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渡(2) (2/2)
美女中文网 www.mnzw.com,搜魂记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 说着回头传令:“前有伏兵,后军快撤!”
要说这曹兵确实是百战精兵,训练有素,曹操这边一声令下,数十万军队竟然在极短的时间之内一起转身,如潮水般迅速退去,丝毫不见慌乱。
曹兵不敢进,而关羽等人也不敢合兵追击,因为一旦离开了这里有利于自己的地形,让曹兵有了展开的机会,优劣之势便会立现。而这样互不侵扰地相互避开,也许正是最好的办法。
曹操已经非常敏锐地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不想两败俱伤,因为他自信自己有卷土重来、吞噬对方的实力和机会,所以他果断后退。
站在高坡上的刘备远望着渐行渐远的曹操大军,心里的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他快马驰下山坡,离老远就跳下马,迎着走上岸飘摇而来的孔明快步走去,是那样的急切。
此时此刻,这位看起来极是孱弱的书生,竟成了他倚为屏障的长城,他真不知道,如果失去了孔明的运筹帷幄,他的命运是不是早已走到了尽头。
他迎上前紧紧拉住孔明的双手,竟是双眸微湿:“先生,别来无恙否?!”
见刘备真情流露,孔明虽然神智通透,却仍然不由得心中一热:“主公何故如此?孔明此去不过短短数天而已,主公你看那是谁?”
顺着孔明所指的方向看去,但见一位身材瘦削却神采飞扬的年轻将军正从跳板上走上江岸,微笑着向他走来,他急忙擦擦眼仔细看时,却正是那位听从了孔明的安排屯军夏口得保平安的刘表大公子刘琦。
夏口处于长江岸边,与东吴隔江相望,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乃是荆襄之地数得着的战略要冲。当年公子刘琦在荆州受后母蔡氏和蔡瑁等人排挤和倾轧,可以说是危如累卵,朝不保夕,若非孔明以春秋时公子重耳的典故点醒于他,暗示他主动请缨离开父母屯兵江夏,只怕已遭毒手多时。
深知后母蔡氏姐弟豺狼之性的刘琦对这一点自然心知肚明,所以他一直对孔明和刘备心存感激。这一次曹兵南下,后母与弟弟刘琮被曹操所杀,蔡瑁等人将荆州拱手相送,而刘备则指挥新野小城区区数万兵马奋勇抗敌,相形之下,更使得刘琦对自己的这位叔叔和他身边的每一个人心生敬仰。
所以当孔明一叶扁舟沿江而来求取救兵之时,刘琦虽然也明知道这夏口弹丸之地,兵微将寡,一旦曹操大兵袭来,根本不足以成为抵御的屏障,但他还是义无反顾地召集起自己手下几乎所有兵马,扬帆起航,赶来接应刘备。
三个人,三双手,紧紧地握在一起,乱世的风云在长空中舒卷变幻,一带长河滚滚东逝,似乎有无尽的光阴正消磨着世间所有英雄的意志,于滔滔逝水中化作烟云一路东去。
然而这三个男子坚毅的眼神里却没有丝毫的感慨和退缩之意,仿佛那漫天风云、滚滚长江都只是他们胸中的一副画图,可圈可点,可涂抹,可改变!
。。。。。。。。。。。。。。。。。。。。。。。。。。。。。。。。。。。。。。。。。。。。。。。。。。。。。。。。。。。。。。。。。。
夏口。江边。
急骤的江风沿江吹来,将岸边排列的无数旌旗吹得猎猎作响。一座水寨在江面上绵延开来,寨中虽然没有太多那种身形庞大的战船,但无数一望而知灵巧快捷的小型战船出没其中,秩序井然,显示着治军者不凡的才气。
水寨中央的旗舰之上,孔明正和刘备等人殷殷话别。因为此时曹操大军已经完全掌控了荆襄之地,他虎视眈眈的目光下,兵锋所指,直指江南。而跨江作战的第一障碍不是别的,正是身在夏口的刘备!
