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中文网 www.mnzw.com,从平乱悍将到威逼“四夷”之外交官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似朝鲜如此一个贫弱小邦,怎地再经得起如此反复折腾?”故所谓详谈实则是防患于未燃是也。
经过几天的详谈,大院老头向上国作出以下几项承诺:一、回国之后不再问理或干预朝政。二、处理好翁媳关系,规劝闵妃勿干朝事。三、在外交上拒俄引美抗日,并请大清上国派大员监国,辅理朝鲜事务。
事毕,周馥与许钤身两人返回天津复命,李鸿章看了大院君老头的“保证书”后,喉头里咕噜出一句“真乃老滑头也”。
大院老头的事情解决了,第二大功课就是以什么名义“释李”了,凡事总须师出有名嘛。当初诱捕大院老头因为他是甲申兵变的怂恿者,是祸首。而今要释放其回国,也必须有个理由。事实上在三年里,生性温厚的国王李熙曾多次乞求清政府放归父亲,但每一次均被对方以各种理由驳回。正当李鸿章为这事颇犯踌躇时,金允植突然捎来一封信,信上说国王有一恳求上国释放大院君的奏稿,正由闵种默带着由陆路赶来。李鸿章得到金允植的信,浑身上下爽透了,这正是他心里所想要的啊!朝鲜国王的奏稿一矣到达,他将即时向清廷奏请恩准,这样既有了“释李”理由,又保全了大院老头的体面。
当然,事情如此凑巧,这里面是有原因的。朝鲜官员除了金允植经常往返两国之间外,当时还有两人正在天津,一个是闵泳翊,一个是金明圭,因为释放大院君李昰应回国的事,朝鲜早就得到消息,闵泳翊、金明圭两人都是来打探究竟的。
闵泳翊与金玉钧、洪英植一样,同为开化党中坚人物。188至1884年率团赴美国考察回国后,被任命为右营使兼军务局总办,掌握了朝鲜的兵权,成为当时最有权势的人物之一。此时他的思想也开始发生转变,他坚决维护闵氏家族利益,并与开化派人分道扬镳。甲申政变中,闵泳翊是开化党人计划暗杀的高级官员之一,并被一个叫总岛和作的日人砍成重伤,后经穆麟德抢回家中救治,期间袁世凯几次前去看望,感动之余渐渐地与袁世凯结为私交。而金明圭则是金弘集的亲侄,金弘集叔侄是朝鲜事大党与开化党之间的中立人物。当这两人探究到清政府已决定释放大院君李昰应回国的确切消息后,便立刻向国内作了通报,这在当时朝鲜王室内外很是引起一片不同的强烈反应,其中朝鲜戚族的反应最为激烈。
先说戚族当中的闵氏,闵妃的两个至亲都是惨死的,一个是过继哥哥闵升镐被人丢炸弹惨死于大院君李昰应执政时期;一个是弟弟闵升谦在壬午兵乱中被乱军杀死,而且这两个人的死都有大院君李昰应幕后的唆使。还有就是闵妃本人,在壬午兵乱中也差点被老公公逮着做掉,后虽然侥幸脱逃,还楞被老公公搞了一场活出殡。一想起这些,闵妃就狠不得把个大院老头扔进嘴里嚼他个七八遍。
再说赵氏,当初拥立李熙登上王位,就是赵太妃与大院君李昰应两人勾结一起,合伙搞的,虽然事后大院君李昰应对赵太妃的两个亲侄儿赵成夏、赵宁夏关怀备至,恩宠有加,可两个小青年实在享受不了大院君老头那份严厉,便勾结诸闵反对大院老头,当然这也与大院君李昰应摄政期间,在打击外戚势力中捎带了下赵氏不无关系。后来大院君李昰应失势,被儿媳妇搞了“内退”,就是赵氏这俩小青年与闵氏合谋的结果。尤其是在甲申兵变中,在诱捕大院君一事上,赵宁夏更是帮袁世凯出了不少的力。试想,一旦大院老头回来,定然不会有赵氏一族什么好果子吃。如是,就又像当年“倒李”一样,闵、赵两戚又开始合上伙了。为了阻止大院君李昰应回国,闵妃便派闵泳翊、金明圭来到天津,先是由闵泳翊向李鸿章陈情,闵泳翊说;此次上国准备释放大院君回国,作为儿子国王当然一定欣然容纳。但孰不知此公手段非常人所及,且党羽众多,信众广泛,一旦赦其归国,生起事来,敝邦又将陡起祸端,此事还望中堂三思。李鸿章挥了下手,说此事已定,怎好轻易变更。金明圭见李鸿章一口回拒,忙向李鸿章提出了一个拆衷的办法,说可否稍后些年再赦其归国或将其流放到边疆地方呢?李鸿章皱了皱眉头道:你们所言这些都不利于大局。然后拿眼瞟了下两人说:好了,你们不用再多说了,回去做好迎接准备工作就是。
