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中文网 www.mnzw.com,大明1937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r />
除了郑州和洛阳,郑州兵团还必须在函谷关部署两三个师。这样算下来,开封算是“最不重要”的方向了。这也是无奈的选择。陈旺武一直在请求朝廷增援,但是朝廷一直认为那里不是明军主攻方向,不能被那边的明军“牵制住”过多的兵力。
要是明军前些天进攻,郑州兵团还容易较快的获得增援。因为那时候演习兵团还在它的北边,一条京南铁路就直接下来了。但是现在不行了,北边已经没有大兵团了,演习兵团已经不存在了,已经分别补充到中原兵团和新的山东兵团里了。且不论朝廷现在肯定还以为这是明军的佯攻,就算朝廷相信这是明军的主攻方向,现在再从东边调兵过来,也来不及了。
郑州司令部里,陈旺武瞪着布满血丝的眼,盯着地图,看着身边一大群参谋手忙脚乱地在地图上做标记,隔壁电话间像炸了锅一样,无数个声音“喂喂喂”地干嚎着。司令部里简直可以用“惊慌失措”来形容了。
陈旺武坐在椅子里,面容呆滞,心中却在激烈权衡着:该怎么办?坚守?不现实。
皇上发来的圣旨,倒是要求郑州军团必须坚守的,既不准北退过黄河,也不准西退入函谷关。皇上的逻辑是:这是明军的佯攻。明军即是佯攻,就不是志在必得,就不会下大力气拼命攻。那么只要郑州兵团拼命守,就能够守得住。
但是陈旺武很清楚,在制空权完全在南明手里的情况下,就算明军不拼命攻,自己也坚守不了多长时间。现在是兵力处于劣势、火力处于劣势、士气处于劣势、训练素质处于劣势,根本就没法抵抗。最多三天——更有可能两天都坚持不到。
那么,几小时内,他就要面临抉择——往哪儿撤。这就要早作安排,不然临时命令撤退,那就不是撤退了,肯定就成了溃散了。
陈旺武是希望往北撤的。这样最方便。撤到黄河以北,明军真要北渡黄河继续进攻的话,那自己得到山东兵团的增援、得到京津兵团的增援,都比较方便。一方面距离近,另一方面也处在华北铁路网范围内,调兵速度快。
但是皇上已经明令禁止不许北撤……撤过去就算公然抗旨,纵然保住了部队,在战时自己也一时不会有性命之虞,但是这次战争结束、明清签下停战协定后,明军多半会保住已经打下来的地方……那么,黄河以南这块地方就是自己让出去的,皇上肯定要把帐算在自己头上,自己的项上人头是绝对保不住的……
可是服从圣旨、坚持抵抗又能怎么样呢?两三天后还要落个兵败被俘的下场……后撤皇上不准许,难道全军覆没、兵败被俘,皇上就准许么?反正左右都没有好下场。
于是,陈旺武就打起了一个算盘。
他很羡慕那些扼守着险关要隘的将领,比如方城守将惠璋。人家守在那里,是战是降,主动权在自己手里,明军也得上杆子的来劝降,封官许愿的。惠璋那小子一个投降命令,就得到了几十万大洋的报酬。既保了身家性命,又保了后半生富贵无忧。
而自己呢?抗旨撤到北岸,战后难免人头落地。遵旨坚守郑州,一样要兵败被俘,而且明军连一毛钱都不会给自己。就算现在投降,按照明军的政策,已经不算“主动起义”了。而且明军现在势如破竹,轻松打下郑州洛阳如反掌观纹一般,也根本不会有兴趣跟自己来什么交易。人家愿意付出交易的,得是方城那样的地方。
陈旺武瞄着地图,慢慢地把目光向左移,移过洛阳,移到了函谷关上。
函谷关,几千年来易守难攻之地,有“百二之关”之称。意思是就算敌人一百万军队来攻,我军只要二万人就能守住。历史上秦国就多次让六国军队在这里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这地方,可比方城那里易守难攻十倍。
陈旺武头脑中兴奋起来了,呼吸越发急促。……率领大军退入函谷关,守住了这里,使劲儿的跟南明讨价还价。只要南明打算进关中,那就一定得把最肥的一杯羹分给自己。而南明已经打到这里了,不打算进关中?不大可能。就算他们原来没有进关中的计划,此时看到自己能谈,也不会拒绝这个机会的。
要知道,一旦南明拿下了关中,大清再想拿回来,就根本不可能了。现在山西、陕西清军十分空虚,明军一旦进了关中,立刻可以北上占有整个陕西和山西。那样,就算将来南明在东部平原吃了亏、往南败退,清军也不可能毫无顾忌地继续南下了。清军要时刻提防着西边,而明军随时可以从山西山区扑进平原,威胁清军的战略侧翼,而且可以随时退回去。
那么南明在这场战争中,就处于不败之地了。
这对于南明的巨大好处,南明朝廷岂会看不到?那么自己只要牢牢守住函谷关,自己开什么价,南明就得给什么价。
陈旺武兴奋的心脏狂跳,看着地图前那帮满头大汗的参谋们,看着他们忙着联系前方、布置抵抗的样子,心中暗暗笑道:老子前半生是给大清朝廷卖命的,从今儿个开始,老子要为自己卖命了!
