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中文网 www.mnzw.com,鲁迅短篇小说选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蚩尤氏就坏在这一点上。"(33)禹微微一笑:"我知道的。有人说我的爸爸变了黄熊,也有人说他变了三足鳖(34),也有人说我在求名,图利。说就是了。我要说的是我查了山泽的情形,征了百姓的意见,已经看透实情,打定主意,无论如何,非'导'不可!这些同事,也都和我同意的。"
他举手向两旁一指。白须发的,花须发的,小白脸的,胖而流着油汗的,胖而不流油汗的官员们,跟着他的指头看过去,只见一排黑瘦的乞丐似的东西,不动,不言,不笑,像铁铸的一样。
禹爷走后,时光也过得真快,不知不觉间,京师的景况日见其繁盛了。首先是阔人们有些穿了茧绸袍,后来就看见大水果铺里卖着橘子和柚子,大绸缎店里挂着华丝葛;富翁的筵席上有了好酱油,清炖鱼翅,凉拌海参;再后来他们竟有熊皮褥子狐皮褂,那太太也戴上赤金耳环银手镯了。
只要站在大门口,也总有什么新鲜的物事看:今天来一车竹箭,明天来一批松板,有时抬过了做假山的怪石,有时提过了做鱼生的鲜鱼;有时是一大群一尺二寸长的大乌龟,都缩了头装着竹笼,载在车子上,拉向皇城那面去。
"妈妈,你瞧呀,好大的乌龟!"孩子们一看见,就嚷起来,跑上去,围住了车子。
"小鬼,快滚开!这是万岁爷的宝贝,当心杀头!"
然而关于禹爷的新闻,也和珍宝的入京一同多起来了。百姓的檐前,路旁的树下,大家都在谈他的故事;最多的是他怎样夜里化为黄熊,用嘴和爪子,一拱一拱的疏通了九河,(35)以及怎样请了天兵天将,捉住兴风作浪的妖怪无支祁,镇在龟山的脚下。皇上舜爷的事情,可是谁也不再提起了,至(36)多,也不过谈谈丹朱太子(37)的没出息。
禹要回京的消息,原已传布得很久了,每天总有一群人站在关口,看可有他的仪仗的到来。并没有。然而消息却愈传愈紧,也好像愈真。一个半阴半晴的上午,他终于在百姓们的万头攒动之间,进了冀州的帝都了。前面并没有仪仗,不过一大批乞丐似的似员。临末是一个粗手粗脚的大汉,黑脸黄须,腿弯微曲,双手捧着一片乌黑的尖顶的大石头--舜爷所赐的"玄圭",连声说道"借光,借光,让一让,让一(38)让",从人丛中挤进皇宫里去了。
百姓们就在宫门外欢呼,议论,声音正好像浙水的涛声(39)一样。
舜爷坐在龙位上,原已有了年纪,不免觉得疲劳,这时又似乎有些惊骇。禹一到,就连忙客气的站起来,行过礼,皋陶先去应酬了几句,舜才说道:
"你也讲几句好话我听呀。"
"哼,我有什么说呢?"禹简截的回答道。"我就是想,每天孳孳!"
"什么叫作'孳孳'?'皋陶问。
"洪水滔天,"禹说,"浩浩怀山襄陵,下民都浸在水里。我走旱路坐车,走水路坐船,走泥路坐橇,走山路坐轿。到一座山,砍一通树,和益俩给大家有饭吃,有肉吃。放田水入川,放川水入海,和稷俩给大家有难得的东西吃。东西不够,就调有余,补不足。搬家。大家这才静下来了,各地方成了个样子。"
"对啦对啦,这些话可真好!"皋陶称赞道。
"唉!"禹说。"做皇帝要小心,安静。对天有良心,天才会仍旧给你好处!"
舜爷叹一口气,就托他管理国家大事,有意见当面讲,不要背后说坏话。看见禹都答应了,又叹一口气,道:"莫像丹朱的不听话,只喜欢游荡,旱地上要撑船,在家里又捣乱,弄得过不了日子,这我可真看的不顺眼!"
"我讨过老婆,四天就走,"禹回答说。"生了阿启,也不当他儿子看。所以能够治了水,分作五圈,简直有五千里,计十二州,直到海边,立了五个头领,都很好。只是有苗可不行,你得留心点!"
