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中文网 www.mnzw.com,大明之朔风疾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卢象升逃回阳和,登上城楼清点人数,督标骑兵全军覆没,五千新军只回来两千,他从没有如此窝囊过,气得几乎要吐血,看到归化巡抚刘之纶急匆匆赶来就脑怒。
“刘元诚,本督要参你一本,你治军不严,放纵弟子造反,就等着朝廷治罪吧,你还留在阳和做什么,难道想把阳和城献出去?”
“本抚弹劾你的奏折已经送往京师,你也要加快呀。”刘之纶冷笑一声,扶着城垛向下观望,他到阳和好几天了,耐着性子劝卢象升不要妄动,结果吵翻了脸,两人都扬言要弹劾对方,卢象升兵败在意料之中,刘之纶并没有幸灾乐祸,忧心忡忡看了一会儿城外的追兵后,摇着头说道,“如果不是担心宣大局面失控,本抚早就走了,卢建斗,归化军没有造反,打败你的是帮老百姓。”
“胡说,本督亲训的新军岂会败给老百姓,事到如今你还敢包庇你的弟子,分明是他率精锐入关造反。”卢象升怒不可遏说道。
“李汉民若在,你们一个也回不来,归化全民皆兵,百姓常年刀剑不离手,你败给他们一点也不冤,”刘之纶不理卢象升了,站直腰杆向城下大喊,“方咨昆,巴克,还有你们俩,王昉、张国基,都别躲了,好大的胆子,竟敢对抗朝廷官军,有本官在此,休想踏进阳和城。”
被点到名的四个人无可奈何站出来,他们四个跑得快,没想到撞见了刘之纶,其他几个人肯定不敢露面了——刘之纶在丰州专司察举不法,这人比较古板,大错肯定移交法司严惩,抓住点小错也要逼着人家跟他读几天书,这谁受得了,大家对他的惧怕仅次于刘天任。
“巡抚大人,原来您也在这儿呀,那好,看在您的面子上,我们就不打阳和城了,”王昉皮笑肉不笑答道,其实没有大统领府的命令,他也不敢攻城,瞟了一眼刘之纶身边的高大汉子,他很怀疑此人就是宣大总督,故意提高嗓门喊道,“不过这事不怪我们,是明国总督先动的手,杀人偿命、欠债还钱乃天经地义,白登山的百姓不能白死,我们已经向大法司报案,明国总督必须解送归化受审。”
“胡说,大明总督岂能让尔等摆布,本官已向朝廷据实奏明此事,你们回去吧,朝廷自会公断。”刘之纶一把拦住有些激动的卢象升,向城下大声喊道。
“不行,朝廷只会官官相护,卢象升绰号‘卢阎王’,杀死流民百姓无数,这回绝不能放过他,一定要抓他归案。”张国基大叫。
“对,不抓住卢象升,我们绝不离开阳和。”城下的老百姓也举着棍棒大吼。
卢象升气得发抖,下令守城官军开炮,刘之纶紧忙摆摆手,拖起他就走,卢象嘴里还在大叫:“乱民无法无天,本督已传令大同总兵带兵弹压,绝不能饶了他们。”
“总督大人,你还是回总督府吧,我替你守阳和城,谅他们也不敢入城半步,”刘之纶把卢象升拖下城墙,摇着头低声说到,“宣大四镇的水太深,没人会来帮你的,他们想进城轻而易举,你没注意到守城官军在向城下偷偷使眼色、做手势吗?”