闵妃极力阻止大院君回国的企图遭拒后,引起了诸闵对大清的极大不满,也为日后两国的宗藩关系的恶化埋下了隐患,此是后话。
而朝鲜国王李熙于闵妃在这件事上的态度,却是截然不同。早在年前发生壬午兵变大清派兵平定中,当得知大院君被拘捕到清国,李熙便忙不迭地多方奔走,营救父亲。为此他曾多次委派大臣去大清,乞求释放,但均遭到拒绝。如今听到金允植密报大清上国有意要在最近释放大院君,李熙的第一时间便是不顾闵妃的反对,立即向大清上国上书恳请奏稿,希望上国早一日释放父亲。作为儿子,他实在不忍心年过花甲的父亲,再在异国他乡过着囚居的生活。并听取了金允植的建议,亲自给大院君李昰应写了一封恳请父亲回国协助事务的信,派遣闵种默为陈奏使专程呈送大清上国,希望回国的父亲更显体面些。不过,由于闵种默走的是陆路,奏稿和信最快也得到9月中旬才能到达天津。
现在摆在李鸿章面前第三个功课便是怎样护送顾大院君,有谁来担当护送任务?就这一问题,李鸿章一开始准备在直隶总署选派一名心腹率500名海陆士兵乘军舰护送,但这一想法很快便被李鸿章自我否定,原因是他总署内筛来箕去,却怎也筛箕不出这么一个合适人物,再者派那么多海陆士兵护送而且还是乘兵船,这不明摆着在搞武力恫吓吗?万一把闵妃那小娘们刺激急了,这翁媳俩硬碰硬地对掐起来就不好办了。还有那个老邻居日人,也会猜忌大清是在以护送大院君为借口出兵朝鲜,说不好会整出个外交纠纷来。护送的人选问题事关朝鲜大局,因此李鸿章是不得不思之再三,慎重选择。但很快,李鸿章便把目光锁定在了一个人身上,这个人就是此时正在河南老家的袁世凯。袁世凯在朝鲜“壬午兵乱”与“甲申政变”中的表现,很受李鸿章所激赏,再加上吴大澄这位炒作高手在京津两地大饰宣传,周馥等人常在李鸿章面前百般赞誉,李鸿章就觉得这个孟浪小子,的确是个值得造就的后起干才。另外,李鸿章还从他遍布中外上下的“余则成”们那里获得消息,袁世凯虽然身在老家河南,却时刻心系朝鲜,仍然和朝鲜重臣金允植、允鱼中等人常有书信来往,这说明袁世凯人虽回到祖国,心中却依是时时牵挂着那块令他“扬名立外万”的土地。既然他心里有思想活动,又熟悉朝鲜政体国情,由他来担当此次护送重任,是再也合适不过的了。
在一次谈完公事后,李鸿章突然问袁保龄:慰庭现在还在河南老家?
袁保龄恭敬地回答:是。
李鸿章说:根据眼下朝鲜的局势,释放大院君回国,已是定局。朝廷很快就会批准下来。慰庭颇有应变之才,与朝鲜几位重臣关系密切,宜于调停两边关系,所以这次派员护送大院君的人选,非慰庭莫属。这样的吧,你先写封信给慰庭,令他有所准备。
袁保龄深揖一礼说道:爵帅提携之美,职下先替小侄就此谢过。
当过些日子,李鸿章又令袁保龄和周馥发急电催促袁世凯,限其8月底以前抵达天津。
远在千里之外河南项城老家的袁世凯,初次接到叔父袁保龄的信,装病可怜的复电说:眼下母亲病重,碍难成行。
袁世凯此举无非想抬抬身价,才不想膘肥骡子卖个瘦驴钱呢。但当接到袁保龄和周馥发来的第二封催电时,袁世凯心里一阵热乎,看来爵帅还是十分器重自己的啊!于是袁世凯立即带领随从坐上骡车,一路兼程,昼夜狂奔,第二天就到了河南豫北浚县,据说这一路上还累死了一头骡子。在浚县换了船,又是五六天的一路急行,袁世凯于8月6日上午最终到达天津。
当天下午,袁世凯便不顾一路风尘地来到总督官邸,没想到李鸿章一见到袁世凯便半开玩笑半戏谑地说:眼下的局势就如同演戏,台子已经搭好,宾客也都早已请到,就等阁下你这个主角登场了。
不料袁世凯问明情况之后,竟一下子变得心虚起来,乖乖耶,这跟坑人有什么两样啊!就带十来个鸟兵前去护送大院老头,万一闵妃发起癫痫,把自己和大院老头一块宰了怎么办?袁世凯央请李爵爷与丁汝昌一道带兵前往。李鸿章摇摇头,说NO.NO.早听说阁下在朝鲜那边抖毛得很呐,朝鲜人知道你袁大将军去,到时肯定会欢声雷动,谁敢抗拒呢?