"我的天下,真是全仗的你的功劳弄好的!"舜爷也称赞道。
于是皋陶也和舜爷一同肃然起敬,低了头;退朝之后,他就赶紧下一道特别的命令,叫百姓都要学禹的行为,倘不然,立刻就算是犯了罪。
这使商家首先起了大恐慌。但幸而禹爷自从回京以后,态度也改变一点了:吃喝不考究,但做起祭祀和法事来,是阔绰的;衣服很随便,但上朝和拜客时候的穿著,是要漂亮的。所以市面仍旧不很受影响,不多久,商人们就又说禹爷的行为真该学,皋爷的新法令也很不错;终于太平到连百兽都会跳舞,凤凰也飞来凑热闹了。(40)
一九三五年十一月作。
注释:
(1)本篇在收入本书之前,没有在报刊上发表过。
(2)"汤汤洪水方割,浩浩怀山襄陵"语出《尚书·尧典》:"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汉代孔安国注:"割,害也。""怀,包;襄,上也。"意思是说:洪水为害,浩浩荡荡地包围着山并且淹上了部分的丘陵。
(3)舜我国古代传说中的帝王。号有虞氏,通虫虞舜。相传尧时洪水汜滥,舜继位后,命禹治水,才将水患平息。
(4)关于鲧治水的故事,《史记·夏本纪》中有如下记载:"当帝尧之时,鸿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尧求能治水者;群臣四岳皆曰鲧可。......于是尧听四岳,用鲧治水。九年而水不息,功用不成。于是帝尧乃求人,更得舜。舜登用,摄行天子之政,巡狩,行视鲧之治水无状,乃殛鲧于羽山以死。天下皆以舜之诛为是。"按"殛"通常解作"诛"的意思,但《尚书·舜典》孔颖达疏则以为"流"、"放"、"窜"、"殛""俱是流徙";照这说法,则鲧是被流放到羽山后死在那里的。
(5)禹我国古代的治水英雄,夏朝的建立者。《史记·夏本纪》说禹"名曰文命",在他的父亲鲧被殛以后,奉命治水:"尧崩,帝舜问四岳曰:'有能成美尧之事(按即治水之事)者,使居官。'皆曰:'伯禹为司空,可成美尧之功。'舜曰:'嗟,然!'命禹:'女(汝)平水土,维是勉之!'禹拜稽首,让于契、后稷、皋陶。舜曰:'女其往视尔事矣!'"关于他治水事迹的传说,在《尚书》、《孟子》及其他先秦古籍中多有记述。
(6)本篇作为插曲所写的聚集在"文化山"上的学者们的活动,是对一九三二年十月北平文教界江瀚、刘复、徐炳昶、马衡等三十余人向国民党政府建议明定北平为"文化城"一事的讽刺。那时日本帝国主义已经侵占我国东北,华北也正在危殆中;国民党政府实行投降卖国政策,抛弃东北之后,又准备从华北撤退,已开始准备把可以卖钱的古文物从北平搬到南京。江瀚等想阻止古文物南移,可是他们竟以当时北平在政治和军事上都没有重要性为理由,提出请国民党政府从北平撤除军备,把它划为一个不设防的文化区域的极为荒谬的主张。他们在意见书中说,北平有很多珍贵文物,它们都"是国家命脉,国民精神寄托之所在......是断断不可以牺牲的"。又说:"因为北平有种种文化设备,所以全国各种学问的专门学者,大多荟萃在北平......一旦把北平所有种种文化设备都挪开,这些学者们当然不免要随着星散。"要求"政府明定北平为文化城,将一切军事设备,挪往保定。"(见一九三二年十月六日北平《世界日报》)这实际上适应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需要,同国民党政府投降卖国政策的"理论"如出一辙。当时国民党政府虽未公开定北平为"文化城",但后来终于拱手把它让给了日本帝国主义,古文物的大部分则在一九三三年初分批运往南京。作者在"九一八"后至他逝世之间,曾写过不少杂文揭露国民党政府的投降卖国主义,对所谓"文化城"的主张也在当时的一篇杂文里讽刺过(参看《伪自由书·崇实》)。本篇在"文化山"的插曲中所讽刺的就是江瀚等的呈文中所反映的那种荒谬言论,其中几个所谓学者,是以当时文化界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为模型的。例如"一个拿拄杖的学者",是暗指"优生学家"潘光旦。潘曾根据一些官僚地主家族的家谱来解释遗传,著有《明清两代嘉兴的望族》等书;他的这种"学说"和欧美国家某些资产阶级学者关于人种的"学说"是同一类东西。又如鸟头先生,是暗指考据学家顾颉刚,他曾据《说文解字》对"鲧"字和"禹"字的解释,说鲧是鱼,禹是蜥蜴之类的虫(见《古史辨》第一册六三、一一九页)。"鸟头"这名字即从"顾"字而来;据《说文解字》,顾字从页雇声,雇是鸟名,页本义是头。顾颉刚曾在北京大学研究所歌谣研究会工作,搜集苏州歌谣,出版过一册《吴歌甲集》,所以下文说鸟头先生"另去搜集民间的曲子了"。
