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中文网 mnzw.com,窃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西南叛乱平定后,皇帝赐张鹤鸣以太子少师作为奖励,同时还晋升黄石为左都督、少保兼太子太保、并赐蟒袍玉带。此时毛文龙因为在辽东的顽强抵抗已经被升为太保,在全国的武将当中,也就仅有他在加衔上比黄石还稍高一筹。
崇祯元年正月,辽阳
今天皇太极来到几个兄弟面前后,冲着他们扬了扬一封信:“明国东江镇总兵毛文龙,又来信要求和我们议和了。”
“又?”阿敏敏锐地抓住了这个字。
“是的,去岁是一个月,明国东江军攻下海州后,毛文龙就派人来说要议和。”
“骗子!”莽古尔泰跳了起来,切齿痛骂道:“他们东江镇都是骗子。”
“五哥你先别着急,听我慢慢说。”皇太极把莽古尔泰安抚着坐下了,对着屋内的几个说道:“我当时也觉得毛文龙是来进行缓兵之计的,如果他想议和又怎么会打我们的海州?所以我把他的使者杀了。不过没想到毛文龙又来信了,现在他的海州城已经巩固了,我觉得似乎有点奇怪。”
“有什么奇怪的,东江镇都是骗子。”莽古尔泰嘟嘟囔囔地说道,代善和阿敏则一起瞪了他一眼,莽古尔泰斜眼看着天花板,不过倒是闭上了嘴巴。
“毛文龙这次又强调是密信,他说还没有把两次的通信上报给明廷,好像是在私下和我们沟通。”皇太极着重咬住了“私下”这两个字。因为这样地沟通太容易加以利用了,所以皇太极颇有尝试一番的意思。
阿敏和代善对视了一眼,还是由阿敏进行提问:“毛文龙提出的条件是什么?”
“我们退出边墙,毛文龙他负责钳制东江镇官兵,保证不报复我们。”皇太极面不改色地把毛文龙的条件说了出来。
“骗子、奸贼!”莽古尔泰像是被红烙铁烫了一下般地跳了起来,这个条件他已经不是第一次听到了,所以莽古尔提激动得几乎失去自制能力。他扯着脖子冲皇太极喊道:“把使者游街,然后千刀万剐。我来主刀!”
“住嘴!”皇太极还没有说话,代善和阿敏就齐声呵斥了起来,莽古尔泰脸涨得通红,怒气冲冲地大步走出了帐篷去,撩开帐篷门的时候他还愤愤地抛下了一段话:“你们从来不信我的,反正我告诉你们了,东江镇就是一伙儿无赖。你们尽管去和毛文龙斗心眼吧。”
等莽古尔泰离开后,代善点了点头:“我觉得可行,明国前任辽东巡抚……就是那个袁崇焕,上次他在朝鲜被打的时候,他跟明国朝廷说朝鲜地处边远,丢了也没有什么,朝鲜已经心寒。但因为有毛文龙这个恶霸在身边,所以朝鲜一直不敢显露出和我们和平共处地意思。现在毛文龙如果开始议和。那朝鲜估计就更不会有信心和我们耗下去了。”
皇太极抚掌笑道:“大贝勒所言和我不谋而合,我也建议试试看,如果我们真能让毛文龙和我们议和,那我们的处境就又会好转不少。”
“嗯,不错,毛文龙太讨厌了。每次我们和蒙古动手分不开身地时候,他就要跑来做坏事。现在他占了海州我们还拿他没有什么办法,如果能议和那是最好不过了。”
既然阿敏也表示了同意,那四大贝勒中就是三个人赞成和东江镇议和。皇太极告诉另外两个贝勒,一会儿他亲自去给莽古尔泰做工作,保证也能把他说通。
阿敏一脸不在乎的表情:“说不通也无所谓了,反正老五就是一个人,我们有三个呢,不过你可要派得力的人去,务必要把毛文龙说晕了。”
“放心吧。我会先同意毛文龙的意见的。只要东江镇肯谈就好,只要能让明国的藩属看见就好。”