袁世凯知道再争也不顶什么屁用,在清廷上下,李爵爷打个屁就是“二圣旨”,就说:不管是刀山火海,我去就是,何时动身呢?
李鸿章点点头,意思是这还差不多,便说道:现在就等朝鲜的陈奏使到了,这位陈奏使怀里揣着朝鲜国王的奏稿和信,由于走的是陆路,估计要在9月初才能来到。
转眼间,1885年9月6日,朝鲜陈奏使闵种默抵达天津。
1885年9月0日,清廷正式批准李鸿章释放大院君李昰应的奏章,着北洋大臣李鸿章派要员护送。
第二天,也就是1885年9月日,袁世凯与同时受命的江西赣南总兵王永胜及大院君李昰应,儿子李载冕等一行二十余人,于天津海河码头登上了一艘小轮船。到了大沽口又改乘“镇海”号兵船,途经旅顺军港,稍作小憩,便一路驶向朝鲜。
1885年10月5日,“镇海”号兵船在朝鲜仁川港口停靠,袁世凯等一行开始准备登陆。
可是,等到袁世凯从舰舱里走上甲板一看,登时傻眼了,以为真的会有一个“欢声雷动”迎接场面,哪知码头上光秃秃地连个鬼影都没有?袁世凯顿感这下麻烦大啦。
袁世凯叫来王永胜,派他到仁川府令官员备轿前来迎接大院君李昰应,并命王永胜速去速回。王永胜走后,袁世凯命人搀扶大院君开始上岸。
其实大院君归国的确定日期李鸿章早让人通知了朝鲜国王李熙,李熙提前就派出了李寅应为迎接使前来迎接,可李寅应因畏惧诸闵,怕日后遭到报复,一到仁川就找了家小旅馆躲了起来,至始至终连个面都不敢露。
过了一会儿,王永胜带着一名仁川府官员和一顶轿子回到码头。袁世凯请大院君李昰应上轿,先去仁川府。在仁川府刚把大院君李昰应安顿好,袁世凯便立即给国王李熙写下一封信,信中除了对朝鲜王室“简慢上国护送要员”的十分不满之外,又数落了小李国王,“做儿子的太不孝道了,父亲要叶落归根了,做儿子的连托把下都不托把,这么大把年纪的别忘了,他可是你的亲爹啊。眼下什么都别说了,为了让大院老头体面些,以昭敬重,赶快率众文武臣子到汉城郊外迎接吧。”信写好后,袁世凯命令那位仁川府官员火速送往汉城。
看着那位仁川府官一溜烟地去了,袁世凯从仁川府客厅请出大院君李昰应坐上轿子,开始向汉城进发。同时为壮声威,大概也为了给自己壮胆子,鬼知道往前的路上会冒出个什么凶险来呢?袁世凯又从停泊在仁川港的“扬威”,“镇北”两艘军舰上抽掉水兵数10人,一并加入护送行列。
一路之上,袁世凯心里不停地在嘀咕,自己虽然给国王李熙写下了那封态度强硬,措词严厉的信,可出于畏惧老婆的淫威,李熙是否能够率员前来迎还尚未可知。
可当袁世凯一行护送着大院君李昰应抵近汉城南门时,打老远就瞧见南门外处,朝鲜国王李熙率领朝鲜官员及迎接仪仗队伍正在那里候着,同时候迎的还有大清驻朝商务专员陈树棠和商务处书记官谭赓尧。袁世凯内心的担忧这才放了下来。
父子相见,相泣而拥,此情此感自是无一言表。在举行了简单的郊迎礼后,袁世凯和王永胜又将大院君李昰应送到云岘宫,还专门挑选两名精壮士兵在宫门外守卫,并嘱咐大院君李昰应,不要随意接见朝鲜官员,不要随便发表言论,如有各国公使前来,只可还礼节性拜见而已。然后便与王永胜带着众人下榻南别宫。
可是,尽管袁世凯再怎么软硬兼施,极力调和,他所担心的麻烦还是发生了。
闵妃见阻止大清“释放”无效,便发起狠来,并以极端手段给“下船伊始”的老公公来了个下马威。闵妃先是在大院君李昰应归国的前夕,就以惩治壬午兵乱余党为借口,逮捕了大院君李昰应的重要门人金春永、李永植等。在袁世凯护送大院君李昰应抵达仁川的第二天,闵妃下令将金春永、李永植等0多人全部秘密处死。紧接着又开始搜捕这次同大院君李昰应一起回国所有人等,吓得通事金炳文及众随从0余人,惶惶不安,呼啦一下顿作鸟兽散。