(7)奇肱国见《山海经·海外西经》:"奇肱之国,在其北,其人一臂三目,有阴有阳,乘文马。"郭璞注:"其人善为机巧,以取百禽,能作飞车,从风远行。"
(8)古貌林英语Goodmorning的音译,意为"早安"。
(9)好杜有图英语Howdoyoudo的音译,意为"你好"。
(10)OK美国式的英语:"对啦。"
(11)太上皇指舜的父亲瞽叟。《史记·五帝本纪》说:"虞舜者名曰重华;重华父曰瞽叟。......舜父瞽叟顽。""顽"是愚妄无知的意思。《尚书·大禹谟》孔氏传有舜"能以至诚感顽父",使其"信顺"的话。
(12)"禺"《说文解字》:"禺,母猴属。"清代段玉裁注引郭璞《山海经》注说:"禺似猕猴而大,赤目长尾。"据《说文》,"禹"字笔画较"禺"字简单,所以这里说"禹"是"禺"的简笔字。
(13)皋陶传说是舜的臣子。《尚书·舜典》:"帝曰:'皋陶,蛮夷猾夏,寇贼奸宄,汝作士。'""士",真管狱讼的官。按一九二七年鲁迅在广州时,顾颉刚曾于七月中由杭州致书鲁迅,说鲁迅在文字上侵害了他,"拟于九月中回粤后提起诉讼,听候法律解决。"要鲁迅"暂勿离粤,以俟开审。"鲁迅当时答复他:"请即就近在浙起诉,尔时仆必到杭,以负应负之责。"这里鸟头先生与乡下人的对话,隐指此事。参看《三闲集·答顾颉刚教授令"候审"》。
(14)简放古代君主任命高级官员。简指授官的简册。(在清代则称由特旨任命道府以上外官为简放。)(15)从冀州启节《尚书·禹贡》叙"禹别九州",首举冀州。孔颖达疏:"冀州,尧所都也。诸州冀为其先,治水先从冀起。"又《史记·夏本纪》也说:"禹行自冀州始。"按冀州为古九州之一,约相当于现在的河北山西二省及河南山东黄河以北地区。尧都平阳(今山西临汾),在冀州境内,故下文又说"冀州的帝都"。启节,指旧时高级官员启程、出发。节,古代使者及特派官员出行时所持的信物。
(16)《神农本草》是我国最古的记载药物的专书。其成书年代不可确考,当是秦汉间人托神农之名而作。
(17)维他命W维他命是Vitamin的音译,现在通称维生素。但并未发现维他命W。下文的瘰疬病,中医病名,主要指颈部淋巴结核一类疾病;而因缺碘所致的甲状腺肿大(俗虫大脖子)叫"瘿",不叫瘰疬。这里是讽刺当时一些所谓学者的无知妄说。
(18)"伏羲朝小品文学家"的这段话,是对当时林语堂一派人提倡的所谓"语录体"小品文的模拟;林语堂主张的所谓"语录体",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文言中不避俚语,白话中多放之乎"(见《论语》第三十期《答周劭论语录体写法》),基本上还是文言。这是一种变相的复古主义。其次,这段话中的"见一少年,口衔雪茄,面有蚩尤氏之雾",是影射林语堂丑化进步青年的谰言(林语堂在他的《游杭再记》中有"见有二青年,口里含一枝苏俄香烟,手里夹一本什么斯基的译本"这样的话)。蚩尤是传说中我国九黎族的首领,相传他和黄帝作战时,施放大雾,后为黄帝所擒杀;由于民族偏见,旧日史书把他描写成非常凶恶的怪物。因此,蚩尤的名字也常被过去统治阶级用来形容他们所认为的"凶恶的人"。一九二六年,北洋军阀吴佩孚为了"讨赤",曾经异想天开地拿蚩尤来比拟"赤化",胡说:"草昧初开,部落时代,蚩尤肆虐,彼时无所谓法制,无所谓伦纪,殆与赤化无异"(见一九二六年七月十一日北京《晨报》)。他还说,查得蚩尤是"赤化"的始祖,因"蚩"和"赤"同音,"蚩尤"即"赤化之尤"云云。参看《华盖集续编·马上支日记》及其有关注。
(19)贝壳上古用贝壳为货币。
(20)庭燎庭院中照明的火酒。《诗经·小雅·庭燎》孔颖达疏:"庭燎者,树之于庭,燎之为明,是烛之大者。"
(21)虎贲勇士,即下文所说的卫兵们。《尚书·牧誓》:"虎贲三百人。"孔颖达疏说,称为虎贲,是形容他们"若虎之贲(奔)走逐兽,言其猛也。"
(22)伏羲八卦体伏羲,我国古代传说中的帝王。相传他曾画八卦。《周易·系辞传》说:"古者包牺氏(即伏羲)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
(23)仓颉鬼哭体仓颉,一作苍颉,相传他是黄帝的史官,最初创造文字的人。《淮南子·本经训》中记有关于苍颉的一种传说:"昔者苍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
(24)挂冠归隐《后汉书·逢萌传》载:王莽时逢萌为了避祸,"即解冠挂东都城门"而去。后人因此称辞官为"挂冠"。