卢象升昏头昏脑回到总督府,从归化回来的朝廷官员正等着他呢——这帮人厚着脸皮去归化上任,人家始终一句话想当官必公举,他们去议事院没人理,去归化广场遭老百姓驱赶,在归化赖了几天就挺不住了,过了三天饭钱、驿馆钱要自掏腰包呀,灰溜溜地都回来了,憋了一肚子火向卢象升发泄——都怪他那份奏折害了大家,宣大总督必须给他们重新安排差事,另外还要赔他们的钱,卢象升忍无可忍,把这帮家伙都赶出去。
以后几天,卢象升再也没有清净过,城外流民闹着要抓他归案,总督府外那帮失业官员闹着要钱要官,阳和分守总兵姜瑄不见了踪影,大同总兵也来信说无法派兵相助,因为他的兵小半年没发军饷,出了大营就可能哗变。卢象升有些茫然,压制割据势力维护朝廷统一没有错、执法从严打击奸商、贪官没有错、收回卫所田安置流民也没有错,但却没有人理解他,而且还故意作对,如今只能向朝廷求助了。
京师,朝臣们还顾不上宣大总督,目光都盯在两个人身上——担任首辅八年之久的温体仁、新任兵部尚书杨嗣昌,一个有可能走到终点,而另一个正如新星升起,朝局因此会如何变化,这才是朝臣最关心的。
温体仁顶着阉党的帽子夹着尾巴做人,这么多年都混过来了,终究还是道行不够,栽了个大跟斗——他的死对头钱谦益回到老家常熟不甘寂寞,仗着昔日东林大佬的身份,多年来在幕后煽风点火,鼓动清流不断向温首辅泼脏水,是可忍孰不可忍,温体仁以牙还牙,暗使常熟籍诸生张汉儒告状,指控钱谦益结交朋党、诽谤朝廷、纵使家奴为害乡里,地方官随即逮钱谦益下狱。钱谦益害怕了,指控他的罪名可大可小,全看上面的意思,温体仁若插手绝对没他的活路,于是写信向司礼监太监曹化淳求助。曹化淳是东林党盟友老太监王安的徒弟,与清流党向来亲近,自然要帮忙说话,温体仁急昏了头,忘了曹太监正得圣眷,竟然向皇帝密奏案情,要求一并处置曹化淳,这下把曹化淳彻底得罪了,向皇帝自荐亲审此案,曹太监审出的结果当然是张汉儒诬告,而且牵出幕后主使人温体仁,皇帝大怒下令枷死张汉儒,吓得温体仁惶惶不可终日,自请回避躲到家里。
温体仁不结党、不贪财,但嗜权如命,谁妨碍他做官就整谁,比如文震孟、郑鄤等人,后者已在狱中关了两年,这些眼高手低的大才子很讨厌,打压一下也不错,但这个案子不寻常,钱谦益肯定不像曹化淳说的那么清白,而温体仁的行为也够下作,此人胆子越来越大,不能继续留在内阁——皇帝想到朝臣就难受,这群百无一用的家伙只会窝里斗,温体仁也一样,只是比较听话而已,办理朝政还是要用自己提拔的人,比如杨嗣昌,才思阔达、精于实务,与前几任兵部尚书就大不一样。
杨嗣昌辞官为父守丧,又逢继母病故,长期在老家武陵丁忧,但皇帝没有忘记他,下诏起复接任死去的张凤翼为兵部尚书,杨嗣昌三次上疏恳辞不许,于今年三月抵达京师,皇帝视其为能臣,几次召对几乎言听计从,激动之时拍案感慨“恨用卿晚”。蒙圣恩眷顾,杨嗣昌感激涕零,提出朝廷摆脱内忧外患的三大策——“先安内而后攘外,先足食而后足兵,先保民而后荡寇”,一年前兵科都给事中颜继祖也提出过类似的看法,但过于空洞不着边际,而杨嗣昌则拿出具体实施方案。
关于攘外必先安内,杨嗣昌认为天下大势犹如人身,京师是头脑,宣大蓟辽是肩臂,黄河以南长江以北的中原之地是腹心,边境烽火出现于肩臂之外,乘之甚急,流寇祸乱于腹心之内,中之甚深,急者固然不可缓图,而深者更不容忽视,正因为攘外至急,才不得不先安内,与东虏和议虽辱,但迫于剿寇... -->>
卢象升逃回阳和,登上城楼清点人数,督标骑兵全军覆没,五千新军只回来两千,他从没有如此窝囊过,气得几乎要吐血,看到归化巡抚刘之纶急匆匆赶来就脑怒。
“刘元诚,本督要参你一本,你治军不严,放纵弟子造反,就等着朝廷治罪吧,你还留在阳和做什么,难道想把阳和城献出去?”
