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此计可安天下士子心 (1/2)
美女中文网 www.mnzw.com,永乐之盛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其实,陛下你要天下文人士子的心实在是有些难,毕竟人心各异,所需不同。”成渊将自己之前的法子在心里掂量掂量,没有说出来。
“成渊!你错了,没有谁可以得到天下士子之心,朕只需要文人不反对永乐朝,这就够了。”
成渊捧着茶,衡量着自己心里的那个计划。
朱棣道:“文人手中笔,他们的笔可以颠倒是非黑白,不要财不要权,非要虚无缥缈的留名青史,软硬不吃,又不像武将那样简单。
杀不下,刮不得,朕愣是将多年权谋都用只怕也不如他们一支笔。”
文人不过就是想青史留名,谁说只有忠君殉国可以留名,修书立传同样可以,一部《永乐大典》便扬名整个大明乃至历史上。
永乐大典这部书,共分为两万两千多卷,光是目录就有六十卷。经过两千多人用了五年的时间才修订完成。其中所涉及到的大小书籍有七八千册。
每一册都是长五十五厘米,宽三十厘米的大篇幅排版,这样的寸的书,编写上万册。
成渊道:“陛下,那便给他们留名青史的机会便是,编写一部让天下读书人都引以为傲的书籍,司马迁不就是因那部《史记》留名青史,若是做的好也是陛下文治大功,岂不是两全其美。
只要陛下做的好,编写一部《永乐大典》出来,让天下士子参与其中来增强他们的凝聚力,说到底他们也是爱惜自己的羽毛。”
朱棣身子一振:“你说的这个《永乐大典》果真可以。”
历史上不就是你搞出来的……成渊点头:“陛下,臣不敢胡乱说话,著书立传便是笼络文人最好的东西。就像武将喜欢功德碑一样。”
朱棣来了精神,立刻站起来道:“你详细与朕说说!”
“这个呢类似《洪武正韵》,还需要陛下将翰林院的几位编纂请来,解缙他们,臣才可以细说。”
正在这时,徐皇后和朱柏他们也进了暖阁,看到成渊也在,又听到朱棣火急火燎的请解缙他们。
徐皇后笑道:“成渊,待会儿一起留下用膳,本宫有几句话要与你叮嘱。”
朱柏对朱棣拱了拱手,看向成渊笑着道:“本王和王妃说过几日重阳节请你去登高,你不在府上,原来是进了宫里来。”
朱棣却不理他们,这会儿心脏砰砰直跳,成渊的建议与他心里想的策略不谋而合。
两炷香后,解缙,杨士奇,杨荣和胡广等人匆匆而来。
徐皇后便自觉的带着朱柏和湘王妃去了隔着屏风的内殿。
“臣杨士奇见过陛下。”
“臣解缙见过陛下。”
“杨荣见过陛下。”
朱棣看了眼他们:“今日朕让你们来是有事,让镇国公给你们说。”
杨荣他们听到朱棣没有说俺,十分惊讶的看向成渊,当是成渊劝朱棣改过来的,纷纷投来敬佩的目光。
你们能不要脑补吗……成渊站起来向三人拱拱手:“方才与陛下商议,想为请三位学士一同为大明留下一部名留青史的书。”
杨士奇自动过滤其他,只听到要修一部名留青史的奇书,呼吸急促起来对成渊道:“不知国公爷说的书,具体是指什么?”
解缙对成渊好感很多,又因为举荐他写过诏书,便高兴道:“不知道陛下和国公爷想修什么书。”
杨荣也点头,表示他们会尽力而为的。
成渊看了眼朱棣。
“朕修的这部书,需要你们集天下读书人之智慧……啊,其他的事宜便由成渊来与你们说。”朱棣看了眼成渊说道:“成渊!”
“臣遵旨。”成渊转过身,“司马迁用一部《史记》名留青史,成某以为永乐朝也该有属于自己的巨作。
集合从古到今,诸子百家,史经子集和佛经道经,民间戏曲,工艺和岐黄之术,占卜星象,阴阳之术,地理海志等。历朝政事,历史,文学名篇,等各方面的永乐全书,用它来宣扬大明。
各位,我们将这些收集整理,编写后岂不是一部大典,也是前所未有的文化盛事,名为《永乐字典》和《永乐大典》。”BIqupai.c0m
“《永乐大典》呢,在检索字的下面首先要注明该字在《洪武正韵》中的音韵和最早的出处、训释,还要标明篆、隶、行、草、楷等各种书体和异体字,内容十分丰富。”
朱棣坐在身后,一旦成渊说的巨作修成,这将会巩固他的皇位和实力。
解缙没想到,看起来年轻的镇国公竟然懂的这么多,有如此大志。果真是奇才。
“此想法实在是妙!”杨荣忍不住拍手叫好,成渊原来还有如此一面。
杨士奇道:“愿意尽力修大典。”
朱棣哈哈大笑起来,他善于察言观色,从这几个文官眼里,他已经确定成渊说的《永乐大典》《永乐字典》对文人的吸引力。
屏风后,原本喝茶的徐皇后也不禁听着外面的声音,她平时并不管前朝的事情,只处理后宫。
她女诸生也是有真才实学,听到成渊的提议,心里很是赞同。
朱柏蹭的站起来,被湘王妃示意后才坐下,对徐皇后道:“四嫂,方才听到成渊的提议,忍不住激动,还请四嫂不要见怪。”
徐氏摇摇头:“我们都是一家人,不必拘束。”
