次经历考核。到延昌初年,才加以升降。五品以上,在朝堂接见他们,由皇帝亲自决定;六品以下,依例由敕令宣布。自从世宗逝世,大量宽宥三种行为,是用来消除旧h过失,和百姓一道除旧布新。过了一朝的事情,还要加以深究,依臣下的愚蠢见解,认为是不妥的。
另外尚书的职掌,是上传下达的机密事务。从前魏明帝忽然到尚书省门前,陈矫言辞严厉,皇帝惭愧地返回。以皇帝的尊贵,不宜前往,还因一言而理屈,惭愧地返回。群官各府,而能相扰乱吗?所以陈平不知道钱谷的数额,邴吉不过问倒在路旁的死者,当时认为是大治,历代作为美谈。衹应各守自己的职责,思虑不出地位以外,纯洁自己来激励世人,谦虚恭敬来实现节操。又推究御史的体制,收集传闻是他们的职责,至于冒取功勋妄改考核结果,都有辨别之责,如一处有传闻,就应调集其簿录,研究检查真假,如果差误不相同,作假的情形自然暴露,然后绳之以法,人们有谁不服气?哪有调用整个尚书省的公文,收取天下的簿录,推寻两个朝代的事情,追究上一朝代的过失,这样寻找过错,谁能承受罪责?造实在是圣明的朝廷所应慎重的事。垩主亘采纳了他的意见,于是作罢。后来升为司徒公,侍中、尚书令照旧。元澄又上奏疏说:
世宗宣武皇帝任命将领授予旌旗,随包遁之类文臣叩头;在后方谋划而克敌制胜,淮水汉水自然宾服。节制用度费尽心思,立志肃清天地四方,所以继承武功兴立文教,接连几代更为强盛。陛下处在周康王安定治理的时代,哪裹能够安逸静默?然而夺取境外的道理,关键在于内部强大;图取别人的根本,首先在于自己完备。萧衍虽然役使他的民众,却不住地窥伺我国。如果遇到我们空虚疲劳,官吏民众凋敝困苦,贼寇芦堑年纪衰老志向扩张,思虑播下歹毒的计谋,对这不考虑,恐怕会遭受祸害。陛下年轻时在位,圣明德行正上升;皇太后总揽朝政,自强不息不敢怠慢。如果留心于肩上的负担,怨恨车轨文字没统一,提拔贤明有才能的人,重视官吏的推举;显扬赏赐忠诚清高的人,表彰修养正道者的器度;整修兵器,畜养勇猛的兵士;爱惜时间鄙视财产,看轻珍宝重视粮食。七八年间,陛下谋略英明血气方刚,亲王德行过人身强力壮,将相四肢力气没有衰弱,愚蠢的臣下还可进入军队,扛兵器披钟甲的部众在现在蓄积精锐,强盛的基地的弓冀地的马在从前充备盈满;另外贼寇盖堑罪恶累积祸害充斥,其势不能长久,子弟昏庸狂悖,叛逆的裂痕已经明显,混乱灭亡的征兆,清晰可见。兼并弱小有征候,上天赐与已不远,统一的时机,应该要储备。从前还童支撑病体,讨伐灭亡英查;产皇卧病在床,亲自除掉显达。以天下的君主,哪裹会忘记安逸?实在是侵犯名分扰乱正道,事情出于不得已。现在应羡慕二位皇帝的远大谋略,以整肃安宁为重大责任。
然而近年以来,东西发生敌寇祸难,艰难忧患的产生,首尾相连接,虽然不久得以消灭,也大大损耗了财力。而且饥饿的民众,四散逃亡不能保全,收入的赋税不增添,支出的费用更加多,不爱惜力役来取悦民众,没有丰厚的资金来对付敌人,这是臣下日夜心怀忧虑,恐惧喘息不安宁的原因。倜易说:“用什么来持守盛位?用仁人。用什么来聚集仁人?用财物。”所以说:财物,没有天不能生,没有地不能长,没有时间不能成熟,没有人不能聚集。生长聚集的由来,是如此的艰难;聚集仁人持守盛位,是如此的重要。兴衰的道理,怎可不考虑?另外古代役使民众,一年不超过三天,吃壮年的粮食,用老年的智慧。这虽然是太平年代的做法,难以突然应用;然而妨碍民众损害财物,不也应该警惕吗?现在高大的城墙用白绢装修,马厩府库高耸排列,虽然官府学校,稍微有些不周全,大体官府粗略可以庇身休息料理政务,各寺佛塔都足以表示诚意讲演佛经。衹有明堂和辟雍,是国家礼仪的大宗。来年冬天司徒的军队到来,请求筹划减少膳食撤去乐器,专心营造,务必使早曰建成。多次广泛布施的财产,回报商人互相交易的弊害,凡是建造,除非是供给皇宫所必需,军队兵器所急用,也应略微减少,来致力于积累,各官府没有意外的损耗,民众有全部的精力。用瓦器盛饭而使舜的德行昭彰,住简陋的房子而使禹的功劳宏大,章台壮丽而楚国力量衰弱,阿房宫壮观而秦国财产枯竭,存亡的原因,清晰可见。希望思考前代君王统一的功劳,积蓄力量聚集财物,来等待时机。
玺立后专心一意地修缮兴建,在京城修建永空、太匕公等佛寺,工程费用不少,外地各州各修造五层的佛塔。又多次举行僧俗都参加的斋会,施舍的财物动不动以万计数。百姓为土木工程而疲劳,金银的价格为之猛涨,剥夺百官的力夫,浪费损耗库存,加上随意赏赐左右的人,每天有几千两。所以元澄有这个奏疏。虽然最后没有听从他的意见,时常好言回答尊敬他。政事无论大小,都延请他参与决定。元澄也尽心辅佐,事情有不便利民众的,一定规劝,虽然不被采用,恳切不止,内外都尊敬畏惧他。
神龟二年逝世,时年五十三岁。赠给布一千二百匹、钱六十万、蜡四百斤,赐给棺材、朝廷服装一套、衣服一套;大鸿胪监察料理丧事,诏令百官会合送葬;追赠假黄铁、使持节、都督中外诸军事、太傅,兼领太尉公;加授特殊礼仪,使用尊礼大臣的九种器物,依照晋国大司马、齐王司马攸的旧例;谧号为文宣王。元澄安葬时,凶礼的装饰十分齐备。灵太后亲自送到郊外,停下丧车悲恸地哭泣,哀伤感动左右的人。百官会合奔丧的有一千多人,无不哀叹抽泣。当时人认为丧礼隆重到极点。第四个儿子元彝继承爵位。
元彝,字子伦,是后妻冯氏所生,很有父亲的风度。被任命为通直散骑常侍.等到元叉专擅朝政,而元彝以请托依附为耻,所以不能得到显要的职位。庄帝初年,在河阴遇害,追赠他为车骑将军、仪同三司、青州刺史。谧号为文。
儿子度世,继承爵位。武定年间,任金紫光禄大夫。齐国接受禅让,爵位依例降低。
元彝的哥哥元顺,字子和。九岁时拜乐安人陈丰为师,起初书写王羲之的小学篇几千字,日夜朗读,十五天后,全都通晓。陈丰认为他很奇特,对元澄说:“我十五岁跟随老师求学,直到头发变白,耳目所听所见,没见到同他相比的,江夏的黄童,不能没有和他一样的。”元澄笑着说:“蓝田出产玉石,哪能不这样?”十六岁时,通晓杜氏春秋,时常聚集门徒,讨论书中的同和异。这时四方没有事变,国家富足民众康乐,豪强贵族的子弟,大都以成群交游为乐事,而元顺放下帐帷读书,专心爱好古籍。性格正直,不追求荣誉利益,喜好饮酒,懂得音乐,能够长篇吟诵,在空房中歌咏。世宗时,他献上魏颂,文章长不收录。
出仕为给事中。当时尚书令高肇,因是皇帝的舅父权势大,天下有名望的人,望见他车后的尘土就叩拜伏地。元顺曾带著名帖前往高肇门前,守门人因他年纪轻,回答说“在座的有很多贵重的客人”不肯为他通报。元顺喝斥他说:“任城王的儿子,难道是卑贱的吗?”等到见面,直接上前登上坐床,拱手行对等礼,王公前辈,无不奇怪恐惧,而元顺谈吐高傲,好似没有见到什么。高肇对宾客们说:“这个孩子的豪气尚且如此,何况是他的父亲呢?”等到出门,高肇更为恭敬地送他.元澄听说后,大发脾气,打了他几十棒。后来越级改任中书侍郎,不久调任太常少卿。因父亲逝世离职,哭泣呕出鲜血,亲自背土筑坟。时年二十五岁,就有了白头发,丧期满后拔掉,不再长出来,世人以为是孝顺哀思所导致。
不久授任他为给事黄门侍郎。这时领军元叉威风权势格外大,凡被任命之人,无不登门道谢谒见。元顺上奏疏而已,竟不前往元叉那裹。元叉对元顺说:“你为什么不姑且见见我?”元顺严肃地说:“天子年纪很轻,把政事托付给宗室辅佐,叔父应该心中大公无私,推举官吏报答国家,为什么出卖恩情?要求别人私下感谢,哪裹是人们所期望的呢?”在朝廷讨论政事得失时,元顺时常直言评议,竞不迎合旨意,因此被人畏惧。外任为平北将军、恒州刺史。元顺对元叉说:“北方军镇纷扰,正为国家灾祸,桑干旧都城,是根本所在,请求赐予都督,为国家捍卫藩屏。”元叉心中疑虑为难,不想授给他军中职务,对元顺说:“这是朝廷的事情,不是我所裁断的。”元顺说:“叔父掌握国家大权,生死出自本人,自己说上天的命运应在我身上,哪能还有朝廷?”元叉更愤恨畏惧他。改任元顺为安东将军、齐州刺史。元顺自恃有才能,不能在京城任职,时常心中忧闷不舒畅,表现在言语脸色上,就纵情饮酒狂欢作乐,不亲自料理政事。元叉解除领军,朝廷征元顺入京任给事黄门侍郎。亲戚朋友到郊外迎接,祝贺他能入京。元顺说:“不担心不进入,衹恐怕进入了又外出。”不久兼殿中尚书,改任侍中。当初,中山王元熙起兵讨伐元旦,不成功而被杀,等到灵太后重掌大权,才得以改葬。元顺在西游园侍奉同座,就上奏太后说:“臣下昨天前去观看中山王家中的葬礼,不仅同宗亲属悲伤他的冤屈惨痛,过路的男男女女,见到他一家七人丧命,都为之伤心,无不辛酸地哭泣。”元叉的妻子这时在太后旁边,元顺指着她说:“陛下为什么因为一个妹妹的缘故,不治元叉的罪,使天下的人心怀冤屈?”太后沉默不语。
就德兴在营州反叛,派尚书卢同前往讨伐他,大败而回。遇上侍中穆绍和元顺侍奉交谈,于是论定卢同的罪过。卢同先前有近处的房屋借给穆绍,穆绍很想为卢同说话。元顺生气地说:“卢同最终将没有罪!”太后说:“怎么能像侍中所说的?”元顺说:“卢同有优等的房屋供给显要有势力的侍中,哪里担忧有罪呢?”穆绍惭愧,不敢再说。灵太后很爱打扮,多次出宫游玩。元顺当面规劝说:“按礼制,妇人的丈夫去世,自称为未亡人,头上去掉珠玉,不穿丝织衣物。陛下以母后统御天卜,年近四十,过分地打扮,拿什么给后代看?”灵太后惭愧而不出车门。返回进宫后,责备元顺说:“千里以外征召你回来,哪裹是想当众受辱呢?”元顺说:“陛下身穿华丽服装炫耀容貌,不怕为天下人所讥笑,为什么以臣下的一句话而耻辱呢?”
当初,城阳王元徽仰慕元顺的才华名声,出乎寻常地加以结交。而广阳王元渊奸污元徽的妻子于氏,大有矛盾。等到元渊从定州被征召,入京任吏部尚书,兼中领军。元顺写作诏书,言辞很优美。元徽怀疑元顺被元渊所支配,因此和盒纬在灵太后面前离间亘岖,调出五妪任护军将军、太常卿。元顺在西游园向灵太后进言,元徽、徐纥在旁边侍奉,元顺指着元徽对灵左盾说:“这个人是蕴迩的车茵,委蝈不减掉,终归不死亡。”徐纥缩敛肩膀而出去。元顺高声呵斥他说:“你这耍笔杆的小人,祇可做文案小官,哪应不称职地任这侍卫官,亏损我朝的法度?”于是抖动衣服而起身。灵太后沉默不出声。这时追论元顺的父亲受遣命辅政的功劳,增加任坦逞正艺的食邑二千户,又分出元彝的食邑五百户来封给元顺,为东阿县开国公。
互岖愤恨越等人离间他,就撰作蝇赋说:往。
我在仲秋时节休息沐浴,端庄地坐在简陋的房屋中,寄托心思于琴弦书法,用纸笔抒发情怀,可是苍蝇小虫,来往于坐榻几案间,愤恨它们的变幻莫测,于是作赋说: 大道遥远,云气广阔。始立秋夏,开启冬春。既孕育万物,又以万物为刍草狗畜而无所谓仁慈。依据成因条件来授予事物的本体,同等看待美好丑恶而不加区分。产生了这种污浊的物类,对人没有益处。名称列在各种物类中,声誉却损伤各种类别。倾斜的小腿细微的翅膀,紫色的头部青色的身子。不能飞到远处,声音如远处传来。沾染黑色成白色,改变白色为黑色。很少喜爱兰花芬芳,格外地贪恋污浊食品。聚集在桓公的尸体上,居住在平叔的旁边。扰乱鶸叫的声音,毁坏皇宫的修饰。飞翔门户庭院,来往于丛木荆棘。反复往返,如同那谗佞的贼寇。体肤受够污浊,谗毁的影响没有极限。gapap喳喳嚼舌根,交相扰乱遍四方。于是妖冶的女子进宫,邪恶的士人来朝,圣贤被壅塞,忠孝遭摧残。周昌拘留在牖里,天乙囚禁在夏台。伯奇为之痛心疾首,申生为之蒙受灾祸。鸱鵾悲伤被毁掉房子,采葛抒发思念的情怀。小弁中流下辛酸的眼泪,灵均表达出他的悲哀。自古以来明达有才智的人尚且如此,何况是中等和平凡的人呢?
上天生成大地养育,各自有所亲近。野兽必定依凭大地,鸟也倚托云彩。有的飞来预示吉祥,有的自己扰乱而显现文采。有的背着图籍而归向仁德,有的衔来文书而预告天意。有的胎中夭折而供奉美味,有的伤残身躯而献上佳肴。有的着重用皮来兴立礼制,有的栏圈豢养来供奉神灵。虽然生死有不同的性质,都有利于国家百姓。不像苍蝇没有用处,衹会给百姓制造混乱。于是托病在家中休养,断绝喜事哀事的来后来授任吏部尚书,兼右仆射。等到前往尚书省,登上台阶朝坐榻走去,见坐榻很陈旧,询问都令史徐仵起。仵起说:“这个坐榻先王曾经坐过。”元顺当即悲叹而气结喉塞,鼻涕眼泪交相流下,很久不能说话,于是派人换走坐榻。当时三公曹令史朱晖,一向侍奉绿尚书事、高阳王元雍,元雍想委任他为廷尉评,接连嘱托元顺,元顺不任用他。元雍就下命令任用他,元顺把元雍的令文丢到地上。元雍听说后,大发脾气,清晨坐在都厅中,召唤尚书和丞郎全体集合,要等待元顺到来,在众人面前折辱他。元顺在太阳升到很高时才到来,元雍揎袖捋臂手抚几案说:“我,是天子的儿子,天子的弟弟,天子的叔父,天子的宰相,四海之内,亲近尊贵没有第二个人可比,元顺是什么人,竟将我既定的命令,丢弃在地上?”元顺的胡须鬓发都张开来,仰脸看着屋顶,愤怒的气色涌动,长叹而不说话。很久,摇起一把白羽毛扇,慢慢地对元雍说:“高祖迁都到中原,创立九等职位,官员于是有清流浊流,是万代的规则。而朱晖小人,身为省中小吏,哪裹配做廷尉清流官员?殿下既是先皇的同胞兄弟,应该遵循既定旨意,自然有矮墙而再翻过去。”元雍说:“我做丞相、录尚书事,为什么不能任用一个人为官?”元顺说:“厨师虽然不料理膳食,掌管祭祀的人不能越过礼器而代替厨师。没有听说有另外的诏令,派殿下参与任免事宜。”元顺又大声地说:“殿下一定要这样做的话,我将依据事实上奏皇上!”元雍于是笑着说:“哪能因朱晖一个小人,就互相气愤怨恨?”就起身,唤元顺进房内,和他痛快地饮酒。元顺的刚直坚毅,都是造一类。
后来授任征南将军、右光禄大夫,调任兼左仆射。东朱荣侍奉庄帝,召集百官全部到河阴,他一向听说元顺多次规劝,怜惜他的真诚正直,对朱瑞说:“可以告诉元仆射,衹管在省中,不必前来。”元顺没有领会东朱荣的意思,听说杀害士大夫,于是出逃,被守墓的人户鲜于康奴所杀害。家中衹有四面墙壁,没有财物收殓尸体,衹有书籍几千卷而已。门下通事令史王才达撕裂衣裳覆盖他。庄帝回宫,派遣黄门侍郎山伟巡视晓谕京城。山伟前往参加元顺的丧礼,悲伤不止。返回后,庄帝奇怪地问他:“黄门为什么声音嘶哑了?”山伟以实情回答。庄帝下令侍中元祉说:“宗室死亡很多,不能全部救济。元仆射清廉刻苦的节操,至死就更为显明,特地赠绢一百匹,其余的人不能引以为例。”追赠元顺为骠骑大将军、尚书令、司徒公、定州刺史,谧号为文烈。元顺撰作帝录二十卷,诗赋表颂几十篇,现在多已亡佚散失。
长子元朗,时年十七岁。枕着兵器潜伏了几年,才亲手杀死鲜于康奴,用他的头在元顺墓前祭拜,然后前往朝廷请求治罪。朝廷嘉赏而不追究。元朗涉猎书籍,做司徒掾属。天平年间,被奴仆杀害。追赠他为都督瀛冀二州诸军事、口口将军、尚书右仆射、冀州刺史。
元顺的弟弟元淑,元淑的弟弟元悲,都过早去世。
元悲的弟弟元纪,字子纲。永熙年间,任给事黄门侍郎。跟随出帝死在关中。
元澄的弟弟元嵩,字道岳。高祖时,从中大夫升任员外常侍,改任步兵校尉。大司马、安定王远坯逝世,没到百曰祭奠,亘崖就游览狩猎。直担听说后大怒,下诏说:“五嵩不能克制自己使言行合乎礼制,心中想着法度,大司马逝世不久,就用苍鹰鸥子来娱乐。有如同父亲的悲痛,没有养子的感情,捐除良心抛弃礼法,何等地快速!可免除他的官职。”后来跟随平定沔水北部地区,屡次有战功,授任左中郎将,兼武卫将军。
直担向南征伐,芦宣鲞的将领速题达率领部众抵御。五蛊身上带三件兵器,脱下钟甲冲锋在前,将领兵士跟着他,显达溃散逃跑,杀死擒获以万计数。五崖在这天勇猛为全军第一。高祖非常高兴地说:“任城康王的福分德行大,文武人才都出在他家中。”因功劳赐爵为高平县侯,赏帛二千五百匹。
当初,直担从盗厘出发时,冯皇后因有罪被囚禁在宫中。平定题达后,回师停驻谷唐原,高祖病重,将要赐令皇后自杀,说:“使者不容易得到。”回头对任城王元澄说:“任城王必定不会辜负我,元高也将不辜负任城王,可以用元嵩为使者。”于是召元嵩进入行宫内,亲自下韶派遣他。
世宗即位,元嵩任武卫将军兼侍中,外出任平南将军、荆州刺史。元嵩上奏疏说:“萧实卷骨肉之间互相残害,忠臣贤士先被杀戮,臣下忧愁,无不离心背叛,君臣二心,战事不断。传闻说宝卷的雍州刺史萧衍的哥哥萧懿在建业起兵,和宝卷相对峙,荆郢二州刺史都是宝卷的弟弟,必定有图谋萧衍的心意。臣下如果派人送信相告,迎合他们的本身计谋,希望获得他们共同的心愿,合力除掉萧衍。平定萧衍后,他们必定回师赶去救援丹阳,将不能再治理边境,保全襄沔地区。臣下军队的威风已经到达那裹,则沔水以南的土地可一战而收复。沿漠水炫耀兵力,向他们展示威力德行,想归顺有道的就招引容纳他们,受怀疑报告危难的就援救而接应他们。统领兵马蓄养精锐,观察裂痕窥伺嫌隙,如果他们凋败的形势已经昭彰,懈怠的局面已经明显,就可以顺流而下摧折他们的锋芒,长驱直入席卷南方。”诏令说:“所陈述的好谋略,实在是良策。将依时机形势进军,任由将军裁断。”随后萧衍很快攻克建业,于是作罢。授任元嵩为平北将军、恒州刺史。改任平束将军、徐州刺史。又改任安南将军、扬史。
萧衍的湘州刺史杨公则率领部众二万人,驻守在洛,姜庆真率领兵士五千人,占据了首陂,又派遣他的左军将军骞小眼,军主何天祚,张俊兴等人率领部众七千人,攻打围困陆城,元嵩于是派遣统军封迈、王会等人率领步兵骑兵八千人讨伐他们。封遭到达陆城,贼寇都趁夜晚逃跑,追击打败他们,斩杀擒获几千人,公则、庆真退回到马头。萧衍的徐州刺史昌义之驻守高皇,派遣三支军队暗中侵犯阴陵,因淮水枯竭太浅,不通船只,驻守在马头。萧衍的将领田道龙、何景先等人率领兵士三千人已经到达衡山,打算侵犯陆城。贼寇都很逼近了。元嵩派遣兼统军李叔仁等人援助合肥、小岘、杨石,接连交战打败他们。萧衍的征虏将军趟草驻守黄口,元嵩派遣军司趟炽等人前去讨伐他,先派遣统军安伯丑暗中出兵夜晚渡河,埋伏在下蔡。趟草率领兵士四千人,迎上前来抵御,伯丑和下蔡戍主王虎等人前后夹击,大败赵草,俘获斩杀和淹死的有四千多人。统军李叔仁等人在夜晚袭击硖石的贼寇,又打败他们。萧衍的将领姜庆真专p弓据守肥水以北,冠军将军曹天宝驻守鸡口,军主尹明世驻守束硖石。元嵩派遣别部将领羊引停驻在淮水以西,离贼寇的军营十里,司马赵炽率领兵士一万人做裹外的声援。各军会合后,分别攻打贼寇的四个营垒。四个营垒的贼寇,战败逃跑,斩杀擒获几千人,淹死的以万计数。统军牛敬宾攻打硖石,明世夜晚逃跑。庆真聚合残余势力顺淮水而下,下蔡的戍主王略截断水流攻打他们,俘获斩杀一多半。于是威名大震。
后来奴仆李太伯等人合谋杀害元嵩,还有元嵩的妻子穆氏和儿子世贤。世宗在束堂为元嵩举办丧事,赠绢一千匹,追赠车骑将军、领军,谧号为刚侯。
第二个儿子世俊,很有才干,而没有操行事业。继承爵位,授任给事中、东宫舍人。伯父元澄上奏疏请求转让品级给他,于是授任他为员外散骑常侍。肃宗时,追论元嵩的功勋,封世俊为卫县开国男,食邑为二百户。调任冠军将军、宗正少卿,又担任散骑常侍、安南将军、武卫将军、迥亩尹。不久授任镇束将军、青州刺史,改任征束将军,加授散骑常侍。邢杲叛乱时,围困州城,世垡依凭城池据守,于是得以保全。孝庄童时,授任世懂为卫将军、吏部尚书。氽朱兆侵犯京城,诏令世俊以本身官职任都督,在河桥防守。等到尔朱兆到董回,世渔一点也没有抵御的意思,就隔河遥相叩拜,当时舆论指责他。前废壶时,担任骠骑将军,又加授尚书,格外被尔朱世馑亲近。生壶初年,加授仪同三司,改封他为武阳县开国子,食邑五百户。世垡在选曹任职,不能磨砺心志,受贿很多,被中尉弹劾纠察,获罪免官。不久恢复本来的职务。孝静帝初年,加授侍中、尚书右仆射,升尚书令。世垡轻浮刻薄,进退无常,诏令送到置一隆。里些年间,逝世。追赠侍中、都督冀定适壁四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太傅、室业刺史,尚书令、开国公照旧,谧号为s麸。儿子:鲢继承爵位,任散骑侍郎。
世贤的弟弟世哲,武定年间,任吏部郎。
元嵩的弟弟元赡,字道周。高祖时,从口大夫逐渐升任宗正少卿、龙骧将军、光州刺史、散骑常侍、左将军,调任平东将军、兖州刺史。很喜好图书史籍,而贪婪暴虐好杀人。元澄深为耻辱怨恨他,断绝同他的来往。有四个儿子。长子元远,任尚书郎. 史臣曰:显祖将要惮让,可以说是国家的根本。康王毅然当庭规劝,善言清朗,一句话使国家兴旺,就是说的这种吧?文宣王忠贞坚毅杰出远大,堪为宗室豪杰,身经数朝,度过难关平定艰险,以国家大事为己任,有栋梁的声望。元顺刚直特异,有汲黯的风范,不为当时所用,横遭不测之祸,太可惜了。元嵩有行军作战的气概,元俊就是自毁冠冕的人吧?