这个消息是李载冕告诉袁世凯的。得到这个消息,袁世凯感到十分震惊。哪料闵妃并不因此罢休,在残忍地杀害了大院君李昰应0多名旧门人,吓跑0多名随从后,她又以国王的名义,颁布了一项禁令,晓谕文武百官,勿与大院君往来,并严禁与之私通鱼雁。同时又对大院老头搞了个出入云砚宫之暂行管理办法――《大院君尊奉仪节别单》,“别单”共八条。
要说闵妃这小娘们还真能整事儿,楞效仿“上国”也给老公公弄下个“李八条”。可怜的大院老头,三年当中竟被人搞了两回“双规”,这在当今怕是也极少见啊!看来此女子已是深得李鸿章真传。对于这些骤然发生的事情,袁世凯从中一下子感觉到了事态的严重性。他妈的嫩屁屁,这还了得啊,再任由小biao子这样胡闹下去,大院老头可就没几天活头了。为防不测再度发生,袁世凯决心制止闵妃的这种政治迫害行为。(未完待续)
似朝鲜如此一个贫弱小邦,怎地再经得起如此反复折腾?”故所谓详谈实则是防患于未燃是也。
经过几天的详谈,大院老头向上国作出以下几项承诺:一、回国之后不再问理或干预朝政。二、处理好翁媳关系,规劝闵妃勿干朝事。三、在外交上拒俄引美抗日,并请大清上国派大员监国,辅理朝鲜事务。
事毕,周馥与许钤身两人返回天津复命,李鸿章看了大院君老头的“保证书”后,喉头里咕噜出一句“真乃老滑头也”。
大院老头的事情解决了,第二大功课就是以什么名义“释李”了,凡事总须师出有名嘛。当初诱捕大院老头因为他是甲申兵变的怂恿者,是祸首。而今要释放其回国,也必须有个理由。事实上在三年里,生性温厚的国王李熙曾多次乞求清政府放归父亲,但每一次均被对方以各种理由驳回。正当李鸿章为这事颇犯踌躇时,金允植突然捎来一封信,信上说国王有一恳求上国释放大院君的奏稿,正由闵种默带着由陆路赶来。李鸿章得到金允植的信,浑身上下爽透了,这正是他心里所想要的啊!朝鲜国王的奏稿一矣到达,他将即时向清廷奏请恩准,这样既有了“释李”理由,又保全了大院老头的体面。
当然,事情如此凑巧,这里面是有原因的。朝鲜官员除了金允植经常往返两国之间外,当时还有两人正在天津,一个是闵泳翊,一个是金明圭,因为释放大院君李昰应回国的事,朝鲜早就得到消息,闵泳翊、金明圭两人都是来打探究竟的。
闵泳翊与金玉钧、洪英植一样,同为开化党中坚人物。188至1884年率团赴美国考察回国后,被任命为右营使兼军务局总办,掌握了朝鲜的兵权,成为当时最有权势的人物之一。此时他的思想也开始发生转变,他坚决维护闵氏家族利益,并与开化派人分道扬镳。甲申政变中,闵泳翊是开化党人计划暗杀的高级官员之一,并被一个叫总岛和作的日人砍成重伤,后经穆麟德抢回家中救治,期间袁世凯几次前去看望,感动之余渐渐地与袁世凯结为私交。而金明圭则是金弘集的亲侄,金弘集叔侄是朝鲜事大党与开化党之间的中立人物。当这两人探究到清政府已决定释放大院君李昰应回国的确切消息后,便立刻向国内作了通报,这在当时朝鲜王室内外很是引起一片不同的强烈反应,其中朝鲜戚族的反应最为激烈。
先说戚族当中的闵氏,闵妃的两个至亲都是惨死的,一个是过继哥哥闵升镐被人丢炸弹惨死于大院君李昰应执政时期;一个是弟弟闵升谦在壬午兵乱中被乱军杀死,而且这两个人的死都有大院君李昰应幕后的唆使。还有就是闵妃本人,在壬午兵乱中也差点被老公公逮着做掉,后虽然侥幸脱逃,还楞被老公公搞了一场活出殡。一想起这些,闵妃就狠不得把个大院老头扔进嘴里嚼他个七八遍。
