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中文网 www.mnzw.com,红楼之沧海横流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了,越是强大的力量就越是需要约束,否则将会酿成超乎想象的惨剧。从这点上看,斩白鸭的后果将是极其严重的,对于国家的影响一点不比通敌卖国要轻。
当初高皇帝正是看穿了这一点才定下了明文严令,谁触及使人替罪,无论官职爵位有多高,一律处死,即使外戚皇爵也不例外。虽然话是这么说,可是如果知道此事却没有严惩,那么再怎么森严的律法也不过是一纸空文。放任违法之人破坏律法的权威,只会造成更严峻的后果,所以此事绝不能姑息!
其他没查到的暂且不算,光是百官行述上记载的以及宋臣所说的王子腾之事,这斩白鸭在江南竟然已经出现了十几个,可见江南官场之*。如若此风不能被有效遏制,那么等到犯事之人越来越多,就是朝廷想要遏制都堵不住缺口了!
京城,皇宫,御书房。
接到了江源的秘折,司徒晟皱紧了眉头。
那本百官行述上记载江南之地斩白鸭成风,与官员勾结之下捉来的替死者足有十数人。如果死罪尚且可以顶替,那么其他的罪行呢?如此下去法律岂不是成了一纸空文,成了欺凌升斗小民的工具,而白白放过了罪大恶极之人吗?
秘折上写着:“律法之道,在于中庸也。中者,不偏也。庸者,不易也。中庸之说,不偏不斜,不易不改,智愚勇怯,贫富高下,皆不可违,皆不可犯。而今江南之官视中庸为平和,保权势而亡公义。只知私而不知公,怜富而憎贫,媚高而害下,恋权而不畏法,得势而不守制。讼不平,法不公,致使贼子横行,小民亡命,乱国之事莫过于此……”
江源的态度一向平和开朗,就是遇到艰难险阻之事往往也不露声色,很少疾声厉色,如今奏折之中语句如此愤慨,迫切之意力穿纸背,又怎能不让司徒晟注意呢?
司徒晟过去没有听说过“斩白鸭”这样的事情,他以为贪赃枉法,勾连敌国就是江南最严重的事情了呢,如今听说了王子腾之事也意识到了此事的严重性。
当初户部的国库为什么没办法从官员手中收回欠银?就是因为太上皇放过了勋贵之家,不许司徒晟去收他们的银子。既然勋贵不肯交钱,司徒晟又拿什么来让其他人还钱呢?如此不公,又怎能说服他人呢?
欠银之事尚且如此,那么人命大事又要如何呢?所谓杀人偿命,欠债还钱,这是自古以来天经地义之事,若是杀人者因为富贵而被放走,反而要贫寒的无辜之人被宰杀顶罪,那么律法还有什么威严可言?岂不是人人都敢触犯了,根本就不当一回事了吗?
此为大敌也,比起北蛮国、茜香国来说是更大的敌人,一旦放纵就是再怎么庞大的帝国也会毁于蚁穴之中,多大的成就也难以保全下来。比起那些外部的有形的敌人,这个内部的无形的敌人更加的厉害,更能使人麻痹,毁灭起国家来要远胜其他外敌。
司徒晟立刻召集了刑部、都察院、大理寺官员,命其各自调派人员前往江南查清此案,又下了明诏,命江源和林钧监察此案,以防这些派往江南的官员们官官相护,三司之人包庇犯官。
司徒晟钦点江宁作为刑部的代表南下审案,相对比其它官员,他更信任自己这个表弟。有他和江源、林钧在江南检查,必然能够彻查此案,不会放过违法之人。
除此之外,他要求立刻押解所有江南大案涉案人员入京,命三司尽快开始对他们进行审问和调查,命令选中代替他们的官员尽快就职,结果江南之地的相关事务。
虽说这些犯人所犯罪过的人证物证还留在江南这边,京城江南来回传递难免有些麻烦,可是这些人的根基也同样在江南,如果在江南审理到底天高皇帝远,官员未必肯尽心查案,甚至有可能与当地势力勾结。
京城可不同于南方,在这里某些人休想在司徒晟的眼皮底下包庇这些罪人。只要他们被关进了刑部大牢,就再也别想逃脱罪责了,这辈子都休想再回江南之地。如此做来可以最快速度地斩断世家和勋贵的势力,让他们再也没有转圜的余地!