南安王元桢,皇兴二年封,加授征南大将军、中都大宫,不久改任内都大宫。高祖即位,授任他为凉州镇都大将。不久因安抚有能力,加授都督西戎诸军事、征西大将军、领护西域校尉、仪同三司、凉州刺史。征入任内都大官,外任为使持节、侍中、本号将军、开府、长安镇都大将、雍州史。元桢性格忠诚谨慎,侍奉母亲以孝顺闻名,赐帛一千匹来表彰他。
征召入京练兵,高祖在皇信堂接见,告诫他说:“老人家孝行昭著于家庭,美名传遍全国,时常钦佩您的忠诚美德,想尽情交谈一次,所以利用练兵,远召您奔赴朝廷。仰慕留恋您的仁义慈爱,情意不断。不过长安镇年成饥荒民众歉收,按道理必须安抚,不容许久留,您现在回州中,可勤恳地审度抚恤,不要使境内有饥饿的民众。您是国家的至亲,始终不会有贫贱的忧虑。所应慎重的,大致有三件事:第一,仗恃皇亲骄傲自夸,违背礼制超越法度;第二,高傲懈怠贪婪奢侈,不顾惜政事;第三,饮酒游玩,结交朋友不加选择。这三点不去掉,患难灾祸将要产生,祇要能谨慎这几点,就足以保全性命远离祸害,增光国家荣耀家庭,有始有终的德行就形成了。”然而元桢不能遵循,后来竟纵情聚敛。文明太后、高祖都到皇信堂,接见王公。太后下令说:“汝阴王天赐、南安王元桢不遵从法度,贪污纳贿聚敛财物,依犯罪事实判决,将到死刑。各位是要保存亲属来毁灭条令,还是要大义灭亲来严明法度?”群臣都以为二王是先皇之子,应该得到同情宽恕。太后不答应。高祖就下韶说:“南安王元桢以至亲的贵重身份,在关右做藩镇,不能克己奉公,辅助宣扬国家法度,却放纵贪婪的欲念,在自己家中聚敛财物,放任奸猾的囚犯,阻隔诉讼,送物品给各使者,寻求虚假的称颂,这些情形,都违犯了刑律。从前魏武帝剪下自己的头发来整肃众人,叔向杀死弟弟来严明法度,克制自己忍心减亲,为天下做表率。他们哪是没有情怀,是有原因而如此做而已。现在元桢所犯罪行,事情比从前更重,依古代旧例施刑,实在难以宽恕。皇太后天性慈爱宽厚,恩待国家亲属,每次想到高宗兄弟的亲近,说话喉结气塞,心中悲伤;而且因南安王有孝顺奉养的名声,传闻于内外;特地给予一次宽恕,削除封爵,以平民身份回到家中,终生不能为官。”
后来高祖向南征伐,元桢跟随到洛阳,等到商议迁都,首先顺从大计,高祖十分高兴。元桢的母亲刘太妃逝世,高祖亲自前往慰问。等到安葬,赠给布帛彩色丝织物五百段。又因元桢商议决定迁都,再封为南安王,食邑一千户。外任为镇北大将军、相州史。高祖在华林都亭为元桢饯行。下诏说:“堂祖父南安王,就要到藩镇赴任,将远隔千里,预先怀有怅惘留恋。然而今日的集会,虽说是分别,实际上是宫廷私宴,都可赋诗表达心意。射箭可以观察德行,不能赋诗的,可准许射箭。应当使武士拉弓,文士提笔。”高祖送元桢到台阶下,流下眼泪而分别。
太和二十年五月到达邺城,进入治所的日子,刮大风下大雨,冻死的有十几人。元桢又因天旱向众神祈求下雨。邺城有座石虎庙,人们敬奉祭祀它。元桢告诉石虎庙神像说:“三天内不下雨,将用皮鞭惩罚。”求雨不灵验,就鞭打神像一百下。当月毒疮生在背上,逝世。谧号为惠,赠帛一千匹,等到安葬,又赐帛一千匹,派遣黄门郎监督料理丧事。在恒州刺史穆泰谋图反叛时,元桢知道而不报告,虽然逝世,仍被迫夺爵位封邑,封国削除。有五个儿子。
儿子元英,字虎儿。禀性聪慧敏捷,见闻广博记忆力强,善于射箭骑马,懂得吹笛子,略微晓得医术。高祖时,担任平北将军、武川镇都大将、假魏公。没过多久,调任都督梁益宁三州诸军事、安南将军、领护西戎校尉、仇池镇都大将、梁州刺史。
高祖向南征伐,担任梁汉别道都将。后来皇帝前往钟离,韶令元英率领部众在边境上防备贼寇。元英因皇帝亲自出动,势力侧重在东南,汉中有可以利用的机会,上奏请求进军讨伐,高祖准许了他的意见。军队停驻在沮水,萧鸾的将领萧懿派遣将领尹绍祖、梁季群等人率领部众二万人,巡察山头扎寨,分为几处,居于高地看下面,隔河建立营寨。元英就谋划说:“他们的头领低贱民众怠慢,不能互相信服,人多而没有主宰,不知道如何做为好。如果选拔精锐的兵士,合力攻打一处营寨,他们不相互救助,我们攻克是必然的。如果攻克一军,四处营寨自然攻下来。”于是挑选兵士从三面攀登上去,果然他们不相互救助。破了一处后,四个营寨全都崩溃,活捉梁季群,斩首三千多级,俘获七百人。萧鸾的白马戍守将领这天夜晚逃跑溃散。元英乘胜长驱直入,将要逼近南郑,漠川的百姓,以为神奇,相继归附。
梁州的平民李天干等人前往元英那裹投降,元英以国中杰出人才的礼仪接待他们。天干等人的家在南郑的西面,请求派军队迎接,元英派人迎接他们的家人。萧懿听说后派遣将领姜脩率军队追击偷袭,到夜晚交战,杀伤不少。姜脩后来屡次失败,又再请求增兵。萧懿派遣部众赶去,迎接的人告急。元英率领骑兵一千人,日夜兼行赶去救援。没有到达,贼寇已经退回去。元英恐怕他们进城,另外派遣统军元拔跟随在他们后面,元英在前面拦截,合击他们,全部俘获了他们。萧懿继续派遣军队,元英没料到贼寇到来,而且众人精力已经疲劳,军队少人畏惧,都想逃跑。元英却缓步上马慢慢地走,神色像平常一样,登上高处了望贼寇,东西指挥,样子如同部署军阵,然后排列整齐向前走。贼寇以为有伏兵。不久贼寇退走,乘势追击消灭他们,于是包围南郑。向三军发布禁令,对民众一点也不侵犯,远近都供给租赋运输。
在这以前,元英没到时,萧懿派遣军主范洁率领三千多人征伐僚人。范洁听说大军包围城池,想要返回救援。元英派遣统军李平敌、李铁骑等人集合巴西、晋寿当地人,来截断他的退路。范洁拼命决战,于是打败平敌的军队。元英等候他们逐渐靠近,用奇兵袭击他,全都擒获过来。攻打围困九十多天,战无不胜。后接到命令撤军。元英于是先送老弱上路,亲自统领精兵留在后面,派遣使者向萧懿告别。萧懿以为是欺诈,元英返回了一天,还关着门不打开。两天以后,萧懿才派遣将领追赶元英。元英亲自在后面阻挡,和兵士下马交战,贼寇军队不敢逼近。四日四夜,然后贼寇撤退,元英保全军队而返回.遇上山氐一并反叛,截断元英的退路。元英统领军队奋勇攻打,边战边行,被流箭射中,军队中没有知道的人。因功劳升安南大将军,赐爵位为庐武垣。在仇迤六年,很有威武恩惠的声誉。为父亲守丧,解任。
高祖讨伐,起用五墓为左卫将军,加授前将军,不久调任大宗正,又改任尚书,随之仍以本号将军,镇守荆州。萧宝卷的将领陈显达等人侵犯荆州,元英接连交战失败。皇帝到南阳,免除丘墓的官职爵位。世宗即位,代行徐州事务,召回恢复尚书、广武伯。萧实卷派遣将军陈值之侵犯进丞以南,司徒、彭城王元勰镇守寿昼,任命五茎为镇南将军,率领军队讨伐伯之。五差没到达,贼寇已撤退。元勰返回,诏令元英代行扬州事务。
后来丘墓返回京城,上奏疏说:“臣下听说攻取动乱的政权轻慢亡国的君主,是国家的正常道理;陈列军队号令将士,乘时机而发动。私下以为小小的宣鲞,不顾天道,仗恃山河,竟敢对抗中原。现在妖贼叛逆几度逃亡,骄傲放纵日益加剧,侮慢五常道德,荒废天地入之正道,滥用刑罚,残害无辜。雍州刺史萧衍向东讨伐秣陵,扫荡土地发动兵变,顺流而下,仅有孤城,再无重大的护卫。这是上天授予我们的,多少年一遇的时节,事情容易如同圆球的滚动,治理此事如同拾取草芥,这个机会不利用,还要等待什么时候?臣下乞请亲自率领步兵骑兵三万人,直指沔阴,占据襄阳的城池,断绝黑水的道路。昏庸暴虐的君臣,会白相残杀。我们处于上游,威风震动远近,长驱向南出动,进军攻下江陵。道路很近,不到五百里,那么三楚的土地,一下子就可占据,通往岷蜀的道路,自然断绝。再命令扬徐二州,扬言一起发动,沿长江焚毁物资,不使有所遗留。建业穷困急迫,如锅内之游鱼。王士治的军队再次出动,孙皓自行捆绑归降的情况就会重新出现,整齐文字车轨而统一天下,混合天地而为一体。希望陛下暂且面对臣下,稍加倾听,独自决断于内心,不要听取疑惑的议论,这个时机如果错过,并吞就没有期限了。”事情被压下来不回答。元英又上奏疏说:“臣下听说乘着空虚讨伐薄弱,成事在于迅速行动,利用危难攻打昏昧,求取胜利是可期待的。现在宝卷扰乱常道,骨肉相残,藩镇鼎立,不知道归向谁。义阳孤立,很接近我国疆域,外没有粮草增援的时间,内没有兵力储蓄的坚固。这是临近焚烧的乌,不能够去掉柴禾;将要被杀的贼寇,哪容放缓刀斧?如果这次行动有效果,则长江以西的土地,就成为筹划进取的基地;如果不是这样,不仅今后的举措难以考虑,也恐怕处于安逸中生出忧患。今豫州刺史司马悦已严密戒备将要出兵,而东豫州刺史田益方正准备守卫三关,请求派遣军司对他们加以调度。”世宗派遣直寝羊灵引担任军司。元英因军功被任命为吏部尚书,因前后的军功升爵位为常山侯。
元英上奏疏:“谨检学令:各州郡的学生,三年考察一次所通晓的经数,按正式使者的位次排列他们,然后派遣使者到郡中精细考核。臣下想到陛下英明,崇尚道德显扬官学的风采,培育仁义光大教育的美好,所以太学的馆舍长久设置在诸侯国,四门的教化正构建于京泸。估计学习教训几年,听受讲解几载后,杰出有造就的人应策试于朝廷,不可改变的人就应回到民众中,使他们到郡中精细考核,定其优劣。近来因国都迁移建造,长江扬州没统一,所以乡校的教育,没来得及正式考试。致使良莠不齐的资质,共同在学校受教育;优劣不等的人物,一起在课堂听讲授。现在外地大吏京城官员,考察将要结束,请求派遣通晓五经的四门博士,按地域考校,依法令罢黜擢升。”诏令说:“学业的衰落废弃,时间已经很久了,不是一个使者所能劝导的,将会另下命令。”
不久诏令元英为使持节、代理镇南将军、都督征义阳诸军事,率领军队向南讨伐。萧衍的司州刺史蔡道恭听说元英将要到来,派遣他的骁骑将军杨由率领城外的居民三千多家,在城西南十里处的贤首山依山岭设置三层栅栏,制造表裹相依的局势。元英统领各军包围贤首营垒,焚烧栅栏的大门。杨由就驱赶水牛,从营垒中出来,以兵士跟随在后。兵士躲避水牛,军队就撤退下来。不久又分兵包围把守。造天夜晚,栅栏中民众任马驹杀死杨由投降。三军供应食宿,投降的人相安无事。萧衍派遣他的平西将军曹景宗、后将军王僧炳等人率领步兵骑兵三万人前来救助义阳。僧炳统领部众二万人占据凿岘,景宗率领一万人繁随于后。元英派遣冠军将军元逞、扬烈将军曹文敬进军占据樊城来抗拒他们。元英统领将士,牵制讨伐,大败僧炳的军队,俘获斩杀四千多人。元英又在士雅山构筑堡垒,和景宗相对抗,分别派遣各统军,埋伏在四面山上,向景宗显示薄弱。萧衍的将领马仙碑率领部众一万多人,前来偷袭元英的营垒。元英命令各军假装失败引诱他们,到了平地,统军傅永等三军出击,贼寇就逃跑撤退。进军攻打击溃了他们,斩首二千三百级,杀死贼寇的羽林监军邓终年。仙埤又率领一万多人,再次来决战。元英统领各将领,依据形势分兵出击,又打败了他,还杀死贼寇将领陈秀之。统军王买奴另外攻下束岭的军阵,斩首五百级。道恭忧虑而死,骁骑将军、行州事蔡灵恩又依仗困城,每日短兵相接。景宗、仙埤知道城池将被攻下,用尽精锐决战,一天交手三次,都大败而回。灵恩见形势窘迫,就投降了。三关守边的军队听说后,也弃城逃跑。韶令说:“得知贼寇的城池已攻下,又攻克三关,施展声威开辟疆域,声名谋略宣扬震动,公私都称安泰,实在为之高兴。将军宏大的计划在心中决断,忠诚的谋略在外面施行,接受律令飘扬旌旗,实现朝廷的克敌谋略,即使是方叔的制伏蛮荆,邵虎的扫荡淮水两岸,与这相比也不如。新州刚归附,应该广泛加以筹划,想来会妥善加以督察,必定使之周全坚固,有所交待托付,然后凯旋而归。”当初,高祖平定汉水以北,元英有战功,答应恢复他的封爵,后反被显达打败,就压下来了。这次战役,世宗很高兴,就恢复了他的封爵,改封为中山王,食邑一千户,派遣大使、鸿胪少卿睦延吉秉持符节前去任命。元英押送蔡灵恩和萧衍的尚书郎蔡僧勰,前军将军、义阳太守冯道要,游击将军鲍怀慎,天门太守王承伯,干北府司马宗象,平北府谘议参军伏粲,给事中、宁朔将军蔡道基,中兵参军庞脩等几十人。韶令说:“等到平定长江以南,这些人就可放回去。”元英返回后,世宗接见,大大地嘉奖慰劳他,后来增加封邑一千户。
萧衍派遣将军侵犯肥梁,韶令元英为使持节,加授散骑常侍,征南将军、都督扬徐二道诸军事,率领部队十万人讨伐他们,各处都依照实际需要自行决断。韶令元英说:“贼寇的势力格外强盛,围困肥梁地区,边境将领延误计划,以至于这样。所以有这次行动,期待一定取胜,而出军拖延迟滞,肥梁已经沦陷。听说后惋惜愤怒,实在违背原先的意图。现在众多军队云集,十五万人,进军取胜的方略,在哪裹?克敌的日期,还有多远?究竟用几天可以到贼寇处所?一定取胜的规划,什么是最重要的?所以派遣步兵校尉、领中书舍人王云指点听取机密要务。”元英上奏陈述事务机宜。于是攻下阴陵,杀死萧街的将领二十五人并斩首五千多级。又在梁城接连打败贼军,杀死他们的部将四十二人,杀死擒获以及淹死的将近五万人。萧衍的中军大将军、临王萧宏,尚书右仆射柳恢等大将五人沿淮水向南逃跑,共缴获米三十万石。诏书慰劳元英说:“得知大败强大的贼寇,威风震动南部海疆,长江岸边没有尘土,三楚之地落定尘埃,声名传遍荒远边地,统一从此开始,公私庆祝相慰,实在符合我的心怀。应该趁声威凭影响,长驱直入吴郡会稽,剪除残余的势力,截断东南地域。”
元英追击到马头,萧衍的马头戍守头领弃城逃跑,于是包围钟离。诏令说:“军队出动已很长时间,兵马疲劳瘦弱,贼寇城池险要坚固,仓促间难以攻打屠减。冬春之交,逐渐不便于取胜,十万人的军队,每天费用难以计算。将要考虑今后的举措,不需要现在就解决。可秘密整装慢慢戒严,做凯旋的准备,保全疆土,展示威风谋略。左右的蛮楚,一向都逃走了,有的窜入山湖,或许难以制伏攻掠。如果凶恶的头领狡黠的党羽,有必须加以剪除的,就可扑灭扫荡,以肃清边境。如果他们强大狡猾仗恃险阻,不容易用兵的,也不必麻烦用兵。凯旋时间已近,不再详细论说。”元英上奏疏说:“臣下遵奉旨意讨伐罪人,志在消灭残余的贼寇,料想敌人估量进攻,打算到二月底三月初,按道理必定攻克。不过从这个月初一以来,大雨不断,可以说是上天违背人的愿望。然而帝王的军队行动,发起不容易,不可因为稍微拖延推迟,就产生不同议论。臣下也仔细思考过。如果进入三月以后,天气晴朗土地干燥,凭此进逼是常规。如果接连下雨不间断,不能够进军攻打,臣下已另增高了邵阳的桥梁,防备河水泛滥溢出。意外的洪水上涨,担心冲破桥梁,臣下也安排造船只,又在钟离城河水狭的地方,建造浮桥,到三月中旬,浮桥必定能建成。天晴就攻打登城,下雨就包围把守,水陆两个计划,以得胜为期限。实在期望朝廷特地制定远大的谋略,稍微给予宽限,增加一些时间,不要使如同山岭的功劳,中途而废。”诏令说:“大军驻扎在野外,已形成长久的疲劳,攻守的方略,按道理可以预见。近来接连得到报告,取胜不超过晚春,等到阅读后来的奏疏,又预定在初夏的下旬。那襄土地炎热泥泞,不宜久留。依情势虽然必定取胜,是将军深远的计划;出兵已久军力疲惫,也是朝廷所忧虑的。所以派遣主书曹道前往观察军队形势,使者返回,一一报告。”等到曹道回京,元英还上奏说“可以攻克”
四月,水大冲破桥梁,元英和各将领狼狈逃奔,兵士死亡的有十分之五六。元英到达扬州,派遣使者送上符节和衣帽、貂尾蝉文、印章丝带。诏令交付主管者。有关官员上奏元英计划失策,依法律弹劾处死刑,韶令宽恕他的死罪贬为平民。
后来京兆王元愉反叛,元英恢复王的封爵,食邑一千户,被授任为使持节,代理征束将军、都督冀州诸军事。元英没出发而冀州已平定。这时郢州治中督荣祖暗中招引萧衍的军队,献出义阳来响应萧衍,三关的戍守头领,都占据城堡投降萧衍。郢州刺史娄悦环城据守。悬瓠市民白早生等人杀死豫州刺史司马悦,占据城池向南叛变。萧衍的将领齐苟仁率领军队守卫悬瓠。司马悦的儿子娶华阳公主,都被劫掠。韶令元英为使持节、都督南征诸军事、代理征南将军,出兵汝南。世宗接见元英对他说:“娄悦统御失和,任命不懂得挑选,所以使得郢州民众招引贼寇,边关戍守兵士向外投奔,义阳孤立窘迫,有倒悬的急切。王是国家的邵虎,威名早巳震动境外,所以委屈王亲自总领军事,扫清凶恶的丑类。从前卫青霍去病因为匈奴的缘故,居住没有安宁的时候。现在南部疆域不安定,王不能以屡次辛劳为推辞的理由。”元英回答说:“臣下才能不如韩信白起,见识弱于孙武吴起,仅因是宗室中的年长者,多次承担做将帅的重托。谋略短浅,违背律令丧失军队,应该受到子反那样明显的杀戮,来向天下人认罪。陛下仁慈深于思念‘足下,,爱心等同钟爱礼器佳品,使臣下能够同于荀伯,再生于清明时代,立誓追踪孟氏,以报答恩情为目标。关郢微小的贼寇,不难平定,消灭贼寇的策略,已经在我心目中,希望陛下不要费心。”世宗说:“截断东南,再次肃清随楚地区,是我期望将军的。钟离城的一次过失,哪裹足以损伤大德?现在有王统领那三军,我没有忧虑了。”
世宗因邢峦接连打败早生,诏令元英向南奔赴义阳。元英因部众少,接连上奏请增兵,世宗不准许。而元英就和邢峦分别出兵一同攻打悬瓠,攻克下来,于是率军前进。当初苟仁占据悬瓠,萧衍的宁朔将军张道凝等人率领军队占据楚城,听说元英将要到来,放弃城池向南逃跑,元英追击,杀死道凝和萧衍的虎贲中郎曹苦生,全部俘获了他们的部众.停驻在义阳后,将要攻取三关,元英策划说:“三关互相需要如同左右手,如果攻下一关,另两关不等待攻打就可平定。攻打困难的不如攻打容易的,束关容易攻打,应该首先攻取,这就是黄石公所说的交战如大风吹动,攻打如河水破堤。”元英担心敌军在东部合力抵抗,就派长史李华率领五个统军攻向西关,分开他们的兵力。亲自统领各军攻打东关。在这以前,马仙埤派云骑将军马广率领部众在长薄屯兵抗拒,军主胡文超另外驻守松岘。元英到达长薄,马广夜晚逃进武阳,元英进军攻打他。听说萧衍派遣他的冠军将军彭瓮生、骠骑将军徐超秀援救武阳,元英于是放缓出兵时间,说:“放纵他们使其进入造座城中,我先前曾经观察城中地形,容易攻打,我攻取它如同拾取掉在地上的物件。”各将领不相信。瓮生等人进入武阳后,元英督促围困攻打,六日后马广等人投降。于是进军攻打黄岘,萧衍的太子左卫率李元履放弃城池逃窜。又讨伐西关,萧衍的司史马仙埤也当即后退逃跑,果然如同元英所策划的。共擒获萧衍的大将六人,部将二十七人,兵士七千人,米四十万石,军用物资与此相应。
回到朝廷,授任尚书仆射。永平三年,元英逝世,赐给棺材、朝廷礼服一套、帛七百匹,追赠司徒公,谧号为献武王。元英有五个儿子。
元攸,字玄兴,任东宫洗马。去世很早,追赠散骑侍郎。元攸的弟弟元熙,字真兴。为人好学,杰出豪爽有文才,秆名于世,然而轻浮急躁。元英深深担忧他不是保全家庭的人,时常想废黜他,立第四个儿子元略为世厂,宗族商议不同意,元略又坚决请求,才作罢、元熙出仕为秘书郎,延昌二二年继承封爵,隆经升任至兼将作大匠,被任命为太常少即、给事黄门侍郎,不久调任光禄勋。当时领军于忠执掌朝政.元熙,是于忠的女婿,所以一年中骤然升遥.小久授任平西将军、束秦州刺史,升’单号为安西将’甲,秘书监,不久以本号将军授任相州刺史元熙在月进入治所,这天刮大风.起寒冷的雨,冻死的有二十多人,驴马几十匹。元熙听过祖父从前的事,心中憎恶造件事。又有蛆生在庭院中。
当初,元熙兄弟都为清河王元恽所亲近,等到刘腾、元叉隔断二宫,假称诏令杀死元恽,元熙于是起兵,上奏疏说:“臣下听说安危无常,时事有吉祥凶险。臣早年遇上清明时代,后来遭遇多灾多难的时代。自从皇室基业茂盛,九代继承光大,高祖、世宗,美好的德行相传。皇太后圣明庄敬自是天生,德行同于马皇后邓皇后;皇上神奇聪慧继承皇位,明察秋毫照耀远方。四海平安,八方归附。然而领军将军元叉凭藉外戚受宠,在皇帝左右贪得荣耀,以豺狼的心肠,吃饱后就反咬一口。于是使二宫隔断,生活起居缺失礼节.另外太傅清河王横遭杀害。致使忠诚的臣属刚强的士人,在朝廷感到颓丧;亲信贤士宗室戚属,在皇宫内外愤恨。随意指鹿为马,怎能超过这;王莽董卓威权相逼,也不能与此相比。臣下仰望宫殿,悲痛地哭泣而生,认为小草不除,将蔓延遍地。何况元叉如此狂悖作乱,谁能容忍他?臣下愧列宗室支属,思虑竭尽力量性命,即使粉身碎骨,也甘之若饴。现在兴起正义的军队,兵士八万人,大军进发,文武官员争先恐后,和并州刺史、城阳王元徽,恒州刺史、广阳王亘遄,涂业刺史、查王芦宜鱼等人,共同在本月十四日一起出发。希望上凭祖宗的英灵,下尽正义之士的性命,扫除凶恶的歹徒,肃清京城。臣亲自统领三军,迅急奔赴国难,布置军队在温球,恭敬地接受皇帝旨意。王公宰辅,有的世代以忠诚勇烈著称,有的往受到恩惠照顾,如能同心协力,消灭元叉,使太后皇上欣然会面,臣下就解下铠甲遣散兵士,到朝廷谢罪。臣下虽然才能不及前人,位居藩镇,哪能坐视奸猾恶人不管,空受荣耀俸禄呢?”元熙起兵刚十天,被他的长史柳元章、别驾游荆、魏郡太守李孝怡率领一些市民,击鼓呼叫着进入,杀死元熙的左右四十多人,捉住元熙,放到高楼上,还有他的子弟。元叉派遣尚书左丞卢同在邺城街市斩杀元熙,传送首级到京城。
开始元熙的妃子于氏知道元熙必定失败,不顺从他的谋划,从开始就哭泣不断,直到元熙死去。元熙受刑前作五言诗,展示给僚属佐吏说:“正义感君子,主辱死忠臣。何以明气节,献出七尺身。”和相知的朋友告别时说:“平生一片心,殷切托知己。从今入土去,悲伤无尽期。”
元熙是藩王中的显贵,加上有才学,爱好奇异人才,交结杰出之士,气度很高,在当代有好名声,先辈后辈,多到他的家中造访。开始元熙镇守邺城,知交才学之士袁翻、李琰、李神俊、王诵兄弟、裴敬宪等人都到河梁饯行,赋诗道别。到元熙将死时,又给知己故交写信说:“我和弟弟都受到皇太后的赏识宠遇,哥哥占据大州,弟弟入宫侍奉,皇太后殷切的言语神色,恩情如同慈母。现在皇太后被废黜在北宫,太傅清河王横遭屠杀,主上小小年纪,独自住在前殿。君主亲人如此,无法安心,所以率领兵士民众在天下建立大义。衹是智力浅短,不久就被囚禁,上愧朝廷,下愧知心好友。本来因名誉道义在心,不能不这样做,流出肠子粉碎头颅,又有什么可说的呢从前李斯回忆上蔡的黄犬,陆机追想茎皇的鹤叫,难道不是因为隐约没有边际,一去不复返了吗?现在想要面对秋日月光,受春风吹拂,踏着芳草,走在花朵树荫之下,广泛召集名流,在洛水边赋诗,还有可能吗?各位君子,各自恭敬地对待所应做的事,为国家为自身,好好以名节自勉,建功立业,为自己而已,我有什么可说的呢!”当时人怜惜他。
另外元熙在任城王元澄逝世前,梦见有人告诉他说:“任城王将死去。死后两百天以后,你也不能免死。如果你不相信,可试看任城王的家。”元熙梦中看到任城王的房舍,四面墙壁崩塌,没有留下一堵墙。元熙憎恶这个梦,醒后告诉给亲近的人。等到元熙死去,果然如同他所梦见的。兄弟三人,时常跟随元英征伐,在军中贪婪残暴,有时因为接应投降者追击溃逃者,有斩杀无辜的现象,用来多增杀敌首级,作为功劳事迹。另外于忠诬陷郭祚、裴植,于忠本意未决定杀害他们,因元熙的劝说怂恿,以至于处死刑,世人以为冤枉。等到元熙遭灾祸,议论的人认为有报应。
灵太后重掌大权,追赠元熙为使持节、都督冀定瀛相幽五州诸军事、大将军、太尉公、冀州刺史,增加原来的封邑一千户,谧号为文庄王。
长子景献,次子仲献,第三个儿子叔献,都和元熙同时被杀害。后来追赠景献为中军将军、青州刺史,用王的礼仪安葬;仲献为左将军、兖州刺史;叔献为右将军、齐州刺史。
叔献的弟弟叔仁,因年幼得以保全,和母亲于氏流放到朔州。孝昌初年,灵太后诏令叔仁回到京城,归还他家的财产住宅,继承先人的爵位。授任他为征虏将军、通直散骑常侍。孝庄帝初年,在河阴遇害,追赠他为卫大将军、仪同三司、并州刺史。
儿子元琳,继承爵位。齐国接受禅让,爵位依例降低。
元熙的弟弟元诱,字惠兴。从员外郎逐渐升到通直郎、太子中庶子、征虏将军、卫尉少卿,外任为右将军、南秦州刺史。元叉在岐州杀了他,妻子儿女得以不受牵连。追赠他为车骑大将军、雍州刺史,后来追赠仪同三司,追封都昌县开国伯,食邑八百户,谧号为恭。
儿子主锤,继承爵位。担任给事中。壹国接受禅让,爵位依例降低。
元诱的弟弟元略,字俊兴。才华气质比元熙差,而有和顺深邃的声誉。从员外郎逐渐升任羽林监、通直散骑常侍、冠军将军、给事黄门侍郎。
清河王元恽死后,元叉贬降元略为怀朔镇副将。没来得及赴任,遇到元熙起兵,和元略书信来往。不久遇上元熙失败,元略就隐身出逃,依托旧曰朋友河内人司马始宾。始宾就做荻草筏子,夜晚和元略一起渡过盟津,前往上党屯留县入栗法光那裹。法光一向重信义,欣然地接纳他们。元略的旧日朋友刁双这时任西河太守,元略又归附他。停留了一年时间,刁双才派侄儿刁昌护送元略暗中逃到长江以束。萧衍十分厚待尊敬他,封元略为中山王,食邑一千户,任宣城太守。