再说赵氏,当初拥立李熙登上王位,就是赵太妃与大院君李昰应两人勾结一起,合伙搞的,虽然事后大院君李昰应对赵太妃的两个亲侄儿赵成夏、赵宁夏关怀备至,恩宠有加,可两个小青年实在享受不了大院君老头那份严厉,便勾结诸闵反对大院老头,当然这也与大院君李昰应摄政期间,在打击外戚势力中捎带了下赵氏不无关系。后来大院君李昰应失势,被儿媳妇搞了“内退”,就是赵氏这俩小青年与闵氏合谋的结果。尤其是在甲申兵变中,在诱捕大院君一事上,赵宁夏更是帮袁世凯出了不少的力。试想,一旦大院老头回来,定然不会有赵氏一族什么好果子吃。如是,就又像当年“倒李”一样,闵、赵两戚又开始合上伙了。为了阻止大院君李昰应回国,闵妃便派闵泳翊、金明圭来到天津,先是由闵泳翊向李鸿章陈情,闵泳翊说;此次上国准备释放大院君回国,作为儿子国王当然一定欣然容纳。但孰不知此公手段非常人所及,且党羽众多,信众广泛,一旦赦其归国,生起事来,敝邦又将陡起祸端,此事还望中堂三思。李鸿章挥了下手,说此事已定,怎好轻易变更。金明圭见李鸿章一口回拒,忙向李鸿章提出了一个拆衷的办法,说可否稍后些年再赦其归国或将其流放到边疆地方呢?李鸿章皱了皱眉头道:你们所言这些都不利于大局。然后拿眼瞟了下两人说:好了,你们不用再多说了,回去做好迎接准备工作就是。
闵妃极力阻止大院君回国的企图遭拒后,引起了诸闵对大清的极大不满,也为日后两国的宗藩关系的恶化埋下了隐患,此是后话。
而朝鲜国王李熙于闵妃在这件事上的态度,却是截然不同。早在年前发生壬午兵变大清派兵平定中,当得知大院君被拘捕到清国,李熙便忙不迭地多方奔走,营救父亲。为此他曾多次委派大臣去大清,乞求释放,但均遭到拒绝。如今听到金允植密报大清上国有意要在最近释放大院君,李熙的第一时间便是不顾闵妃的反对,立即向大清上国上书恳请奏稿,希望上国早一日释放父亲。作为儿子,他实在不忍心年过花甲的父亲,再在异国他乡过着囚居的生活。并听取了金允植的建议,亲自给大院君李昰应写了一封恳请父亲回国协助事务的信,派遣闵种默为陈奏使专程呈送大清上国,希望回国的父亲更显体面些。不过,由于闵种默走的是陆路,奏稿和信最快也得到9月中旬才能到达天津。
现在摆在李鸿章面前第三个功课便是怎样护送顾大院君,有谁来担当护送任务?就这一问题,李鸿章一开始准备在直隶总署选派一名心腹率500名海陆士兵乘军舰护送,但这一想法很快便被李鸿章自我否定,原因是他总署内筛来箕去,却怎也筛箕不出这么一个合适人物,再者派那么多海陆士兵护送而且还是乘兵船,这不明摆着在搞武力恫吓吗?万一把闵妃那小娘们刺激急了,这翁媳俩硬碰硬地对掐起来就不好办了。还有那个老邻居日人,也会猜忌大清是在以护送大院君为借口出兵朝鲜,说不好会整出个外交纠纷来。护送的人选问题事关朝鲜大局,因此李鸿章是不得不思之再三,慎重选择。但很快,李鸿章便把目光锁定在了一个人身上,这个人就是此时正在河南老家的袁世凯。袁世凯在朝鲜“壬午兵乱”与“甲申政变”中的表现,很受李鸿章所激赏,再加上吴大澄这位炒作高手在京津两地大饰宣传,周馥等人常在李鸿章面前百般赞誉,李鸿章就觉得这个孟浪小子,的确是个值得造就的后起干才。另外,李鸿章还从他遍布中外上下的“余则成”们那里获得消息,袁世凯虽然身在老家河南,却时刻心系朝鲜,仍然和朝鲜重臣金允植、允鱼中等人常有书信来往,这说明袁世凯人虽回到祖国,心中却依是时时牵挂着那块令他“扬名立外万”的土地。既然他心里有思想活动,又熟悉朝鲜政体国情,由他来担当此次护送重任,是再也合适不过的了。
在一次谈完公事后,李鸿章突然问袁保龄:慰庭现在还在河南老家?