……
与此同时。黄石已经回到了福建,他发现眼前的形势已经变得一团糟。福建官军同荷兰军在澎湖激战后,虽然迫使荷兰人放弃了澎湖,但福建官军也因为得到了荷兰人地具结保证而以为高枕无忧,所以也从澎湖地区撤退出来。
这样从泉州、漳州到马尼拉之间就出现了一段势力真空区,整条海上丝绸之路的北端都是不设防的,海贼就迅速兴起填补了荷兰人和明军留下的这块空白领域。目前最大的海贼头目就是郑一官,福宁镇在击败荷兰人后,就把澎湖舰队立刻解散掉了,郑一官遂出大批银子雇佣这些退役军人,几乎尽收原福宁军的海上精锐,连福宁军的战舰也被他拉走了大半。
到天启七年上半年时,郑一官开始在福建沿海设卡,规定每一条通过这条海域的商船都要向他交税/到天启七年下半年时,郑一官每月收入已经达十万两白银以上。到天启八月为止,福建地大型商船出海四十三只,被郑一官掳走了其中的十二只,获银货近二百万两,实力变得更加雄厚,并试图完成荷兰人未成的事业——彻底垄断中国同西班牙的海上贸易。
天启七年八月,福建巡抚朱一冯见海贼势大,遂命令福宁镇水师南路副将、加衔总兵官俞咨皋重新组建水师出兵讨伐。结果仓促组建的闽省大明水师在九月中连战连北。被严词谴责的俞咨皋惶急无奈,干脆建议“以夷制盗”,租借荷兰船只和水手讨伐郑一官。
十月,俞咨皋书面保证一定替荷兰人向天子申请贸易许可,荷兰人闻讯后尽数拼凑了在台湾地全部战舰,进攻福建铜山岛的郑一官。此时郑军人数已经超过两万。其中半数是福宁镇地水师老兵,荷兰水师一触即溃,七艘战船被击毁一艘、俘虏四艘,还有两艘连台湾都不敢回了,而是直奔巴达维亚而去。
击溃荷兰人后,郑一官继续花重金从福建和日本招募水手和士兵,准备完毕后他便开始进攻福建海澄。驻守的一千官兵全军覆灭,辎重船舶尽数为海盗所有。福建巡抚朱一冯哀叹道:“徒党皆内地恶少,杂以番倭骠悍,三万余人矣……”
十一月攻破海澄后,郑一官积聚近两万水兵,船只五百余艘,在十二月强攻福宁镇南路副将驻地厦门,数千官军抵抗数日后总崩溃。俞咨皋逃亡泉州。郑一官收编了福宁镇水师后继续攻掠漳州、泉州等地,闽南上万福宁军瓦解投降。郑一官把能带走的船只尽数带走,不能带走的则付之一炬,“官兵,船,器俱化为乌有,全闽为之震动”。
天启七年十二月底,郑一官从沿海攻入福建内地。“海寇结夥流突内地,如沿海浯洲,烈屿,大嶝,澳头,刘五店。中左等处焚掠杀伤,十室九窜,流离载道。”福宁镇南路崩溃时,绝望的俞咨皋派人向福宁镇本部求救。此时黄石的三营兵力还在路上,赵慢熊手头根本就没有兵马可用,所以就只能拒绝了俞咨皋的要求。
郑一官歼灭了闽南福宁军后,倒是把被俘地明军军官都好好释放了,同时还让他们带信给朝廷,表示他愿意接受招安,为大明“戍守海防”。放走了明军地军官后。郑一官就在闽南设立告示。宣布过往商贩他都要收税,出海当然也要交他一份保护费。
福建布政司奏疏朝廷:“遍海皆贼。民无片帆可以往来,商贩生理断绝。”这份奏疏抵达京师后,崇祯立刻下令逮捕俞咨皋问罪。
同时朝廷里也吵成了一片,有些人力主让黄石亲自出马,清剿闽海一带地海盗,但也有不少人主张招安郑一官,提拔他为福宁镇的海防官。眼下地局面是福宁镇南协已经崩溃,黄石虽然名声响亮,但他和他的部队也从来不以水战闻名。最后皇帝决定一边下令黄石着手剿匪,一边还打算提拔熊文灿为福建巡抚,以便剿抚并用。