不久徐州刺史元法僧占据城池向南叛变,州内官吏百姓都被法僧挟持逼迫。萧衍于是任命元略为大都督,命他前往彭城,接应招诱新归附的人。元略到达,驻守在黄河以南,被安乐王元鉴打败,元略仅几十个骑兵进城。萧衍不久派遣豫章王萧综镇守徐州,征召元略和法僧一同返回。元略虽然身在长江以南,自以为家中遭祸,h夜啼哭,身体如同在丧期之中。又压恶法僧的为人,和法僧说话,不曾笑过一次。萧衍又授任元略为衡州刺吏,没有赴任。遇到萧综献出城池归附魏国,萧综的长史江革、司马祖佢、将领士兵五千人全被擒获。肃宗命令有关官员全部遣送江革等人回到南方,凭此来征召元略。萧衍于是用充分的礼节遣送元略。
元略将要返回时,萧衍为他设酒宴送别,赐给金银一百斤,萧衍的百官,全部送到长江边告别,派遣他的右卫将军徐确率领一百多人护送元略到京城。肃宗韶令光禄大夫刁双到边界慰问,又下令徐州赐给绢布各一千匹。授任元略为侍中、义阳王,食邑一千户。回到石人驿亭,诏令宗室、亲戚、内外百官原先互相认识的,准许到近郊迎接。赐给帛三千匹,房舍一栋,粟五千石,奴婢三十人。司马始宾授任给事中、兼任直后,栗法光任本县县令,刁昌任束平太守,刁双任西兖州刺史,凡元略所到,给予一餐一宿的地方,无不蒙恩受赏。
不久改封东平王,又被任命为车骑大将军、左光禄大夫、仪同三司、领左卫将军,侍中照旧。又以本官兼任国子祭酒,升任骠骑大将军、尚书令。灵太后十分宠爱重用他,他受到的委任信赖,差不多和元徽相等。这时天下变乱多,军队国家千头万绪,元略持守常道保全自己,没有其他的补益,恭敬顺从备位充数而已。
尔朱荣,是元略的姑父,元略一向轻视他,元略又阿附于郑俨、徐纥,尔朱荣对这几人都记恨在心。尔朱荣进入洛阳,元略在河阴被杀害。以本来官职追赠他,加授太保、司空、徐州刺史,谧号为文贞。
儿子景式,继承爵位。武定年间,担任北广平太守.齐国接受惮让,爵位依例降低。
元略的弟弟元纂,字绍兴,很有军事谋略。担任司徒祭酒。听说元熙起兵,就逃奔到邺城,到了就被擒获,和元熙一起死去。被追封为北平县公,追赠安北将军、恒州刺史,改封为高唐县开国侯,食邑八百户。
儿子子献,继承爵位。任泾州司马时去世。
元熙的异母弟义兴,出继叔父并洛。肃宗初年,授任他为员外散骑侍郎。等到元熙被害,义兴因出继,所以得以不受牵累。逐渐升任辅国将军、通直散骑常侍。孝庄帝初年,在河阴被害。追赠中军将军、瀛州刺史。后来追赠散骑常侍、征柬将军,其他的照旧。义兴的妻子,是趟郡李氏。李氏很有女红手艺,为尔朱荣的妻子所亲近。永安年间,追封义兴为燕郡王,食邑五百户,不久改封为钜鹿王,又改封为武邑王。
儿子五述,继承爵位。玉垩年间,担任通直郎。齐国接受禅让,爵位依例降低。元茎的弟弟盈险,出仕为步兵校尉,改任城门校尉,升鄯善镇将。在任贪婪暴虐,被有关官员所纠察,出逃得以免死。延昌年间,去世。庄帝初年,因是尔朱荣妻子的哥哥,越级追赠骠骑大将军、太尉公、雍州刺史、扶风王。
长子元肃,出仕为员外散骑侍郎,改任直寝。庄帝初年,封元肃为鲁郡王,食邑一千户。授任散骑常侍,外任为后将军、广州刺史。后来授任卫将军、肆州刺史。他的弟弟元晔僭越登位,任命元肃为侍中、太师、绿尚书事。不久改任使持节、都督青胶光齐南青五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东南道大行台、青州刺史,没有到任。永熙二年逝世。追赠使持节、侍中、都督并恒二州诸军事、本号将军、司徒公、并州刺史。
儿子道与,继承爵位。授任他为前将军。齐塱接受禅让,爵位依例降低。
元晔字华兴,小名盆子。性格轻浮急躁,身体健壮。出仕秘书郎,逐渐升任通直散骑常侍。庄帝初年,封为长广王,食邑一千户。外任为太原太守,代行并州事务。水朱荣死后,世隆等人逃回并州,和尔朱兆在建兴会合,于是推举元晔为君主,大赦境内,年号为建明。不久被世隆等人所废黜。前废帝即位,封元晔为束海王,食邑一万户。出帝初年,因事获罪被赐死在家中。没有儿子,爵位削除。
城阳王长寿,皇兴二年封,被任命为征西大将军、外都大官。外任为沃野镇都大将。性情聪慧,善于安抚结交,在镇所很有威名。延兴五年逝世,谧号为康王。
长子多侯,过早去世。
次子元鸾,字宣明。开始出继叔父章武敬王,等到哥哥去世,返回继承父亲爵位。身高八尺,腰粗达到十围,以武艺过人出名。接连担任北都大将。高祖时,任命他为外都大官,又外任为使持节、都督河西诸军事、征西大将军、领护西戎校尉、凉州镇都大将。改镇设州,任命元鸾为凉州刺史、姑臧镇都大将,其余职位照旧。
后来到京城朝见。遇皇帝向南讨伐,命令他兼任镇军将军。定都洛阳,高祖前往邺城,韶令元鸾留下守卫京城。到设立五等诸侯时,赐给食邑一千户。授任他为使持节,征南大将军,都督豫荆郢三州、河内山阳束郡诸军事,和安南将军卢渊、李佐攻打赭阳,没攻下来,失败退回。这时高祖前往瑕丘,元鸾到行宫请求治罪。高祖接见元鸾等人,责备他们说:“你们统领兵士,按道义应该奋勇有节操,却进不能攻下贼寇城池,退不能消灭这些小股敌寇,损害国家声威,罪应处死。我改革刚开始,事情从宽处置,现在免除你们的死罪,城阳王贬为定襄县王,削减食邑五百户。在古代,军队出行一定载上宗庙社稷的牌位,用来显示威信恩惠各有归属,现在在社稷牌位前质问你们的败军之罪,来昭明你们的过失。”后来因留守的功劳,恢复本来的封爵,增加食邑二百户。授任冠军将军、河内太守,改任并州刺史。世宗初年,授任平东将军、青州刺史。后来改任安北将军、定州刺史。
元鸾崇敬佛教,修持五条禁戒,不喝酒吃肉,长年斋戒。修建佛寺,劝导带领百姓,共同承担土木营造的辛劳,公私的耗费纷扰,成为民众的大患。世宗听说后下韶说:“元鸾是宗室中有德行的亲属。在大州做州牧,民众繁盛,以安抚宁静为嘱托,应该克制自己磨砺诚心,崇尚清廉树立恩惠,却骤然加以征调,专门做烦扰的事,民户嘈杂,家家怀有嗟叹怨恨。北方各州土地广阔,是奸猾动乱产生的地方。依据法律推究过错,应该加以整肃罢黜,因元鸾是皇帝的亲属,感情上不忍心,可派遣使者,以道义督察责备,剥夺一年的俸禄,稍微表示惩罚。”
正始二年逝世,这年三十八岁。赠帛六百匹,韶令中书舍人王云宣读旨意前往吊祭,追赠亘銮为镇北将军、刺史,谧号为。
儿子元徽,字显顺。粗略涉猎书籍史册,比较有行政才能。世宗时,继承封爵。授任游击将军,外任为河内太守。在郡中清廉端正,有声誉。征召入京任命为长兼散骑常侍。
肃宗时,授任右将军、凉州刺史。元徽因路途遥远,执意请求不赴任。授任为散骑常侍。这一年,授任为后将军、并州刺史。在这以前,州界内夏季有霜降,庄稼不成熟,百姓逃散,安心农业的人少。元徽到了就打开粮仓赈济他们,文武官员都一起劝阻。元徽说:“从前汲长孺,一个郡守而已,还擅自打开粮仓,拯救民众的灾难,何况我是皇室亲属,受任主持大镇,哪能拘泥于成法而不解救民众的困苦呢?”于是先供给后上奏疏。肃宗嘉奖了他。加授安北将军。后来任命为安西将军、秦州刺史。韶书早上接到晚上出发。元徽因将到秦州,请求前往朝廷恭敬任命,又上奏执意陈述,请求不任其职。改授元徽为辅国将军,加授度支尚书,升军号为镇军将军。这时,战争不断,国家军队屡次失败,元徽因军队费用高,献上封国的绢二千匹、粟一万石来资助军事用度。肃宗不接受。又以本来官职兼任吏部尚书,加授侍中、征束将军,调任卫将军、右光禄大夫。任命为尚书左仆射,改任车骑将军、仪同三司,坚决推辞不受任,准许解除侍中,然后接受诏书。不久授任尚书令,加授开府、西道行台,没到任。
这时灵太后专权,朝廷纲纪败坏。元徽位居重任后,没有匡正补助,和郑俨一些人,互相阿附。他外表看似柔弱谨慎,内心多有猜疑忌恨,一点点怨恨,必定设法报复。有见识的人憎恨他们。又不能防备他的妻子于氏,于氏就和广阳王元渊通奸。等到元渊受命主持军府,每有上奏,论说元徽的罪过,虽然有诬陷诋毁之嫌,也有比较多的实情。
庄帝登位,任命元徽为司州牧,不久授任司徒,仍兼州牧。元颢进入洛阳,元徽跟随庄帝向北巡视,等到皇帝回宫,因参与谋划的功劳,授任他为侍中、大司马、太尉公,加授仪仗、鼓吹,增加封邑连同从前共二万户,其他官职照旧。元徽上奏推辞官职封邑,前后多次奏告。又上奏说:“黄河边的功劳,是将领士兵的功劳,请求归还所封授的,加给那些建功立义的人。”元徽为庄帝所亲近厚待,内心畏惧尔朱荣的宠幸,所以有这个推辞,来防止外面的议论。庄帝懂得他的意思,准许他辞去封邑,不同意他推让官职。
元徽后来的妻子,是庄帝舅舅的女儿。侍中李或,是皇帝的姐夫。元徽性格奸巧谄谀,善于曲从讨好,挟内亲外戚的旨意,宗室亲属没有人可和他相比。于是和李或等人劝说皇帝图取尔朱荣,庄帝也先有这个心意。东朱荣死去,世隆等人屯驻不解散。授任元徽为太保,随之任大司马、宗师、录尚书事,总领内外事务。元徽本意认为余朱荣死后,部属自然会四散逃跑。等到尔朱宗族聚集谋图作乱时,元徽想不出策略,仅忧虑害怕而已。他性格很妒忌别人,不愿意别人有超出自己之处。每次入宫参与密谋决议,独自和皇帝决断。朝廷大臣中有献上军队国家计划策略的,他都劝皇帝不采纳,却说小贼寇何必担忧不能扫除.又吝啬财物,无论是私人还是国家都如此。于是有所赏赐,都拿出得很少,有时多了就中途减少,给与了又追回来。白白浪费财物,恩惠不能感动人。庄帝一向简略狭隘,也格外为元徽所赞成。太府少卿李苗,是元徽任司徒时的司马,元徽对待他比较优厚。李苗时常献上忠诚的意见,元徽白以为得意,多不加以采纳。李苗对别人说:“城阳王本来是胡蜂一样的眼睛,豺狼般的声音又将露出来了。”
等到尔朱兆入宫,守卫兵士四散逃奔,庄帝走出云龙门。元徽骑马奔跑,皇帝接连呼喊他,元徽不回头而离去。于是跑到山南面,到了旧日属吏寇弥的房舍。寇弥外表上虽然接受他,内心不放心,就恐吓元徽说,官府的搜捕将要到来,让他到其他地方躲避。派人在路上拦截杀害,送尸体给余朱兆。
出帝初,追赠使持节、侍中、太师、大司马、录尚书事、司州牧,谧号为文献。
儿子元延,继承爵位。亘迈末年,官位到太子中庶子。变鳕接受惮让,爵位依例降低。
元邀的哥哥题魏,担任给事中、司徒掾属。去世,追赠辅国将军、豫州刺史。
元徽的第二个哥哥显恭,字怀忠。任扬州别驾,因军功封为平阳县开国子,食邑三百户。孝庄帝初年,授任北中郎将,升左将军、束徐州刺史。召入任安束将军、大司农卿。不久授任中军将军、荆州刺史。庄帝杀死尔朱荣后,就授任显恭为使持节、都督晋建南汾三州诸军事、镇西将军、兼尚书左仆射、西北道行台、晋州刺史。尔朱兆进入洛阳后,显恭死在晋阳。出帝初,追赠显恭为卫大将军、并州刺史,再次追赠为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彦昭童压,继承爵位。武定年间,任渔阳太守。齐接受禅让,爵位依例降低。
显恭的弟弟元旭,字显和。庄帝时,封为襄城郡王,食邑一千户。武定末年,官位到大司马。变量接受惮让,爵位依例降低。 章武王太洛,皇兴二年逝世。追赠他为征北大将军、章武郡王,谧号为敬。没有儿子。高担初年,命南安惠王第二个儿子五堑为他的后嗣。 元彬,字豹儿,继承爵位。勇猛健壮有武艺。外任为使持节、都督东秦豳夏三州诸军事、镇西大将军、西戎校尉、统万镇都大将、朔州刺史。因贪婪被削夺封爵。这时吐京胡反叛,诏令元彬为持节、代理平西将军、行汾州事,率领并州肆州的军队前往讨伐他们。平定胡人后,又授任征虏将军、汾州刺史。胡人去居等六百多人,据守险阻谋图反叛,煽动同族人。元彬请求调拨军队二万人,有关官员上奏准许他。高祖大发脾气说:“哪裹有调动兵马的道理呢!可根据实际情况整肃治理,如果不能变通方法达到安宁,必须调大军的,就先斩杀刺史,然后调遣兵马。”元彬接到诏书大为恐惧,而率领州中军队,走在将领士兵前面,讨伐胡人平定他们。太和二十三年去世。赐给钱十万文、绢二百匹,赠给本来的官职,加授散骑常侍。元彬有五个儿子。
长子元融,字永兴。仪容华丽,身材魁梧,性格旷达坦率,有豪气。高祖时,被任命为秘书郎。世宗初年,恢复先人的爵位,授任为骁骑将军。
萧衍派遣将领,侵犯进逼淮阳,梁城沦陷,诏令元融为假节、征虏将军,另外率军向南讨伐,大量杀伤贼寇兵士,收复梁城。这时,扬州刺史元嵩被奴仆杀害,命令元融代行扬州事务。不久授任假节、征虏将军、并州刺史。
到世宗逝世时,兼任司空,营建景陵。被任命为宗正卿,以本来官职代行瀛州事务,遇疾病没有到任。没过多久,授任散骑常侍、平东将军、青州刺史。回京任秘书监,调任中护军,升军号为抚军将军,兼任河南尹,加授征束将军。性格特别贪婪残暴,任意聚敛财物,被中尉纠举弹劾,削除官职爵位。汾州夏州的山胡叛乱,联合正平、平阳,诏令恢复元融从前的封爵,任征束将军、持节、都督去讨伐他们。元融谋略很少,被山胡打败。时间长了,加授散骑常侍、卫将军、左光禄大夫。
后来贼寇头领鲜于脩礼侵犯瀛定二州。长孙稚等人讨伐他,失败。授任元融为车骑将军,担任前驱左军都督,和广阳王元渊等人共同讨伐脩礼。军队渡过交津,葛荣杀死脩礼而自己登位。转移军营到白牛逻,以轻装骑兵攻打元融。元融苦战一整天,没有外面的增援,于是大败而逃,在军阵中被杀。肃宗在东堂为他举行丧事,赐给棺材、朝廷礼服一套、彩色丝织品二千八百段,追赠他为侍中、都督雍华岐三州诸军事、本号将军、司空、雍州刺史。不久因元融为国事而死,进赠司徒,加授前后部鼓吹。谧号为庄武。
儿子景哲,继承爵位.武定年间,担任开府仪同三司。齐国接受惮让,爵位依例降低。
景哲的弟弟元朗,就是后废帝,记载在后废帝纪。
儿子董头,继承爵位,封为安定王,改封为安平王。齐国接受惮让,爵位依例降低。
元融的弟弟元凝,字定兴。出仕为恒州征虏绿事参军,屡经升任到护军长史。元凝的姑母,是尔朱荣的妻子。庄帝初年,封为束安王,食邑五百户。授任持节、安东将军、兖州刺史,改任济州刺史,仍为本号将军。永熙二年逝世,追赠他为持节、都督沧瀛冀三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冀州刺史。
儿子彦友,继承爵位。武定年间,担任光禄大夫。齐国接受禅让,爵位依例降低。
元凝的弟弟元湛,字镇兴。出仕为秘书郎,改任尚书左士郎中,调任廷尉少卿。庄帝初年,在河阴遇害。追赠他为征东将军、青州刺史,追封他为渔阳王,食邑五百户。
儿子元俊,继承爵位。齐国接受禅让,爵位依例降低。
元湛的弟弟元晏,字俊兴。任秘书丞时去世。追赠他为平束将军、秘书监、豫州刺史。
乐陵王胡儿,和平四年逝世。追封乐陵王,追赠征北大将军,谧号为康。
显祖的第二个儿子丞全过继他,继承封爵,后来改名为墨誉。产狙初年,蜢蟋侵犯边境,任命墨誉为镇北大将军、北征大都将。后来授任为使持节、本号将军、领护匈奴校尉、都督、中军都将。外任为使持节、镇束大将军、和龙镇都大将、置业刺史,加授领护束夷校尉,改任为镇北将军,代理镇北大将军,高祖在光极堂接见百官,对墨餐说:“垣业伐业路途遥远,旧都城意义重大,所以委屈叔父远行去担此重任,不可不恭敬谨慎面对职责,以符合我对你的期望。”等到墨坚童阴谋作乱,墨登知道而不报告,被宽恕免去死罪,削除封爵为平民。太和末年,恢复他的王爵。正盘四年逝世。追赠他为光州刺史,谧号为蜜王。
儿子景略,字世彦。世宗时,继承封爵。任命他为骁骑将军,授任持节、冠军将军、豳州刺史。里垩元年逝世。追赠本号将军、邀业刺史,赐帛四百匹,谧号为惠王。
儿子元霸,字休邦,继承爵位。武定年间,担任钜鹿太守。齐国接受惮让,爵位依例降低。
景略的弟弟庆略,担任散骑侍郎。
儿子子政,担任通直散骑常侍。
庆略的弟弟洪略,担任恒农太守、中军将军、代理束雍州刺史。
洪略的弟弟子业,担任平原太守。
安定王元休,皇兴二年封,被任命为征南大将军、外都大官.元休年轻而聪明,理事决断很受称道。
高祖初年,库莫奚侵犯边境,任命元休为使持节、侍中、都督诸军事、征东大将军、领护束夷校尉、仪同三司、和龙镇将。元休安抚防范有方略,贼寇于是归附。入京担任中都大官。蠕蠕侵犯边境,外任为使持节、征北大将军、抚冥镇大将。元休身先士卒,攻打贼寇赶走他们。入京担任内都大官,升任太傅。等到设立五等诸侯,食邑二干户。
皇帝向南征伐,元休兼任大司马。高祖亲自巡视各军,遇到元休以三个盗贼在六军示众,将斩杀他们,下诏赦免三人。元休坚持说:“陛下将要肃清远方的衡霍,所以亲自统领六军,长途跋涉住在野外,军队刚开始出发,已有人奸猾盗窃,如果不斩杀,如何平息偷盗?请一定施行刑法,来肃清奸猾邪恶。”诏令说:“大司马执行法典,的确应该如此。衹是由于缘分,我听说君王的法式,也时常有不依常规的恩泽,虽然违背军法,可特地原宥他们.”元休造才奉行诏书。高祖对司徒冯诞说:“大司马严明执法,各军不可以不谨慎。”于是六军整肃。定都洛阳,元休跟随皇帝前往塑继。命令五丛率领护驾的文武官员,到平城迎接家眷。高祖亲自在漳水以北为元休饯行。
十八年,元休患病,高祖前往他的第宅,流着眼泪慰问疾病,宫廷使者送医药。在道路上往来不断。逝世,赠帛三干匹。从逝世到出殡。皇帝三次前往。高祖到他门前,改穿细麻所制的丧服,白帽上结上麻带。皇太子、百官都随从吊祭行礼。等到将要安葬,又赠布帛二千匹,谧号为靖王。诏令假黄铁,加授仪仗、鼓吹、卫士、佩带木剑者六十三人,都依照三老尉元的仪式。高祖亲自送出郊外,悲恸哭泣而返回,各王的恩惠礼仪无人可和他相比。世宗时,在宗庙配祭。
长子元安,幼年时过早去世。
次子元燮,被委任为下大夫。世宗初年,继承爵位任太中大夫,被任命为征虏将军、华州刺史。元燮上奏疏说:“恭谨思虑州治李润堡,虽然是少梁旧地,晋国、芮国分封的土地,然而外族归附,于是成为戎人聚集居住的地方。城池不是前代旧城名称,便自建国之初,是护羌校尉的小城堡。等到改镇设郡,靠山设立州城,利用粮仓府库,没改正名称地域。私下以为冯翊古城,在羌人魏国两族民众的交接、许昌洛水水陆交会的地方,是先汉的东部辅弼,皇魏的西部翼卫,名胜古城,实为西部藩镇腹地。现在州的治所,岂止不是旧地,简直是住在山岗上从深涧取水喝,水井山谷污秽杂乱,上下辛劳,来往几里路。背后说长道短,亏损礼乐教化。不如冯翊,面对华山渭水,环绕平原州泽,井水浅池塘平,打柴放牧富饶广阔。从华阴采集材料,陆路运输七十里;从龙门砍伐木头,顺流而下。增削旧城墙,工程节省用力不多,人们各自为自己,不以为辛劳。从前宋国民众没有井,掘井后欣然得到人心;何况全城没有水,得到水后能不家家庆贺吗?私下听说前任刺史,不是没有这个心意,有的遇上战事,有的碰到灾年,因此离合,拖延到现在。去年已经收成不错,秋天又将大丰收,四境安定,京城没有事件。男丁不用十文钱的耗费,每人没有八十天的辛劳。损失轻微受益重大,乞求明鉴批准。”世宗于是下韶说:“一劳永逸,准许迁移。”后来授任征虏将军、豳州刺史。延昌四年逝世。追赠本号将军、朔州刺史。
儿子元超,字化生。肃宗初年,继承爵位。当时因胡国珍封安定公,元超改封北平王。被任命为城门校尉、通直散骑常侍、东中郎将。不久授任光禄大夫,兼将作大匠。后来恢复本来的封爵。水朱荣进入洛阳,元超避难到洛水以南,遇贼寇被害。庄帝初年,追赠他为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岐州刺史。
儿子孝景,继承爵位。武定年间,任通直郎。齐国接受挥让,爵位依例降低。
元燮的弟弟愿乎,冷酷狂妄没有操行。高祖末年,被任命为员外郎。世宗初年,调任给事中。狂悖邪恶日益严重,杀人抢劫,成为官府百姓的祸患。世宗因他是近亲,不忍心以法律处治,就免他的官职,囚禁他在单独的客馆。客馆名叫愁思堂,希望他能反省。世宗逝世,愿平才得以出客馆。灵太后临朝听政,因他残暴作乱不改正,下诏说:“愿平的志向品行轻浮粗疏,时常违背法典,可回到客馆,依照从前囚禁起来。”很久以后,解除禁闭回到家中,交给师傅严加教诲辅助。后来被任命为通直散骑常侍、前将军。因在儿女面前脱光妻子王氏衣服,又在岳母的旁边强奸妻子的妹妹而获罪。御史中丞侯刚判定他没有人道,处以死刑,用绞刑,遇大赦免于一死,贬为员外常侍。孝昌年间,去世。
儿子元绪,担任幽州安西府功曹参军。庄壶初年,担任直合将军。不久担任持节、兼武卫将军、闱右慰劳十二州大使,后来竟沦落到吐谷运。 儿子长春,担任员外散骑侍郎。武定初年,封为南郡王,食邑五百户。齐接受禅让,爵位依例降低。
愿平的弟弟永平,担任征虏将军、南州刺史。被市民华延明所杀害。左昌初年,追赠使持节、侍中、都督定瀛幽三州诸军事、卫将军、定州刺史。 永平的弟弟珍平,担任司州治中。 儿子叔遵,担任员外散骑常侍。
珍平的弟弟贵平,担任羽林监,改任射声校尉。庄帝初年,授任散骑常侍、宗正少卿,封东莱王,食邑一百户。授任平北将军、南相州刺史。庄帝杀死水朱荣后,加授武卫将军,兼侍中,担任河北、山东慰劳大使。到达定州东北,被幽州大都督侯渊所拘捕,送到晋阳。后来回到盗阳。
前废帝时,以本身官职代行青州事务,遇上当地人崔祖螭作乱,贼寇十分强盛,包围逼迫东阳一百多天。贵平率领市民固守,又命令将领士兵打开城门交战。救援大军赶到,于是擒获祖螭等人,杀了他。返回后,授任车骑将军,加授散骑常侍,升任左卫将军、宗师,又升任车骑大将军、左光禄大夫、仪同三司。
贵平为人阴险刻薄,被出帝所信任。外出任青州刺史,又加授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被幽州大都督侯渊所谋害。
史臣曰:对南安王的行事考察始终,善不掩恶。元英有将帅才能,有名于当时。元熙、元略兄弟,早先在民众中传有声誉,或才能不足而抱负大,或器量狭小而职任多,都不能成就功名,全死于非命,是可惜的。康王寿命不长,元鸾振兴家世的名声。元徽弄巧设诈矫揉造作,对外谄媚内心妒忌,永安年间的祸患,谁承担责任?好像他的死,本是应该的呀!章武王、乐陵王,大概不值得一提。靖王聪明果断声威显赫,太和年间受到称赞,是美好的。
。从元士逐渐升任营业刺史。性格贪婪残暴,人们不能忍受,相继起来驱逐他,元泛逃到芒州。后来授任光禄大夫、宗正卿,封东燕县男。在河阴被杀害。
天赐的第五个儿子脩义,字寿安,阅读图书传记,很有文才,为高祖所赏识。从无士逐渐升任左将军、齐州刺史。脩义因齐州接连死去刺史,多次上奏疏一再推辞。韶书说:“长短有天命,吉凶由人事,何必过于忧虑畏惧,违背保卫国家的寄托?避凶而趋吉,也时常有这种事,可准许另建馆舍屋宇。”于是迁治所到束城。脩义施政,宽容和顺爱民,在州中四年,不杀一个人,百姓因此思念他。调任秦州刺史。肃宗初年,上奏疏陈述庶人元禧、庶人元愉等人,请求宽恕他们从前的罪过,恩赐安葬在陵墓区域。灵太后下诏说:“收葬的恩德,事情出于皇帝旨意,刺史哪能超越权限干犯陈述?”在州中受贿颇多。
累经升迁任吏部尚书。等到掌管官吏任免,衹图钱财,授官的大小,都有固定价格。当时中散大夫高居,有诏旨先加任用,其时上党郡有空缺,高居于是求取郡守。脩义私下已答应别人,抑制高居不给予他。高居大声议论不客气,脩义命左右的人拖扯他。高居对着众人大声呼喊有贼。有人问高居说:“白天在公堂上,哪能有贼?”高居指着脩义说:“这个座位上面的人,违背天子英明的诏书,财物多的得官位,如同京城白曰抢劫,遣不是大贼吗?”脩义脸色大变。高居边走边骂地走出来。后来要拦截皇帝车马论说脩义的罪状,左仆射萧实夤开导他,才作罢。
二秦反叛,任命脩义为兼尚书右仆射、西道行台、行秦州事,做各军的总调度。脩义好饮酒,每次饮酒接连几天,遂得了中风,神志不清,虽然到了长安,也仍然如此。元志战死,贼寇束到墨丞,又派遣萧实夤讨伐,任命值盏为壅州刺史。脩义在州中去世,追赠司空,谧号为文。
儿子元均,担任给事黄门侍郎。
乐浪王重画,扭王三年封,被任命为征东大将军,镇守重噬。性格贪婪暴烈,征召回京,在途中忧虑逝世。谧号为厉王。
儿子康王乐平,继承爵位。逝世。
儿子长命,继承爵位.因杀人获罪被赐令自杀,封国削除。
儿子元忠,肃宗时,恢复从前的爵位,担任太常少卿。出帝乘船在天渊池上游玩,命令宗室亲王陪同饮宴。元忠愚蠢没有智慧,天生喜好打扮,就穿着红罗短衣,绣衣领,绿色的绸裤,锦缎镶边。皇帝对他说:“朝廷的衣帽,应有固定的样式,你为什么穿着杂技的衣服?”元忠说:“臣下自幼所爱,心在绮罗,歌舞的衣服,是臣下所喜爱的。”皇帝说:“人没有善德,竟到了如此地步吗?”