“本抚弹劾你的奏折已经送往京师,你也要加快呀。”刘之纶冷笑一声,扶着城垛向下观望,他到阳和好几天了,耐着性子劝卢象升不要妄动,结果吵翻了脸,两人都扬言要弹劾对方,卢象升兵败在意料之中,刘之纶并没有幸灾乐祸,忧心忡忡看了一会儿城外的追兵后,摇着头说道,“如果不是担心宣大局面失控,本抚早就走了,卢建斗,归化军没有造反,打败你的是帮老百姓。”
“胡说,本督亲训的新军岂会败给老百姓,事到如今你还敢包庇你的弟子,分明是他率精锐入关造反。”卢象升怒不可遏说道。
“李汉民若在,你们一个也回不来,归化全民皆兵,百姓常年刀剑不离手,你败给他们一点也不冤,”刘之纶不理卢象升了,站直腰杆向城下大喊,“方咨昆,巴克,还有你们俩,王昉、张国基,都别躲了,好大的胆子,竟敢对抗朝廷官军,有本官在此,休想踏进阳和城。”
被点到名的四个人无可奈何站出来,他们四个跑得快,没想到撞见了刘之纶,其他几个人肯定不敢露面了——刘之纶在丰州专司察举不法,这人比较古板,大错肯定移交法司严惩,抓住点小错也要逼着人家跟他读几天书,这谁受得了,大家对他的惧怕仅次于刘天任。
“巡抚大人,原来您也在这儿呀,那好,看在您的面子上,我们就不打阳和城了,”王昉皮笑肉不笑答道,其实没有大统领府的命令,他也不敢攻城,瞟了一眼刘之纶身边的高大汉子,他很怀疑此人就是宣大总督,故意提高嗓门喊道,“不过这事不怪我们,是明国总督先动的手,杀人偿命、欠债还钱乃天经地义,白登山的百姓不能白死,我们已经向大法司报案,明国总督必须解送归化受审。”
“胡说,大明总督岂能让尔等摆布,本官已向朝廷据实奏明此事,你们回去吧,朝廷自会公断。”刘之纶一把拦住有些激动的卢象升,向城下大声喊道。
“不行,朝廷只会官官相护,卢象升绰号‘卢阎王’,杀死流民百姓无数,这回绝不能放过他,一定要抓他归案。”张国基大叫。
“对,不抓住卢象升,我们绝不离开阳和。”城下的老百姓也举着棍棒大吼。
卢象升气得发抖,下令守城官军开炮,刘之纶紧忙摆摆手,拖起他就走,卢象嘴里还在大叫:“乱民无法无天,本督已传令大同总兵带兵弹压,绝不能饶了他们。”
“总督大人,你还是回总督府吧,我替你守阳和城,谅他们也不敢入城半步,”刘之纶把卢象升拖下城墙,摇着头低声说到,“宣大四镇的水太深,没人会来帮你的,他们想进城轻而易举,你没注意到守城官军在向城下偷偷使眼色、做手势吗?”