(25)禹过家门不入,见《孟子·滕文公》:"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又《史记·夏本纪》:"(禹)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
(26)忘八乌龟的俗虫。古代传说鲧死后化为三足鳖。参看本篇注(34)。
(27)鹤膝风中医病名,结核性关节炎的一种。战国时楚国人尸佼所著的《尸子》中记有禹生"偏枯之疾"的传说:"(禹)疏河决江,十年未阚其家,手不爪,胫不毛,生偏枯之疾,步不相过。"
(28)女隗《左传》中狄人之女多姓隗,如叔隗、季隗等。又《史记·匈奴列传》说:"匈奴,其先祖夏后氏(夏禹)之苗裔也。"匈奴就是春秋时的狄人。本篇中女隗这个人名,大概是根据这类记载而虚拟出来的。
(29)莎士比亚(WShakespeare.,1564-1616)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戏剧家、诗人,著有剧本《仲夏夜之梦》、《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等三十七种。现代评论派陈西滢、徐志摩等经常标榜只有他们懂得莎士比亚,如陈西滢在一九二五年十月二十一日《晨报副刊》发表的《听琴》中说:"不爱莎士比亚你就是傻子。"徐志摩在同月二十六日《晨报副刊》发表的《汉姆雷德与留学生》中说,"去过大英国"的留学生才能"讲他的莎士比亚",别人"不配插嘴"。稍后的"第三种人"杜衡在一九三四年六月《文艺风景》创刊号发表《莎剧凯撒传里所表现的群众》一文,也借评莎士比亚来诬蔑人民群众"没有理性","没有明确的利害观念"等等。本篇中这个大员从"愚民"忽然拉扯到莎士比亚,是作者对陈、杜这类人的讽刺。
(30)"湮"鲧用的治水方法。《尚书·洪范》:"我闻在昔,鲧堙洪水。",填塞。"导",是禹用的治水方法,《国语·周语》:"伯禹念前之非度,厘改制量,......高高下下,疏川导滞。"导,疏通。
(31)息壤传说中一种能够自己生长,永不耗减的土壤。《山海经·海内经》:"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湮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郭璞注:"息壤者,言土自长息无限,故可以塞洪水也。"
(32)"干父之蛊"语见《周易·蛊》初六:"干父之蛊,有子,考无咎。"三国时魏国王弼注:"干父之事,能承先轨,堪其任者也。"后称儿子能完成父亲所未竟的事业,因而掩盖了父亲的过错为"干蛊"。
(33)摩登英语Modern的音译,原意为现代,这里是时髦的意思。
(34)这是古代关于鲧的一种传说。《左传》昭公七年:"昔尧殛鲧于羽山,其神化为黄熊,以入于羽渊。"唐代陆德明《释文》:"黄熊,音雄,兽名。亦作能,如字,一音奴来反,三足鳖也。"能,一写作熊。《史记·夏本纪》替代张守节《正义》说:"鲧之羽山,化为黄熊,入于羽渊。熊,音乃来反,下三点为三足也。束晰《发蒙记》云:'鳖三足曰熊'。"
(35)禹化为熊的传说,见清代马[马肃]《绎史》卷十二引《随巢子》:"(禹)治洪水,通?菰?山,化为熊。"按随巢子,战国时墨翟弟子,著《随巢子》六篇,清代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内有辑文一卷。
(36)禹捉无支祁的传说,见替代李公佐《古岳渎经》:"禹理水,三至桐柏山,惊风走雷,石号木鸣,五伯拥川,天老肃兵,不能兴。禹怒,召集百灵,搜命夔龙。桐柏千君长稽首请命。......乃获淮涡水神,名无支祁,善应对言语,辨江淮之浅深,原隰之远近。形若猿猴,缩鼻高额,青躯白首,金目雪牙。颈伸百尺,力逾九象,搏击腾踔疾奔,轻利倏忽,闻视不可久。......颈[金巢]大索,鼻穿金铃,徙淮阴之龟山之足下。俾淮水永安流注海也。"(据鲁迅辑《唐宋传奇集》卷三)(37)丹朱太子尧的儿子。古书中都说他"不肖"(品德不像他的父亲),所以尧不把天下传给他而传给舜。
(38)"玄圭"见《尚书·禹贡》:"禹锡玄圭,告厥成功。"又《史记·夏本纪》:"帝锡禹玄圭,以告成功于天下。"圭,古代诸侯大夫在朝会和祭祀时所执的一种长条尖顶的玉器。玄,黑色。
(39)浙水的涛声浙水,即钱塘江,涨潮时涛声很大。