广平王洛侯,和平二年封。逝世,谧号为殇。没有儿子,后来以阳平幽王的第五个儿子元匡继承他。
元匡字建扶,性格光明正大,有气度节操。高祖器重他,对他说:“叔父必定能为国家楷模,匡正辅助我,现可改名为元匡,以成就善始善终的美好。”
世宗即位,元匡屡经升迁为给事黄门侍郎。茹皓开始受宠信,百官有些畏惧他。世宗曾经祭祀陵墓返回,韶令元匡陪同乘车,又命茹皓上车。茹皓撩起衣裳将要上来,元匡劝阻,世宗就推他让他下去,茹皓恨元匡变了脸色。当时的人都佩服他的忠诚正直。世宗亲掌朝政,授任他为肆州刺史。元匡违忤茹皓,担忧被他陷害,清廉谨慎整饬自己,十分有声望政绩。调任恒州刺史,征入任大宗正卿、河南邑中正。
元匡上奏亲王和始藩王、二藩王的妻子都有妃号,而三藩王以下都称为妻,上不能同受妃子名号,而下不如五品以上官员有命妇的名号,私下感到疑惑。韶令说:“丈夫在朝廷颢贵,妻子在家中荣耀,妇女没有定准,提升依从她的丈夫。三藩王既受王的封爵,妃的名号也应同等。妻子,是齐的意思,道理上和自己平齐,可依妃子的条例。”从此三藩王妻子的名号才确定。后来授任度支尚书。元匡上奏援引乐陵王、章武王的条例,请求继承洛侯的封爵,诏令交付尚书议论。尚书上奏准许继承封爵,来表示兴亡继绝的义理。
元匡和尚书令高肇不和,时常没有顺服的神色。当时世宗把政事委托给高肇,朝廷都畏惧高肇,衹有元匡和高肇对抗。首先自己制造棺材,放置在厅事中,想要用车载上棺材前往宫廷,论说高肇的罪恶,以自杀恳切规劝。高肇听说后厌恶他。元匡后来因为和太常刘芳争议度量单位,就和高肇翻了脸。御史中尉王显举奏元匡说:自从晋朝失去控御,各僭越政权竞相兴起,礼乐制度崩溃,人际关系败坏。大魏顺应天命,拥有四海。高祖孝文皇帝以睿智圣明统御天下,恢复旧日典章。于是命令已故中书监高闾广泛招致儒林人物,推究乐府,依据六经,参考各朝志书,用黍来裁定寸的长度,将要靠近周汉旧日典章。遇到建造迁移,还没有完成。高祖思虑深入,参考经传记载,以一黍的大小,来确定分的规格,依据它为尺,公布施行。
到正始年间,已故太乐令公孙崇私自立意,以十二粒黍为寸,另外造作尺度,定律管改钟斛。都要造成时,上奏请求观看测试。当时命令太常卿臣刘芳,因公孙崇造作已成,请他集合朝廷英才,商议得失。刘芳怀疑公孙崇的尺度和先朝不相同,考察它的制作,和经史又有差异,推究造作很少依据,不宜施行。当时尚书令臣高肇、清河王元恽等人因公孙崇造作谬误,和周礼不相同,就奏请臣刘芳依据周礼另行制造,造成后测量考校,采用好的。而刘芳认为先朝尺度,事情合乎古代典章。就依照前面的诏书,用黍改定寸,并呈报朝廷,来裁断钟磬类乐器。造时评议的人,大多说刘芳是对的,惟独黄门侍郎臣孙惠蔚附和公孙塞。二者的差别,接连经过考察评议。而尚书令臣高肇以刘芳所造为是。公孙崇去世以后,塞菌也造一尺,仍说赞同公莲崇。用来比照公孙崇的尺,自相违背。思量再三,以为刘芳所造是准确的。然而尚书臣元匡上奏说刘芳孙惠蔚两种尺,长短不一样,考察两个律管,容积不同。说是采取中等黍粒,校正那二家,说是都有差误,没法折中,自己确立一种尺度,请求商议评定。当时议论的人,有的赞同元匡。两种意见分歧,没有立即决定。高肇又说,权斛斗尺,颁行已经很久,现在所议论的,哪裹理解先朝旨意?应该依先朝旧尺为准。
从那以后,而元匡和高肇在尚书省厉声谈论,脸色严肃,使官位的高低失去正常次序,议论纷杂不再有固定的伦常。元匡又上奏列举,依据自己的十是,说刘芳的十不是。又说:“高肇从前接受皇帝的旨令,和刘芳一起经营督察,规划树立钟石的名字,希望传播制作的声誉。却凭藉掌管大权的尊贵,依仗舅氏的势力,给予夺取任凭心思,赞美否定全随自己。阿附刘芳,阻隔臣下事务,望着权势附和的以好言好语相交接,依经籍考古事的就被愤怒斥责。虽然没有指鹿为马,移天迁,实在使含蓄宽容的人,在座位上屏住呼吸,心怀道德的人,在侍宴时张口结舌。”又说:“刘芳从前和公孙崇竞争,总说是自己造作,现在和臣下谈论,忽称先朝。这难道不是从前以为可行,就要自己谋取名声,后来知道错误,就推到先朝?完全不是大臣的礼节,深深失去做臣下的道义。再在权臣的面前考校,在不公正的手中测量,臣下必定在朝中被砍足,抱玉璞于人群之外。”嚣张的言论放肆的意图,传遍朝野。
然而元匡职掌是出纳王命,静言进谏,斗尺权度,正是他所掌管的。如果自己有所见解,能选定优劣,应该首倡正义一端,早h辨别各种疑惑,为什么沉默在心中顺从别人,不发一言,见到刘芳成事,才有这段话?估量刘芳的才学,和元匡相差很远,所见到的深浅,不应该相等。现在才开始发言,恐怕这是出于心中要藉用别人的智慧,规划实现虚假的声誉。况且元匡奏疏中说:“所依据的铜称锤,形状如同古代记载,表明是汉朝所制,不是新莽另造。”以及考查权铭说:“黄帝始祖,德行布于有虞氏,虞帝始祖,德行布于新。”如果是王莽辅佐汉朝时的事,哪有铭刻僭伪的新莽名号的道理呢?又推寻王莽传说,王莽代行朝政期间,就改变汉朝制度。考校两个证据,不是汉朝的称锤是很明确的。他又说:“刘芳所造的,又短于先朝的尺度。”臣下比较后,的确相合。又说:“刘芳的尺和千金堰不相同。”臣下再测量比较,因而见到它们不同。两三个虚浮不当的例子,难以作为依据准则。又说:“一起构造不同尺度,狂妄制作疑似的标准,假托是先朝所行,说不是自己所制。”
臣下考察这中间的欺诈,是在于元匡,不在于刘芳。凭什么这样说?刘芳先受命令,专门制造钟律,管籥的好坏,是他所裁定的,权斛尺度,本不是他的事。此前门下省索取刘芳的尺度,而刘芳以牒呈报告说:“依照先朝所颁行的新尺,又符合下黍,不加增减,制造钟律,调定分寸而已。”检查亘匡造尺在牒呈一年以后,刘芳在当时,元匡还没同他相争论,已有这份牒呈,哪裹是欺诈呢?考核公孙崇造寸,是积黍十二粒,众所周知的;而刘芳造寸,仅止十粒黍,也都出自先朝诏书。以黍成寸,前后清楚,哪有要自己谋取名声的道理?高肇任尚书省长官,百官瞻望他,言行动静,一定要和众人瞻仰的身份相符合。如果仗恃权势阿谀结党,诈托先朝韶书,将要指鹿为马,迁日移天,就是越电的盏适,如何治理人?高肇如没有这种行为,五垦便是诬陷宰相,诽谤清明的时代。哪应谈论之间,就有指鹿为马的事情;赞同否定之时,轻率产生砍足的言语?走遍诈称惑人,事情发生在衰落的秦国;主塑怀抱玉璞,时代遭遇暴虐的楚国。哪应在人才济济的朝代,而有这种诽谤呢。蛊惑朝廷视听,不恭敬到极点,请求将高肇、元匡都囚禁在尚书省,推究核实本源,交付廷尉定罪。
诏令称“可”有关官员上奏元匡诬陷高肇,处以元匡死刑。世宗宽恕他的死罪,降职为光禄大夫。
又兼任宗正卿,外出任兖州刺史。元匡出发前。皇帝在东堂接见,慰劳勉励他。元匡还以为尺度钟律的事,是国家的大典,先前虽被南台御史弹劾,然而还要再议论,如议论的时候,希望准许臣下暂时奔赴。世宗说:“刘芳学问高于一世之人,深明典章故实。而你依据的,和先朝的尺却一寸超过一黍,怎么能又说是先朝的意思呢?兖州刺史所坚持的不合经典,今后议论的时候,什么时候等待您赶往都城呢?”
肃宗初年,召入任御史中尉。元匡弹劾纠察严厉,开始举奏于忠,随之弹劾高聪等人免去官职,灵太后都不准许。因违背他纠察恶人的心愿,又担心元匡请求解职,朝廷想奖励安慰他,就升任他为安南将军,后来加授镇束将军。
元匡屡次不断地请求更改衡器,这时皇帝下诏说:“谨慎审查称锤尺度,是自古的美好法典,确定典章改革历法,是前代的优良规则。元匡是宗室中的贤明正派人物,留心已久,可命令再召集儒生贵族,及时检验决断。务必使衡器适中,使寸籥不舛误。”又下诏说:“已故广平殇王洛侯,出自于恭宗,英年早逝,封国削除祭祀废止,不祭祀已有些时曰。元匡亲近犹如他的儿子,私相继承的岁月已久,应该树立藩屏,永保磐石之固,可特许继承王爵,封为束平郡王。”元匡所制尺度结束,请求聚集朝廷官员商议决定是非得失。下诏交付门下省、尚书省、三府、九卿商议决定后上奏。太师、高阳王元雍等人商议说:“伏惟高祖改革度量衡已经固定,元匡现在新造的,稍微有不同。而且元匡说所造的尺度和汉志王莽的衡器量器没有不同。又晋朝中书监荀勖说,后汉到魏国,一尺长于古代四分多。于是依照周礼,累积黍子以确定度量,据古代玉律和钟,就加以改正。推寻荀勖所造的尺和高祖所决定的,毫厘相同。又侍中崔光得到古代象尺,其时也依商议命令施用。仰首思念孝文皇帝,德行超越前代帝王,睿智照耀下面的臣民,是不可磨灭的法式,事情难以改变。臣下等人参与讨论,请求停止元匡的议论,永远遵循先皇的制度。”下诏依从他们的建议。
元匡每有上奏请求,尚书令、任城王元澄马上坚持己见否决他,元匡刚烈狭隘,心中就不满。先前所造的棺材还在寺院中,就又加以整修,将要同元澄相攻击。元澄逐渐知道了。后来将要赶往尚书省,和元匡在途中相遇,掌管车马的仆隶互相打起来,朝野惊骇。元澄因此上奏元匡的罪状三十多条,廷尉判处他死刑。诏令交付八座商议,特地加以宽恕,削夺爵位免除官职。三公郎中辛雄上奏为他伸冤,后来特地授任他为平州刺史,调任青州刺史,不久担任关右都督,兼尚书行台。遇到疾病回京城。孝昌初年,去世,谧号为文贞。后来追复本来的爵位,改封为济南王。
第四个儿子元献,继承爵位。齐国接受禅让,爵位依例降低。
任城王元云,五岁时,恭宗逝世,啼哭不断声。世祖听说后呼唤他,抱着他哭泣说:“你为什么懂得有成年人的心意?”和平五年封,任命他为使持节、侍中、征束大将军、和龙镇都大将。显祖时,任命他为都督中外诸军事、中都坐大官,受理民众诉讼,很得当时人赞誉。
延兴年间,显祖召集群臣,想要传授帝位给匕王子推。王公卿大夫,没有人敢先发言。元云进奏说:“陛下正要兴起太平,临制天下,岂能够上违背宗庙,下抛弃百姓?父子相传授,由来很久了,皇魏兴起后,没有改变。储君是嫡系子孙,圣明的德行早巳昭明。陛下如一定要割舍世俗事务,在清静中颐养神情,委托的储君,应该继承大位。如果要舍弃储君,轻易改变帝位,恐怕不是先代圣人的心意,会惊动人心。另外,天下是祖宗的天下,而陛下擅自改动帝位,上违背七庙的神灵,下助长奸猾混乱的途径,这是祸福的起源,希望深入思考谨慎对待。”太尉盘又进奏说:“陛下现在要从外面挑选众王而传位给皇叔,臣下恐怕春秋祭祀,辈分紊乱,万一陛下逝世以后,必然有逆祭的讥讽,希望深入思考任城王的话。”束阳公亘歪等人进奏说:“皇太子虽然圣明的德行早已显著,然而实在幼小。陛下正年富力强,刚执掌机要政务,普天之下万民景仰,率土之滨人心相向,陛下想要独善其身,不把万民放在心上,那宗庙怎么办?百姓怎么办?”显祖说:“储君是嫡系子孙,接受禅让的帝位,各位大臣辅助他,有什么不可以?”于是传位给高祖。
后来蠕蠕侵犯边境,元云担任中军大都督,跟随显祖讨伐他们,在大沙漠中相遇。事情记载在蠕蠕传。后来仇池氐人反叛,任命元云为征西大将军讨伐平定他们。授任都督徐兖二州缘淮诸军事、征束大将军、开府、徐州刺史。元云因太妃盖氏逝世,上奏疏请求解除职务,显祖不准许,元云悲伤地号哭引起疾病发作,才答应他的请求。秉性善于安抚,得到徐州民众的欢心,为百姓所追念。赠送的钱财,全不接受。显祖听说后嘉奖他。又任命他为侍中、中都大官,赐给帛一千匹、羊一千口。出任冀州刺史,仍任本号将军。元云留心政事,很得民心,这时全州请求每户纳绢五尺、粟五升来报答元云的恩德。高祖嘉奖他,调任使持节、都督陕西诸军事、征南大将军、长安镇都大将、雍州刺史。元云廉洁谨慎整饬自己,留心政事案件,抑制豪强,盗贼止息,州中民众歌颂他的有一千多人。文明太后嘉奖他,赐给帛一千匹。太和五年,在州中逝世。遣令俭约地安葬,不要接受赠送的车马衣被。各个儿子遵奉他的旨意。灵柩被运到京城,皇帝亲自前去,哭得哀伤悲恸,追赠本来的官职,谧号为康。在云中的金陵陪葬。
元云的长子元澄,字道镇,年轻时爱好学习。等到康王逝世,元澄服丧以孝顺闻名。继承封爵,加授征北大将军。高祖时,蠕蠕军侵犯边境,加授元澄为使持节、都督北讨诸军事去讨伐他们。蠕蠕军逃走,又因氐人羌人反叛,授任元澄为都督梁益荆三州诸军事、征南大将军、梁州刺史。文明太后接见元澄,告诫勉励他,回头对中书令李冲说:“这个孩子神采动人,言谈娴静文雅,将成为宗室杰出人物。这次行动派遣他必定如我的意。你尽管记下来,我是不随意谈论人和事的。”梁州氐人头领杨仲显、婆罗、杨卜兄弟和符叱盘等人,白以为居住边境地势险要,世代足山地狡徒。元澄到州中,估量那裹的风俗,诱导怀柔。上奏表送婆罗到京城,授任仲显为循城镇副将,杨卜为广业太守,叱盘为固道镇副将,其余的头领,各依据才能而任用他们,归附者赏赐,违背命令者加以诛杀,于是仇池安定,西南依附顺从。加授元澄为侍中,赐给衣服一套、乘马一匹,来表彰他的才能。
后来改任征东大将军、开府、徐州刺史,十分有声誉和政绩。到京城朝见,在皇信堂接见。高祖诏令元澄说:“从前郑国的子产铸造刑书,而晋国的叔向斥责他。这两人都是贤明的人,究竟是谁得谁失?”元澄回答说:“郑国寡小微弱,受强大邻国的威慑,民心的去就,除非刑法不能控制,所以铸造刑书来显示威风。虽然违背古代法度,合乎当时变通的道理,依据时代匡救世务,子产是得。而叔向讥讽议论,表示不忘古代,可以同他谈论道德,不可同他谈论变通。”高祖说:“任城王将要成为魏国的子产。”元澄说:“子产的方法适合于当时,声名流传在史籍中。臣下平庸浅薄,哪敢接近他?现在陛下以四海为家,宣扬文德来怀柔天下,衹是长江南还阻隔,车轨文字不统一,末代的民众,容易以威风制服,难以用礼制治理。浅见以为子产的刑法,还应暂时使用,天下统一以后,就用道德来教化他们。”高祖心中正要变革,很赞赏元澄的回答,笑着说:“不是任城王不能认识变革的道理。我正要改革朝廷制度,将和任城王一同完成万代的功业。”
后来征入任中书令,改任尚书令。萧赜派庾摹来朝见,庾草见到元澄气韵刚健雅致,风度清秀脱俗,对主客郎张彝说:“从前魏国的任城王以武艺著称,今日魏国的任城王足以文采得到赞美。”当时下诏宴请四庙的儿子,下到玄孙的后代,在皇信堂举行宗室的宴会,不以爵位品级为顺序,全按辈分为次第,用家人的礼仪。高祖说:“行礼结束,要使宗室各谈自己的志向,可一律赋诗。”特地命元澄作七言连韵的诗,和高祖来回打赌比赛,以至于极度欢乐,到夜晚才结束宴会。
后来高祖对外表示向南讨伐,内心在于谋划迁都,在明堂左侧的偏室斋戒,诏令太常卿王谌,命他亲自以龟骨和周易占卜向南征伐的事情,征兆遇到了革卦。高祖说:“这是殷汤周武王改朝换代,顺应上天民众的卦。”群臣没有人敢说话。元澄进奏说:“周易说革是变更的意思。将要顺应上天民众,改变君臣的命运,殷汤周武王得到它是吉利的。陛下拥有天下,世代相继。现在说占卜征讨,才可说是讨伐反叛,不能说是改朝换代。这不是君主的卦,不可全称为吉利。”高祖大声地说:“象传说‘大人像猛虎一样推行变革,,为什么说不吉利?”元还说:“陛下如龙兴起已经很久,哪可仅同于老虎般的变革?”高祖勃然变脸说:“国家是我的国家,任城王却要沮丧众人的斗志!”元澄说:“我的确知道国家是陛下的国家,然而臣下是国家的臣子,参与顾问的事情,当竭尽愚蠢的心意。”产担已经定下主意坚决实行,厌恶元澄的逭番回答,很久才消气,说:“各谈自己的心意,这又有什么妨碍?”皇帝回宫,就召见元澄。没来得及升上台阶,远远地对他说:“刚才的革卦,现在要再讨论。明堂中的愤怒,是担心众人竞相谈论,阻碍我的大计划,所以脸色严厉恐吓文武官员而已,想来你是理解我的心意的。”就单独对五迢说:“现在的行动,实在知道不容易。衹是国家兴起于北方,迁居到平城,虽然拥有四海,但版图没统一,这片土地是用武的地方,不能够以文德治理,移风易俗,实在是十分困难。函谷关是皇帝住宅,黄河洛水是君王乡里,利用这次大举出兵,占据中原,任城王心中以为怎么样?”丞迢说:“但业渔丞中原地区,占据天下的中央,陛下统治华夏,平定边远地带,百姓听到这种事,应当大加庆贺。”高祖说:“北方人留恋本土,忽然听说将要迁移,不能不受到惊扰。”元澄说:“造既不是平常的事,就不是平常的人所理解的,祇需要在陛下心中决断,这些人又能怎么样呢?”高祖说:“任城王就是我的强王皇。”加授运迁为抚军大将军、太子少保,又兼任尚书左仆射。等到皇帝前往洛阳,定下迁都的计策,高祖下诏说:“迁移的旨意,必须访问众人。将派遣任城王乘驿马到代京,询问那裹的百官,议论决定可以与否。近et论说革卦,现在真正是所谓变革了,任城王可要努力啊!”到了代都,众人听到迁都的诏令,无不惊讶遑遽。元澄援引古今事例,慢慢地开导他们,众人才理解信服。元澄于是向南奔驰回去报告,在滑台与皇帝相会。高祖非常高兴地说:“如果不是任城王,我的事业不能完成。”元澄跟随前往邺宫,授任他为吏部尚书。
等到前往代京,皇帝向北巡视,留下元澄挑选旧日臣属。当初,魏国从公侯以下,直到候补官员,动不动有万把人,闲散无事。元澄区分为三等,衡量他们的优劣,尽量发挥他们的作用,都没有怨恨的。皇帝回到洛京,又命令他兼任右仆射。
高祖到达北邙,于是前往洪池,命令元澄侍奉他登上龙船,就赋诗抒发胸怀。高祖说:“我昨天夜晚梦见一个老头,头发两鬓斑白,整理衣帽,在路旁叩拜站立。我奇怪地问他,他自称是晋朝的侍中嵇绍,所以在这儿迎接。他神色爽朗而卑微畏惧,好像有事相求。”元澄回答说:“晋朝的祸乱,嵇绍用身体保卫君主,死在君主旁。也是晋朝的忠臣;比干遭遇商纣王凶恶暴虐,忠心规劝被剖开胸膛,可以说是殷朝的优秀官员。二人都为国事而死,坟墓都在道路周围。然而陛下迁都到渥水洛水,经过殷墟而吊祭比干,到盗腥后却遣忘了虱瀣,恐怕是他企求恩典而托梦。”产担说:“我有什么德行,能感动九泉之下的通达之士呢?不过实在思虑追尊礼敬先代贤人,褒扬忠诚有德之士,比干、嵇绍都是古代的忠诚壮烈人物,而我却一意偏重于比干,礼仪上疏略了盛钮,心中有惭愧的感觉。既有这个梦,或许如同任城王所说的。”于是寻求嵇绍的墓地,派遣使者吊祭。
萧鸾杀死芦堕箠而自己登位,坚业的壅业刺史蔓卢请求献出塞屋归附。分别调遣各将领,皇帝将亲自赶赴那裹。豫州又上奏,曹虎投诚的使者不再前来。高祖延请元澄和咸阳王元禧、彭城王元勰、司徒冯诞、司空穆亮、镇南将军李冲等人商议这件事。高祖说:“近来得到边远州的奏疏说,襄阳仰慕教化,我将出兵到长江沔水,为他们造成声势。现在又有奏疏说,他们不再派使者,在出兵留下的计策上,究竟要怎么办?”元禧等人有的说应该出兵,有的说应该留下来。高祖说:“众人议论纷纷,意见不相同,我不知听从谁。如一定要分析透出兵留下的利弊,使言论道理都顺畅,应该有正反两方,互相启发。任城王和镇南将军发表应留下的议论,我将发表应出兵的议论,各位都坐下倾听得失,依从有道理的一方。”这时高祖说:“二位贤士可试论留下的计策。”李冲应对说:“臣下等人正因迁徙草创,人们就安居乐业,而他们在内接应的消息不确切,不应轻易出动。”高祖说:“襄阳归附的消息,似乎是不真实的。也知道刚迁徙的民众,不宜有劳役。万一他们归附是真实的,就应该利用他们的诚心归附,远则有会稽的会合,近则可以平定长江以北。如果他们归附是假的,也可巡察淮水荆楚,询问民众的疾苦,使那裹的百姓,知道君主德行的分布,又有什么损害而顾惜这一举动呢?万一投降的消息是真实的,而停留下来不安抚接应,不也是阻隔归顺者,毁坏我的大谋略吗?”元澄说:“投降的消息如果确切,应该有奏疏人质。可是他们的使者一返回,就沉默没有音讯,欺诈是显而易见的。现在代京迁移的民众,人人怀有留恋本土的心情,大大小小的相连带,才到达洛邑,居住没有一根椽的房子,家中缺乏一石的粮食,却使他们带着怨言痛苦出征,哭泣面对兵刃,恐怕不是载歌载舞的军队。如今宫室初建,又当春耕时节,正是百姓奋力营造宫室之,农夫出力之秋,应免其逃债之罪以示恩惠。而且朝廷军队已经支援,不能确知是否赶赴接应。如果归附属实,力量足以接纳安抚,等到他们攻克平定襄阳沔水,然后陛下出动。现在平白无故辛劳跋涉,徒劳地往返,恐怕损伤陛下声威,更助长贼寇胆量,希望皇上在上观察盘庚开始迁徙的艰难,在下同情诗人由庚的咏叹,安定新都城,赐恩惠康乐于百姓。”然而司空穆亮以为应出兵,公卿都赞同他的意见。元澄对穆亮说:“您在外面见到旌旗斧铁列出后,而有忧虑的神色,每每听到谈论,不愿意这次的出兵,为什么见到皇上后改变成这样的话?当面背后不相同,事情涉及到欺诈谄谀,这不是所谓论道之士的德行,更失去大臣的体统,如万一有倾覆失败,当是由于各位谄谀的臣子。”李冲说:“任城王可以说是忠于国家,希望陛下深入考察他的言论。臣下等人在外面,都畏惧出征,无论贵重和卑贱,不商议而话语同,惟愿陛下心中裁断正确与否。”高祖说: “任城王正以大臣顺从我,就有如此的议论。不顺从我的,哪能肯定都是忠臣而全都认识安危呢?小忠是大忠的对头,不是很相似吗?”元澄说:“臣下愚笨昏啧,不能识别大道理,所能谈论的,虽然事涉小忠,总是竭尽微薄的诚心,不知道有大忠的人是依据什么?”高祖说:“任城王如果居于三公的地位,想使大忠在于己身吗?”元澄说:“臣下的确才能不够任三公,智慧不足执政,万一忝居公辅地位,希望依职责行事,不违背我的心愿。”高祖大笑。元澄又对穆亮说:“从前汲黯在汉武帝面前当面责备公孙弘吃粗食,睡布被,说他是欺诈。这时公瑟弘谦让卑下。武帝赞叹汲黯最忠诚,公孙弘有长者风度,二人都有贤士之称。您的德操等同从前的贤士,希望思虑长者的言语。”高祖笑着说:“任城王想把自己比作汲黯。而且所说的是公心,不知得失在哪裹,为何就向司空道歉呢?”皇帝于是向南征讨。