但军费还是要福建省和福宁镇自己筹措,在崇祯进行了大减税以后,内库的收入几乎完全断绝,无法再对国库进行补贴,所以东林党建议加农赋。加农赋并非从崇祯朝开始,万历朝虽然把农税定为农民大约收入的三十分之一,但万历还是加了总额共计五百万的辽饷地。不过万历、天启两朝,一旦某省出现天灾,朝廷就会减免该省的赋税。
崇祯天子意图励精图治,可惜手中严重缺钱,于是就规定各省赋税一定要实收,不许地方官拖延耽误。同时崇祯和东林内阁认为应该显示出新朝气象,决议清查各省积欠流弊,以图把以往历朝落下的缺口都补上。
以陕西为例,万历朝估算每亩产粮大约能卖银五钱左右,亩税是银两分左右,加上辽饷两分七厘,共应四分银到五分银上下。在万历年和天启年间,遇到灾荒的时候不但免去这笔,而且还会有相关的赈济。
到了崇祯元年,皇帝的内库已经无法对陕西灾区进行赈济,不但如此,崇祯还下令要一视同仁的收赋税。
明朝建国初期,陕西各军镇的军粮、武器、被服都由军镇自筹,进入小冰河期以后,主要由万历收来地杂税进行补贴。现在内币的源头既然近乎枯竭,东林党遂建议按照一条鞭例,把这笔赋税平摊给陕西灾区的农民,折合每亩收两钱银,天子批准了这个票拟,
明朝建国初期,朝廷在陕西地区设马政,专门画出草场以备养马以备军用,到崇祯元年的时候,陕西马政在纸面上应该有战马、挽马五十七万匹,但事实上……连一具马骨头都没有,草场也早已经退化消失。
万历朝期间,军马主要靠内币的矿税的收入来购买。泰昌朝东林党废除了矿税后,老农出身地魏忠贤不敢在贫苦的农民身上打主意,所以就密令东厂侦查文武百官谁家有钱。然后通过赐给紫禁城骑马权地方法来收集马匹(这政策本书以前有讲,这里就不赘述了)。
打倒了万恶的魏忠贤后,东林君子立刻将这条不得人心的法令废除。可是剐了魏忠贤并不能在陕西凭空造出五十七万匹马来,但九边军镇却都还需要马匹供应。东林君子不是老农出身,他们没有魏忠贤那种小农意识,东林内阁首先把马政荒废的责任推给了魏忠贤,然后告诉皇帝现在之所以养不了马。乃是因为马场都被陕西的“刁民”霸占去种田了,所以他们建议皇帝按一条鞭例。增加陕西每亩五钱银来买马,崇祯准了这票拟。
当年张居正时期,明朝的宗室人数就已经大大增加,张居正为了省钱就只给额定供给的八成。等到了要钱不要脸地万历亲政后,部分宗室他只肯给五成甚至更少。而且万历天子还创造性地发明了不给起名字所以不给钱地方法,在他主政期间,有些明朝远房宗室一辈子都得不到正式赐名。所以也吃不到皇粮。
尧舜之君崇祯上台后,东林内阁建议他按一条鞭例,通过向农民收赋的办法来补上部分宗室所需,崇祯同意了这个票拟,陕西因此又多了一份加赋。
此外,东林党号称要给陕西治水增产,按一条鞭例……
而且,东林党认为给甘陕军镇运输粮食地费用也不该完全依赖盐引……
还有。……
原本在丰年被张居正评估为亩产收入可到四、五钱银的陕西省,天子和东林党在崇祯元年给当地农民定的亩赋税总和已经高达二两银子。
……
黄石在正月底回到福建,此时朝廷逮捕俞咨皋的命令刚刚到达,他闻讯立刻前往泉州面见福建巡抚朱一冯。等见到了朱巡抚后黄石也不客套,直截了当地说道:“朱大人,末将不习海战。如果把俞老将军下狱的话,末将更不知如何编练水师、更无法清剿賊寇了。”
朱一冯也早已经急得如同热锅上地蚂蚁一样,但眼下这种情况他也是自身难保,更不要说去保俞咨皋了。他向黄石苦笑道:“黄帅,这次贼寇直入闽省腹地,这么大的事情,御史已经吵翻天了,这怎么可能不追究责任呢?”