(40)关于禹同舜和皋陶谈话的情形,《史记·夏本纪》有如下的一段记载:"帝舜谓禹曰:'女(汝)亦昌言。'禹拜曰:'於!予何言?予思曰孳孳!'皋陶难禹曰:'何谓孳孳?'禹曰:'鸿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皆服于水。予陆行乘车,水行乘舟,泥行乘橇,山行乘[木辇],行山?饽荆?与益予众庶稻鲜食;以决九川致四海,浚畎浍致之川,与稷予众庶难得之食;食少,调有余补不足,徙居。众民乃定,万国为治。'皋陶曰:'然,此而美也!'禹曰:'於!帝慎乃在位,安尔止,辅德,天下大应。清意以昭待上帝命,天其重命用休!'帝曰:'吁!臣哉,臣哉!臣作朕股肱耳目,予欲左右有民,女辅之。......女无面谀,退而谤予。......'禹曰:'然。......'帝曰:'毋若丹朱傲,维慢游是好,毋水行舟,朋淫于家,用绝其世,予不能顺是。'禹曰:'予辛壬娶涂山,癸甲(按应作予娶涂山,辛壬癸甲),生启,予不子,以故能成水土功,辅成五服,至于五千里,州十二师,外薄四海,咸建五长,各道有功。苗顽不即功,帝其念哉!'帝曰:'道吾德,乃女功序之也!'皋陶于是敬禹之德,令民皆则禹。不如言,刑从之。舜德大明。于是夔行乐,祖考至,群后相让,鸟兽翔舞,箫韶九成,凤皇来仪,百兽率舞,百官信谐。"又关于禹的吃喝和衣服,《论语·泰伯》记有孔丘的话:"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
蚩尤氏就坏在这一点上。"(33)禹微微一笑:"我知道的。有人说我的爸爸变了黄熊,也有人说他变了三足鳖(34),也有人说我在求名,图利。说就是了。我要说的是我查了山泽的情形,征了百姓的意见,已经看透实情,打定主意,无论如何,非'导'不可!这些同事,也都和我同意的。"
他举手向两旁一指。白须发的,花须发的,小白脸的,胖而流着油汗的,胖而不流油汗的官员们,跟着他的指头看过去,只见一排黑瘦的乞丐似的东西,不动,不言,不笑,像铁铸的一样。
禹爷走后,时光也过得真快,不知不觉间,京师的景况日见其繁盛了。首先是阔人们有些穿了茧绸袍,后来就看见大水果铺里卖着橘子和柚子,大绸缎店里挂着华丝葛;富翁的筵席上有了好酱油,清炖鱼翅,凉拌海参;再后来他们竟有熊皮褥子狐皮褂,那太太也戴上赤金耳环银手镯了。
只要站在大门口,也总有什么新鲜的物事看:今天来一车竹箭,明天来一批松板,有时抬过了做假山的怪石,有时提过了做鱼生的鲜鱼;有时是一大群一尺二寸长的大乌龟,都缩了头装着竹笼,载在车子上,拉向皇城那面去。
"妈妈,你瞧呀,好大的乌龟!"孩子们一看见,就嚷起来,跑上去,围住了车子。
"小鬼,快滚开!这是万岁爷的宝贝,当心杀头!"
然而关于禹爷的新闻,也和珍宝的入京一同多起来了。百姓的檐前,路旁的树下,大家都在谈他的故事;最多的是他怎样夜里化为黄熊,用嘴和爪子,一拱一拱的疏通了九河,(35)以及怎样请了天兵天将,捉住兴风作浪的妖怪无支祁,镇在龟山的脚下。皇上舜爷的事情,可是谁也不再提起了,至(36)多,也不过谈谈丹朱太子(37)的没出息。
禹要回京的消息,原已传布得很久了,每天总有一群人站在关口,看可有他的仪仗的到来。并没有。然而消息却愈传愈紧,也好像愈真。一个半阴半晴的上午,他终于在百姓们的万头攒动之间,进了冀州的帝都了。前面并没有仪仗,不过一大批乞丐似的似员。临末是一个粗手粗脚的大汉,黑脸黄须,腿弯微曲,双手捧着一片乌黑的尖顶的大石头--舜爷所赐的"玄圭",连声说道"借光,借光,让一让,让一(38)让",从人丛中挤进皇宫里去了。
百姓们就在宫门外欢呼,议论,声音正好像浙水的涛声(39)一样。
舜爷坐在龙位上,原已有了年纪,不免觉得疲劳,这时又似乎有些惊骇。禹一到,就连忙客气的站起来,行过礼,皋陶先去应酬了几句,舜才说道:
"你也讲几句好话我听呀。"
"哼,我有什么说呢?"禹简截的回答道。"我就是想,每天孳孳!"
"什么叫作'孳孳'?'皋陶问。
"洪水滔天,"禹说,"浩浩怀山襄陵,下民都浸在水里。我走旱路坐车,走水路坐船,走泥路坐橇,走山路坐轿。到一座山,砍一通树,和益俩给大家有饭吃,有肉吃。放田水入川,放川水入海,和稷俩给大家有难得的东西吃。东西不够,就调有余,补不足。搬家。大家这才静下来了,各地方成了个样子。"
"对啦对啦,这些话可真好!"皋陶称赞道。
"唉!"禹说。"做皇帝要小心,安静。对天有良心,天才会仍旧给你好处!"
舜爷叹一口气,就托他管理国家大事,有意见当面讲,不要背后说坏话。看见禹都答应了,又叹一口气,道:"莫像丹朱的不听话,只喜欢游荡,旱地上要撑船,在家里又捣乱,弄得过不了日子,这我可真看的不顺眼!"
"我讨过老婆,四天就走,"禹回答说。"生了阿启,也不当他儿子看。所以能够治了水,分作五圈,简直有五千里,计十二州,直到海边,立了五个头领,都很好。只是有苗可不行,你得留心点!"