开始封建五等诸侯,元澄食邑为一千户。后来跟随征伐到悬瓠,因病重回京城。皇帝在汝水边为他饯行,赋诗而分别。皇帝回到洛阳,在清邀堂接见王公侍臣。直担说:“这个堂建成以来,没有和王公实行饮宴游乐的礼仪。后面束合的廊厢又粗略建成,所以现在和各位贤士要没有一个高处不登上去,没有一个小地方不进去。”于是到流坦昼。直但说:“这道弯曲的水流也是有意义的,取义为天道曲折而成,万物没有滞积。”随之到洗烦池。宣担说:“这个池中也有好鱼。”元澄说:“这就是所谓的‘水藻丛中鱼藏身,不见尾巴见大头’。”高祖说:“而且还采用‘国王游览到灵沼,满池鱼儿欢跳动。”随之到观德殿。高祖说:“以射箭观察德行,所以就这样命名。”随之到凝闲堂。高祖说:“名目总是有它的意义的,这裹大概是采用夫子闲居的意义。不能放纵奢侈而忘记俭约,自感安定而忘记危险,所以这个堂后面称作茅茨堂。”对李冲说:“这里柬面叫步元廉,西面叫游凯廉。这个堂上虽然没有唐尧那样的君主,各位应无愧于八元、八凯。”李冲回答说:“臣下既遇到了唐尧似的君主,不敢推卸八元、八凯的声誉。”高祖说:“太阳将要落山,我们同宗有考核的义理,你们将出去不远了,为什么沉默,不表现出善言呢?”就命令黄门侍郎崔光、郭祚,通直郎邢峦、崔休等人赋诗抒发志向。到了点灯烛的时刻,公卿告退。李冲两次叩拜祝愿皇帝万寿无疆。高祖说:“你刚才因点燃灯烛而告辞,又祝愿长寿,我用南山的诗篇回报你。”高祖说:“点燃灯烛而告辞,是异姓的礼仪;在夜间考核,是宗族的义理。你们姑且回去,我和宗室各王,要完成遣夜间的饮宴。”
元澄又跟随前往邺城。回到洛阳,以出纳王命的辛劳,增加封邑五百户。因公事获罪免除官职。不久兼任吏部尚书。恒州刺史穆泰在州中图谋反叛,推举朔州刺史、阳平王元颐为首领。元颐上奏了他的事情。高祖召唤元澄进入凝闲堂朝见,说:“刚刚得到阳平王奏疏说,穆泰图谋作乱,引诱宗室成员。万一如此,刚刚迁移京城,北方人留恋旧居,南北动乱不安,我在洛阳不能立足。这件事非任城王不能处理,可为我勉强支撑病体赶往北方。如果他们力量薄弱,直接前往擒获消灭;如果他们势力强大,可秉承制命调发并州肆州军队去消灭他们。虽然知道王患病,既是国家大事,不容许推辞。”元澄说:“穆塞等人愚蠢迷惑,祇是留恋本土才这样做,没有远大的谋略。臣下的确怯懦软弱,但不怕这些人,虽然又患病,哪敢推辞?当恭谨竭尽心力,以生命为代价,希望陛下不要担忧。”高祖笑着说:“得以让任城王这次出兵,我还担忧什么呢?”于是授予元澄符节,铜虎、竹使符,御仗,侍卫兵士,又任行恒州事。行进到雁门,太守在夜晚报告穆泰已掌握军队向西到阳平王那裹,在城外集结,仅见到弓箭兵器。元澄听说后就快速前进。这时右丞孟斌说:“事情不可估量,必须依照命令召集并州肆州的军队,然后慢慢行动。”元澄说:“穆泰既谋反,应占据坚固的城池,却另外迎接阳平王,估计他的所作所为,似乎是势力薄弱。穆泰既然不相抵御,无故调发军队,是不适宜的。衹要快速前去压住他,民众的心自然安定。”于是日夜赶路,行动出乎对方意料之外。又派遣治书侍御史李焕先行赶去,到了就擒获穆泰,民心安然。详审穆泰的党羽,罪人都查出来了,钜鹿公陆散、安乐侯元隆等一百多人都投入监狱囚禁。列举情况上奏疏报告,高祖读过奏疏非常高兴,召集公卿以下将奏疏给他们看,说:“我的任城王可以说是国家的大臣,审讯罪犯,即使皋陶判案,哪能超过他?”回头对处阳王等人说:“你们如果在他的位置,不能处理得这样好。”皇帝不久前往平城,慰劳元澄说:“任城王这次出兵,很符合我远大的寄托。”丞还回答说:“陛下的声威远布,罪人无处逃脱刑罚,臣下有什么功劳?”接见叛逆的人,没有一个人喊冤枉,当时人无不感叹。高祖回头对左右的人说:“从前孔子说:‘审判诉讼我和别人一样,力求做到的是使诉讼不发生。’自然圣人的审判诉讼,恐怕不是平常人所可比拟的,一定要使诉讼不发生,今日看到了。”任命元澄为正尚书。
皇帝向南征伐,留下元澄居中镇守,又兼右仆射。元澄上奏请拿出封国一年的秩俸田租布帛帮助供给军用物资,诏令接受一半。高祖前往邺城,遇到直重蛮昼反叛,皇帝将亲自讨伐他。五运上奏规劝不应亲自出兵。恰好江阳王元继平定翅画,才作罢。直担回到渣堡,接见公卿。龃说:“治理国家的根本,以礼乐教化为首。我离开京城以来,礼乐教化是否日日更新呢尸”五澄回答说:“臣下以为是日et更新。”高祖说:“我昨天进城,看到车上的妇女戴帽子却穿着小短袄,行为如此,尚书为什么不纠察?”元澄说:“穿小短袄的还是少于不穿的。”高祖说:“实在奇怪!任城王的意思是要让她们都这样打扮吗?一句话就可丧失国家,就是说的这些吧?可命令史官记载下来。”又说:“君王不由苍天降下辅佐,都是选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们。我选拔人失当,任凭一群妇女出现稀奇事,应该另行选拔。任城王在尚书省,是提起天下的总绳,还是仅画押而已?”元澄说:“臣下实在是画押而已。”高祖说:“如这样就是一个令史也足够了,何必用任城王呢?”又说:“我派遣舍人宣读诏书,为什么使小人听到?”元澄说:“当时虽有办事人员,离诏书也远。”高祖说:“远就听不到,听得到就不远。既然能听到诏书,道理是可推知的。”这时留守的群臣就取下帽子认罪。不久授任元澄为尚书右仆射。 萧宝卷派遣他的太尉陈显达进犯汉水以北。这时高祖患病,召元澄进清徽堂朝见。下诏说:“题达侵犯扰乱,冱扰不安定,我不亲自出兵,不能消灭这群贼寇。我患病多年,气力衰竭,如有意外,委托任城王处理人事。遣段时间任城王必须跟随我。”元澄哭泣着回答说:“臣下应当用尽全身的力量,以性命来报答。”于是跟随皇帝向南征伐。高祖逝世,元澄受遣诏辅政。
初年,有投降的人严叔懋告发尚书令王蛊派遣孔思达暗中勾结宜鲞,图谋叛乱,宣卷派遣愈壬迈送敕书给王盛,全远回到南方,王卢送马匹给裴叔业作凭信。五违相信这件事,就上奏王卢将要叛变,就令囚禁他。咸阳、北海二王上奏元澄擅自囚禁宰辅,免除元澄的官职回到第宅。
不久外出任平西将军、梁州刺史。以母亲年老为由推辞。授任他为安束将军、相州刺史,又执意推辞。改任他为安西将军、雍州刺史。不久征召他赶赴秋季末的练兵。授任他为都督淮南诸军事、镇南大将军、开府、扬州刺史。到任祭扫逊拯邀的墓,毁弃蓝王塞的庙。接连上奏疏向南征伐,世塞不准许。又推辞说母亲年老,乞求解除州职,皇帝扣压下来不回答。加授他为散骑常侍。
元澄上奏疏说:“臣下在前朝受训,依规矩行事颇有时,往日言论和旧法规,也听到了一些。又从前在恒山代京,亲自在皇宗学校学习,熟秘序疑庭中没有空缺的h子。臣下每次侍奉在座,先帝未尝不把尚书诸典放在心中,按礼经行事,行礼的规则,没有一时丢下。自从在中原兴起,正要加强礼乐教化,宗室的规范,每被托付,四门建学的人员,我受命挑选。自从先帝逝世,来不及履行职责,学校空受四门的名称,宗室人员缺略四季的学业,士子的系统,在这裹将废止。臣下每想到造件事,私下裹伤心。圣明的谋略宏大深远,四方少事,平安的时刻,就在现在。为什么在太平的时代,而使士子的叹息产生,圣明的日子,而使宗室人员的教育缺略呢浅见以为可命令有关官员,修复皇宗的学校,开创四门的教化,使将要衰落的宗族,曰有所得月有所进。”世宗下诏说:“后代崇尚学业,是自古以来的大典,重臣的教导,不应长久荒废,尚书可再根据需要兴建学校。”元澄又上奏疏称母亲有病请求解除少职,不准许。
萧衍的将领张嚣之进犯攻占夷陵戍,元澄派遣辅国将军成兴率领步兵骑兵赶去讨伐,大败嚣之,收复夷陵,嚣之逃跑。又派遣长风戍守头领奇道显攻打萧衍的阴山戍,打败他们,杀死戍守头领龙骧将军、都亭侯梅兴祖。又率兵攻打白稿戍,又打败他们,杀死他们的宁朔将军、关内侯吴道爽。元澄上奏疏说:“萧衍频繁截断束关,想要使巢湖泛滥。湖周围四百多里,束关汇合长江的地方,宽不过几十步,如果贼寇的计谋得逞,大湖灌注,淮水以南的各据点就一定与晋阳的事相同了。又吴人楚人习惯水战,又灌水又掳掠,淮水以南的土地,将不是国家所有。寿阳离长江五百多里,民众惊惶不安,都畏惧水害。如果利用民众的愿望,攻打敌人的空虚,预先指挥各州,调集兵马,初秋大规模集结,则南方水流可成为战马饮水的渡口,霍岭必定成为留连徘徊的观望台,事情贵于顺应时机,计划必须尽早。纵然统一不一定成功,长江以西自然是没有什么可忧虑的。如果犹豫慢慢地考虑,不加以消除讨伐,关塞建成后,大水将要到来,平原的民众戍卒定会成为鱼食了。”诏令调发冀、定、瀛、相、并、济六州二万人,马一千五百匹,命令在秋季第二个月的正中全部聚集到淮水以南,加上寿阳原来的兵士三万人,交给元澄指挥。
在这以前朝廷商议有向南征伐的意图,任命萧宝夤为东扬,史占据东城,陈伯之为江州刺史戍守阳石,任命元澄总领二镇,交给他调度。到这时统领军队向前讨伐。因束关是水路要道,大岘城地势险要,束关放水,阳石、合肥有急水高悬的逼迫,不谋取大岘,历阳就可利用险阻的支援,淮陵是陆路,九山是水路,都应该筹划。于是派遣统军傅竖眼、王神念等人进军停驻大岘、东关、九山、淮陵,都分别调遣各将领,日夜赶路据有,总领大众,前后相接。而神念攻下关要、颖川两座城池,杀死萧衍的军主费尼。然而萧衍的宁朔将军韦惠、龙骧将军李伯由仍然固守大岘。元澄派遣统军党法宗、傅竖眼等人进军攻克大岘,于是包围白塔、牵城,几天之间,韦惠等人就逃跑溃散了。萧衍的清溪戍望风四散而逃。萧衍的徐州刺史司马明素率领部众三千人,想支援九山;徐州长史潘伯邻打算固守淮陵;宁朔将军王燮仗恃焦城的险阻。法宗进军攻克焦城,打下淮陵,擒获明素,杀死伯邻。萧衍的济阴太守王厚强、庐江太守裴邃也立即逃奔回去。世宗诏令元澄说:“将军在内昭示文德,在外传布武功,奋起大谋略,将扫荡长江句吴。旌旗刚张开,贼寇就丧气,精锐的军队刚奔驰,东关就被席卷。料想江湖波浪平息,就在早晚而已。你所传送的首级,都已详知。”
当初,五还出兵征讨以后,盖鱼的将领差庆真偷袭占据画画的外城,查王芦童鱼出击赶走了他。长史韦缵获罪免官,元澄在外地没受牵连。于是攻打钟离。世宗又下诏:“钟离如果粮食吃光,三个月以前,固然可以攻克,如到四个月,进丞泛滥上涨,行船没有阻碍,就应妥善考虑。以前战事获胜,这实在是将军的筹划,功勋有常规。如果因水涨难以图取,也可以采用万无一失的计策,不应贪利不成功,招来以后的悔恨。”萧衍的冠军将军张惠绍、游击将军殷暹、骁骑将军趟景悦、龙骧将军张景仁等人率领部众五千人,送粮食到钟离。元澄派遣统军王足、刘思祖等人拦击惠绍等人,大败他们。擒获惠绍、殷暹、景仁及其屯骑校尉史文渊等军主以上二十七人。不久遇到降雨,淮水猛涨,率军回寿春。返回时狼狈不堪,损失兵士四千多人。接连上奏请免除州职,世宗不准许。有关官员奏告军队返回时迷失道路,剥夺元澄的开府,又降三级。造时萧衍有公文,请求交换张惠绍。元澄上奏请求不准许,韶令交付八座商议。尚书令、广阳王元嘉等人进奏应放回他,诏书就准许放回。后来张惠绍果然又侵犯边境。
改任元澄为镇北大将军、定州刺史。当初,民众中时常有意外的征调,百姓烦恼厌恨,前后的州牧郡守,不能免除,元澄多有节省减轻,民众欢欣依赖他。又严明废黜提升赏赐惩罚的法度,上奏减少官府园囿的土地,来分给没有田业的贫困人口,禁止纺织做不了衣服的布绢。母亲孟太妃逝世,服丧因哀伤过度而消瘦,当时人称赞他。守丧期满,授任他为太子太保。
这时高肇掌权,猜忌贤明的亲属。元澄遭高肇离间,时常担心不能保全,就整et喝酒昏醉,来显示荒淫败落。所作所为诡诈越礼,当时人称他神经错乱。
世宗夜晚逝世,事件突然,高肇拥有军队在外面,肃宗年幼,朝野人心不安。元澄被疏远排斥不参与机要事务,而朝廷中有声望的大臣归向于他,领军于忠、侍中崔光等人上奏推举元澄为尚书令,于是众人心中高兴信服。又加授元澄为散骑常侍、骠骑大将军,不久升任司空,加授侍中,继而诏令他兼领尚书令。
当初,正始末年,诏令百官普升一级,而执掌事务的人不明白旨意,刺史、太守、县令受限制而不升。元澄上奏疏说:“私下以为高大的房舍建起,恩泽遍及百官,企盼春天希望繁荣,内外共同庆贺。至于赏赐提升,不到太守县令,自那以来十年,申诉的接连不断。封回从镇远将军、安州刺史召入任太尉长史,元匡从征虏将军、恒州刺史召入任宗正卿,二人的调任,都在诏书下达之前。应受恩赐的道理,完备在这裹。兼任州佐闲居在家的人,王侯臣属与郡丞之类,还受天子恩泽降下,荣耀于当时。然而参谋佐吏的由来,都因为府主。现在府主不受恩典,佐吏却独受,抛弃根本赏赐末节,浅见以为不公平。现在核计刺史、太守、县令等官员,请依照封回、元匡,都同在普升范围,上符合起初施恩百官的意图,下平息诉讼者随声相和的心情。”诏令说:“从今以后,内外的事情,曾经过了先朝的,不能再报告。”元澄上奏疏说:臣下听说尧悬挂规劝的鼓,舜设置指责的木函,都是用来增广耳目到割草打柴人,广开四方视听到天下。太祖开创基业,教化兴隆到远方,历代相承,到现在已九位皇帝。相继照耀,盛衰皆同,给与夺取依时代,治道没有固定的体式。求人指出过错如同饥渴,一言值千金,所以称没有忌讳的朝廷,业绩超越三皂、五帝。高祖幼年继位,文明太后辅助治理,变官制改律令,不是违背典章。等到本代太后临朝听政,为天下做人母的典范,发布仁慈的命令,留心迟滞的案件,有重大冤枉的在九泉之下受到曰月照耀,有微小委屈的在盆子下面希冀得到斜阳的光芒。现在却因是先朝被阻隔,以一个条例被限定,这实在是遵奉先帝的本心,却违背了众人的极大期望。本在于谦虚退让,却违背旧曰典章。恭谨寻思抱有冤屈谋求正直,有时经过几朝。毫厘的差别,纠正它应该迅速;谬误如有千里,四匹马驾的车也追不上。所以礼制有减损增益,事情有同意否定,父亲有直言的儿子,君主有规劝的臣属,琴和瑟不谐和,按道理应该改做。所以防止水流的论说,小放就通畅;乡校中的言语,堵起来就败坏国家。何况陈述冤枉的,哪能以在先朝而遭到压抑。而且先朝受冤枉的,不是故意冤枉他们,有的是有关官员凭自己的爱憎,有的是执掌政事者污浊邪僻,虚构文书施予法令,以惑乱视听。如此冤屈封堵,实在可哀怜。与其越分和过度,宁可失去不守正法的人,乞求收回现在的旨意,仍依从前的诏书。
肃宗下韶说:“阅过奏疏,深深体会到你辅佐补益的心情,三皇法规不同,五代风俗有别,一时的制度,何必要更改?一定说是虚构文书设立旨意,道理在可以申诉的,哪能不同你所坚持的意见呢?可以依照往的制度。”
元澄进奏呈上皇诰宗制和训诂各一卷,是想要皇太后阅览它们,想起到劝诫的助益。又上奏利国救民所应施行的十个条款。一是统一度量衡,公私不相同,应该一致起来。二是应该兴建学校,来明确废黜擢升的法度。三是应该使灭亡的国家族别复兴并继续下去,各推举自己所赏识的人。四是五种调发以外,一律不准烦扰民众,使用民众的劳力,一年不超过三天。五是治理民众的官吏,都必须升降,来显明赏罚。六是逃亡以后代人输纳租税,年代久远的,如果不是手工艺人,听凭定居下来。七是边境兵士逃跑,有的确为战死,都必须精加检查;三长和近亲,如确实隐藏他们,微调这些人代为输纳,没有隐藏的不追究。八是世代经营工商的家庭,又征收租调,无法承受,现在请求免除,使他们专做自己的业务。九是三长禁止奸猾,不能跨地域统领,户不满的,就近合并。十是羽林和虎贲,边境有战事时,可暂时奔赴作战,通常的戍守应派轮番服役的兵士代替他们。灵太后颁下他的奏疏,百官商议,有同意的也有否定的。
当时四个中郎将手下兵力薄弱,不足以保卫京城,元澄上奏应以束中郎将兼任荣阳郡太守,南中郎将兼任鲁阳郡太守,西中郎将兼任恒农郡太守,北中郎将兼任河内郡太守,挑选兼具亲近贤明的二品、三品官员担任,节省不急迫的制作,配备强大的兵力,这样就合乎加固根本、增强主干削弱枝叶的义理。灵太后起初将要听从他的意见,后来议论的人不同意,就作罢了。元澄又再次上奏说:“加固根本应该强大,防止事故的苗头在于预备,所以虽然有文事,不能忘记武功。何况现在南蛮仍然强大,北方妖贼频繁集结,未来的事难以预测,势头同于往日的变故。如果暴乱忽然发生,震动关隘京郊,四府薄弱的兵士,凭什么防御?太乎的时代,可以暂时安全,保留长久,恐怕不是好策略。按臣下愚蠢的见解,中郎将领兵,兼掌治民职务,减省官员充实俸禄,于是乎兼而有之。请求仍依前奏增兵力添名号,将领地位加重后,思念报答的心也就加深了,军队和州郡相依赖,就能表裹都获利,朝廷没有四面张望的忧虑,作乱的人断绝窥伺的愿望了。”最终不被采纳。又认为流民初到边远的军镇,衣食没有依靠,死亡的人多,上奏连同这些人的妻子儿女供给一年的粮食,采纳了他的意见。不久因患病,请求解除职务,不准许。
萧衍在浮山截断淮水作堰,来灌注寿春。于是授任元澄为使持节、大将军、大都督、南讨诸军事,统领军队十万人,将要出兵彭宋地区,不久淮水堰自行毁坏,没有出动。
元澄以为北方边境镇将的选拔身份越来越低,恐怕贼寇窥伺边境,皇室陵墓危险,上奏请求慎重镇将的选拔,加强警卫的严密,诏书不采纳。贼寇进犯,到达旧都,镇将多不是合适人选,各处叛乱,侵犯逼迫陵墓,如同元澄所忧虑的。元澄上奏都城官府守备还不周全,现在军事行动刚安定,不适宜调发民众,请求征集有职位的人以及司州郡县对犯有十杖以上一百鞭以下罪行的囚徒收取赎罪物品,纳绢一匹,输送砖二百块,逐渐修建。下诏听从他的建议。太傅、清河王元恽上奏疏阻止这件事,就停下来没有实行。
元澄又上奏说:“臣下听说赏赐必依道德,来防止恶人的奸诈;惩罚不越轨施加,来免除良好人士的困苦。刑法,是成形之物。每事常有三种从宽处理的情况,秉持律令执行赏罚,不得已然后使用。所以大小案件,以实情考察,一人喊冤嗟叹,也亏损正道。刑罚的得失,是兴衰产生的原因。私下听说司州牧、高阳王臣元雍拷打杀死奉朝请韩元昭、前门下录事姚敬贤,虽然是因公事,道理实在不尽如此。为什么呢?太平的时代,野草不横加砍伐,仁及草木的感觉,事情在刮9兴盛时得以应验。如果韩元昭等人罪行昭彰,判定死罪,应在都市行刑,当众处死他们;如果他们有疑问的地方没有分辨,情理没有推究,不应在三教九流的官吏棍棒下死去,轻易断绝民众性命,损伤道理败坏法度。往年元雍在州中于大市上用鞭子抽死五人,等到检查脏物,却没有一尺一寸。今又残酷加害,到了这步田地.、朝野议论纷纭,部心怀惊讶恐惧。如果杀人权在下属,暴虐专擅于臣下,君主的权力,又用在哪裹?自从远古以来,清明的时代,没有听到与这相比拟的。武王说:‘我不冈一人的性命以换取天下。,大概是看重民众的性命。请求将现有事情交付廷尉推究,检验元雍威胁的情形,考察他拷打杀人的理由,使是非分明,死者的灵魂得到昭雪.”诏令听从他的建议。
互澄依职责行事,没有什么回避。又上奏垦田授受的制度八条,卜分有头绪条理,大为便利当时。原来尚爵省的文簿,各官府需要,就借出去。这时公车署因处理冤案事情重大,上奏请借原始档案。互遥坚持上奏认为尚书省是行政的根本,特别应该深远谨慎,所以凡是奏告的事,以楼阁之间的道路相通报,大概是因秘密重要至极,防止宣扬泄露。哪有古代制度所看重,今日反而轻率,内部还设置禁令,对外却更放松的呢?应该缮写事情大意,交付给公车署。诏令听从他的意见、、西域噘嚏、波斯各国各自利用使者,部送给五遥一匹骏马。五澄请求交付太仆,以充实国家马厩。诏令说:“任城王廉洁忠贞的德行,超过楚国宰相,可下令交付马厩,以成全肘子博大的美德。”
御史中尉、束平王疽匡上奏请求调用景明元年以来内外考核的簿录、吏部任命文书、中兵曹功劳簿和所有政绩记录,想用来核查窃取品级官职的人,玺左后准许了。互迢上奏疏说:臣下听说三代末年的衰败,是由于烦碎的刑罚;火德的兴起。在于三条约定。所以羞驰说“法令越分明,盗贼反倒越多”又说“政治严苛,民众就抱怨不满”又说“天网极为广大,稀疏却没有漏失”因此想寻求治理根本,不如减省事务清静内心。从前汉文帝断案四百例,几乎达到放置刑法,是减省事务所导致的。萧何曹参为宰相,记载了他们清静统一的歌谣,是清静内心的根本。现在想寻求根本,应以减省事务为首,使在位的群臣,继承萧何曹参的心愿,来辅助圣人的教化。这样,就会上下相安无事,远近信任,百官不懈怠,事情没有过失。哪应援引法令条文来扰乱世间教化,频繁动手来烹小鱼呢?