袁保龄恭敬地回答:是。
李鸿章说:根据眼下朝鲜的局势,释放大院君回国,已是定局。朝廷很快就会批准下来。慰庭颇有应变之才,与朝鲜几位重臣关系密切,宜于调停两边关系,所以这次派员护送大院君的人选,非慰庭莫属。这样的吧,你先写封信给慰庭,令他有所准备。
袁保龄深揖一礼说道:爵帅提携之美,职下先替小侄就此谢过。
当过些日子,李鸿章又令袁保龄和周馥发急电催促袁世凯,限其8月底以前抵达天津。
远在千里之外河南项城老家的袁世凯,初次接到叔父袁保龄的信,装病可怜的复电说:眼下母亲病重,碍难成行。
袁世凯此举无非想抬抬身价,才不想膘肥骡子卖个瘦驴钱呢。但当接到袁保龄和周馥发来的第二封催电时,袁世凯心里一阵热乎,看来爵帅还是十分器重自己的啊!于是袁世凯立即带领随从坐上骡车,一路兼程,昼夜狂奔,第二天就到了河南豫北浚县,据说这一路上还累死了一头骡子。在浚县换了船,又是五六天的一路急行,袁世凯于8月6日上午最终到达天津。
当天下午,袁世凯便不顾一路风尘地来到总督官邸,没想到李鸿章一见到袁世凯便半开玩笑半戏谑地说:眼下的局势就如同演戏,台子已经搭好,宾客也都早已请到,就等阁下你这个主角登场了。
不料袁世凯问明情况之后,竟一下子变得心虚起来,乖乖耶,这跟坑人有什么两样啊!就带十来个鸟兵前去护送大院老头,万一闵妃发起癫痫,把自己和大院老头一块宰了怎么办?袁世凯央请李爵爷与丁汝昌一道带兵前往。李鸿章摇摇头,说NO.NO.早听说阁下在朝鲜那边抖毛得很呐,朝鲜人知道你袁大将军去,到时肯定会欢声雷动,谁敢抗拒呢?
袁世凯知道再争也不顶什么屁用,在清廷上下,李爵爷打个屁就是“二圣旨”,就说:不管是刀山火海,我去就是,何时动身呢?