"我的天下,真是全仗的你的功劳弄好的!"舜爷也称赞道。
于是皋陶也和舜爷一同肃然起敬,低了头;退朝之后,他就赶紧下一道特别的命令,叫百姓都要学禹的行为,倘不然,立刻就算是犯了罪。
这使商家首先起了大恐慌。但幸而禹爷自从回京以后,态度也改变一点了:吃喝不考究,但做起祭祀和法事来,是阔绰的;衣服很随便,但上朝和拜客时候的穿著,是要漂亮的。所以市面仍旧不很受影响,不多久,商人们就又说禹爷的行为真该学,皋爷的新法令也很不错;终于太平到连百兽都会跳舞,凤凰也飞来凑热闹了。(40)
一九三五年十一月作。
注释:
(1)本篇在收入本书之前,没有在报刊上发表过。
(2)"汤汤洪水方割,浩浩怀山襄陵"语出《尚书·尧典》:"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汉代孔安国注:"割,害也。""怀,包;襄,上也。"意思是说:洪水为害,浩浩荡荡地包围着山并且淹上了部分的丘陵。
(3)舜我国古代传说中的帝王。号有虞氏,通虫虞舜。相传尧时洪水汜滥,舜继位后,命禹治水,才将水患平息。
(4)关于鲧治水的故事,《史记·夏本纪》中有如下记载:"当帝尧之时,鸿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尧求能治水者;群臣四岳皆曰鲧可。......于是尧听四岳,用鲧治水。九年而水不息,功用不成。于是帝尧乃求人,更得舜。舜登用,摄行天子之政,巡狩,行视鲧之治水无状,乃殛鲧于羽山以死。天下皆以舜之诛为是。"按"殛"通常解作"诛"的意思,但《尚书·舜典》孔颖达疏则以为"流"、"放"、"窜"、"殛""俱是流徙";照这说法,则鲧是被流放到羽山后死在那里的。
(5)禹我国古代的治水英雄,夏朝的建立者。《史记·夏本纪》说禹"名曰文命",在他的父亲鲧被殛以后,奉命治水:"尧崩,帝舜问四岳曰:'有能成美尧之事(按即治水之事)者,使居官。'皆曰:'伯禹为司空,可成美尧之功。'舜曰:'嗟,然!'命禹:'女(汝)平水土,维是勉之!'禹拜稽首,让于契、后稷、皋陶。舜曰:'女其往视尔事矣!'"关于他治水事迹的传说,在《尚书》、《孟子》及其他先秦古籍中多有记述。
(6)本篇作为插曲所写的聚集在"文化山"上的学者们的活动,是对一九三二年十月北平文教界江瀚、刘复、徐炳昶、马衡等三十余人向国民党政府建议明定北平为"文化城"一事的讽刺。那时日本帝国主义已经侵占我国东北,华北也正在危殆中;国民党政府实行投降卖国政策,抛弃东北之后,又准备从华北撤退,已开始准备把可以卖钱的古文物从北平搬到南京。江瀚等想阻止古文物南移,可是他们竟以当时北平在政治和军事上都没有重要性为理由,提出请国民党政府从北平撤除军备,把它划为一个不设防的文化区域的极为荒谬的主张。他们在意见书中说,北平有很多珍贵文物,它们都"是国家命脉,国民精神寄托之所在......是断断不可以牺牲的"。又说:"因为北平有种种文化设备,所以全国各种学问的专门学者,大多荟萃在北平......一旦把北平所有种种文化设备都挪开,这些学者们当然不免要随着星散。"要求"政府明定北平为文化城,将一切军事设备,挪往保定。"(见一九三二年十月六日北平《世界日报》)这实际上适应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需要,同国民党政府投降卖国政策的"理论"如出一辙。当时国民党政府虽未公开定北平为"文化城",但后来终于拱手把它让给了日本帝国主义,古文物的大部分则在一九三三年初分批运往南京。作者在"九一八"后至他逝世之间,曾写过不少杂文揭露国民党政府的投降卖国主义,对所谓"文化城"的主张也在当时的一篇杂文里讽刺过(参看《伪自由书·崇实》)。本篇在"文化山"的插曲中所讽刺的就是江瀚等的呈文中所反映的那种荒谬言论,其中几个所谓学者,是以当时文化界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为模型的。例如"一个拿拄杖的学者",是暗指"优生学家"潘光旦。潘曾根据一些官僚地主家族的家谱来解释遗传,著有《明清两代嘉兴的望族》等书;他的这种"学说"和欧美国家某些资产阶级学者关于人种的"学说"是同一类东西。又如鸟头先生,是暗指考据学家顾颉刚,他曾据《说文解字》对"鲧"字和"禹"字的解释,说鲧是鱼,禹是蜥蜴之类的虫(见《古史辨》第一册六三、一一九页)。"鸟头"这名字即从"顾"字而来;据《说文解字》,顾字从页雇声,雇是鸟名,页本义是头。顾颉刚曾在北京大学研究所歌谣研究会工作,搜集苏州歌谣,出版过一册《吴歌甲集》,所以下文说鸟头先生"另去搜集民间的曲子了"。
(7)奇肱国见《山海经·海外西经》:"奇肱之国,在其北,其人一臂三目,有阴有阳,乘文马。"郭璞注:"其人善为机巧,以取百禽,能作飞车,从风远行。"
(8)古貌林英语Goodmorning的音译,意为"早安"。
(9)好杜有图英语Howdoyoudo的音译,意为"你好"。
(10)OK美国式的英语:"对啦。"