臣下私自以为景明初年到永平末年,内外官员三次经历考核。到延昌初年,才加以升降。五品以上,在朝堂接见他们,由皇帝亲自决定;六品以下,依例由敕令宣布。自从世宗逝世,大量宽宥三种行为,是用来消除旧h过失,和百姓一道除旧布新。过了一朝的事情,还要加以深究,依臣下的愚蠢见解,认为是不妥的。
另外尚书的职掌,是上传下达的机密事务。从前魏明帝忽然到尚书省门前,陈矫言辞严厉,皇帝惭愧地返回。以皇帝的尊贵,不宜前往,还因一言而理屈,惭愧地返回。群官各府,而能相扰乱吗?所以陈平不知道钱谷的数额,邴吉不过问倒在路旁的死者,当时认为是大治,历代作为美谈。衹应各守自己的职责,思虑不出地位以外,纯洁自己来激励世人,谦虚恭敬来实现节操。又推究御史的体制,收集传闻是他们的职责,至于冒取功勋妄改考核结果,都有辨别之责,如一处有传闻,就应调集其簿录,研究检查真假,如果差误不相同,作假的情形自然暴露,然后绳之以法,人们有谁不服气?哪有调用整个尚书省的公文,收取天下的簿录,推寻两个朝代的事情,追究上一朝代的过失,这样寻找过错,谁能承受罪责?造实在是圣明的朝廷所应慎重的事。垩主亘采纳了他的意见,于是作罢。后来升为司徒公,侍中、尚书令照旧。元澄又上奏疏说:
世宗宣武皇帝任命将领授予旌旗,随包遁之类文臣叩头;在后方谋划而克敌制胜,淮水汉水自然宾服。节制用度费尽心思,立志肃清天地四方,所以继承武功兴立文教,接连几代更为强盛。陛下处在周康王安定治理的时代,哪裹能够安逸静默?然而夺取境外的道理,关键在于内部强大;图取别人的根本,首先在于自己完备。萧衍虽然役使他的民众,却不住地窥伺我国。如果遇到我们空虚疲劳,官吏民众凋敝困苦,贼寇芦堑年纪衰老志向扩张,思虑播下歹毒的计谋,对这不考虑,恐怕会遭受祸害。陛下年轻时在位,圣明德行正上升;皇太后总揽朝政,自强不息不敢怠慢。如果留心于肩上的负担,怨恨车轨文字没统一,提拔贤明有才能的人,重视官吏的推举;显扬赏赐忠诚清高的人,表彰修养正道者的器度;整修兵器,畜养勇猛的兵士;爱惜时间鄙视财产,看轻珍宝重视粮食。七八年间,陛下谋略英明血气方刚,亲王德行过人身强力壮,将相四肢力气没有衰弱,愚蠢的臣下还可进入军队,扛兵器披钟甲的部众在现在蓄积精锐,强盛的基地的弓冀地的马在从前充备盈满;另外贼寇盖堑罪恶累积祸害充斥,其势不能长久,子弟昏庸狂悖,叛逆的裂痕已经明显,混乱灭亡的征兆,清晰可见。兼并弱小有征候,上天赐与已不远,统一的时机,应该要储备。从前还童支撑病体,讨伐灭亡英查;产皇卧病在床,亲自除掉显达。以天下的君主,哪裹会忘记安逸?实在是侵犯名分扰乱正道,事情出于不得已。现在应羡慕二位皇帝的远大谋略,以整肃安宁为重大责任。
然而近年以来,东西发生敌寇祸难,艰难忧患的产生,首尾相连接,虽然不久得以消灭,也大大损耗了财力。而且饥饿的民众,四散逃亡不能保全,收入的赋税不增添,支出的费用更加多,不爱惜力役来取悦民众,没有丰厚的资金来对付敌人,这是臣下日夜心怀忧虑,恐惧喘息不安宁的原因。倜易说:“用什么来持守盛位?用仁人。用什么来聚集仁人?用财物。”所以说:财物,没有天不能生,没有地不能长,没有时间不能成熟,没有人不能聚集。生长聚集的由来,是如此的艰难;聚集仁人持守盛位,是如此的重要。兴衰的道理,怎可不考虑?另外古代役使民众,一年不超过三天,吃壮年的粮食,用老年的智慧。这虽然是太平年代的做法,难以突然应用;然而妨碍民众损害财物,不也应该警惕吗?现在高大的城墙用白绢装修,马厩府库高耸排列,虽然官府学校,稍微有些不周全,大体官府粗略可以庇身休息料理政务,各寺佛塔都足以表示诚意讲演佛经。衹有明堂和辟雍,是国家礼仪的大宗。来年冬天司徒的军队到来,请求筹划减少膳食撤去乐器,专心营造,务必使早曰建成。多次广泛布施的财产,回报商人互相交易的弊害,凡是建造,除非是供给皇宫所必需,军队兵器所急用,也应略微减少,来致力于积累,各官府没有意外的损耗,民众有全部的精力。用瓦器盛饭而使舜的德行昭彰,住简陋的房子而使禹的功劳宏大,章台壮丽而楚国力量衰弱,阿房宫壮观而秦国财产枯竭,存亡的原因,清晰可见。希望思考前代君王统一的功劳,积蓄力量聚集财物,来等待时机。
玺立后专心一意地修缮兴建,在京城修建永空、太匕公等佛寺,工程费用不少,外地各州各修造五层的佛塔。又多次举行僧俗都参加的斋会,施舍的财物动不动以万计数。百姓为土木工程而疲劳,金银的价格为之猛涨,剥夺百官的力夫,浪费损耗库存,加上随意赏赐左右的人,每天有几千两。所以元澄有这个奏疏。虽然最后没有听从他的意见,时常好言回答尊敬他。政事无论大小,都延请他参与决定。元澄也尽心辅佐,事情有不便利民众的,一定规劝,虽然不被采用,恳切不止,内外都尊敬畏惧他。
神龟二年逝世,时年五十三岁。赠给布一千二百匹、钱六十万、蜡四百斤,赐给棺材、朝廷服装一套、衣服一套;大鸿胪监察料理丧事,诏令百官会合送葬;追赠假黄铁、使持节、都督中外诸军事、太傅,兼领太尉公;加授特殊礼仪,使用尊礼大臣的九种器物,依照晋国大司马、齐王司马攸的旧例;谧号为文宣王。元澄安葬时,凶礼的装饰十分齐备。灵太后亲自送到郊外,停下丧车悲恸地哭泣,哀伤感动左右的人。百官会合奔丧的有一千多人,无不哀叹抽泣。当时人认为丧礼隆重到极点。第四个儿子元彝继承爵位。
元彝,字子伦,是后妻冯氏所生,很有父亲的风度。被任命为通直散骑常侍.等到元叉专擅朝政,而元彝以请托依附为耻,所以不能得到显要的职位。庄帝初年,在河阴遇害,追赠他为车骑将军、仪同三司、青州刺史。谧号为文。
儿子度世,继承爵位。武定年间,任金紫光禄大夫。齐国接受禅让,爵位依例降低。
元彝的哥哥元顺,字子和。九岁时拜乐安人陈丰为师,起初书写王羲之的小学篇几千字,日夜朗读,十五天后,全都通晓。陈丰认为他很奇特,对元澄说:“我十五岁跟随老师求学,直到头发变白,耳目所听所见,没见到同他相比的,江夏的黄童,不能没有和他一样的。”元澄笑着说:“蓝田出产玉石,哪能不这样?”十六岁时,通晓杜氏春秋,时常聚集门徒,讨论书中的同和异。这时四方没有事变,国家富足民众康乐,豪强贵族的子弟,大都以成群交游为乐事,而元顺放下帐帷读书,专心爱好古籍。性格正直,不追求荣誉利益,喜好饮酒,懂得音乐,能够长篇吟诵,在空房中歌咏。世宗时,他献上魏颂,文章长不收录。
出仕为给事中。当时尚书令高肇,因是皇帝的舅父权势大,天下有名望的人,望见他车后的尘土就叩拜伏地。元顺曾带著名帖前往高肇门前,守门人因他年纪轻,回答说“在座的有很多贵重的客人”不肯为他通报。元顺喝斥他说:“任城王的儿子,难道是卑贱的吗?”等到见面,直接上前登上坐床,拱手行对等礼,王公前辈,无不奇怪恐惧,而元顺谈吐高傲,好似没有见到什么。高肇对宾客们说:“这个孩子的豪气尚且如此,何况是他的父亲呢?”等到出门,高肇更为恭敬地送他.元澄听说后,大发脾气,打了他几十棒。后来越级改任中书侍郎,不久调任太常少卿。因父亲逝世离职,哭泣呕出鲜血,亲自背土筑坟。时年二十五岁,就有了白头发,丧期满后拔掉,不再长出来,世人以为是孝顺哀思所导致。
不久授任他为给事黄门侍郎。这时领军元叉威风权势格外大,凡被任命之人,无不登门道谢谒见。元顺上奏疏而已,竟不前往元叉那裹。元叉对元顺说:“你为什么不姑且见见我?”元顺严肃地说:“天子年纪很轻,把政事托付给宗室辅佐,叔父应该心中大公无私,推举官吏报答国家,为什么出卖恩情?要求别人私下感谢,哪裹是人们所期望的呢?”在朝廷讨论政事得失时,元顺时常直言评议,竞不迎合旨意,因此被人畏惧。外任为平北将军、恒州刺史。元顺对元叉说:“北方军镇纷扰,正为国家灾祸,桑干旧都城,是根本所在,请求赐予都督,为国家捍卫藩屏。”元叉心中疑虑为难,不想授给他军中职务,对元顺说:“这是朝廷的事情,不是我所裁断的。”元顺说:“叔父掌握国家大权,生死出自本人,自己说上天的命运应在我身上,哪能还有朝廷?”元叉更愤恨畏惧他。改任元顺为安东将军、齐州刺史。元顺自恃有才能,不能在京城任职,时常心中忧闷不舒畅,表现在言语脸色上,就纵情饮酒狂欢作乐,不亲自料理政事。元叉解除领军,朝廷征元顺入京任给事黄门侍郎。亲戚朋友到郊外迎接,祝贺他能入京。元顺说:“不担心不进入,衹恐怕进入了又外出。”不久兼殿中尚书,改任侍中。当初,中山王元熙起兵讨伐元旦,不成功而被杀,等到灵太后重掌大权,才得以改葬。元顺在西游园侍奉同座,就上奏太后说:“臣下昨天前去观看中山王家中的葬礼,不仅同宗亲属悲伤他的冤屈惨痛,过路的男男女女,见到他一家七人丧命,都为之伤心,无不辛酸地哭泣。”元叉的妻子这时在太后旁边,元顺指着她说:“陛下为什么因为一个妹妹的缘故,不治元叉的罪,使天下的人心怀冤屈?”太后沉默不语。
就德兴在营州反叛,派尚书卢同前往讨伐他,大败而回。遇上侍中穆绍和元顺侍奉交谈,于是论定卢同的罪过。卢同先前有近处的房屋借给穆绍,穆绍很想为卢同说话。元顺生气地说:“卢同最终将没有罪!”太后说:“怎么能像侍中所说的?”元顺说:“卢同有优等的房屋供给显要有势力的侍中,哪里担忧有罪呢?”穆绍惭愧,不敢再说。灵太后很爱打扮,多次出宫游玩。元顺当面规劝说:“按礼制,妇人的丈夫去世,自称为未亡人,头上去掉珠玉,不穿丝织衣物。陛下以母后统御天卜,年近四十,过分地打扮,拿什么给后代看?”灵太后惭愧而不出车门。返回进宫后,责备元顺说:“千里以外征召你回来,哪裹是想当众受辱呢?”元顺说:“陛下身穿华丽服装炫耀容貌,不怕为天下人所讥笑,为什么以臣下的一句话而耻辱呢?”
当初,城阳王元徽仰慕元顺的才华名声,出乎寻常地加以结交。而广阳王元渊奸污元徽的妻子于氏,大有矛盾。等到元渊从定州被征召,入京任吏部尚书,兼中领军。元顺写作诏书,言辞很优美。元徽怀疑元顺被元渊所支配,因此和盒纬在灵太后面前离间亘岖,调出五妪任护军将军、太常卿。元顺在西游园向灵太后进言,元徽、徐纥在旁边侍奉,元顺指着元徽对灵左盾说:“这个人是蕴迩的车茵,委蝈不减掉,终归不死亡。”徐纥缩敛肩膀而出去。元顺高声呵斥他说:“你这耍笔杆的小人,祇可做文案小官,哪应不称职地任这侍卫官,亏损我朝的法度?”于是抖动衣服而起身。灵太后沉默不出声。这时追论元顺的父亲受遣命辅政的功劳,增加任坦逞正艺的食邑二千户,又分出元彝的食邑五百户来封给元顺,为东阿县开国公。
互岖愤恨越等人离间他,就撰作蝇赋说:往。
我在仲秋时节休息沐浴,端庄地坐在简陋的房屋中,寄托心思于琴弦书法,用纸笔抒发情怀,可是苍蝇小虫,来往于坐榻几案间,愤恨它们的变幻莫测,于是作赋说: 大道遥远,云气广阔。始立秋夏,开启冬春。既孕育万物,又以万物为刍草狗畜而无所谓仁慈。依据成因条件来授予事物的本体,同等看待美好丑恶而不加区分。产生了这种污浊的物类,对人没有益处。名称列在各种物类中,声誉却损伤各种类别。倾斜的小腿细微的翅膀,紫色的头部青色的身子。不能飞到远处,声音如远处传来。沾染黑色成白色,改变白色为黑色。很少喜爱兰花芬芳,格外地贪恋污浊食品。聚集在桓公的尸体上,居住在平叔的旁边。扰乱鶸叫的声音,毁坏皇宫的修饰。飞翔门户庭院,来往于丛木荆棘。反复往返,如同那谗佞的贼寇。体肤受够污浊,谗毁的影响没有极限。gapap喳喳嚼舌根,交相扰乱遍四方。于是妖冶的女子进宫,邪恶的士人来朝,圣贤被壅塞,忠孝遭摧残。周昌拘留在牖里,天乙囚禁在夏台。伯奇为之痛心疾首,申生为之蒙受灾祸。鸱鵾悲伤被毁掉房子,采葛抒发思念的情怀。小弁中流下辛酸的眼泪,灵均表达出他的悲哀。自古以来明达有才智的人尚且如此,何况是中等和平凡的人呢?
上天生成大地养育,各自有所亲近。野兽必定依凭大地,鸟也倚托云彩。有的飞来预示吉祥,有的自己扰乱而显现文采。有的背着图籍而归向仁德,有的衔来文书而预告天意。有的胎中夭折而供奉美味,有的伤残身躯而献上佳肴。有的着重用皮来兴立礼制,有的栏圈豢养来供奉神灵。虽然生死有不同的性质,都有利于国家百姓。不像苍蝇没有用处,衹会给百姓制造混乱。于是托病在家中休养,断绝喜事哀事的来后来授任吏部尚书,兼右仆射。等到前往尚书省,登上台阶朝坐榻走去,见坐榻很陈旧,询问都令史徐仵起。仵起说:“这个坐榻先王曾经坐过。”元顺当即悲叹而气结喉塞,鼻涕眼泪交相流下,很久不能说话,于是派人换走坐榻。当时三公曹令史朱晖,一向侍奉绿尚书事、高阳王元雍,元雍想委任他为廷尉评,接连嘱托元顺,元顺不任用他。元雍就下命令任用他,元顺把元雍的令文丢到地上。元雍听说后,大发脾气,清晨坐在都厅中,召唤尚书和丞郎全体集合,要等待元顺到来,在众人面前折辱他。元顺在太阳升到很高时才到来,元雍揎袖捋臂手抚几案说:“我,是天子的儿子,天子的弟弟,天子的叔父,天子的宰相,四海之内,亲近尊贵没有第二个人可比,元顺是什么人,竟将我既定的命令,丢弃在地上?”元顺的胡须鬓发都张开来,仰脸看着屋顶,愤怒的气色涌动,长叹而不说话。很久,摇起一把白羽毛扇,慢慢地对元雍说:“高祖迁都到中原,创立九等职位,官员于是有清流浊流,是万代的规则。而朱晖小人,身为省中小吏,哪裹配做廷尉清流官员?殿下既是先皇的同胞兄弟,应该遵循既定旨意,自然有矮墙而再翻过去。”元雍说:“我做丞相、录尚书事,为什么不能任用一个人为官?”元顺说:“厨师虽然不料理膳食,掌管祭祀的人不能越过礼器而代替厨师。没有听说有另外的诏令,派殿下参与任免事宜。”元顺又大声地说:“殿下一定要这样做的话,我将依据事实上奏皇上!”元雍于是笑着说:“哪能因朱晖一个小人,就互相气愤怨恨?”就起身,唤元顺进房内,和他痛快地饮酒。元顺的刚直坚毅,都是造一类。
后来授任征南将军、右光禄大夫,调任兼左仆射。东朱荣侍奉庄帝,召集百官全部到河阴,他一向听说元顺多次规劝,怜惜他的真诚正直,对朱瑞说:“可以告诉元仆射,衹管在省中,不必前来。”元顺没有领会东朱荣的意思,听说杀害士大夫,于是出逃,被守墓的人户鲜于康奴所杀害。家中衹有四面墙壁,没有财物收殓尸体,衹有书籍几千卷而已。门下通事令史王才达撕裂衣裳覆盖他。庄帝回宫,派遣黄门侍郎山伟巡视晓谕京城。山伟前往参加元顺的丧礼,悲伤不止。返回后,庄帝奇怪地问他:“黄门为什么声音嘶哑了?”山伟以实情回答。庄帝下令侍中元祉说:“宗室死亡很多,不能全部救济。元仆射清廉刻苦的节操,至死就更为显明,特地赠绢一百匹,其余的人不能引以为例。”追赠元顺为骠骑大将军、尚书令、司徒公、定州刺史,谧号为文烈。元顺撰作帝录二十卷,诗赋表颂几十篇,现在多已亡佚散失。
长子元朗,时年十七岁。枕着兵器潜伏了几年,才亲手杀死鲜于康奴,用他的头在元顺墓前祭拜,然后前往朝廷请求治罪。朝廷嘉赏而不追究。元朗涉猎书籍,做司徒掾属。天平年间,被奴仆杀害。追赠他为都督瀛冀二州诸军事、口口将军、尚书右仆射、冀州刺史。
元顺的弟弟元淑,元淑的弟弟元悲,都过早去世。
元悲的弟弟元纪,字子纲。永熙年间,任给事黄门侍郎。跟随出帝死在关中。
元澄的弟弟元嵩,字道岳。高祖时,从中大夫升任员外常侍,改任步兵校尉。大司马、安定王远坯逝世,没到百曰祭奠,亘崖就游览狩猎。直担听说后大怒,下诏说:“五嵩不能克制自己使言行合乎礼制,心中想着法度,大司马逝世不久,就用苍鹰鸥子来娱乐。有如同父亲的悲痛,没有养子的感情,捐除良心抛弃礼法,何等地快速!可免除他的官职。”后来跟随平定沔水北部地区,屡次有战功,授任左中郎将,兼武卫将军。
直担向南征伐,芦宣鲞的将领速题达率领部众抵御。五蛊身上带三件兵器,脱下钟甲冲锋在前,将领兵士跟着他,显达溃散逃跑,杀死擒获以万计数。五崖在这天勇猛为全军第一。高祖非常高兴地说:“任城康王的福分德行大,文武人才都出在他家中。”因功劳赐爵为高平县侯,赏帛二千五百匹。
当初,直担从盗厘出发时,冯皇后因有罪被囚禁在宫中。平定题达后,回师停驻谷唐原,高祖病重,将要赐令皇后自杀,说:“使者不容易得到。”回头对任城王元澄说:“任城王必定不会辜负我,元高也将不辜负任城王,可以用元嵩为使者。”于是召元嵩进入行宫内,亲自下韶派遣他。
世宗即位,元嵩任武卫将军兼侍中,外出任平南将军、荆州刺史。元嵩上奏疏说:“萧实卷骨肉之间互相残害,忠臣贤士先被杀戮,臣下忧愁,无不离心背叛,君臣二心,战事不断。传闻说宝卷的雍州刺史萧衍的哥哥萧懿在建业起兵,和宝卷相对峙,荆郢二州刺史都是宝卷的弟弟,必定有图谋萧衍的心意。臣下如果派人送信相告,迎合他们的本身计谋,希望获得他们共同的心愿,合力除掉萧衍。平定萧衍后,他们必定回师赶去救援丹阳,将不能再治理边境,保全襄沔地区。臣下军队的威风已经到达那裹,则沔水以南的土地可一战而收复。沿漠水炫耀兵力,向他们展示威力德行,想归顺有道的就招引容纳他们,受怀疑报告危难的就援救而接应他们。统领兵马蓄养精锐,观察裂痕窥伺嫌隙,如果他们凋败的形势已经昭彰,懈怠的局面已经明显,就可以顺流而下摧折他们的锋芒,长驱直入席卷南方。”诏令说:“所陈述的好谋略,实在是良策。将依时机形势进军,任由将军裁断。”随后萧衍很快攻克建业,于是作罢。授任元嵩为平北将军、恒州刺史。改任平束将军、徐州刺史。又改任安南将军、扬史。
萧衍的湘州刺史杨公则率领部众二万人,驻守在洛,姜庆真率领兵士五千人,占据了首陂,又派遣他的左军将军骞小眼,军主何天祚,张俊兴等人率领部众七千人,攻打围困陆城,元嵩于是派遣统军封迈、王会等人率领步兵骑兵八千人讨伐他们。封遭到达陆城,贼寇都趁夜晚逃跑,追击打败他们,斩杀擒获几千人,公则、庆真退回到马头。萧衍的徐州刺史昌义之驻守高皇,派遣三支军队暗中侵犯阴陵,因淮水枯竭太浅,不通船只,驻守在马头。萧衍的将领田道龙、何景先等人率领兵士三千人已经到达衡山,打算侵犯陆城。贼寇都很逼近了。元嵩派遣兼统军李叔仁等人援助合肥、小岘、杨石,接连交战打败他们。萧衍的征虏将军趟草驻守黄口,元嵩派遣军司趟炽等人前去讨伐他,先派遣统军安伯丑暗中出兵夜晚渡河,埋伏在下蔡。趟草率领兵士四千人,迎上前来抵御,伯丑和下蔡戍主王虎等人前后夹击,大败赵草,俘获斩杀和淹死的有四千多人。统军李叔仁等人在夜晚袭击硖石的贼寇,又打败他们。萧衍的将领姜庆真专p弓据守肥水以北,冠军将军曹天宝驻守鸡口,军主尹明世驻守束硖石。元嵩派遣别部将领羊引停驻在淮水以西,离贼寇的军营十里,司马赵炽率领兵士一万人做裹外的声援。各军会合后,分别攻打贼寇的四个营垒。四个营垒的贼寇,战败逃跑,斩杀擒获几千人,淹死的以万计数。统军牛敬宾攻打硖石,明世夜晚逃跑。庆真聚合残余势力顺淮水而下,下蔡的戍主王略截断水流攻打他们,俘获斩杀一多半。于是威名大震。
后来奴仆李太伯等人合谋杀害元嵩,还有元嵩的妻子穆氏和儿子世贤。世宗在束堂为元嵩举办丧事,赠绢一千匹,追赠车骑将军、领军,谧号为刚侯。
第二个儿子世俊,很有才干,而没有操行事业。继承爵位,授任给事中、东宫舍人。伯父元澄上奏疏请求转让品级给他,于是授任他为员外散骑常侍。肃宗时,追论元嵩的功勋,封世俊为卫县开国男,食邑为二百户。调任冠军将军、宗正少卿,又担任散骑常侍、安南将军、武卫将军、迥亩尹。不久授任镇束将军、青州刺史,改任征束将军,加授散骑常侍。邢杲叛乱时,围困州城,世垡依凭城池据守,于是得以保全。孝庄童时,授任世懂为卫将军、吏部尚书。氽朱兆侵犯京城,诏令世俊以本身官职任都督,在河桥防守。等到尔朱兆到董回,世渔一点也没有抵御的意思,就隔河遥相叩拜,当时舆论指责他。前废壶时,担任骠骑将军,又加授尚书,格外被尔朱世馑亲近。生壶初年,加授仪同三司,改封他为武阳县开国子,食邑五百户。世垡在选曹任职,不能磨砺心志,受贿很多,被中尉弹劾纠察,获罪免官。不久恢复本来的职务。孝静帝初年,加授侍中、尚书右仆射,升尚书令。世垡轻浮刻薄,进退无常,诏令送到置一隆。里些年间,逝世。追赠侍中、都督冀定适壁四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太傅、室业刺史,尚书令、开国公照旧,谧号为s麸。儿子:鲢继承爵位,任散骑侍郎。
世贤的弟弟世哲,武定年间,任吏部郎。
元嵩的弟弟元赡,字道周。高祖时,从口大夫逐渐升任宗正少卿、龙骧将军、光州刺史、散骑常侍、左将军,调任平东将军、兖州刺史。很喜好图书史籍,而贪婪暴虐好杀人。元澄深为耻辱怨恨他,断绝同他的来往。有四个儿子。长子元远,任尚书郎. 史臣曰:显祖将要惮让,可以说是国家的根本。康王毅然当庭规劝,善言清朗,一句话使国家兴旺,就是说的这种吧?文宣王忠贞坚毅杰出远大,堪为宗室豪杰,身经数朝,度过难关平定艰险,以国家大事为己任,有栋梁的声望。元顺刚直特异,有汲黯的风范,不为当时所用,横遭不测之祸,太可惜了。元嵩有行军作战的气概,元俊就是自毁冠冕的人吧?