……
陈旺武开始不理会如何防御明军进攻了,开始盯着地图,脑子里盘算着如何把尽量多的部队、尽量多的装备撤入函谷关。
……首先,把黄河大桥给炸了,绝了明军从郑州北上山西、直隶的路,逼得它非得从函谷关绕道不可。
其次,立刻派亲信先带兵进入关中,到西安把自己家人保护起来,以防朝廷发现自己有异心,抢先去控制自己家人。
再次,把山西和陕西之间的几座黄河浮桥保护好。山西和陕西虽然挨着,但是两省之间是隔着一条黄河的。黄河上有几条常设浮桥,明军一旦进了陕西,就可以借着这几条浮桥迅速进入山西,和他们的那个太行山纵队会师,从而据有整个山陕。所以,这几座浮桥都是自己和明军要价的筹码。
最后……做好全军将士的“思想工作”。好在郑州兵团全是关西子弟,函谷关以西就是他们的家乡。跟着自己铤而走险、吃里扒外,不必担心家人被朝廷报复。自己手下那些将领,要好好拉拢他们,许给他们荣华富贵。给自己要价,也不能忘了帮他们要一份……
于是,陈旺武站起来,着手安排了。
r />
除了郑州和洛阳,郑州兵团还必须在函谷关部署两三个师。这样算下来,开封算是“最不重要”的方向了。这也是无奈的选择。陈旺武一直在请求朝廷增援,但是朝廷一直认为那里不是明军主攻方向,不能被那边的明军“牵制住”过多的兵力。
要是明军前些天进攻,郑州兵团还容易较快的获得增援。因为那时候演习兵团还在它的北边,一条京南铁路就直接下来了。但是现在不行了,北边已经没有大兵团了,演习兵团已经不存在了,已经分别补充到中原兵团和新的山东兵团里了。且不论朝廷现在肯定还以为这是明军的佯攻,就算朝廷相信这是明军的主攻方向,现在再从东边调兵过来,也来不及了。
郑州司令部里,陈旺武瞪着布满血丝的眼,盯着地图,看着身边一大群参谋手忙脚乱地在地图上做标记,隔壁电话间像炸了锅一样,无数个声音“喂喂喂”地干嚎着。司令部里简直可以用“惊慌失措”来形容了。
陈旺武坐在椅子里,面容呆滞,心中却在激烈权衡着:该怎么办?坚守?不现实。
皇上发来的圣旨,倒是要求郑州军团必须坚守的,既不准北退过黄河,也不准西退入函谷关。皇上的逻辑是:这是明军的佯攻。明军即是佯攻,就不是志在必得,就不会下大力气拼命攻。那么只要郑州兵团拼命守,就能够守得住。
但是陈旺武很清楚,在制空权完全在南明手里的情况下,就算明军不拼命攻,自己也坚守不了多长时间。现在是兵力处于劣势、火力处于劣势、士气处于劣势、训练素质处于劣势,根本就没法抵抗。最多三天——更有可能两天都坚持不到。
那么,几小时内,他就要面临抉择——往哪儿撤。这就要早作安排,不然临时命令撤退,那就不是撤退了,肯定就成了溃散了。
陈旺武是希望往北撤的。这样最方便。撤到黄河以北,明军真要北渡黄河继续进攻的话,那自己得到山东兵团的增援、得到京津兵团的增援,都比较方便。一方面距离近,另一方面也处在华北铁路网范围内,调兵速度快。
但是皇上已经明令禁止不许北撤……撤过去就算公然抗旨,纵然保住了部队,在战时自己也一时不会有性命之虞,但是这次战争结束、明清签下停战协定后,明军多半会保住已经打下来的地方……那么,黄河以南这块地方就是自己让出去的,皇上肯定要把帐算在自己头上,自己的项上人头是绝对保不住的……
可是服从圣旨、坚持抵抗又能怎么样呢?两三天后还要落个兵败被俘的下场……后撤皇上不准许,难道全军覆没、兵败被俘,皇上就准许么?反正左右都没有好下场。