(11)太上皇指舜的父亲瞽叟。《史记·五帝本纪》说:"虞舜者名曰重华;重华父曰瞽叟。......舜父瞽叟顽。""顽"是愚妄无知的意思。《尚书·大禹谟》孔氏传有舜"能以至诚感顽父",使其"信顺"的话。
(12)"禺"《说文解字》:"禺,母猴属。"清代段玉裁注引郭璞《山海经》注说:"禺似猕猴而大,赤目长尾。"据《说文》,"禹"字笔画较"禺"字简单,所以这里说"禹"是"禺"的简笔字。
(13)皋陶传说是舜的臣子。《尚书·舜典》:"帝曰:'皋陶,蛮夷猾夏,寇贼奸宄,汝作士。'""士",真管狱讼的官。按一九二七年鲁迅在广州时,顾颉刚曾于七月中由杭州致书鲁迅,说鲁迅在文字上侵害了他,"拟于九月中回粤后提起诉讼,听候法律解决。"要鲁迅"暂勿离粤,以俟开审。"鲁迅当时答复他:"请即就近在浙起诉,尔时仆必到杭,以负应负之责。"这里鸟头先生与乡下人的对话,隐指此事。参看《三闲集·答顾颉刚教授令"候审"》。
(14)简放古代君主任命高级官员。简指授官的简册。(在清代则称由特旨任命道府以上外官为简放。)(15)从冀州启节《尚书·禹贡》叙"禹别九州",首举冀州。孔颖达疏:"冀州,尧所都也。诸州冀为其先,治水先从冀起。"又《史记·夏本纪》也说:"禹行自冀州始。"按冀州为古九州之一,约相当于现在的河北山西二省及河南山东黄河以北地区。尧都平阳(今山西临汾),在冀州境内,故下文又说"冀州的帝都"。启节,指旧时高级官员启程、出发。节,古代使者及特派官员出行时所持的信物。
(16)《神农本草》是我国最古的记载药物的专书。其成书年代不可确考,当是秦汉间人托神农之名而作。
(17)维他命W维他命是Vitamin的音译,现在通称维生素。但并未发现维他命W。下文的瘰疬病,中医病名,主要指颈部淋巴结核一类疾病;而因缺碘所致的甲状腺肿大(俗虫大脖子)叫"瘿",不叫瘰疬。这里是讽刺当时一些所谓学者的无知妄说。
(18)"伏羲朝小品文学家"的这段话,是对当时林语堂一派人提倡的所谓"语录体"小品文的模拟;林语堂主张的所谓"语录体",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文言中不避俚语,白话中多放之乎"(见《论语》第三十期《答周劭论语录体写法》),基本上还是文言。这是一种变相的复古主义。其次,这段话中的"见一少年,口衔雪茄,面有蚩尤氏之雾",是影射林语堂丑化进步青年的谰言(林语堂在他的《游杭再记》中有"见有二青年,口里含一枝苏俄香烟,手里夹一本什么斯基的译本"这样的话)。蚩尤是传说中我国九黎族的首领,相传他和黄帝作战时,施放大雾,后为黄帝所擒杀;由于民族偏见,旧日史书把他描写成非常凶恶的怪物。因此,蚩尤的名字也常被过去统治阶级用来形容他们所认为的"凶恶的人"。一九二六年,北洋军阀吴佩孚为了"讨赤",曾经异想天开地拿蚩尤来比拟"赤化",胡说:"草昧初开,部落时代,蚩尤肆虐,彼时无所谓法制,无所谓伦纪,殆与赤化无异"(见一九二六年七月十一日北京《晨报》)。他还说,查得蚩尤是"赤化"的始祖,因"蚩"和"赤"同音,"蚩尤"即"赤化之尤"云云。参看《华盖集续编·马上支日记》及其有关注。
(19)贝壳上古用贝壳为货币。
(20)庭燎庭院中照明的火酒。《诗经·小雅·庭燎》孔颖达疏:"庭燎者,树之于庭,燎之为明,是烛之大者。"
(21)虎贲勇士,即下文所说的卫兵们。《尚书·牧誓》:"虎贲三百人。"孔颖达疏说,称为虎贲,是形容他们"若虎之贲(奔)走逐兽,言其猛也。"
(22)伏羲八卦体伏羲,我国古代传说中的帝王。相传他曾画八卦。《周易·系辞传》说:"古者包牺氏(即伏羲)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
(23)仓颉鬼哭体仓颉,一作苍颉,相传他是黄帝的史官,最初创造文字的人。《淮南子·本经训》中记有关于苍颉的一种传说:"昔者苍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
(24)挂冠归隐《后汉书·逢萌传》载:王莽时逢萌为了避祸,"即解冠挂东都城门"而去。后人因此称辞官为"挂冠"。
(25)禹过家门不入,见《孟子·滕文公》:"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又《史记·夏本纪》:"(禹)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
(26)忘八乌龟的俗虫。古代传说鲧死后化为三足鳖。参看本篇注(34)。
(27)鹤膝风中医病名,结核性关节炎的一种。战国时楚国人尸佼所著的《尸子》中记有禹生"偏枯之疾"的传说:"(禹)疏河决江,十年未阚其家,手不爪,胫不毛,生偏枯之疾,步不相过。"
(28)女隗《左传》中狄人之女多姓隗,如叔隗、季隗等。又《史记·匈奴列传》说:"匈奴,其先祖夏后氏(夏禹)之苗裔也。"匈奴就是春秋时的狄人。本篇中女隗这个人名,大概是根据这类记载而虚拟出来的。