“朱大人,现在至少有一万到两万贼寇本来就是原福宁镇的官兵,如果朝廷以前不撤澎湖水师。现在也不会演变到这种地步啊。”
朱一冯连连点头。随口附和道:“黄帅说的是,都是魏逆那个奸贼。如果不是他撤澎湖海防,确实不会有今日之乱,但现在说什么都没有用了。”
郑一官本人希望把事情闹大以求招安,从而名正言顺地在福建设卡收保护费。而郑军中的主力也是前福宁镇的官军,所以接受招安在郑军中非常有市场。历史上熊文灿出马后,郑一官立刻就接受了朝廷的招安,成为福宁镇的海防游击。
得到大明地官身后,郑一官就和福宁镇军密切配合,利用朝廷的资源歼灭了闽海上其他各大股海寇,规定从台湾海峡过的所有船只都要向他缴税,否则就不保证商人的货船安全。崇祯八年后,郑一官每年收入在数百万两银子以上,他凭借大明官身和舰队垄断了东南沿海的贸易,养兵数十万之多。
如果仅仅是个人感情的话,黄石对郑家还是很有好感地,他还记得自己小时候去厦门时,大人曾经指着鼓浪屿的一个雕像给他看:“这就是民族英雄郑成功,他从异族人手里收复了祖国的领土,他的英名会世代相传。”
当时黄石的长辈也曾告诉他:“郑成功一辈子做的最大的错事就是提拔了一个叫施琅的汉奸。这个施琅因为贪图富贵,背弃父母之邦,把祖先的衣冠文化出卖给了异族人,用同胞的鲜血染红了自己头上地顶戴,真应该在郑成功地雕像前塑造一尊施琅的跪像!”
等黄石长大后,他才渐渐了解到,郑成功地父亲干的也是和施琅一样的勾当。等清兵南下的时候,被隆武帝依为国之干城地郑一官和满清私下达成协议。出卖了对他信任有加的大明隆武皇帝和福建的百姓。在满清残忍地屠杀沿海三十里的百姓时,身为泉州人的郑一官还卑颜屈膝地请求满清封他为“闽海王”,最后还带着自己几千万两的积蓄去北京留辫子当寓公。
而郑成功却掷地有声地说道:“父不为忠臣,则子不为孝子。”断然拒绝了满清的招降。
因为郑成功这个人,黄石本对郑家没有什么恶感,对郑家也没有杀心,不过现在黄石是官兵。而郑一官是海寇。
——这不是个人恩怨。
黄石在心里对自己说了一声,然后抬头问朱一冯道:“末将敢问朱大人。大人是主抚还是主剿?”