曹操雄才大略,他岂会在与江南孙权这一当世大敌对垒之际,在身边留下这样一个巨大的隐患?所以不用曹操明讲,刘备和孔明也深深地知道,在这场南北对峙的大战来临之前,留给自己的时间并不太多了。
而以此时刘备的军力而言,包括夏口刘琦手下的两万余军兵和关羽借来的一万军兵,加上刘备从新野带来的残余部队,满打满算也不过区区四万人而已,与曹操的百万雄兵相比较,那简直就是蚂蚁之与大象,其实力之悬殊,根本无法对抗。
风中似乎有曹操嘲弄的轻笑传来,刘备心如火煎。不过在这段时间里,只要他一看到孔明那淡定的神情,心里便会宽松下来。因为他知道,不管情势如何变化,自己身边的这位军师都会有办法化解危机,这一次,也一定不会例外!
事实上刘备的这种近乎迷信的信心也并非没有道理,因为就在昨晚,孔明突然找到他提出一个让他连想也不敢想的建议:联合东吴,一起抗曹!
刘备简直不敢相信,以自己此时的实力,不但是与曹操相比难以相提并论,就算比较实力逊色许多的东吴孙权,那也根本就不是一个层次。且不论曹操大兵压境之下,东吴是否还有抵抗的决心和勇气,就算是有,他们又怎么会看得上自己这区区四万残兵?自己又有什么资格去和人家合作?
乱世中,多年的颠沛流离,多年的郁郁不得其志,无时无刻不在消磨着他当年的雄心和壮志,就算是他不得不在自己的追随者们面前表现出一如既往的坚定,但其实他内心之中早已被深深的自卑感筑起了一道高高的墙。他把自己封闭其中,不想也不敢过于深入墙外的风景。
但孔明给他打开了一扇门。他说:“亮愿以三寸不烂之舌游说江东,孤舟一往,大事必成!当此两强相争之际,风云变幻,变生于顷刻之间,主公若不能借机自立,大事去矣!且请行!”
刘备转瞬间坚定了信心。
他似乎也在当世两大强手的对峙之中,在这两股巨大的力量的夹缝中,在感受到了一种巨大的绞杀之力的同时,也看到了一丝希望和转机。
他甚至在脑海中想起了儿时在乡下,那些乡村野老常挂在嘴边的一句俚语:浑水才好摸鱼!
; 说着回头传令:“前有伏兵,后军快撤!”
要说这曹兵确实是百战精兵,训练有素,曹操这边一声令下,数十万军队竟然在极短的时间之内一起转身,如潮水般迅速退去,丝毫不见慌乱。
曹兵不敢进,而关羽等人也不敢合兵追击,因为一旦离开了这里有利于自己的地形,让曹兵有了展开的机会,优劣之势便会立现。而这样互不侵扰地相互避开,也许正是最好的办法。
曹操已经非常敏锐地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不想两败俱伤,因为他自信自己有卷土重来、吞噬对方的实力和机会,所以他果断后退。
站在高坡上的刘备远望着渐行渐远的曹操大军,心里的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他快马驰下山坡,离老远就跳下马,迎着走上岸飘摇而来的孔明快步走去,是那样的急切。
此时此刻,这位看起来极是孱弱的书生,竟成了他倚为屏障的长城,他真不知道,如果失去了孔明的运筹帷幄,他的命运是不是早已走到了尽头。
他迎上前紧紧拉住孔明的双手,竟是双眸微湿:“先生,别来无恙否?!”
见刘备真情流露,孔明虽然神智通透,却仍然不由得心中一热:“主公何故如此?孔明此去不过短短数天而已,主公你看那是谁?”
