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中文网 mnzw.com,万人之上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朕真是服了周不比。他说话直,然而并不是莽撞;其中分寸很难掌握,他倒是平衡得还可以。“你随口说说就得了,别不停地给朕盖高帽。”
周不比依旧一本正经。“臣所言,均是出自肺腑,又如何能与高帽扯上关系?”
“……还不给朕起来?”朕几近无语,实在没法继续和他贫嘴了。
周不比没有动。“然而臣还有一事不明。”
朕没忍住瞪了他一眼。不打破砂锅问到底就不起来了是吧……“说!”
“陛下要担此事,便不怕众臣说陛下严苛么?”周不比道,声音莫名地较平时为轻,“臣瞧着谢相要反对,怕也是此意。”
朕一愣,随即意识到周不比说了这么多,实际上还是替朕担忧。“朕问你,若要你在中书省值宿,随时廷见,垂询民间疾苦和施政得失,你怕么?”
周不比摇了摇头。“臣为中书舍人,此事本就是臣的分内之事。”
“这就是你觉得众臣可能有所怨言的原因?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周不比听出了朕的反问意味,有点愣住。“陛下的意思是……”
朕根本用不着等他问完。“这事儿可不只如此。想想看,朕是天子,劳心劳力尚且没有怨言,做臣子的偏要不知好歹吗?况且,若是有真才实学,又何惧朕亲自相询?怕是恨不得早日在朕面前一展拳脚。只有……”朕瞟着他,没说下去。
“只有尸位素餐的无能之人,才会惧怕,进而有所怨言。”周不比接口,眼睛发亮,“臣明白了。陛下果真运筹帷幄,臣等望尘莫及。”说完,他又深深一叩首,拿着诏书退下了。
凌烟阁中只剩下朕一人。微风忽过,墙上悬挂的一排功臣画像随之轻动。朕起身走近,挨个儿端详上头的人。他们大都是父皇的臣子,不是过世就是告老还乡;可朕估计,不用太长时间,就有新面孔跃居他们之中了。
作者有话要说:
千古一帝成就(1/N)
第31章
字数不多、内容却很多的诏书颁下后,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倒也不是说它引来了许多反对。只是,正月未出,绝大多数官员还沉浸在假日的余韵里。猛地来了事,还是一大堆事,免不了有种被杀得措手不及的感觉。朝堂上颇是兵荒马乱了一会儿,朕看得暗自摇头,只叫几个宰相各自按权责把事务分好、让下面去做。
其后便是各部自拟细则,逐一呈交至朕同意,最后再施行。这个过程免不了来回实践讨论;等诸事基本确定时,三场春闱都过了。
本朝科举设有多门科目,其中最难的、同时也是最热门的科目是进士。除去京师及州县学馆出身的生徒,其余应举之人都要先通过各地秋闱才能参加礼部主考的春闱。春闱考中了也并不算完,后面还有吏部主考的选拔。选中之人可以即刻授予官职,未中的只能自行寻个节度使幕僚之类的职位,以后再等机会转正。
当礼部杜见知把春闱优胜之人的名单交上来的时候,朕正考虑着给新科进士亲自面试。后世管这个叫殿试,但朕想开先河也不是不可以——反正都是选拔人才;没有殿试的名头,难道就选不出来了么?
听了朕的意思,杜见知只稍微一愣。“陛下想要亲自选贤,自然是极好的。”
朕瞧这反应,估摸着他已经和朝中诸多大臣一般,习惯了朕总是要提新主意。况且朕前不久才下诏要尽选贤能,此事也可算在内。“那杜尚书以为,如何安排合适?”
杜见知沉吟了一小会儿。“如今已是二月下旬,想在上巳之前完成怕是赶不及。不若等至四月,好让臣准备妥善,也好让诸位新科进士好好准备一番。”
朕真是服了周不比。他说话直,然而并不是莽撞;其中分寸很难掌握,他倒是平衡得还可以。“你随口说说就得了,别不停地给朕盖高帽。”
周不比依旧一本正经。“臣所言,均是出自肺腑,又如何能与高帽扯上关系?”
“……还不给朕起来?”朕几近无语,实在没法继续和他贫嘴了。
周不比没有动。“然而臣还有一事不明。”
朕没忍住瞪了他一眼。不打破砂锅问到底就不起来了是吧……“说!”
“陛下要担此事,便不怕众臣说陛下严苛么?”周不比道,声音莫名地较平时为轻,“臣瞧着谢相要反对,怕也是此意。”
朕一愣,随即意识到周不比说了这么多,实际上还是替朕担忧。“朕问你,若要你在中书省值宿,随时廷见,垂询民间疾苦和施政得失,你怕么?”
周不比摇了摇头。“臣为中书舍人,此事本就是臣的分内之事。”
“这就是你觉得众臣可能有所怨言的原因?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周不比听出了朕的反问意味,有点愣住。“陛下的意思是……”
朕根本用不着等他问完。“这事儿可不只如此。想想看,朕是天子,劳心劳力尚且没有怨言,做臣子的偏要不知好歹吗?况且,若是有真才实学,又何惧朕亲自相询?怕是恨不得早日在朕面前一展拳脚。只有……”朕瞟着他,没说下去。
“只有尸位素餐的无能之人,才会惧怕,进而有所怨言。”周不比接口,眼睛发亮,“臣明白了。陛下果真运筹帷幄,臣等望尘莫及。”说完,他又深深一叩首,拿着诏书退下了。
凌烟阁中只剩下朕一人。微风忽过,墙上悬挂的一排功臣画像随之轻动。朕起身走近,挨个儿端详上头的人。他们大都是父皇的臣子,不是过世就是告老还乡;可朕估计,不用太长时间,就有新面孔跃居他们之中了。
作者有话要说:
千古一帝成就(1/N)
第31章
字数不多、内容却很多的诏书颁下后,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倒也不是说它引来了许多反对。只是,正月未出,绝大多数官员还沉浸在假日的余韵里。猛地来了事,还是一大堆事,免不了有种被杀得措手不及的感觉。朝堂上颇是兵荒马乱了一会儿,朕看得暗自摇头,只叫几个宰相各自按权责把事务分好、让下面去做。
其后便是各部自拟细则,逐一呈交至朕同意,最后再施行。这个过程免不了来回实践讨论;等诸事基本确定时,三场春闱都过了。
本朝科举设有多门科目,其中最难的、同时也是最热门的科目是进士。除去京师及州县学馆出身的生徒,其余应举之人都要先通过各地秋闱才能参加礼部主考的春闱。春闱考中了也并不算完,后面还有吏部主考的选拔。选中之人可以即刻授予官职,未中的只能自行寻个节度使幕僚之类的职位,以后再等机会转正。
当礼部杜见知把春闱优胜之人的名单交上来的时候,朕正考虑着给新科进士亲自面试。后世管这个叫殿试,但朕想开先河也不是不可以——反正都是选拔人才;没有殿试的名头,难道就选不出来了么?
听了朕的意思,杜见知只稍微一愣。“陛下想要亲自选贤,自然是极好的。”
朕瞧这反应,估摸着他已经和朝中诸多大臣一般,习惯了朕总是要提新主意。况且朕前不久才下诏要尽选贤能,此事也可算在内。“那杜尚书以为,如何安排合适?”
杜见知沉吟了一小会儿。“如今已是二月下旬,想在上巳之前完成怕是赶不及。不若等至四月,好让臣准备妥善,也好让诸位新科进士好好准备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