朱一冯当然是主剿地,但现在眼看已经剿不下去了。朝廷既然已经动了启用熊文灿的意思,那就说明主抚派已经在朝廷里占了上风。... -->>
西南叛乱平定后,皇帝赐张鹤鸣以太子少师作为奖励,同时还晋升黄石为左都督、少保兼太子太保、并赐蟒袍玉带。此时毛文龙因为在辽东的顽强抵抗已经被升为太保,在全国的武将当中,也就仅有他在加衔上比黄石还稍高一筹。
崇祯元年正月,辽阳
今天皇太极来到几个兄弟面前后,冲着他们扬了扬一封信:“明国东江镇总兵毛文龙,又来信要求和我们议和了。”
“又?”阿敏敏锐地抓住了这个字。
“是的,去岁是一个月,明国东江军攻下海州后,毛文龙就派人来说要议和。”
“骗子!”莽古尔泰跳了起来,切齿痛骂道:“他们东江镇都是骗子。”
“五哥你先别着急,听我慢慢说。”皇太极把莽古尔泰安抚着坐下了,对着屋内的几个说道:“我当时也觉得毛文龙是来进行缓兵之计的,如果他想议和又怎么会打我们的海州?所以我把他的使者杀了。不过没想到毛文龙又来信了,现在他的海州城已经巩固了,我觉得似乎有点奇怪。”
“有什么奇怪的,东江镇都是骗子。”莽古尔泰嘟嘟囔囔地说道,代善和阿敏则一起瞪了他一眼,莽古尔泰斜眼看着天花板,不过倒是闭上了嘴巴。
“毛文龙这次又强调是密信,他说还没有把两次的通信上报给明廷,好像是在私下和我们沟通。”皇太极着重咬住了“私下”这两个字。因为这样地沟通太容易加以利用了,所以皇太极颇有尝试一番的意思。
阿敏和代善对视了一眼,还是由阿敏进行提问:“毛文龙提出的条件是什么?”
“我们退出边墙,毛文龙他负责钳制东江镇官兵,保证不报复我们。”皇太极面不改色地把毛文龙的条件说了出来。
“骗子、奸贼!”莽古尔泰像是被红烙铁烫了一下般地跳了起来,这个条件他已经不是第一次听到了,所以莽古尔提激动得几乎失去自制能力。他扯着脖子冲皇太极喊道:“把使者游街,然后千刀万剐。我来主刀!”
“住嘴!”皇太极还没有说话,代善和阿敏就齐声呵斥了起来,莽古尔泰脸涨得通红,怒气冲冲地大步走出了帐篷去,撩开帐篷门的时候他还愤愤地抛下了一段话:“你们从来不信我的,反正我告诉你们了,东江镇就是一伙儿无赖。你们尽管去和毛文龙斗心眼吧。”
等莽古尔泰离开后,代善点了点头:“我觉得可行,明国前任辽东巡抚……就是那个袁崇焕,上次他在朝鲜被打的时候,他跟明国朝廷说朝鲜地处边远,丢了也没有什么,朝鲜已经心寒。但因为有毛文龙这个恶霸在身边,所以朝鲜一直不敢显露出和我们和平共处地意思。现在毛文龙如果开始议和。那朝鲜估计就更不会有信心和我们耗下去了。”
皇太极抚掌笑道:“大贝勒所言和我不谋而合,我也建议试试看,如果我们真能让毛文龙和我们议和,那我们的处境就又会好转不少。”
“嗯,不错,毛文龙太讨厌了。每次我们和蒙古动手分不开身地时候,他就要跑来做坏事。现在他占了海州我们还拿他没有什么办法,如果能议和那是最好不过了。”
既然阿敏也表示了同意,那四大贝勒中就是三个人赞成和东江镇议和。皇太极告诉另外两个贝勒,一会儿他亲自去给莽古尔泰做工作,保证也能把他说通。
阿敏一脸不在乎的表情:“说不通也无所谓了,反正老五就是一个人,我们有三个呢,不过你可要派得力的人去,务必要把毛文龙说晕了。”
“放心吧。我会先同意毛文龙的意见的。只要东江镇肯谈就好,只要能让明国的藩属看见就好。”
……