顺着孔明所指的方向看去,但见一位身材瘦削却神采飞扬的年轻将军正从跳板上走上江岸,微笑着向他走来,他急忙擦擦眼仔细看时,却正是那位听从了孔明的安排屯军夏口得保平安的刘表大公子刘琦。
夏口处于长江岸边,与东吴隔江相望,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乃是荆襄之地数得着的战略要冲。当年公子刘琦在荆州受后母蔡氏和蔡瑁等人排挤和倾轧,可以说是危如累卵,朝不保夕,若非孔明以春秋时公子重耳的典故点醒于他,暗示他主动请缨离开父母屯兵江夏,只怕已遭毒手多时。
深知后母蔡氏姐弟豺狼之性的刘琦对这一点自然心知肚明,所以他一直对孔明和刘备心存感激。这一次曹兵南下,后母与弟弟刘琮被曹操所杀,蔡瑁等人将荆州拱手相送,而刘备则指挥新野小城区区数万兵马奋勇抗敌,相形之下,更使得刘琦对自己的这位叔叔和他身边的每一个人心生敬仰。
所以当孔明一叶扁舟沿江而来求取救兵之时,刘琦虽然也明知道这夏口弹丸之地,兵微将寡,一旦曹操大兵袭来,根本不足以成为抵御的屏障,但他还是义无反顾地召集起自己手下几乎所有兵马,扬帆起航,赶来接应刘备。
三个人,三双手,紧紧地握在一起,乱世的风云在长空中舒卷变幻,一带长河滚滚东逝,似乎有无尽的光阴正消磨着世间所有英雄的意志,于滔滔逝水中化作烟云一路东去。
然而这三个男子坚毅的眼神里却没有丝毫的感慨和退缩之意,仿佛那漫天风云、滚滚长江都只是他们胸中的一副画图,可圈可点,可涂抹,可改变!
。。。。。。。。。。。。。。。。。。。。。。。。。。。。。。。。。。。。。。。。。。。。。。。。。。。。。。。。。。。。。。。。。。
夏口。江边。
急骤的江风沿江吹来,将岸边排列的无数旌旗吹得猎猎作响。一座水寨在江面上绵延开来,寨中虽然没有太多那种身形庞大的战船,但无数一望而知灵巧快捷的小型战船出没其中,秩序井然,显示着治军者不凡的才气。
水寨中央的旗舰之上,孔明正和刘备等人殷殷话别。因为此时曹操大军已经完全掌控了荆襄之地,他虎视眈眈的目光下,兵锋所指,直指江南。而跨江作战的第一障碍不是别的,正是身在夏口的刘备!
曹操雄才大略,他岂会在与江南孙权这一当世大敌对垒之际,在身边留下这样一个巨大的隐患?所以不用曹操明讲,刘备和孔明也深深地知道,在这场南北对峙的大战来临之前,留给自己的时间并不太多了。
而以此时刘备的军力而言,包括夏口刘琦手下的两万余军兵和关羽借来的一万军兵,加上刘备从新野带来的残余部队,满打满算也不过区区四万人而已,与曹操的百万雄兵相比较,那简直就是蚂蚁之与大象,其实力之悬殊,根本无法对抗。
风中似乎有曹操嘲弄的轻笑传来,刘备心如火煎。不过在这段时间里,只要他一看到孔明那淡定的神情,心里便会宽松下来。因为他知道,不管情势如何变化,自己身边的这位军师都会有办法化解危机,这一次,也一定不会例外!
事实上刘备的这种近乎迷信的信心也并非没有道理,因为就在昨晚,孔明突然找到他提出一个让他连想也不敢想的建议:联合东吴,一起抗曹!
刘备简直不敢相信,以自己此时的实力,不但是与曹操相比难以相提并论,就算比较实力逊色许多的东吴孙权,那也根本就不是一个层次。且不论曹操大兵压境之下,东吴是否还有抵抗的决心和勇气,就算是有,他们又怎么会看得上自己这区区四万残兵?自己又有什么资格去和人家合作?
乱世中,多年的颠沛流离,多年的郁郁不得其志,无时无刻不在消磨着他当年的雄心和壮志,就算是他不得不在自己的追随者们面前表现出一如既往的坚定,但其实他内心之中早已被深深的自卑感筑起了一道高高的墙。他把自己封闭其中,不想也不敢过于深入墙外的风景。
但孔明给他打开了一扇门。他说:“亮愿以三寸不烂之舌游说江东,孤舟一往,大事必成!当此两强相争之际,风云变幻,变生于顷刻之间,主公若不能借机自立,大事去矣!且请行!”
刘备转瞬间坚定了信心。
他似乎也在当世两大强手的对峙之中,在这两股巨大的力量的夹缝中,在感受到了一种巨大的绞杀之力的同时,也看到了一丝希望和转机。
他甚至在脑海中想起了儿时在乡下,那些乡村野老常挂在嘴边的一句俚语:浑水才好摸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