卢象升昏头昏脑回到总督府,从归化回来的朝廷官员正等着他呢——这帮人厚着脸皮去归化上任,人家始终一句话想当官必公举,他们去议事院没人理,去归化广场遭老百姓驱赶,在归化赖了几天就挺不住了,过了三天饭钱、驿馆钱要自掏腰包呀,灰溜溜地都回来了,憋了一肚子火向卢象升发泄——都怪他那份奏折害了大家,宣大总督必须给他们重新安排差事,另外还要赔他们的钱,卢象升忍无可忍,把这帮家伙都赶出去。
以后几天,卢象升再也没有清净过,城外流民闹着要抓他归案,总督府外那帮失业官员闹着要钱要官,阳和分守总兵姜瑄不见了踪影,大同总兵也来信说无法派兵相助,因为他的兵小半年没发军饷,出了大营就可能哗变。卢象升有些茫然,压制割据势力维护朝廷统一没有错、执法从严打击奸商、贪官没有错、收回卫所田安置流民也没有错,但却没有人理解他,而且还故意作对,如今只能向朝廷求助了。
京师,朝臣们还顾不上宣大总督,目光都盯在两个人身上——担任首辅八年之久的温体仁、新任兵部尚书杨嗣昌,一个有可能走到终点,而另一个正如新星升起,朝局因此会如何变化,这才是朝臣最关心的。
温体仁顶着阉党的帽子夹着尾巴做人,这么多年都混过来了,终究还是道行不够,栽了个大跟斗——他的死对头钱谦益回到老家常熟不甘寂寞,仗着昔日东林大佬的身份,多年来在幕后煽风点火,鼓动清流不断向温首辅泼脏水,是可忍孰不可忍,温体仁以牙还牙,暗使常熟籍诸生张汉儒告状,指控钱谦益结交朋党、诽谤朝廷、纵使家奴为害乡里,地方官随即逮钱谦益下狱。钱谦益害怕了,指控他的罪名可大可小,全看上面的意思,温体仁若插手绝对没他的活路,于是写信向司礼监太监曹化淳求助。曹化淳是东林党盟友老太监王安的徒弟,与清流党向来亲近,自然要帮忙说话,温体仁急昏了头,忘了曹太监正得圣眷,竟然向皇帝密奏案情,要求一并处置曹化淳,这下把曹化淳彻底得罪了,向皇帝自荐亲审此案,曹太监审出的结果当然是张汉儒诬告,而且牵出幕后主使人温体仁,皇帝大怒下令枷死张汉儒,吓得温体仁惶惶不可终日,自请回避躲到家里。
温体仁不结党、不贪财,但嗜权如命,谁妨碍他做官就整谁,比如文震孟、郑鄤等人,后者已在狱中关了两年,这些眼高手低的大才子很讨厌,打压一下也不错,但这个案子不寻常,钱谦益肯定不像曹化淳说的那么清白,而温体仁的行为也够下作,此人胆子越来越大,不能继续留在内阁——皇帝想到朝臣就难受,这群百无一用的家伙只会窝里斗,温体仁也一样,只是比较听话而已,办理朝政还是要用自己提拔的人,比如杨嗣昌,才思阔达、精于实务,与前几任兵部尚书就大不一样。
杨嗣昌辞官为父守丧,又逢继母病故,长期在老家武陵丁忧,但皇帝没有忘记他,下诏起复接任死去的张凤翼为兵部尚书,杨嗣昌三次上疏恳辞不许,于今年三月抵达京师,皇帝视其为能臣,几次召对几乎言听计从,激动之时拍案感慨“恨用卿晚”。蒙圣恩眷顾,杨嗣昌感激涕零,提出朝廷摆脱内忧外患的三大策——“先安内而后攘外,先足食而后足兵,先保民而后荡寇”,一年前兵科都给事中颜继祖也提出过类似的看法,但过于空洞不着边际,而杨嗣昌则拿出具体实施方案。
关于攘外必先安内,杨嗣昌认为天下大势犹如人身,京师是头脑,宣大蓟辽是肩臂,黄河以南长江以北的中原之地是腹心,边境烽火出现于肩臂之外,乘之甚急,流寇祸乱于腹心之内,中之甚深,急者固然不可缓图,而深者更不容忽视,正因为攘外至急,才不得不先安内,与东虏和议虽辱,但迫于剿寇...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