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中文网 www.mnzw.com,国芯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皖南山区一到晚上就陷入黑幕之中,偶尔有点点亮光透出,不用说就是军工厂所在地。
八零一一厂区通了电,晚上电灯亮起,在山中就是夜空之中的光标。惹得附近还在用煤油灯和点蜡烛的村民们羡慕不已,私下都说这帮沪江佬过得真是神仙生活,白天有肉吃,晚上有电用。
每天晚上九点钟,周逸看着自家电灯连续突闪突暗三次,就知道是厂里控制室在通知大家,还有3分钟生活区就要断电休息了。不用父母提醒,他会乖乖爬到自己的隔间小床上面准备睡觉。
工厂肯定需要用到电力,不然机器动不了,像八零一一厂的恒温车间没有了空调运转,那么生产就无法进行。
在皖南小三线第一批建设工程之中,除了开山修路之外,就是兴建发电厂了。为了给81个企事业单位输送电力,沪江市在皖南山区包建了了3个电厂,使用燃煤发电。
华阳县境内就坐落着320电厂,设计拥有2台2.5万千瓦汽轮发电机组,但至今为止只有1台发电机组发电联网,而另一台还在施工建设之中。
为何要晚上9点钟生活区断电呢?
就是因为电力供应依旧不足,估计第2台发电机组投入使用后,可以缓解电力不足的问题。
而生产区则优先保证电力供应,属于24小时不间断的范围。
人不是机器,除了上班工作之外,还需要休闲娱乐活动调节身心健康。
连像八零一一厂的职工,下了班后常会感觉无聊,毕竟在沪江大城市见过花花世界,山区跟其一对比就是文化沙漠。
因此,厂里需要不定期举办各种活动来丰富大家的业余生活。
遍布全厂的大喇叭广播算是主要娱乐方式之一,除了播报新闻、职工来信还有戏曲音乐。
至于另一个广受职工们欢迎的娱乐方式,就是放电影。
电影不光受职工欢迎,也是附近十里八乡村民们的盛大节日。
1971年,沪江市在小三线基地配备了一个4人编制的电影放映组,在81个企事业单位之中轮流放映,当时引发了巨大轰动。可算下来每个厂一年只能分配到2场电影,实在是不能满足职工们的娱乐需求。
群众呼声强烈,后方基地决定以5大公司为单位,培训兼职电影放映员,组建5支放映队,每周定期到旗下各基层工厂轮流放映电影。而电影来源,则由基地统一从沪江市调配过来。也就是说,沪江大城市上映的影片,大约一个月后就能出现在皖南山区军工厂的大屏幕上。
不过近些年国内电影厂因外部干扰未能开拍新电影,所以胶片拷贝都是老电影,如《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
这几部电影,说句不好听的话,职工们都看过好几遍了。
但就算电影台词都熟络到可以背下来,大家依旧非常期待并喜欢看。
连小三线职工都如此,那么附近十里八乡的村民们更是渴求,甚至热情更加高涨。
农村晚上没有电,自然也就没有娱乐生活,于是前来军工厂看电影,就成为大家的盛大节日。
刚开始两次放电影,八零一一厂都是在大食堂内放映,后来为了搞好地方关系将场地移到了操场之上变成了露天电影。
工厂打开大门迎接村民的到来,但生产区的门禁依旧紧闭不允许他们进入并有警卫把守。
当晚,黑压压的人群直接朝八零一一厂涌过来,附近的村民们拖家带口都为了一饱眼福看看电影这个新鲜玩意。
操场上挤满了人,就连围墙、大树上都坐满了群众,甚至在大屏幕对面的山头上都站满了村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只要能看到屏幕的地方,就有前来赶场村民的身影。特别神奇的是,就算是看不到大屏幕,可以听到声音能参与到赶场露天电影的事件中来,就足以让他们满足并津津乐道一个月。
最远的观众赶了6公里的山路过来,散场看完电影后又打着手电筒摸黑翻山越岭走6公里路回家,光是单程就需要2个小时。
工厂四周山峦起伏,黑黝黝的夜空之中繁星点点,微风吹过耳边传来溪水以及虫鸣声,小三线职工和附近村民们混杂在一起,共同观看露天电影,构成了山区之中的和谐画卷。
当下,彼此间一样的精神文化追求,将城里人和农村人,文化人和文盲的间隔淡化,大家都是共同热爱电影的普通观众。看着电影所展现的情节,大家情不自禁为主人公的命运,共同哈哈大笑又同时潸然泪下,展现了军民鱼水情。
此后就一发不可收拾,到军工厂看电影已经成为附近村民们固定的娱乐盛典,大家都将其视为生活之中的头等大事来抓。
因此,当八零一一厂为了缓解职工意外死亡事件带来的紧张情绪,提前三天预告要在周六晚上放映电影,村民们很快通过口口相传得知了消息,不少人兴奋地连续两天晚上都睡不着觉。
>
皖南山区一到晚上就陷入黑幕之中,偶尔有点点亮光透出,不用说就是军工厂所在地。
八零一一厂区通了电,晚上电灯亮起,在山中就是夜空之中的光标。惹得附近还在用煤油灯和点蜡烛的村民们羡慕不已,私下都说这帮沪江佬过得真是神仙生活,白天有肉吃,晚上有电用。
每天晚上九点钟,周逸看着自家电灯连续突闪突暗三次,就知道是厂里控制室在通知大家,还有3分钟生活区就要断电休息了。不用父母提醒,他会乖乖爬到自己的隔间小床上面准备睡觉。
工厂肯定需要用到电力,不然机器动不了,像八零一一厂的恒温车间没有了空调运转,那么生产就无法进行。
在皖南小三线第一批建设工程之中,除了开山修路之外,就是兴建发电厂了。为了给81个企事业单位输送电力,沪江市在皖南山区包建了了3个电厂,使用燃煤发电。
华阳县境内就坐落着320电厂,设计拥有2台2.5万千瓦汽轮发电机组,但至今为止只有1台发电机组发电联网,而另一台还在施工建设之中。
为何要晚上9点钟生活区断电呢?