南安王元桢,皇兴二年封,加授征南大将军、中都大宫,不久改任内都大宫。高祖即位,授任他为凉州镇都大将。不久因安抚有能力,加授都督西戎诸军事、征西大将军、领护西域校尉、仪同三司、凉州刺史。征入任内都大官,外任为使持节、侍中、本号将军、开府、长安镇都大将、雍州史。元桢性格忠诚谨慎,侍奉母亲以孝顺闻名,赐帛一千匹来表彰他。
征召入京练兵,高祖在皇信堂接见,告诫他说:“老人家孝行昭著于家庭,美名传遍全国,时常钦佩您的忠诚美德,想尽情交谈一次,所以利用练兵,远召您奔赴朝廷。仰慕留恋您的仁义慈爱,情意不断。不过长安镇年成饥荒民众歉收,按道理必须安抚,不容许久留,您现在回州中,可勤恳地审度抚恤,不要使境内有饥饿的民众。您是国家的至亲,始终不会有贫贱的忧虑。所应慎重的,大致有三件事:第一,仗恃皇亲骄傲自夸,违背礼制超越法度;第二,高傲懈怠贪婪奢侈,不顾惜政事;第三,饮酒游玩,结交朋友不加选择。这三点不去掉,患难灾祸将要产生,祇要能谨慎这几点,就足以保全性命远离祸害,增光国家荣耀家庭,有始有终的德行就形成了。”然而元桢不能遵循,后来竟纵情聚敛。文明太后、高祖都到皇信堂,接见王公。太后下令说:“汝阴王天赐、南安王元桢不遵从法度,贪污纳贿聚敛财物,依犯罪事实判决,将到死刑。各位是要保存亲属来毁灭条令,还是要大义灭亲来严明法度?”群臣都以为二王是先皇之子,应该得到同情宽恕。太后不答应。高祖就下韶说:“南安王元桢以至亲的贵重身份,在关右做藩镇,不能克己奉公,辅助宣扬国家法度,却放纵贪婪的欲念,在自己家中聚敛财物,放任奸猾的囚犯,阻隔诉讼,送物品给各使者,寻求虚假的称颂,这些情形,都违犯了刑律。从前魏武帝剪下自己的头发来整肃众人,叔向杀死弟弟来严明法度,克制自己忍心减亲,为天下做表率。他们哪是没有情怀,是有原因而如此做而已。现在元桢所犯罪行,事情比从前更重,依古代旧例施刑,实在难以宽恕。皇太后天性慈爱宽厚,恩待国家亲属,每次想到高宗兄弟的亲近,说话喉结气塞,心中悲伤;而且因南安王有孝顺奉养的名声,传闻于内外;特地给予一次宽恕,削除封爵,以平民身份回到家中,终生不能为官。”
后来高祖向南征伐,元桢跟随到洛阳,等到商议迁都,首先顺从大计,高祖十分高兴。元桢的母亲刘太妃逝世,高祖亲自前往慰问。等到安葬,赠给布帛彩色丝织物五百段。又因元桢商议决定迁都,再封为南安王,食邑一千户。外任为镇北大将军、相州史。高祖在华林都亭为元桢饯行。下诏说:“堂祖父南安王,就要到藩镇赴任,将远隔千里,预先怀有怅惘留恋。然而今日的集会,虽说是分别,实际上是宫廷私宴,都可赋诗表达心意。射箭可以观察德行,不能赋诗的,可准许射箭。应当使武士拉弓,文士提笔。”高祖送元桢到台阶下,流下眼泪而分别。
太和二十年五月到达邺城,进入治所的日子,刮大风下大雨,冻死的有十几人。元桢又因天旱向众神祈求下雨。邺城有座石虎庙,人们敬奉祭祀它。元桢告诉石虎庙神像说:“三天内不下雨,将用皮鞭惩罚。”求雨不灵验,就鞭打神像一百下。当月毒疮生在背上,逝世。谧号为惠,赠帛一千匹,等到安葬,又赐帛一千匹,派遣黄门郎监督料理丧事。在恒州刺史穆泰谋图反叛时,元桢知道而不报告,虽然逝世,仍被迫夺爵位封邑,封国削除。有五个儿子。
儿子元英,字虎儿。禀性聪慧敏捷,见闻广博记忆力强,善于射箭骑马,懂得吹笛子,略微晓得医术。高祖时,担任平北将军、武川镇都大将、假魏公。没过多久,调任都督梁益宁三州诸军事、安南将军、领护西戎校尉、仇池镇都大将、梁州刺史。
高祖向南征伐,担任梁汉别道都将。后来皇帝前往钟离,韶令元英率领部众在边境上防备贼寇。元英因皇帝亲自出动,势力侧重在东南,汉中有可以利用的机会,上奏请求进军讨伐,高祖准许了他的意见。军队停驻在沮水,萧鸾的将领萧懿派遣将领尹绍祖、梁季群等人率领部众二万人,巡察山头扎寨,分为几处,居于高地看下面,隔河建立营寨。元英就谋划说:“他们的头领低贱民众怠慢,不能互相信服,人多而没有主宰,不知道如何做为好。如果选拔精锐的兵士,合力攻打一处营寨,他们不相互救助,我们攻克是必然的。如果攻克一军,四处营寨自然攻下来。”于是挑选兵士从三面攀登上去,果然他们不相互救助。破了一处后,四个营寨全都崩溃,活捉梁季群,斩首三千多级,俘获七百人。萧鸾的白马戍守将领这天夜晚逃跑溃散。元英乘胜长驱直入,将要逼近南郑,漠川的百姓,以为神奇,相继归附。
梁州的平民李天干等人前往元英那裹投降,元英以国中杰出人才的礼仪接待他们。天干等人的家在南郑的西面,请求派军队迎接,元英派人迎接他们的家人。萧懿听说后派遣将领姜脩率军队追击偷袭,到夜晚交战,杀伤不少。姜脩后来屡次失败,又再请求增兵。萧懿派遣部众赶去,迎接的人告急。元英率领骑兵一千人,日夜兼行赶去救援。没有到达,贼寇已经退回去。元英恐怕他们进城,另外派遣统军元拔跟随在他们后面,元英在前面拦截,合击他们,全部俘获了他们。萧懿继续派遣军队,元英没料到贼寇到来,而且众人精力已经疲劳,军队少人畏惧,都想逃跑。元英却缓步上马慢慢地走,神色像平常一样,登上高处了望贼寇,东西指挥,样子如同部署军阵,然后排列整齐向前走。贼寇以为有伏兵。不久贼寇退走,乘势追击消灭他们,于是包围南郑。向三军发布禁令,对民众一点也不侵犯,远近都供给租赋运输。
在这以前,元英没到时,萧懿派遣军主范洁率领三千多人征伐僚人。范洁听说大军包围城池,想要返回救援。元英派遣统军李平敌、李铁骑等人集合巴西、晋寿当地人,来截断他的退路。范洁拼命决战,于是打败平敌的军队。元英等候他们逐渐靠近,用奇兵袭击他,全都擒获过来。攻打围困九十多天,战无不胜。后接到命令撤军。元英于是先送老弱上路,亲自统领精兵留在后面,派遣使者向萧懿告别。萧懿以为是欺诈,元英返回了一天,还关着门不打开。两天以后,萧懿才派遣将领追赶元英。元英亲自在后面阻挡,和兵士下马交战,贼寇军队不敢逼近。四日四夜,然后贼寇撤退,元英保全军队而返回.遇上山氐一并反叛,截断元英的退路。元英统领军队奋勇攻打,边战边行,被流箭射中,军队中没有知道的人。因功劳升安南大将军,赐爵位为庐武垣。在仇迤六年,很有威武恩惠的声誉。为父亲守丧,解任。
高祖讨伐,起用五墓为左卫将军,加授前将军,不久调任大宗正,又改任尚书,随之仍以本号将军,镇守荆州。萧宝卷的将领陈显达等人侵犯荆州,元英接连交战失败。皇帝到南阳,免除丘墓的官职爵位。世宗即位,代行徐州事务,召回恢复尚书、广武伯。萧实卷派遣将军陈值之侵犯进丞以南,司徒、彭城王元勰镇守寿昼,任命五茎为镇南将军,率领军队讨伐伯之。五差没到达,贼寇已撤退。元勰返回,诏令元英代行扬州事务。
后来丘墓返回京城,上奏疏说:“臣下听说攻取动乱的政权轻慢亡国的君主,是国家的正常道理;陈列军队号令将士,乘时机而发动。私下以为小小的宣鲞,不顾天道,仗恃山河,竟敢对抗中原。现在妖贼叛逆几度逃亡,骄傲放纵日益加剧,侮慢五常道德,荒废天地入之正道,滥用刑罚,残害无辜。雍州刺史萧衍向东讨伐秣陵,扫荡土地发动兵变,顺流而下,仅有孤城,再无重大的护卫。这是上天授予我们的,多少年一遇的时节,事情容易如同圆球的滚动,治理此事如同拾取草芥,这个机会不利用,还要等待什么时候?臣下乞请亲自率领步兵骑兵三万人,直指沔阴,占据襄阳的城池,断绝黑水的道路。昏庸暴虐的君臣,会白相残杀。我们处于上游,威风震动远近,长驱向南出动,进军攻下江陵。道路很近,不到五百里,那么三楚的土地,一下子就可占据,通往岷蜀的道路,自然断绝。再命令扬徐二州,扬言一起发动,沿长江焚毁物资,不使有所遗留。建业穷困急迫,如锅内之游鱼。王士治的军队再次出动,孙皓自行捆绑归降的情况就会重新出现,整齐文字车轨而统一天下,混合天地而为一体。希望陛下暂且面对臣下,稍加倾听,独自决断于内心,不要听取疑惑的议论,这个时机如果错过,并吞就没有期限了。”事情被压下来不回答。元英又上奏疏说:“臣下听说乘着空虚讨伐薄弱,成事在于迅速行动,利用危难攻打昏昧,求取胜利是可期待的。现在宝卷扰乱常道,骨肉相残,藩镇鼎立,不知道归向谁。义阳孤立,很接近我国疆域,外没有粮草增援的时间,内没有兵力储蓄的坚固。这是临近焚烧的乌,不能够去掉柴禾;将要被杀的贼寇,哪容放缓刀斧?如果这次行动有效果,则长江以西的土地,就成为筹划进取的基地;如果不是这样,不仅今后的举措难以考虑,也恐怕处于安逸中生出忧患。今豫州刺史司马悦已严密戒备将要出兵,而东豫州刺史田益方正准备守卫三关,请求派遣军司对他们加以调度。”世宗派遣直寝羊灵引担任军司。元英因军功被任命为吏部尚书,因前后的军功升爵位为常山侯。
元英上奏疏:“谨检学令:各州郡的学生,三年考察一次所通晓的经数,按正式使者的位次排列他们,然后派遣使者到郡中精细考核。臣下想到陛下英明,崇尚道德显扬官学的风采,培育仁义光大教育的美好,所以太学的馆舍长久设置在诸侯国,四门的教化正构建于京泸。估计学习教训几年,听受讲解几载后,杰出有造就的人应策试于朝廷,不可改变的人就应回到民众中,使他们到郡中精细考核,定其优劣。近来因国都迁移建造,长江扬州没统一,所以乡校的教育,没来得及正式考试。致使良莠不齐的资质,共同在学校受教育;优劣不等的人物,一起在课堂听讲授。现在外地大吏京城官员,考察将要结束,请求派遣通晓五经的四门博士,按地域考校,依法令罢黜擢升。”诏令说:“学业的衰落废弃,时间已经很久了,不是一个使者所能劝导的,将会另下命令。”
不久诏令元英为使持节、代理镇南将军、都督征义阳诸军事,率领军队向南讨伐。萧衍的司州刺史蔡道恭听说元英将要到来,派遣他的骁骑将军杨由率领城外的居民三千多家,在城西南十里处的贤首山依山岭设置三层栅栏,制造表裹相依的局势。元英统领各军包围贤首营垒,焚烧栅栏的大门。杨由就驱赶水牛,从营垒中出来,以兵士跟随在后。兵士躲避水牛,军队就撤退下来。不久又分兵包围把守。造天夜晚,栅栏中民众任马驹杀死杨由投降。三军供应食宿,投降的人相安无事。萧衍派遣他的平西将军曹景宗、后将军王僧炳等人率领步兵骑兵三万人前来救助义阳。僧炳统领部众二万人占据凿岘,景宗率领一万人繁随于后。元英派遣冠军将军元逞、扬烈将军曹文敬进军占据樊城来抗拒他们。元英统领将士,牵制讨伐,大败僧炳的军队,俘获斩杀四千多人。元英又在士雅山构筑堡垒,和景宗相对抗,分别派遣各统军,埋伏在四面山上,向景宗显示薄弱。萧衍的将领马仙碑率领部众一万多人,前来偷袭元英的营垒。元英命令各军假装失败引诱他们,到了平地,统军傅永等三军出击,贼寇就逃跑撤退。进军攻打击溃了他们,斩首二千三百级,杀死贼寇的羽林监军邓终年。仙埤又率领一万多人,再次来决战。元英统领各将领,依据形势分兵出击,又打败了他,还杀死贼寇将领陈秀之。统军王买奴另外攻下束岭的军阵,斩首五百级。道恭忧虑而死,骁骑将军、行州事蔡灵恩又依仗困城,每日短兵相接。景宗、仙埤知道城池将被攻下,用尽精锐决战,一天交手三次,都大败而回。灵恩见形势窘迫,就投降了。三关守边的军队听说后,也弃城逃跑。韶令说:“得知贼寇的城池已攻下,又攻克三关,施展声威开辟疆域,声名谋略宣扬震动,公私都称安泰,实在为之高兴。将军宏大的计划在心中决断,忠诚的谋略在外面施行,接受律令飘扬旌旗,实现朝廷的克敌谋略,即使是方叔的制伏蛮荆,邵虎的扫荡淮水两岸,与这相比也不如。新州刚归附,应该广泛加以筹划,想来会妥善加以督察,必定使之周全坚固,有所交待托付,然后凯旋而归。”当初,高祖平定汉水以北,元英有战功,答应恢复他的封爵,后反被显达打败,就压下来了。这次战役,世宗很高兴,就恢复了他的封爵,改封为中山王,食邑一千户,派遣大使、鸿胪少卿睦延吉秉持符节前去任命。元英押送蔡灵恩和萧衍的尚书郎蔡僧勰,前军将军、义阳太守冯道要,游击将军鲍怀慎,天门太守王承伯,干北府司马宗象,平北府谘议参军伏粲,给事中、宁朔将军蔡道基,中兵参军庞脩等几十人。韶令说:“等到平定长江以南,这些人就可放回去。”元英返回后,世宗接见,大大地嘉奖慰劳他,后来增加封邑一千户。
萧衍派遣将军侵犯肥梁,韶令元英为使持节,加授散骑常侍,征南将军、都督扬徐二道诸军事,率领部队十万人讨伐他们,各处都依照实际需要自行决断。韶令元英说:“贼寇的势力格外强盛,围困肥梁地区,边境将领延误计划,以至于这样。所以有这次行动,期待一定取胜,而出军拖延迟滞,肥梁已经沦陷。听说后惋惜愤怒,实在违背原先的意图。现在众多军队云集,十五万人,进军取胜的方略,在哪裹?克敌的日期,还有多远?究竟用几天可以到贼寇处所?一定取胜的规划,什么是最重要的?所以派遣步兵校尉、领中书舍人王云指点听取机密要务。”元英上奏陈述事务机宜。于是攻下阴陵,杀死萧街的将领二十五人并斩首五千多级。又在梁城接连打败贼军,杀死他们的部将四十二人,杀死擒获以及淹死的将近五万人。萧衍的中军大将军、临王萧宏,尚书右仆射柳恢等大将五人沿淮水向南逃跑,共缴获米三十万石。诏书慰劳元英说:“得知大败强大的贼寇,威风震动南部海疆,长江岸边没有尘土,三楚之地落定尘埃,声名传遍荒远边地,统一从此开始,公私庆祝相慰,实在符合我的心怀。应该趁声威凭影响,长驱直入吴郡会稽,剪除残余的势力,截断东南地域。”
元英追击到马头,萧衍的马头戍守头领弃城逃跑,于是包围钟离。诏令说:“军队出动已很长时间,兵马疲劳瘦弱,贼寇城池险要坚固,仓促间难以攻打屠减。冬春之交,逐渐不便于取胜,十万人的军队,每天费用难以计算。将要考虑今后的举措,不需要现在就解决。可秘密整装慢慢戒严,做凯旋的准备,保全疆土,展示威风谋略。左右的蛮楚,一向都逃走了,有的窜入山湖,或许难以制伏攻掠。如果凶恶的头领狡黠的党羽,有必须加以剪除的,就可扑灭扫荡,以肃清边境。如果他们强大狡猾仗恃险阻,不容易用兵的,也不必麻烦用兵。凯旋时间已近,不再详细论说。”元英上奏疏说:“臣下遵奉旨意讨伐罪人,志在消灭残余的贼寇,料想敌人估量进攻,打算到二月底三月初,按道理必定攻克。不过从这个月初一以来,大雨不断,可以说是上天违背人的愿望。然而帝王的军队行动,发起不容易,不可因为稍微拖延推迟,就产生不同议论。臣下也仔细思考过。如果进入三月以后,天气晴朗土地干燥,凭此进逼是常规。如果接连下雨不间断,不能够进军攻打,臣下已另增高了邵阳的桥梁,防备河水泛滥溢出。意外的洪水上涨,担心冲破桥梁,臣下也安排造船只,又在钟离城河水狭的地方,建造浮桥,到三月中旬,浮桥必定能建成。天晴就攻打登城,下雨就包围把守,水陆两个计划,以得胜为期限。实在期望朝廷特地制定远大的谋略,稍微给予宽限,增加一些时间,不要使如同山岭的功劳,中途而废。”诏令说:“大军驻扎在野外,已形成长久的疲劳,攻守的方略,按道理可以预见。近来接连得到报告,取胜不超过晚春,等到阅读后来的奏疏,又预定在初夏的下旬。那襄土地炎热泥泞,不宜久留。依情势虽然必定取胜,是将军深远的计划;出兵已久军力疲惫,也是朝廷所忧虑的。所以派遣主书曹道前往观察军队形势,使者返回,一一报告。”等到曹道回京,元英还上奏说“可以攻克”
四月,水大冲破桥梁,元英和各将领狼狈逃奔,兵士死亡的有十分之五六。元英到达扬州,派遣使者送上符节和衣帽、貂尾蝉文、印章丝带。诏令交付主管者。有关官员上奏元英计划失策,依法律弹劾处死刑,韶令宽恕他的死罪贬为平民。
后来京兆王元愉反叛,元英恢复王的封爵,食邑一千户,被授任为使持节,代理征束将军、都督冀州诸军事。元英没出发而冀州已平定。这时郢州治中督荣祖暗中招引萧衍的军队,献出义阳来响应萧衍,三关的戍守头领,都占据城堡投降萧衍。郢州刺史娄悦环城据守。悬瓠市民白早生等人杀死豫州刺史司马悦,占据城池向南叛变。萧衍的将领齐苟仁率领军队守卫悬瓠。司马悦的儿子娶华阳公主,都被劫掠。韶令元英为使持节、都督南征诸军事、代理征南将军,出兵汝南。世宗接见元英对他说:“娄悦统御失和,任命不懂得挑选,所以使得郢州民众招引贼寇,边关戍守兵士向外投奔,义阳孤立窘迫,有倒悬的急切。王是国家的邵虎,威名早巳震动境外,所以委屈王亲自总领军事,扫清凶恶的丑类。从前卫青霍去病因为匈奴的缘故,居住没有安宁的时候。现在南部疆域不安定,王不能以屡次辛劳为推辞的理由。”元英回答说:“臣下才能不如韩信白起,见识弱于孙武吴起,仅因是宗室中的年长者,多次承担做将帅的重托。谋略短浅,违背律令丧失军队,应该受到子反那样明显的杀戮,来向天下人认罪。陛下仁慈深于思念‘足下,,爱心等同钟爱礼器佳品,使臣下能够同于荀伯,再生于清明时代,立誓追踪孟氏,以报答恩情为目标。关郢微小的贼寇,不难平定,消灭贼寇的策略,已经在我心目中,希望陛下不要费心。”世宗说:“截断东南,再次肃清随楚地区,是我期望将军的。钟离城的一次过失,哪裹足以损伤大德?现在有王统领那三军,我没有忧虑了。”
世宗因邢峦接连打败早生,诏令元英向南奔赴义阳。元英因部众少,接连上奏请增兵,世宗不准许。而元英就和邢峦分别出兵一同攻打悬瓠,攻克下来,于是率军前进。当初苟仁占据悬瓠,萧衍的宁朔将军张道凝等人率领军队占据楚城,听说元英将要到来,放弃城池向南逃跑,元英追击,杀死道凝和萧衍的虎贲中郎曹苦生,全部俘获了他们的部众.停驻在义阳后,将要攻取三关,元英策划说:“三关互相需要如同左右手,如果攻下一关,另两关不等待攻打就可平定。攻打困难的不如攻打容易的,束关容易攻打,应该首先攻取,这就是黄石公所说的交战如大风吹动,攻打如河水破堤。”元英担心敌军在东部合力抵抗,就派长史李华率领五个统军攻向西关,分开他们的兵力。亲自统领各军攻打东关。在这以前,马仙埤派云骑将军马广率领部众在长薄屯兵抗拒,军主胡文超另外驻守松岘。元英到达长薄,马广夜晚逃进武阳,元英进军攻打他。听说萧衍派遣他的冠军将军彭瓮生、骠骑将军徐超秀援救武阳,元英于是放缓出兵时间,说:“放纵他们使其进入造座城中,我先前曾经观察城中地形,容易攻打,我攻取它如同拾取掉在地上的物件。”各将领不相信。瓮生等人进入武阳后,元英督促围困攻打,六日后马广等人投降。于是进军攻打黄岘,萧衍的太子左卫率李元履放弃城池逃窜。又讨伐西关,萧衍的司史马仙埤也当即后退逃跑,果然如同元英所策划的。共擒获萧衍的大将六人,部将二十七人,兵士七千人,米四十万石,军用物资与此相应。
回到朝廷,授任尚书仆射。永平三年,元英逝世,赐给棺材、朝廷礼服一套、帛七百匹,追赠司徒公,谧号为献武王。元英有五个儿子。
元攸,字玄兴,任东宫洗马。去世很早,追赠散骑侍郎。元攸的弟弟元熙,字真兴。为人好学,杰出豪爽有文才,秆名于世,然而轻浮急躁。元英深深担忧他不是保全家庭的人,时常想废黜他,立第四个儿子元略为世厂,宗族商议不同意,元略又坚决请求,才作罢、元熙出仕为秘书郎,延昌二二年继承封爵,隆经升任至兼将作大匠,被任命为太常少即、给事黄门侍郎,不久调任光禄勋。当时领军于忠执掌朝政.元熙,是于忠的女婿,所以一年中骤然升遥.小久授任平西将军、束秦州刺史,升’单号为安西将’甲,秘书监,不久以本号将军授任相州刺史元熙在月进入治所,这天刮大风.起寒冷的雨,冻死的有二十多人,驴马几十匹。元熙听过祖父从前的事,心中憎恶造件事。又有蛆生在庭院中。
当初,元熙兄弟都为清河王元恽所亲近,等到刘腾、元叉隔断二宫,假称诏令杀死元恽,元熙于是起兵,上奏疏说:“臣下听说安危无常,时事有吉祥凶险。臣早年遇上清明时代,后来遭遇多灾多难的时代。自从皇室基业茂盛,九代继承光大,高祖、世宗,美好的德行相传。皇太后圣明庄敬自是天生,德行同于马皇后邓皇后;皇上神奇聪慧继承皇位,明察秋毫照耀远方。四海平安,八方归附。然而领军将军元叉凭藉外戚受宠,在皇帝左右贪得荣耀,以豺狼的心肠,吃饱后就反咬一口。于是使二宫隔断,生活起居缺失礼节.另外太傅清河王横遭杀害。致使忠诚的臣属刚强的士人,在朝廷感到颓丧;亲信贤士宗室戚属,在皇宫内外愤恨。随意指鹿为马,怎能超过这;王莽董卓威权相逼,也不能与此相比。臣下仰望宫殿,悲痛地哭泣而生,认为小草不除,将蔓延遍地。何况元叉如此狂悖作乱,谁能容忍他?臣下愧列宗室支属,思虑竭尽力量性命,即使粉身碎骨,也甘之若饴。现在兴起正义的军队,兵士八万人,大军进发,文武官员争先恐后,和并州刺史、城阳王元徽,恒州刺史、广阳王亘遄,涂业刺史、查王芦宜鱼等人,共同在本月十四日一起出发。希望上凭祖宗的英灵,下尽正义之士的性命,扫除凶恶的歹徒,肃清京城。臣亲自统领三军,迅急奔赴国难,布置军队在温球,恭敬地接受皇帝旨意。王公宰辅,有的世代以忠诚勇烈著称,有的往受到恩惠照顾,如能同心协力,消灭元叉,使太后皇上欣然会面,臣下就解下铠甲遣散兵士,到朝廷谢罪。臣下虽然才能不及前人,位居藩镇,哪能坐视奸猾恶人不管,空受荣耀俸禄呢?”元熙起兵刚十天,被他的长史柳元章、别驾游荆、魏郡太守李孝怡率领一些市民,击鼓呼叫着进入,杀死元熙的左右四十多人,捉住元熙,放到高楼上,还有他的子弟。元叉派遣尚书左丞卢同在邺城街市斩杀元熙,传送首级到京城。
开始元熙的妃子于氏知道元熙必定失败,不顺从他的谋划,从开始就哭泣不断,直到元熙死去。元熙受刑前作五言诗,展示给僚属佐吏说:“正义感君子,主辱死忠臣。何以明气节,献出七尺身。”和相知的朋友告别时说:“平生一片心,殷切托知己。从今入土去,悲伤无尽期。”
元熙是藩王中的显贵,加上有才学,爱好奇异人才,交结杰出之士,气度很高,在当代有好名声,先辈后辈,多到他的家中造访。开始元熙镇守邺城,知交才学之士袁翻、李琰、李神俊、王诵兄弟、裴敬宪等人都到河梁饯行,赋诗道别。到元熙将死时,又给知己故交写信说:“我和弟弟都受到皇太后的赏识宠遇,哥哥占据大州,弟弟入宫侍奉,皇太后殷切的言语神色,恩情如同慈母。现在皇太后被废黜在北宫,太傅清河王横遭屠杀,主上小小年纪,独自住在前殿。君主亲人如此,无法安心,所以率领兵士民众在天下建立大义。衹是智力浅短,不久就被囚禁,上愧朝廷,下愧知心好友。本来因名誉道义在心,不能不这样做,流出肠子粉碎头颅,又有什么可说的呢从前李斯回忆上蔡的黄犬,陆机追想茎皇的鹤叫,难道不是因为隐约没有边际,一去不复返了吗?现在想要面对秋日月光,受春风吹拂,踏着芳草,走在花朵树荫之下,广泛召集名流,在洛水边赋诗,还有可能吗?各位君子,各自恭敬地对待所应做的事,为国家为自身,好好以名节自勉,建功立业,为自己而已,我有什么可说的呢!”当时人怜惜他。
另外元熙在任城王元澄逝世前,梦见有人告诉他说:“任城王将死去。死后两百天以后,你也不能免死。如果你不相信,可试看任城王的家。”元熙梦中看到任城王的房舍,四面墙壁崩塌,没有留下一堵墙。元熙憎恶这个梦,醒后告诉给亲近的人。等到元熙死去,果然如同他所梦见的。兄弟三人,时常跟随元英征伐,在军中贪婪残暴,有时因为接应投降者追击溃逃者,有斩杀无辜的现象,用来多增杀敌首级,作为功劳事迹。另外于忠诬陷郭祚、裴植,于忠本意未决定杀害他们,因元熙的劝说怂恿,以至于处死刑,世人以为冤枉。等到元熙遭灾祸,议论的人认为有报应。
灵太后重掌大权,追赠元熙为使持节、都督冀定瀛相幽五州诸军事、大将军、太尉公、冀州刺史,增加原来的封邑一千户,谧号为文庄王。
长子景献,次子仲献,第三个儿子叔献,都和元熙同时被杀害。后来追赠景献为中军将军、青州刺史,用王的礼仪安葬;仲献为左将军、兖州刺史;叔献为右将军、齐州刺史。