与此同时。黄石已经回到了福建,他发现眼前的形势已经变得一团糟。福建官军同荷兰军在澎湖激战后,虽然迫使荷兰人放弃了澎湖,但福建官军也因为得到了荷兰人地具结保证而以为高枕无忧,所以也从澎湖地区撤退出来。
这样从泉州、漳州到马尼拉之间就出现了一段势力真空区,整条海上丝绸之路的北端都是不设防的,海贼就迅速兴起填补了荷兰人和明军留下的这块空白领域。目前最大的海贼头目就是郑一官,福宁镇在击败荷兰人后,就把澎湖舰队立刻解散掉了,郑一官遂出大批银子雇佣这些退役军人,几乎尽收原福宁军的海上精锐,连福宁军的战舰也被他拉走了大半。
到天启七年上半年时,郑一官开始在福建沿海设卡,规定每一条通过这条海域的商船都要向他交税/到天启七年下半年时,郑一官每月收入已经达十万两白银以上。到天启八月为止,福建地大型商船出海四十三只,被郑一官掳走了其中的十二只,获银货近二百万两,实力变得更加雄厚,并试图完成荷兰人未成的事业——彻底垄断中国同西班牙的海上贸易。
天启七年八月,福建巡抚朱一冯见海贼势大,遂命令福宁镇水师南路副将、加衔总兵官俞咨皋重新组建水师出兵讨伐。结果仓促组建的闽省大明水师在九月中连战连北。被严词谴责的俞咨皋惶急无奈,干脆建议“以夷制盗”,租借荷兰船只和水手讨伐郑一官。
十月,俞咨皋书面保证一定替荷兰人向天子申请贸易许可,荷兰人闻讯后尽数拼凑了在台湾地全部战舰,进攻福建铜山岛的郑一官。此时郑军人数已经超过两万。其中半数是福宁镇地水师老兵,荷兰水师一触即溃,七艘战船被击毁一艘、俘虏四艘,还有两艘连台湾都不敢回了,而是直奔巴达维亚而去。
击溃荷兰人后,郑一官继续花重金从福建和日本招募水手和士兵,准备完毕后他便开始进攻福建海澄。驻守的一千官兵全军覆灭,辎重船舶尽数为海盗所有。福建巡抚朱一冯哀叹道:“徒党皆内地恶少,杂以番倭骠悍,三万余人矣……”
十一月攻破海澄后,郑一官积聚近两万水兵,船只五百余艘,在十二月强攻福宁镇南路副将驻地厦门,数千官军抵抗数日后总崩溃。俞咨皋逃亡泉州。郑一官收编了福宁镇水师后继续攻掠漳州、泉州等地,闽南上万福宁军瓦解投降。郑一官把能带走的船只尽数带走,不能带走的则付之一炬,“官兵,船,器俱化为乌有,全闽为之震动”。
天启七年十二月底,郑一官从沿海攻入福建内地。“海寇结夥流突内地,如沿海浯洲,烈屿,大嶝,澳头,刘五店。中左等处焚掠杀伤,十室九窜,流离载道。”福宁镇南路崩溃时,绝望的俞咨皋派人向福宁镇本部求救。此时黄石的三营兵力还在路上,赵慢熊手头根本就没有兵马可用,所以就只能拒绝了俞咨皋的要求。
郑一官歼灭了闽南福宁军后,倒是把被俘地明军军官都好好释放了,同时还让他们带信给朝廷,表示他愿意接受招安,为大明“戍守海防”。放走了明军地军官后。郑一官就在闽南设立告示。宣布过往商贩他都要收税,出海当然也要交他一份保护费。
福建布政司奏疏朝廷:“遍海皆贼。民无片帆可以往来,商贩生理断绝。”这份奏疏抵达京师后,崇祯立刻下令逮捕俞咨皋问罪。
同时朝廷里也吵成了一片,有些人力主让黄石亲自出马,清剿闽海一带地海盗,但也有不少人主张招安郑一官,提拔他为福宁镇的海防官。眼下地局面是福宁镇南协已经崩溃,黄石虽然名声响亮,但他和他的部队也从来不以水战闻名。最后皇帝决定一边下令黄石着手剿匪,一边还打算提拔熊文灿为福建巡抚,以便剿抚并用。