就是因为电力供应依旧不足,估计第2台发电机组投入使用后,可以缓解电力不足的问题。
而生产区则优先保证电力供应,属于24小时不间断的范围。
人不是机器,除了上班工作之外,还需要休闲娱乐活动调节身心健康。
连像八零一一厂的职工,下了班后常会感觉无聊,毕竟在沪江大城市见过花花世界,山区跟其一对比就是文化沙漠。
因此,厂里需要不定期举办各种活动来丰富大家的业余生活。
遍布全厂的大喇叭广播算是主要娱乐方式之一,除了播报新闻、职工来信还有戏曲音乐。
至于另一个广受职工们欢迎的娱乐方式,就是放电影。
电影不光受职工欢迎,也是附近十里八乡村民们的盛大节日。
1971年,沪江市在小三线基地配备了一个4人编制的电影放映组,在81个企事业单位之中轮流放映,当时引发了巨大轰动。可算下来每个厂一年只能分配到2场电影,实在是不能满足职工们的娱乐需求。
群众呼声强烈,后方基地决定以5大公司为单位,培训兼职电影放映员,组建5支放映队,每周定期到旗下各基层工厂轮流放映电影。而电影来源,则由基地统一从沪江市调配过来。也就是说,沪江大城市上映的影片,大约一个月后就能出现在皖南山区军工厂的大屏幕上。
不过近些年国内电影厂因外部干扰未能开拍新电影,所以胶片拷贝都是老电影,如《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
这几部电影,说句不好听的话,职工们都看过好几遍了。
但就算电影台词都熟络到可以背下来,大家依旧非常期待并喜欢看。
连小三线职工都如此,那么附近十里八乡的村民们更是渴求,甚至热情更加高涨。
农村晚上没有电,自然也就没有娱乐生活,于是前来军工厂看电影,就成为大家的盛大节日。
刚开始两次放电影,八零一一厂都是在大食堂内放映,后来为了搞好地方关系将场地移到了操场之上变成了露天电影。
工厂打开大门迎接村民的到来,但生产区的门禁依旧紧闭不允许他们进入并有警卫把守。
当晚,黑压压的人群直接朝八零一一厂涌过来,附近的村民们拖家带口都为了一饱眼福看看电影这个新鲜玩意。
操场上挤满了人,就连围墙、大树上都坐满了群众,甚至在大屏幕对面的山头上都站满了村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只要能看到屏幕的地方,就有前来赶场村民的身影。特别神奇的是,就算是看不到大屏幕,可以听到声音能参与到赶场露天电影的事件中来,就足以让他们满足并津津乐道一个月。
最远的观众赶了6公里的山路过来,散场看完电影后又打着手电筒摸黑翻山越岭走6公里路回家,光是单程就需要2个小时。
工厂四周山峦起伏,黑黝黝的夜空之中繁星点点,微风吹过耳边传来溪水以及虫鸣声,小三线职工和附近村民们混杂在一起,共同观看露天电影,构成了山区之中的和谐画卷。
当下,彼此间一样的精神文化追求,将城里人和农村人,文化人和文盲的间隔淡化,大家都是共同热爱电影的普通观众。看着电影所展现的情节,大家情不自禁为主人公的命运,共同哈哈大笑又同时潸然泪下,展现了军民鱼水情。
此后就一发不可收拾,到军工厂看电影已经成为附近村民们固定的娱乐盛典,大家都将其视为生活之中的头等大事来抓。
因此,当八零一一厂为了缓解职工意外死亡事件带来的紧张情绪,提前三天预告要在周六晚上放映电影,村民们很快通过口口相传得知了消息,不少人兴奋地连续两天晚上都睡不着觉。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