叔献的弟弟叔仁,因年幼得以保全,和母亲于氏流放到朔州。孝昌初年,灵太后诏令叔仁回到京城,归还他家的财产住宅,继承先人的爵位。授任他为征虏将军、通直散骑常侍。孝庄帝初年,在河阴遇害,追赠他为卫大将军、仪同三司、并州刺史。
儿子元琳,继承爵位。齐国接受禅让,爵位依例降低。
元熙的弟弟元诱,字惠兴。从员外郎逐渐升到通直郎、太子中庶子、征虏将军、卫尉少卿,外任为右将军、南秦州刺史。元叉在岐州杀了他,妻子儿女得以不受牵连。追赠他为车骑大将军、雍州刺史,后来追赠仪同三司,追封都昌县开国伯,食邑八百户,谧号为恭。
儿子主锤,继承爵位。担任给事中。壹国接受禅让,爵位依例降低。
元诱的弟弟元略,字俊兴。才华气质比元熙差,而有和顺深邃的声誉。从员外郎逐渐升任羽林监、通直散骑常侍、冠军将军、给事黄门侍郎。
清河王元恽死后,元叉贬降元略为怀朔镇副将。没来得及赴任,遇到元熙起兵,和元略书信来往。不久遇上元熙失败,元略就隐身出逃,依托旧曰朋友河内人司马始宾。始宾就做荻草筏子,夜晚和元略一起渡过盟津,前往上党屯留县入栗法光那裹。法光一向重信义,欣然地接纳他们。元略的旧日朋友刁双这时任西河太守,元略又归附他。停留了一年时间,刁双才派侄儿刁昌护送元略暗中逃到长江以束。萧衍十分厚待尊敬他,封元略为中山王,食邑一千户,任宣城太守。
不久徐州刺史元法僧占据城池向南叛变,州内官吏百姓都被法僧挟持逼迫。萧衍于是任命元略为大都督,命他前往彭城,接应招诱新归附的人。元略到达,驻守在黄河以南,被安乐王元鉴打败,元略仅几十个骑兵进城。萧衍不久派遣豫章王萧综镇守徐州,征召元略和法僧一同返回。元略虽然身在长江以南,自以为家中遭祸,h夜啼哭,身体如同在丧期之中。又压恶法僧的为人,和法僧说话,不曾笑过一次。萧衍又授任元略为衡州刺吏,没有赴任。遇到萧综献出城池归附魏国,萧综的长史江革、司马祖佢、将领士兵五千人全被擒获。肃宗命令有关官员全部遣送江革等人回到南方,凭此来征召元略。萧衍于是用充分的礼节遣送元略。
元略将要返回时,萧衍为他设酒宴送别,赐给金银一百斤,萧衍的百官,全部送到长江边告别,派遣他的右卫将军徐确率领一百多人护送元略到京城。肃宗韶令光禄大夫刁双到边界慰问,又下令徐州赐给绢布各一千匹。授任元略为侍中、义阳王,食邑一千户。回到石人驿亭,诏令宗室、亲戚、内外百官原先互相认识的,准许到近郊迎接。赐给帛三千匹,房舍一栋,粟五千石,奴婢三十人。司马始宾授任给事中、兼任直后,栗法光任本县县令,刁昌任束平太守,刁双任西兖州刺史,凡元略所到,给予一餐一宿的地方,无不蒙恩受赏。
不久改封东平王,又被任命为车骑大将军、左光禄大夫、仪同三司、领左卫将军,侍中照旧。又以本官兼任国子祭酒,升任骠骑大将军、尚书令。灵太后十分宠爱重用他,他受到的委任信赖,差不多和元徽相等。这时天下变乱多,军队国家千头万绪,元略持守常道保全自己,没有其他的补益,恭敬顺从备位充数而已。
尔朱荣,是元略的姑父,元略一向轻视他,元略又阿附于郑俨、徐纥,尔朱荣对这几人都记恨在心。尔朱荣进入洛阳,元略在河阴被杀害。以本来官职追赠他,加授太保、司空、徐州刺史,谧号为文贞。
儿子景式,继承爵位。武定年间,担任北广平太守.齐国接受惮让,爵位依例降低。
元略的弟弟元纂,字绍兴,很有军事谋略。担任司徒祭酒。听说元熙起兵,就逃奔到邺城,到了就被擒获,和元熙一起死去。被追封为北平县公,追赠安北将军、恒州刺史,改封为高唐县开国侯,食邑八百户。
儿子子献,继承爵位。任泾州司马时去世。
元熙的异母弟义兴,出继叔父并洛。肃宗初年,授任他为员外散骑侍郎。等到元熙被害,义兴因出继,所以得以不受牵累。逐渐升任辅国将军、通直散骑常侍。孝庄帝初年,在河阴被害。追赠中军将军、瀛州刺史。后来追赠散骑常侍、征柬将军,其他的照旧。义兴的妻子,是趟郡李氏。李氏很有女红手艺,为尔朱荣的妻子所亲近。永安年间,追封义兴为燕郡王,食邑五百户,不久改封为钜鹿王,又改封为武邑王。
儿子五述,继承爵位。玉垩年间,担任通直郎。齐国接受禅让,爵位依例降低。元茎的弟弟盈险,出仕为步兵校尉,改任城门校尉,升鄯善镇将。在任贪婪暴虐,被有关官员所纠察,出逃得以免死。延昌年间,去世。庄帝初年,因是尔朱荣妻子的哥哥,越级追赠骠骑大将军、太尉公、雍州刺史、扶风王。
长子元肃,出仕为员外散骑侍郎,改任直寝。庄帝初年,封元肃为鲁郡王,食邑一千户。授任散骑常侍,外任为后将军、广州刺史。后来授任卫将军、肆州刺史。他的弟弟元晔僭越登位,任命元肃为侍中、太师、绿尚书事。不久改任使持节、都督青胶光齐南青五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东南道大行台、青州刺史,没有到任。永熙二年逝世。追赠使持节、侍中、都督并恒二州诸军事、本号将军、司徒公、并州刺史。
儿子道与,继承爵位。授任他为前将军。齐塱接受禅让,爵位依例降低。
元晔字华兴,小名盆子。性格轻浮急躁,身体健壮。出仕秘书郎,逐渐升任通直散骑常侍。庄帝初年,封为长广王,食邑一千户。外任为太原太守,代行并州事务。水朱荣死后,世隆等人逃回并州,和尔朱兆在建兴会合,于是推举元晔为君主,大赦境内,年号为建明。不久被世隆等人所废黜。前废帝即位,封元晔为束海王,食邑一万户。出帝初年,因事获罪被赐死在家中。没有儿子,爵位削除。
城阳王长寿,皇兴二年封,被任命为征西大将军、外都大官。外任为沃野镇都大将。性情聪慧,善于安抚结交,在镇所很有威名。延兴五年逝世,谧号为康王。
长子多侯,过早去世。
次子元鸾,字宣明。开始出继叔父章武敬王,等到哥哥去世,返回继承父亲爵位。身高八尺,腰粗达到十围,以武艺过人出名。接连担任北都大将。高祖时,任命他为外都大官,又外任为使持节、都督河西诸军事、征西大将军、领护西戎校尉、凉州镇都大将。改镇设州,任命元鸾为凉州刺史、姑臧镇都大将,其余职位照旧。
后来到京城朝见。遇皇帝向南讨伐,命令他兼任镇军将军。定都洛阳,高祖前往邺城,韶令元鸾留下守卫京城。到设立五等诸侯时,赐给食邑一千户。授任他为使持节,征南大将军,都督豫荆郢三州、河内山阳束郡诸军事,和安南将军卢渊、李佐攻打赭阳,没攻下来,失败退回。这时高祖前往瑕丘,元鸾到行宫请求治罪。高祖接见元鸾等人,责备他们说:“你们统领兵士,按道义应该奋勇有节操,却进不能攻下贼寇城池,退不能消灭这些小股敌寇,损害国家声威,罪应处死。我改革刚开始,事情从宽处置,现在免除你们的死罪,城阳王贬为定襄县王,削减食邑五百户。在古代,军队出行一定载上宗庙社稷的牌位,用来显示威信恩惠各有归属,现在在社稷牌位前质问你们的败军之罪,来昭明你们的过失。”后来因留守的功劳,恢复本来的封爵,增加食邑二百户。授任冠军将军、河内太守,改任并州刺史。世宗初年,授任平东将军、青州刺史。后来改任安北将军、定州刺史。
元鸾崇敬佛教,修持五条禁戒,不喝酒吃肉,长年斋戒。修建佛寺,劝导带领百姓,共同承担土木营造的辛劳,公私的耗费纷扰,成为民众的大患。世宗听说后下韶说:“元鸾是宗室中有德行的亲属。在大州做州牧,民众繁盛,以安抚宁静为嘱托,应该克制自己磨砺诚心,崇尚清廉树立恩惠,却骤然加以征调,专门做烦扰的事,民户嘈杂,家家怀有嗟叹怨恨。北方各州土地广阔,是奸猾动乱产生的地方。依据法律推究过错,应该加以整肃罢黜,因元鸾是皇帝的亲属,感情上不忍心,可派遣使者,以道义督察责备,剥夺一年的俸禄,稍微表示惩罚。”
正始二年逝世,这年三十八岁。赠帛六百匹,韶令中书舍人王云宣读旨意前往吊祭,追赠亘銮为镇北将军、刺史,谧号为。
儿子元徽,字显顺。粗略涉猎书籍史册,比较有行政才能。世宗时,继承封爵。授任游击将军,外任为河内太守。在郡中清廉端正,有声誉。征召入京任命为长兼散骑常侍。
肃宗时,授任右将军、凉州刺史。元徽因路途遥远,执意请求不赴任。授任为散骑常侍。这一年,授任为后将军、并州刺史。在这以前,州界内夏季有霜降,庄稼不成熟,百姓逃散,安心农业的人少。元徽到了就打开粮仓赈济他们,文武官员都一起劝阻。元徽说:“从前汲长孺,一个郡守而已,还擅自打开粮仓,拯救民众的灾难,何况我是皇室亲属,受任主持大镇,哪能拘泥于成法而不解救民众的困苦呢?”于是先供给后上奏疏。肃宗嘉奖了他。加授安北将军。后来任命为安西将军、秦州刺史。韶书早上接到晚上出发。元徽因将到秦州,请求前往朝廷恭敬任命,又上奏执意陈述,请求不任其职。改授元徽为辅国将军,加授度支尚书,升军号为镇军将军。这时,战争不断,国家军队屡次失败,元徽因军队费用高,献上封国的绢二千匹、粟一万石来资助军事用度。肃宗不接受。又以本来官职兼任吏部尚书,加授侍中、征束将军,调任卫将军、右光禄大夫。任命为尚书左仆射,改任车骑将军、仪同三司,坚决推辞不受任,准许解除侍中,然后接受诏书。不久授任尚书令,加授开府、西道行台,没到任。
这时灵太后专权,朝廷纲纪败坏。元徽位居重任后,没有匡正补助,和郑俨一些人,互相阿附。他外表看似柔弱谨慎,内心多有猜疑忌恨,一点点怨恨,必定设法报复。有见识的人憎恨他们。又不能防备他的妻子于氏,于氏就和广阳王元渊通奸。等到元渊受命主持军府,每有上奏,论说元徽的罪过,虽然有诬陷诋毁之嫌,也有比较多的实情。
庄帝登位,任命元徽为司州牧,不久授任司徒,仍兼州牧。元颢进入洛阳,元徽跟随庄帝向北巡视,等到皇帝回宫,因参与谋划的功劳,授任他为侍中、大司马、太尉公,加授仪仗、鼓吹,增加封邑连同从前共二万户,其他官职照旧。元徽上奏推辞官职封邑,前后多次奏告。又上奏说:“黄河边的功劳,是将领士兵的功劳,请求归还所封授的,加给那些建功立义的人。”元徽为庄帝所亲近厚待,内心畏惧尔朱荣的宠幸,所以有这个推辞,来防止外面的议论。庄帝懂得他的意思,准许他辞去封邑,不同意他推让官职。
元徽后来的妻子,是庄帝舅舅的女儿。侍中李或,是皇帝的姐夫。元徽性格奸巧谄谀,善于曲从讨好,挟内亲外戚的旨意,宗室亲属没有人可和他相比。于是和李或等人劝说皇帝图取尔朱荣,庄帝也先有这个心意。东朱荣死去,世隆等人屯驻不解散。授任元徽为太保,随之任大司马、宗师、录尚书事,总领内外事务。元徽本意认为余朱荣死后,部属自然会四散逃跑。等到尔朱宗族聚集谋图作乱时,元徽想不出策略,仅忧虑害怕而已。他性格很妒忌别人,不愿意别人有超出自己之处。每次入宫参与密谋决议,独自和皇帝决断。朝廷大臣中有献上军队国家计划策略的,他都劝皇帝不采纳,却说小贼寇何必担忧不能扫除.又吝啬财物,无论是私人还是国家都如此。于是有所赏赐,都拿出得很少,有时多了就中途减少,给与了又追回来。白白浪费财物,恩惠不能感动人。庄帝一向简略狭隘,也格外为元徽所赞成。太府少卿李苗,是元徽任司徒时的司马,元徽对待他比较优厚。李苗时常献上忠诚的意见,元徽白以为得意,多不加以采纳。李苗对别人说:“城阳王本来是胡蜂一样的眼睛,豺狼般的声音又将露出来了。”
等到尔朱兆入宫,守卫兵士四散逃奔,庄帝走出云龙门。元徽骑马奔跑,皇帝接连呼喊他,元徽不回头而离去。于是跑到山南面,到了旧日属吏寇弥的房舍。寇弥外表上虽然接受他,内心不放心,就恐吓元徽说,官府的搜捕将要到来,让他到其他地方躲避。派人在路上拦截杀害,送尸体给余朱兆。
出帝初,追赠使持节、侍中、太师、大司马、录尚书事、司州牧,谧号为文献。
儿子元延,继承爵位。亘迈末年,官位到太子中庶子。变鳕接受惮让,爵位依例降低。
元邀的哥哥题魏,担任给事中、司徒掾属。去世,追赠辅国将军、豫州刺史。
元徽的第二个哥哥显恭,字怀忠。任扬州别驾,因军功封为平阳县开国子,食邑三百户。孝庄帝初年,授任北中郎将,升左将军、束徐州刺史。召入任安束将军、大司农卿。不久授任中军将军、荆州刺史。庄帝杀死尔朱荣后,就授任显恭为使持节、都督晋建南汾三州诸军事、镇西将军、兼尚书左仆射、西北道行台、晋州刺史。尔朱兆进入洛阳后,显恭死在晋阳。出帝初,追赠显恭为卫大将军、并州刺史,再次追赠为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彦昭童压,继承爵位。武定年间,任渔阳太守。齐接受禅让,爵位依例降低。
显恭的弟弟元旭,字显和。庄帝时,封为襄城郡王,食邑一千户。武定末年,官位到大司马。变量接受惮让,爵位依例降低。 章武王太洛,皇兴二年逝世。追赠他为征北大将军、章武郡王,谧号为敬。没有儿子。高担初年,命南安惠王第二个儿子五堑为他的后嗣。 元彬,字豹儿,继承爵位。勇猛健壮有武艺。外任为使持节、都督东秦豳夏三州诸军事、镇西大将军、西戎校尉、统万镇都大将、朔州刺史。因贪婪被削夺封爵。这时吐京胡反叛,诏令元彬为持节、代理平西将军、行汾州事,率领并州肆州的军队前往讨伐他们。平定胡人后,又授任征虏将军、汾州刺史。胡人去居等六百多人,据守险阻谋图反叛,煽动同族人。元彬请求调拨军队二万人,有关官员上奏准许他。高祖大发脾气说:“哪裹有调动兵马的道理呢!可根据实际情况整肃治理,如果不能变通方法达到安宁,必须调大军的,就先斩杀刺史,然后调遣兵马。”元彬接到诏书大为恐惧,而率领州中军队,走在将领士兵前面,讨伐胡人平定他们。太和二十三年去世。赐给钱十万文、绢二百匹,赠给本来的官职,加授散骑常侍。元彬有五个儿子。
长子元融,字永兴。仪容华丽,身材魁梧,性格旷达坦率,有豪气。高祖时,被任命为秘书郎。世宗初年,恢复先人的爵位,授任为骁骑将军。
萧衍派遣将领,侵犯进逼淮阳,梁城沦陷,诏令元融为假节、征虏将军,另外率军向南讨伐,大量杀伤贼寇兵士,收复梁城。这时,扬州刺史元嵩被奴仆杀害,命令元融代行扬州事务。不久授任假节、征虏将军、并州刺史。
到世宗逝世时,兼任司空,营建景陵。被任命为宗正卿,以本来官职代行瀛州事务,遇疾病没有到任。没过多久,授任散骑常侍、平东将军、青州刺史。回京任秘书监,调任中护军,升军号为抚军将军,兼任河南尹,加授征束将军。性格特别贪婪残暴,任意聚敛财物,被中尉纠举弹劾,削除官职爵位。汾州夏州的山胡叛乱,联合正平、平阳,诏令恢复元融从前的封爵,任征束将军、持节、都督去讨伐他们。元融谋略很少,被山胡打败。时间长了,加授散骑常侍、卫将军、左光禄大夫。
后来贼寇头领鲜于脩礼侵犯瀛定二州。长孙稚等人讨伐他,失败。授任元融为车骑将军,担任前驱左军都督,和广阳王元渊等人共同讨伐脩礼。军队渡过交津,葛荣杀死脩礼而自己登位。转移军营到白牛逻,以轻装骑兵攻打元融。元融苦战一整天,没有外面的增援,于是大败而逃,在军阵中被杀。肃宗在东堂为他举行丧事,赐给棺材、朝廷礼服一套、彩色丝织品二千八百段,追赠他为侍中、都督雍华岐三州诸军事、本号将军、司空、雍州刺史。不久因元融为国事而死,进赠司徒,加授前后部鼓吹。谧号为庄武。
儿子景哲,继承爵位.武定年间,担任开府仪同三司。齐国接受惮让,爵位依例降低。
景哲的弟弟元朗,就是后废帝,记载在后废帝纪。
儿子董头,继承爵位,封为安定王,改封为安平王。齐国接受惮让,爵位依例降低。
元融的弟弟元凝,字定兴。出仕为恒州征虏绿事参军,屡经升任到护军长史。元凝的姑母,是尔朱荣的妻子。庄帝初年,封为束安王,食邑五百户。授任持节、安东将军、兖州刺史,改任济州刺史,仍为本号将军。永熙二年逝世,追赠他为持节、都督沧瀛冀三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冀州刺史。
儿子彦友,继承爵位。武定年间,担任光禄大夫。齐国接受禅让,爵位依例降低。
元凝的弟弟元湛,字镇兴。出仕为秘书郎,改任尚书左士郎中,调任廷尉少卿。庄帝初年,在河阴遇害。追赠他为征东将军、青州刺史,追封他为渔阳王,食邑五百户。
儿子元俊,继承爵位。齐国接受禅让,爵位依例降低。
元湛的弟弟元晏,字俊兴。任秘书丞时去世。追赠他为平束将军、秘书监、豫州刺史。
乐陵王胡儿,和平四年逝世。追封乐陵王,追赠征北大将军,谧号为康。
显祖的第二个儿子丞全过继他,继承封爵,后来改名为墨誉。产狙初年,蜢蟋侵犯边境,任命墨誉为镇北大将军、北征大都将。后来授任为使持节、本号将军、领护匈奴校尉、都督、中军都将。外任为使持节、镇束大将军、和龙镇都大将、置业刺史,加授领护束夷校尉,改任为镇北将军,代理镇北大将军,高祖在光极堂接见百官,对墨餐说:“垣业伐业路途遥远,旧都城意义重大,所以委屈叔父远行去担此重任,不可不恭敬谨慎面对职责,以符合我对你的期望。”等到墨坚童阴谋作乱,墨登知道而不报告,被宽恕免去死罪,削除封爵为平民。太和末年,恢复他的王爵。正盘四年逝世。追赠他为光州刺史,谧号为蜜王。
儿子景略,字世彦。世宗时,继承封爵。任命他为骁骑将军,授任持节、冠军将军、豳州刺史。里垩元年逝世。追赠本号将军、邀业刺史,赐帛四百匹,谧号为惠王。
儿子元霸,字休邦,继承爵位。武定年间,担任钜鹿太守。齐国接受惮让,爵位依例降低。
景略的弟弟庆略,担任散骑侍郎。
儿子子政,担任通直散骑常侍。
庆略的弟弟洪略,担任恒农太守、中军将军、代理束雍州刺史。
洪略的弟弟子业,担任平原太守。
安定王元休,皇兴二年封,被任命为征南大将军、外都大官.元休年轻而聪明,理事决断很受称道。
高祖初年,库莫奚侵犯边境,任命元休为使持节、侍中、都督诸军事、征东大将军、领护束夷校尉、仪同三司、和龙镇将。元休安抚防范有方略,贼寇于是归附。入京担任中都大官。蠕蠕侵犯边境,外任为使持节、征北大将军、抚冥镇大将。元休身先士卒,攻打贼寇赶走他们。入京担任内都大官,升任太傅。等到设立五等诸侯,食邑二干户。
皇帝向南征伐,元休兼任大司马。高祖亲自巡视各军,遇到元休以三个盗贼在六军示众,将斩杀他们,下诏赦免三人。元休坚持说:“陛下将要肃清远方的衡霍,所以亲自统领六军,长途跋涉住在野外,军队刚开始出发,已有人奸猾盗窃,如果不斩杀,如何平息偷盗?请一定施行刑法,来肃清奸猾邪恶。”诏令说:“大司马执行法典,的确应该如此。衹是由于缘分,我听说君王的法式,也时常有不依常规的恩泽,虽然违背军法,可特地原宥他们.”元休造才奉行诏书。高祖对司徒冯诞说:“大司马严明执法,各军不可以不谨慎。”于是六军整肃。定都洛阳,元休跟随皇帝前往塑继。命令五丛率领护驾的文武官员,到平城迎接家眷。高祖亲自在漳水以北为元休饯行。
十八年,元休患病,高祖前往他的第宅,流着眼泪慰问疾病,宫廷使者送医药。在道路上往来不断。逝世,赠帛三干匹。从逝世到出殡。皇帝三次前往。高祖到他门前,改穿细麻所制的丧服,白帽上结上麻带。皇太子、百官都随从吊祭行礼。等到将要安葬,又赠布帛二千匹,谧号为靖王。诏令假黄铁,加授仪仗、鼓吹、卫士、佩带木剑者六十三人,都依照三老尉元的仪式。高祖亲自送出郊外,悲恸哭泣而返回,各王的恩惠礼仪无人可和他相比。世宗时,在宗庙配祭。
长子元安,幼年时过早去世。
次子元燮,被委任为下大夫。世宗初年,继承爵位任太中大夫,被任命为征虏将军、华州刺史。元燮上奏疏说:“恭谨思虑州治李润堡,虽然是少梁旧地,晋国、芮国分封的土地,然而外族归附,于是成为戎人聚集居住的地方。城池不是前代旧城名称,便自建国之初,是护羌校尉的小城堡。等到改镇设郡,靠山设立州城,利用粮仓府库,没改正名称地域。私下以为冯翊古城,在羌人魏国两族民众的交接、许昌洛水水陆交会的地方,是先汉的东部辅弼,皇魏的西部翼卫,名胜古城,实为西部藩镇腹地。现在州的治所,岂止不是旧地,简直是住在山岗上从深涧取水喝,水井山谷污秽杂乱,上下辛劳,来往几里路。背后说长道短,亏损礼乐教化。不如冯翊,面对华山渭水,环绕平原州泽,井水浅池塘平,打柴放牧富饶广阔。从华阴采集材料,陆路运输七十里;从龙门砍伐木头,顺流而下。增削旧城墙,工程节省用力不多,人们各自为自己,不以为辛劳。从前宋国民众没有井,掘井后欣然得到人心;何况全城没有水,得到水后能不家家庆贺吗?私下听说前任刺史,不是没有这个心意,有的遇上战事,有的碰到灾年,因此离合,拖延到现在。去年已经收成不错,秋天又将大丰收,四境安定,京城没有事件。男丁不用十文钱的耗费,每人没有八十天的辛劳。损失轻微受益重大,乞求明鉴批准。”世宗于是下韶说:“一劳永逸,准许迁移。”后来授任征虏将军、豳州刺史。延昌四年逝世。追赠本号将军、朔州刺史。
儿子元超,字化生。肃宗初年,继承爵位。当时因胡国珍封安定公,元超改封北平王。被任命为城门校尉、通直散骑常侍、东中郎将。不久授任光禄大夫,兼将作大匠。后来恢复本来的封爵。水朱荣进入洛阳,元超避难到洛水以南,遇贼寇被害。庄帝初年,追赠他为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岐州刺史。
儿子孝景,继承爵位。武定年间,任通直郎。齐国接受挥让,爵位依例降低。
元燮的弟弟愿乎,冷酷狂妄没有操行。高祖末年,被任命为员外郎。世宗初年,调任给事中。狂悖邪恶日益严重,杀人抢劫,成为官府百姓的祸患。世宗因他是近亲,不忍心以法律处治,就免他的官职,囚禁他在单独的客馆。客馆名叫愁思堂,希望他能反省。世宗逝世,愿平才得以出客馆。灵太后临朝听政,因他残暴作乱不改正,下诏说:“愿平的志向品行轻浮粗疏,时常违背法典,可回到客馆,依照从前囚禁起来。”很久以后,解除禁闭回到家中,交给师傅严加教诲辅助。后来被任命为通直散骑常侍、前将军。因在儿女面前脱光妻子王氏衣服,又在岳母的旁边强奸妻子的妹妹而获罪。御史中丞侯刚判定他没有人道,处以死刑,用绞刑,遇大赦免于一死,贬为员外常侍。孝昌年间,去世。
儿子元绪,担任幽州安西府功曹参军。庄壶初年,担任直合将军。不久担任持节、兼武卫将军、闱右慰劳十二州大使,后来竟沦落到吐谷运。 儿子长春,担任员外散骑侍郎。武定初年,封为南郡王,食邑五百户。齐接受禅让,爵位依例降低。
愿平的弟弟永平,担任征虏将军、南州刺史。被市民华延明所杀害。左昌初年,追赠使持节、侍中、都督定瀛幽三州诸军事、卫将军、定州刺史。 永平的弟弟珍平,担任司州治中。 儿子叔遵,担任员外散骑常侍。
珍平的弟弟贵平,担任羽林监,改任射声校尉。庄帝初年,授任散骑常侍、宗正少卿,封东莱王,食邑一百户。授任平北将军、南相州刺史。庄帝杀死水朱荣后,加授武卫将军,兼侍中,担任河北、山东慰劳大使。到达定州东北,被幽州大都督侯渊所拘捕,送到晋阳。后来回到盗阳。
前废帝时,以本身官职代行青州事务,遇上当地人崔祖螭作乱,贼寇十分强盛,包围逼迫东阳一百多天。贵平率领市民固守,又命令将领士兵打开城门交战。救援大军赶到,于是擒获祖螭等人,杀了他。返回后,授任车骑将军,加授散骑常侍,升任左卫将军、宗师,又升任车骑大将军、左光禄大夫、仪同三司。
贵平为人阴险刻薄,被出帝所信任。外出任青州刺史,又加授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被幽州大都督侯渊所谋害。
史臣曰:对南安王的行事考察始终,善不掩恶。元英有将帅才能,有名于当时。元熙、元略兄弟,早先在民众中传有声誉,或才能不足而抱负大,或器量狭小而职任多,都不能成就功名,全死于非命,是可惜的。康王寿命不长,元鸾振兴家世的名声。元徽弄巧设诈矫揉造作,对外谄媚内心妒忌,永安年间的祸患,谁承担责任?好像他的死,本是应该的呀!章武王、乐陵王,大概不值得一提。靖王聪明果断声威显赫,太和年间受到称赞,是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