她随后又听着外面的话,只觉自己看重的驸马没有看走眼,就是不一般。
也难怪让自己女儿对他牵肠挂肚。
&nbs... -->>
“其实,陛下你要天下文人士子的心实在是有些难,毕竟人心各异,所需不同。”成渊将自己之前的法子在心里掂量掂量,没有说出来。
“成渊!你错了,没有谁可以得到天下士子之心,朕只需要文人不反对永乐朝,这就够了。”
成渊捧着茶,衡量着自己心里的那个计划。
朱棣道:“文人手中笔,他们的笔可以颠倒是非黑白,不要财不要权,非要虚无缥缈的留名青史,软硬不吃,又不像武将那样简单。
杀不下,刮不得,朕愣是将多年权谋都用只怕也不如他们一支笔。”
文人不过就是想青史留名,谁说只有忠君殉国可以留名,修书立传同样可以,一部《永乐大典》便扬名整个大明乃至历史上。
永乐大典这部书,共分为两万两千多卷,光是目录就有六十卷。经过两千多人用了五年的时间才修订完成。其中所涉及到的大小书籍有七八千册。
每一册都是长五十五厘米,宽三十厘米的大篇幅排版,这样的寸的书,编写上万册。
成渊道:“陛下,那便给他们留名青史的机会便是,编写一部让天下读书人都引以为傲的书籍,司马迁不就是因那部《史记》留名青史,若是做的好也是陛下文治大功,岂不是两全其美。
只要陛下做的好,编写一部《永乐大典》出来,让天下士子参与其中来增强他们的凝聚力,说到底他们也是爱惜自己的羽毛。”
朱棣身子一振:“你说的这个《永乐大典》果真可以。”
历史上不就是你搞出来的……成渊点头:“陛下,臣不敢胡乱说话,著书立传便是笼络文人最好的东西。就像武将喜欢功德碑一样。”
朱棣来了精神,立刻站起来道:“你详细与朕说说!”
“这个呢类似《洪武正韵》,还需要陛下将翰林院的几位编纂请来,解缙他们,臣才可以细说。”
正在这时,徐皇后和朱柏他们也进了暖阁,看到成渊也在,又听到朱棣火急火燎的请解缙他们。
徐皇后笑道:“成渊,待会儿一起留下用膳,本宫有几句话要与你叮嘱。”
朱柏对朱棣拱了拱手,看向成渊笑着道:“本王和王妃说过几日重阳节请你去登高,你不在府上,原来是进了宫里来。”
朱棣却不理他们,这会儿心脏砰砰直跳,成渊的建议与他心里想的策略不谋而合。
两炷香后,解缙,杨士奇,杨荣和胡广等人匆匆而来。
徐皇后便自觉的带着朱柏和湘王妃去了隔着屏风的内殿。
“臣杨士奇见过陛下。”
“臣解缙见过陛下。”
“杨荣见过陛下。”
朱棣看了眼他们:“今日朕让你们来是有事,让镇国公给你们说。”
杨荣他们听到朱棣没有说俺,十分惊讶的看向成渊,当是成渊劝朱棣改过来的,纷纷投来敬佩的目光。
你们能不要脑补吗……成渊站起来向三人拱拱手:“方才与陛下商议,想为请三位学士一同为大明留下一部名留青史的书。”
杨士奇自动过滤其他,只听到要修一部名留青史的奇书,呼吸急促起来对成渊道:“不知国公爷说的书,具体是指什么?”
解缙对成渊好感很多,又因为举荐他写过诏书,便高兴道:“不知道陛下和国公爷想修什么书。”
杨荣也点头,表示他们会尽力而为的。
成渊看了眼朱棣。
“朕修的这部书,需要你们集天下读书人之智慧……啊,其他的事宜便由成渊来与你们说。”朱棣看了眼成渊说道:“成渊!”
“臣遵旨。”成渊转过身,“司马迁用一部《史记》名留青史,成某以为永乐朝也该有属于自己的巨作。
集合从古到今,诸子百家,史经子集和佛经道经,民间戏曲,工艺和岐黄之术,占卜星象,阴阳之术,地理海志等。历朝政事,历史,文学名篇,等各方面的永乐全书,用它来宣扬大明。
各位,我们将这些收集整理,编写后岂不是一部大典,也是前所未有的文化盛事,名为《永乐字典》和《永乐大典》。”BIqupai.c0m
“《永乐大典》呢,在检索字的下面首先要注明该字在《洪武正韵》中的音韵和最早的出处、训释,还要标明篆、隶、行、草、楷等各种书体和异体字,内容十分丰富。”
朱棣坐在身后,一旦成渊说的巨作修成,这将会巩固他的皇位和实力。
解缙没想到,看起来年轻的镇国公竟然懂的这么多,有如此大志。果真是奇才。
“此想法实在是妙!”杨荣忍不住拍手叫好,成渊原来还有如此一面。
杨士奇道:“愿意尽力修大典。”
朱棣哈哈大笑起来,他善于察言观色,从这几个文官眼里,他已经确定成渊说的《永乐大典》《永乐字典》对文人的吸引力。
屏风后,原本喝茶的徐皇后也不禁听着外面的声音,她平时并不管前朝的事情,只处理后宫。
她女诸生也是有真才实学,听到成渊的提议,心里很是赞同。
朱柏蹭的站起来,被湘王妃示意后才坐下,对徐皇后道:“四嫂,方才听到成渊的提议,忍不住激动,还请四嫂不要见怪。”
徐氏摇摇头:“我们都是一家人,不必拘束。”
她随后又听着外面的话,只觉自己看重的驸马没有看走眼,就是不一般。
也难怪让自己女儿对他牵肠挂肚。
&nbs...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