既然知道了王子腾勾结官员斩白鸭的事情,那么江源自然会命人彻底调查薛蟠杀人之事,没过多久还真让他给查到了。
这个薛蟠确实打死了人,而且不是今年刚刚杀的人,而是于去年秋冬之时就已经因为与人相争一个貌美的丫鬟,指使豪奴殴打对方致死了。
因为薛蟠是金陵四大家族之人,这应天府尹也不太敢抓人,生怕丢了官帽,这才拖了又拖,只说此案存疑,需要慢慢调查。后来事主的家人找了来,在加上那御史撑腰,一定要状告薛蟠,他这才没办法,命差役抓来了薛蟠。
就算抓了案犯,这应天府尹也怕四大家族不肯放过他,连忙给王子腾去了信件报讯。王子腾那封指使他斩白鸭的信一送到,他才彻底放了心,当堂判薛蟠个斩刑,暂时哄走了原告,之后才找来了白鸭替罪,私底下里放走了这位薛大少。
这位薛大少回家以后初时还不安稳,谁知后来又差点闹出事端来,已成了寡妇的薛母怕他这个独子犯了事,被人发现了白鸭之事,干脆带着儿女前往京城躲避了,只留下那被抓来的白鸭在死牢之中等着秋后问斩。
靖朝是有死刑复核复奏的制度的,而且规定除十恶不赦的罪名外,不许地方判下立决的死刑,最多只可以定为监候。而在地方审判死刑之后需要层层审批,直到刑部的时候还需要进一步的复查,最后由刑部将资料整理之后奏报皇帝,由皇帝亲自审判,只有皇帝也点头了才可以行刑,因为这些审核实在秋天进行,所以往往秋后才能问斩。
如今时候还没到,朝中复核还没有开始,金陵那里还没来得及行刑,不然这充当白鸭之人怕是早就死了埋了,估计坟头的草都有三尺高了。
这也得感谢那个御史,要不是他盯得紧,应天府尹才不敢继续下手,否则就算定不了立决之刑,随便来个“病死狱中”,这白鸭之人不是就死无对证了?就算事后申明案情,斩了薛蟠,这人也不能死而复生。幸好如此,别管那御史原本的心思如何,倒是保下了无辜之人一条性命……
“薛家,王家……”江源冷哼一声,真是找死!
☆、第七十八章入黑牢百两换一命仰头看何处是青天
金陵城,又称为应天府,因为是靖朝的初年的都城,迁都京城之后定为陪都,执政的官员不是普通的知府,而是不常设的府尹。比起一般的四品知府,金陵的应天府尹和京城的顺天府尹都为正三品的高官,很是不低了。
既然已经知晓斩白鸭之事,江源和林钧还是决定在三司官员到来之前,前往金陵查探一番。这个替死的囚犯可是十分重要的证人,若是被人害死了可就是死无对证了,虽说也不是没法子再找到证据定罪,可到底也是一条性命,怎能让其白白流逝呢?
这个应天府尹也是百官行述里面记载的有罪官员,早就被兵丁们拿下了,如今已经被押解进京。因此现在整个金陵就数江源的官位最高,而他手中又握有司徒晟钦赐的代表钦差之位的金牌令箭在,他们二人当然能够自如地出入牢房,府衙之中根本无人敢拦。眼看着过去的府尹倒了,谁敢在这时候触怒钦差呢?
应天府的死牢被设置在府衙的西南一侧,露出地面的部分不过数尺而已,其余的部分则被安置在地下,据说是便于巡逻查看,而且能防止犯人出逃。死牢以青砖为墙,青瓦为顶,看起来普普通通,若是不加以说明,外人还以为是个地窖呢。
露出地面的部分除了瓦片铺成的房檐以外,墙壁之上还有一个个设置着铁栅栏的一尺见方的小窗,通往里面的囚室,这样安排之下,巡逻的衙役只要从窗边走过,就能居高临下地看到牢房里的犯人是不是还在,有没有越狱逃脱。
大牢入口处共有三道大门。第一道是足有两寸厚的榆木制成,生怕不坚固,外面还包了一层厚厚的铜皮,内里是由一条尺宽的铁栓给牢牢卡死的。这道门十分严实,除非从外面用撞木硬生生撞松门上的户枢,否则里面的人不开门,外面的人无论如何都进不去。
门板被漆成了黑色,门上的辅首衔环用的却不是常见的椒图,而是代表刑狱的狴犴,看上去严肃异常,却又有些落寞。
了,越是强大的力量就越是需要约束,否则将会酿成超乎想象的惨剧。从这点上看,斩白鸭的后果将是极其严重的,对于国家的影响一点不比通敌卖国要轻。
当初高皇帝正是看穿了这一点才定下了明文严令,谁触及使人替罪,无论官职爵位有多高,一律处死,即使外戚皇爵也不例外。虽然话是这么说,可是如果知道此事却没有严惩,那么再怎么森严的律法也不过是一纸空文。放任违法之人破坏律法的权威,只会造成更严峻的后果,所以此事绝不能姑息!