李鸿章点点头,意思是这还差不多,便说道:现在就等朝鲜的陈奏使到了,这位陈奏使怀里揣着朝鲜国王的奏稿和信,由于走的是陆路,估计要在9月初才能来到。
转眼间,1885年9月6日,朝鲜陈奏使闵种默抵达天津。
1885年9月0日,清廷正式批准李鸿章释放大院君李昰应的奏章,着北洋大臣李鸿章派要员护送。
第二天,也就是1885年9月日,袁世凯与同时受命的江西赣南总兵王永胜及大院君李昰应,儿子李载冕等一行二十余人,于天津海河码头登上了一艘小轮船。到了大沽口又改乘“镇海”号兵船,途经旅顺军港,稍作小憩,便一路驶向朝鲜。
1885年10月5日,“镇海”号兵船在朝鲜仁川港口停靠,袁世凯等一行开始准备登陆。
可是,等到袁世凯从舰舱里走上甲板一看,登时傻眼了,以为真的会有一个“欢声雷动”迎接场面,哪知码头上光秃秃地连个鬼影都没有?袁世凯顿感这下麻烦大啦。
袁世凯叫来王永胜,派他到仁川府令官员备轿前来迎接大院君李昰应,并命王永胜速去速回。王永胜走后,袁世凯命人搀扶大院君开始上岸。
其实大院君归国的确定日期李鸿章早让人通知了朝鲜国王李熙,李熙提前就派出了李寅应为迎接使前来迎接,可李寅应因畏惧诸闵,怕日后遭到报复,一到仁川就找了家小旅馆躲了起来,至始至终连个面都不敢露。
过了一会儿,王永胜带着一名仁川府官员和一顶轿子回到码头。袁世凯请大院君李昰应上轿,先去仁川府。在仁川府刚把大院君李昰应安顿好,袁世凯便立即给国王李熙写下一封信,信中除了对朝鲜王室“简慢上国护送要员”的十分不满之外,又数落了小李国王,“做儿子的太不孝道了,父亲要叶落归根了,做儿子的连托把下都不托把,这么大把年纪的别忘了,他可是你的亲爹啊。眼下什么都别说了,为了让大院老头体面些,以昭敬重,赶快率众文武臣子到汉城郊外迎接吧。”信写好后,袁世凯命令那位仁川府官员火速送往汉城。
看着那位仁川府官一溜烟地去了,袁世凯从仁川府客厅请出大院君李昰应坐上轿子,开始向汉城进发。同时为壮声威,大概也为了给自己壮胆子,鬼知道往前的路上会冒出个什么凶险来呢?袁世凯又从停泊在仁川港的“扬威”,“镇北”两艘军舰上抽掉水兵数10人,一并加入护送行列。
一路之上,袁世凯心里不停地在嘀咕,自己虽然给国王李熙写下了那封态度强硬,措词严厉的信,可出于畏惧老婆的淫威,李熙是否能够率员前来迎还尚未可知。
可当袁世凯一行护送着大院君李昰应抵近汉城南门时,打老远就瞧见南门外处,朝鲜国王李熙率领朝鲜官员及迎接仪仗队伍正在那里候着,同时候迎的还有大清驻朝商务专员陈树棠和商务处书记官谭赓尧。袁世凯内心的担忧这才放了下来。
父子相见,相泣而拥,此情此感自是无一言表。在举行了简单的郊迎礼后,袁世凯和王永胜又将大院君李昰应送到云岘宫,还专门挑选两名精壮士兵在宫门外守卫,并嘱咐大院君李昰应,不要随意接见朝鲜官员,不要随便发表言论,如有各国公使前来,只可还礼节性拜见而已。然后便与王永胜带着众人下榻南别宫。
可是,尽管袁世凯再怎么软硬兼施,极力调和,他所担心的麻烦还是发生了。
闵妃见阻止大清“释放”无效,便发起狠来,并以极端手段给“下船伊始”的老公公来了个下马威。闵妃先是在大院君李昰应归国的前夕,就以惩治壬午兵乱余党为借口,逮捕了大院君李昰应的重要门人金春永、李永植等。在袁世凯护送大院君李昰应抵达仁川的第二天,闵妃下令将金春永、李永植等0多人全部秘密处死。紧接着又开始搜捕这次同大院君李昰应一起回国所有人等,吓得通事金炳文及众随从0余人,惶惶不安,呼啦一下顿作鸟兽散。
这个消息是李载冕告诉袁世凯的。得到这个消息,袁世凯感到十分震惊。哪料闵妃并不因此罢休,在残忍地杀害了大院君李昰应0多名旧门人,吓跑0多名随从后,她又以国王的名义,颁布了一项禁令,晓谕文武百官,勿与大院君往来,并严禁与之私通鱼雁。同时又对大院老头搞了个出入云砚宫之暂行管理办法――《大院君尊奉仪节别单》,“别单”共八条。
要说闵妃这小娘们还真能整事儿,楞效仿“上国”也给老公公弄下个“李八条”。可怜的大院老头,三年当中竟被人搞了两回“双规”,这在当今怕是也极少见啊!看来此女子已是深得李鸿章真传。对于这些骤然发生的事情,袁世凯从中一下子感觉到了事态的严重性。他妈的嫩屁屁,这还了得啊,再任由小biao子这样胡闹下去,大院老头可就没几天活头了。为防不测再度发生,袁世凯决心制止闵妃的这种政治迫害行为。(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