于是,陈旺武就打起了一个算盘。
他很羡慕那些扼守着险关要隘的将领,比如方城守将惠璋。人家守在那里,是战是降,主动权在自己手里,明军也得上杆子的来劝降,封官许愿的。惠璋那小子一个投降命令,就得到了几十万大洋的报酬。既保了身家性命,又保了后半生富贵无忧。
而自己呢?抗旨撤到北岸,战后难免人头落地。遵旨坚守郑州,一样要兵败被俘,而且明军连一毛钱都不会给自己。就算现在投降,按照明军的政策,已经不算“主动起义”了。而且明军现在势如破竹,轻松打下郑州洛阳如反掌观纹一般,也根本不会有兴趣跟自己来什么交易。人家愿意付出交易的,得是方城那样的地方。
陈旺武瞄着地图,慢慢地把目光向左移,移过洛阳,移到了函谷关上。
函谷关,几千年来易守难攻之地,有“百二之关”之称。意思是就算敌人一百万军队来攻,我军只要二万人就能守住。历史上秦国就多次让六国军队在这里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这地方,可比方城那里易守难攻十倍。
陈旺武头脑中兴奋起来了,呼吸越发急促。……率领大军退入函谷关,守住了这里,使劲儿的跟南明讨价还价。只要南明打算进关中,那就一定得把最肥的一杯羹分给自己。而南明已经打到这里了,不打算进关中?不大可能。就算他们原来没有进关中的计划,此时看到自己能谈,也不会拒绝这个机会的。
要知道,一旦南明拿下了关中,大清再想拿回来,就根本不可能了。现在山西、陕西清军十分空虚,明军一旦进了关中,立刻可以北上占有整个陕西和山西。那样,就算将来南明在东部平原吃了亏、往南败退,清军也不可能毫无顾忌地继续南下了。清军要时刻提防着西边,而明军随时可以从山西山区扑进平原,威胁清军的战略侧翼,而且可以随时退回去。
那么南明在这场战争中,就处于不败之地了。
这对于南明的巨大好处,南明朝廷岂会看不到?那么自己只要牢牢守住函谷关,自己开什么价,南明就得给什么价。
陈旺武兴奋的心脏狂跳,看着地图前那帮满头大汗的参谋们,看着他们忙着联系前方、布置抵抗的样子,心中暗暗笑道:老子前半生是给大清朝廷卖命的,从今儿个开始,老子要为自己卖命了!
……
陈旺武开始不理会如何防御明军进攻了,开始盯着地图,脑子里盘算着如何把尽量多的部队、尽量多的装备撤入函谷关。
……首先,把黄河大桥给炸了,绝了明军从郑州北上山西、直隶的路,逼得它非得从函谷关绕道不可。
其次,立刻派亲信先带兵进入关中,到西安把自己家人保护起来,以防朝廷发现自己有异心,抢先去控制自己家人。
再次,把山西和陕西之间的几座黄河浮桥保护好。山西和陕西虽然挨着,但是两省之间是隔着一条黄河的。黄河上有几条常设浮桥,明军一旦进了陕西,就可以借着这几条浮桥迅速进入山西,和他们的那个太行山纵队会师,从而据有整个山陕。所以,这几座浮桥都是自己和明军要价的筹码。
最后……做好全军将士的“思想工作”。好在郑州兵团全是关西子弟,函谷关以西就是他们的家乡。跟着自己铤而走险、吃里扒外,不必担心家人被朝廷报复。自己手下那些将领,要好好拉拢他们,许给他们荣华富贵。给自己要价,也不能忘了帮他们要一份……
于是,陈旺武站起来,着手安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