其他没查到的暂且不算,光是百官行述上记载的以及宋臣所说的王子腾之事,这斩白鸭在江南竟然已经出现了十几个,可见江南官场之*。如若此风不能被有效遏制,那么等到犯事之人越来越多,就是朝廷想要遏制都堵不住缺口了!
京城,皇宫,御书房。
接到了江源的秘折,司徒晟皱紧了眉头。
那本百官行述上记载江南之地斩白鸭成风,与官员勾结之下捉来的替死者足有十数人。如果死罪尚且可以顶替,那么其他的罪行呢?如此下去法律岂不是成了一纸空文,成了欺凌升斗小民的工具,而白白放过了罪大恶极之人吗?
秘折上写着:“律法之道,在于中庸也。中者,不偏也。庸者,不易也。中庸之说,不偏不斜,不易不改,智愚勇怯,贫富高下,皆不可违,皆不可犯。而今江南之官视中庸为平和,保权势而亡公义。只知私而不知公,怜富而憎贫,媚高而害下,恋权而不畏法,得势而不守制。讼不平,法不公,致使贼子横行,小民亡命,乱国之事莫过于此……”
江源的态度一向平和开朗,就是遇到艰难险阻之事往往也不露声色,很少疾声厉色,如今奏折之中语句如此愤慨,迫切之意力穿纸背,又怎能不让司徒晟注意呢?
司徒晟过去没有听说过“斩白鸭”这样的事情,他以为贪赃枉法,勾连敌国就是江南最严重的事情了呢,如今听说了王子腾之事也意识到了此事的严重性。
当初户部的国库为什么没办法从官员手中收回欠银?就是因为太上皇放过了勋贵之家,不许司徒晟去收他们的银子。既然勋贵不肯交钱,司徒晟又拿什么来让其他人还钱呢?如此不公,又怎能说服他人呢?
欠银之事尚且如此,那么人命大事又要如何呢?所谓杀人偿命,欠债还钱,这是自古以来天经地义之事,若是杀人者因为富贵而被放走,反而要贫寒的无辜之人被宰杀顶罪,那么律法还有什么威严可言?岂不是人人都敢触犯了,根本就不当一回事了吗?
此为大敌也,比起北蛮国、茜香国来说是更大的敌人,一旦放纵就是再怎么庞大的帝国也会毁于蚁穴之中,多大的成就也难以保全下来。比起那些外部的有形的敌人,这个内部的无形的敌人更加的厉害,更能使人麻痹,毁灭起国家来要远胜其他外敌。
司徒晟立刻召集了刑部、都察院、大理寺官员,命其各自调派人员前往江南查清此案,又下了明诏,命江源和林钧监察此案,以防这些派往江南的官员们官官相护,三司之人包庇犯官。
司徒晟钦点江宁作为刑部的代表南下审案,相对比其它官员,他更信任自己这个表弟。有他和江源、林钧在江南检查,必然能够彻查此案,不会放过违法之人。
除此之外,他要求立刻押解所有江南大案涉案人员入京,命三司尽快开始对他们进行审问和调查,命令选中代替他们的官员尽快就职,结果江南之地的相关事务。
虽说这些犯人所犯罪过的人证物证还留在江南这边,京城江南来回传递难免有些麻烦,可是这些人的根基也同样在江南,如果在江南审理到底天高皇帝远,官员未必肯尽心查案,甚至有可能与当地势力勾结。
京城可不同于南方,在这里某些人休想在司徒晟的眼皮底下包庇这些罪人。只要他们被关进了刑部大牢,就再也别想逃脱罪责了,这辈子都休想再回江南之地。如此做来可以最快速度地斩断世家和勋贵的势力,让他们再也没有转圜的余地!