(29)莎士比亚(WShakespeare.,1564-1616)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戏剧家、诗人,著有剧本《仲夏夜之梦》、《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等三十七种。现代评论派陈西滢、徐志摩等经常标榜只有他们懂得莎士比亚,如陈西滢在一九二五年十月二十一日《晨报副刊》发表的《听琴》中说:"不爱莎士比亚你就是傻子。"徐志摩在同月二十六日《晨报副刊》发表的《汉姆雷德与留学生》中说,"去过大英国"的留学生才能"讲他的莎士比亚",别人"不配插嘴"。稍后的"第三种人"杜衡在一九三四年六月《文艺风景》创刊号发表《莎剧凯撒传里所表现的群众》一文,也借评莎士比亚来诬蔑人民群众"没有理性","没有明确的利害观念"等等。本篇中这个大员从"愚民"忽然拉扯到莎士比亚,是作者对陈、杜这类人的讽刺。
(30)"湮"鲧用的治水方法。《尚书·洪范》:"我闻在昔,鲧堙洪水。",填塞。"导",是禹用的治水方法,《国语·周语》:"伯禹念前之非度,厘改制量,......高高下下,疏川导滞。"导,疏通。
(31)息壤传说中一种能够自己生长,永不耗减的土壤。《山海经·海内经》:"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湮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郭璞注:"息壤者,言土自长息无限,故可以塞洪水也。"
(32)"干父之蛊"语见《周易·蛊》初六:"干父之蛊,有子,考无咎。"三国时魏国王弼注:"干父之事,能承先轨,堪其任者也。"后称儿子能完成父亲所未竟的事业,因而掩盖了父亲的过错为"干蛊"。
(33)摩登英语Modern的音译,原意为现代,这里是时髦的意思。
(34)这是古代关于鲧的一种传说。《左传》昭公七年:"昔尧殛鲧于羽山,其神化为黄熊,以入于羽渊。"唐代陆德明《释文》:"黄熊,音雄,兽名。亦作能,如字,一音奴来反,三足鳖也。"能,一写作熊。《史记·夏本纪》替代张守节《正义》说:"鲧之羽山,化为黄熊,入于羽渊。熊,音乃来反,下三点为三足也。束晰《发蒙记》云:'鳖三足曰熊'。"
(35)禹化为熊的传说,见清代马[马肃]《绎史》卷十二引《随巢子》:"(禹)治洪水,通?菰?山,化为熊。"按随巢子,战国时墨翟弟子,著《随巢子》六篇,清代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内有辑文一卷。
(36)禹捉无支祁的传说,见替代李公佐《古岳渎经》:"禹理水,三至桐柏山,惊风走雷,石号木鸣,五伯拥川,天老肃兵,不能兴。禹怒,召集百灵,搜命夔龙。桐柏千君长稽首请命。......乃获淮涡水神,名无支祁,善应对言语,辨江淮之浅深,原隰之远近。形若猿猴,缩鼻高额,青躯白首,金目雪牙。颈伸百尺,力逾九象,搏击腾踔疾奔,轻利倏忽,闻视不可久。......颈[金巢]大索,鼻穿金铃,徙淮阴之龟山之足下。俾淮水永安流注海也。"(据鲁迅辑《唐宋传奇集》卷三)(37)丹朱太子尧的儿子。古书中都说他"不肖"(品德不像他的父亲),所以尧不把天下传给他而传给舜。
(38)"玄圭"见《尚书·禹贡》:"禹锡玄圭,告厥成功。"又《史记·夏本纪》:"帝锡禹玄圭,以告成功于天下。"圭,古代诸侯大夫在朝会和祭祀时所执的一种长条尖顶的玉器。玄,黑色。
(39)浙水的涛声浙水,即钱塘江,涨潮时涛声很大。
(40)关于禹同舜和皋陶谈话的情形,《史记·夏本纪》有如下的一段记载:"帝舜谓禹曰:'女(汝)亦昌言。'禹拜曰:'於!予何言?予思曰孳孳!'皋陶难禹曰:'何谓孳孳?'禹曰:'鸿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皆服于水。予陆行乘车,水行乘舟,泥行乘橇,山行乘[木辇],行山?饽荆?与益予众庶稻鲜食;以决九川致四海,浚畎浍致之川,与稷予众庶难得之食;食少,调有余补不足,徙居。众民乃定,万国为治。'皋陶曰:'然,此而美也!'禹曰:'於!帝慎乃在位,安尔止,辅德,天下大应。清意以昭待上帝命,天其重命用休!'帝曰:'吁!臣哉,臣哉!臣作朕股肱耳目,予欲左右有民,女辅之。......女无面谀,退而谤予。......'禹曰:'然。......'帝曰:'毋若丹朱傲,维慢游是好,毋水行舟,朋淫于家,用绝其世,予不能顺是。'禹曰:'予辛壬娶涂山,癸甲(按应作予娶涂山,辛壬癸甲),生启,予不子,以故能成水土功,辅成五服,至于五千里,州十二师,外薄四海,咸建五长,各道有功。苗顽不即功,帝其念哉!'帝曰:'道吾德,乃女功序之也!'皋陶于是敬禹之德,令民皆则禹。不如言,刑从之。舜德大明。于是夔行乐,祖考至,群后相让,鸟兽翔舞,箫韶九成,凤皇来仪,百兽率舞,百官信谐。"又关于禹的吃喝和衣服,《论语·泰伯》记有孔丘的话:"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