既然知道了王子腾勾结官员斩白鸭的事情,那么江源自然会命人彻底调查薛蟠杀人之事,没过多久还真让他给查到了。
这个薛蟠确实打死了人,而且不是今年刚刚杀的人,而是于去年秋冬之时就已经因为与人相争一个貌美的丫鬟,指使豪奴殴打对方致死了。
因为薛蟠是金陵四大家族之人,这应天府尹也不太敢抓人,生怕丢了官帽,这才拖了又拖,只说此案存疑,需要慢慢调查。后来事主的家人找了来,在加上那御史撑腰,一定要状告薛蟠,他这才没办法,命差役抓来了薛蟠。
就算抓了案犯,这应天府尹也怕四大家族不肯放过他,连忙给王子腾去了信件报讯。王子腾那封指使他斩白鸭的信一送到,他才彻底放了心,当堂判薛蟠个斩刑,暂时哄走了原告,之后才找来了白鸭替罪,私底下里放走了这位薛大少。
这位薛大少回家以后初时还不安稳,谁知后来又差点闹出事端来,已成了寡妇的薛母怕他这个独子犯了事,被人发现了白鸭之事,干脆带着儿女前往京城躲避了,只留下那被抓来的白鸭在死牢之中等着秋后问斩。
靖朝是有死刑复核复奏的制度的,而且规定除十恶不赦的罪名外,不许地方判下立决的死刑,最多只可以定为监候。而在地方审判死刑之后需要层层审批,直到刑部的时候还需要进一步的复查,最后由刑部将资料整理之后奏报皇帝,由皇帝亲自审判,只有皇帝也点头了才可以行刑,因为这些审核实在秋天进行,所以往往秋后才能问斩。
如今时候还没到,朝中复核还没有开始,金陵那里还没来得及行刑,不然这充当白鸭之人怕是早就死了埋了,估计坟头的草都有三尺高了。
这也得感谢那个御史,要不是他盯得紧,应天府尹才不敢继续下手,否则就算定不了立决之刑,随便来个“病死狱中”,这白鸭之人不是就死无对证了?就算事后申明案情,斩了薛蟠,这人也不能死而复生。幸好如此,别管那御史原本的心思如何,倒是保下了无辜之人一条性命……
“薛家,王家……”江源冷哼一声,真是找死!
☆、第七十八章入黑牢百两换一命仰头看何处是青天
金陵城,又称为应天府,因为是靖朝的初年的都城,迁都京城之后定为陪都,执政的官员不是普通的知府,而是不常设的府尹。比起一般的四品知府,金陵的应天府尹和京城的顺天府尹都为正三品的高官,很是不低了。
既然已经知晓斩白鸭之事,江源和林钧还是决定在三司官员到来之前,前往金陵查探一番。这个替死的囚犯可是十分重要的证人,若是被人害死了可就是死无对证了,虽说也不是没法子再找到证据定罪,可到底也是一条性命,怎能让其白白流逝呢?
这个应天府尹也是百官行述里面记载的有罪官员,早就被兵丁们拿下了,如今已经被押解进京。因此现在整个金陵就数江源的官位最高,而他手中又握有司徒晟钦赐的代表钦差之位的金牌令箭在,他们二人当然能够自如地出入牢房,府衙之中根本无人敢拦。眼看着过去的府尹倒了,谁敢在这时候触怒钦差呢?
应天府的死牢被设置在府衙的西南一侧,露出地面的部分不过数尺而已,其余的部分则被安置在地下,据说是便于巡逻查看,而且能防止犯人出逃。死牢以青砖为墙,青瓦为顶,看起来普普通通,若是不加以说明,外人还以为是个地窖呢。
露出地面的部分除了瓦片铺成的房檐以外,墙壁之上还有一个个设置着铁栅栏的一尺见方的小窗,通往里面的囚室,这样安排之下,巡逻的衙役只要从窗边走过,就能居高临下地看到牢房里的犯人是不是还在,有没有越狱逃脱。
大牢入口处共有三道大门。第一道是足有两寸厚的榆木制成,生怕不坚固,外面还包了一层厚厚的铜皮,内里是由一条尺宽的铁栓给牢牢卡死的。这道门十分严实,除非从外面用撞木硬生生撞松门上的户枢,否则里面的人不开门,外面的人无论如何都进不去。
门板被漆成了黑色,门上的辅首衔环用的却不是常见的椒图,而是代表刑狱的狴犴,看上去严肃异常,却又有些落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