但军费还是要福建省和福宁镇自己筹措,在崇祯进行了大减税以后,内库的收入几乎完全断绝,无法再对国库进行补贴,所以东林党建议加农赋。加农赋并非从崇祯朝开始,万历朝虽然把农税定为农民大约收入的三十分之一,但万历还是加了总额共计五百万的辽饷地。不过万历、天启两朝,一旦某省出现天灾,朝廷就会减免该省的赋税。
崇祯天子意图励精图治,可惜手中严重缺钱,于是就规定各省赋税一定要实收,不许地方官拖延耽误。同时崇祯和东林内阁认为应该显示出新朝气象,决议清查各省积欠流弊,以图把以往历朝落下的缺口都补上。
以陕西为例,万历朝估算每亩产粮大约能卖银五钱左右,亩税是银两分左右,加上辽饷两分七厘,共应四分银到五分银上下。在万历年和天启年间,遇到灾荒的时候不但免去这笔,而且还会有相关的赈济。
到了崇祯元年,皇帝的内库已经无法对陕西灾区进行赈济,不但如此,崇祯还下令要一视同仁的收赋税。
明朝建国初期,陕西各军镇的军粮、武器、被服都由军镇自筹,进入小冰河期以后,主要由万历收来地杂税进行补贴。现在内币的源头既然近乎枯竭,东林党遂建议按照一条鞭例,把这笔赋税平摊给陕西灾区的农民,折合每亩收两钱银,天子批准了这个票拟,
明朝建国初期,朝廷在陕西地区设马政,专门画出草场以备养马以备军用,到崇祯元年的时候,陕西马政在纸面上应该有战马、挽马五十七万匹,但事实上……连一具马骨头都没有,草场也早已经退化消失。
万历朝期间,军马主要靠内币的矿税的收入来购买。泰昌朝东林党废除了矿税后,老农出身地魏忠贤不敢在贫苦的农民身上打主意,所以就密令东厂侦查文武百官谁家有钱。然后通过赐给紫禁城骑马权地方法来收集马匹(这政策本书以前有讲,这里就不赘述了)。
打倒了万恶的魏忠贤后,东林君子立刻将这条不得人心的法令废除。可是剐了魏忠贤并不能在陕西凭空造出五十七万匹马来,但九边军镇却都还需要马匹供应。东林君子不是老农出身,他们没有魏忠贤那种小农意识,东林内阁首先把马政荒废的责任推给了魏忠贤,然后告诉皇帝现在之所以养不了马。乃是因为马场都被陕西的“刁民”霸占去种田了,所以他们建议皇帝按一条鞭例。增加陕西每亩五钱银来买马,崇祯准了这票拟。
当年张居正时期,明朝的宗室人数就已经大大增加,张居正为了省钱就只给额定供给的八成。等到了要钱不要脸地万历亲政后,部分宗室他只肯给五成甚至更少。而且万历天子还创造性地发明了不给起名字所以不给钱地方法,在他主政期间,有些明朝远房宗室一辈子都得不到正式赐名。所以也吃不到皇粮。
尧舜之君崇祯上台后,东林内阁建议他按一条鞭例,通过向农民收赋的办法来补上部分宗室所需,崇祯同意了这个票拟,陕西因此又多了一份加赋。
此外,东林党号称要给陕西治水增产,按一条鞭例……
而且,东林党认为给甘陕军镇运输粮食地费用也不该完全依赖盐引……
还有。……
原本在丰年被张居正评估为亩产收入可到四、五钱银的陕西省,天子和东林党在崇祯元年给当地农民定的亩赋税总和已经高达二两银子。
……
黄石在正月底回到福建,此时朝廷逮捕俞咨皋的命令刚刚到达,他闻讯立刻前往泉州面见福建巡抚朱一冯。等见到了朱巡抚后黄石也不客套,直截了当地说道:“朱大人,末将不习海战。如果把俞老将军下狱的话,末将更不知如何编练水师、更无法清剿賊寇了。”
朱一冯也早已经急得如同热锅上地蚂蚁一样,但眼下这种情况他也是自身难保,更不要说去保俞咨皋了。他向黄石苦笑道:“黄帅,这次贼寇直入闽省腹地,这么大的事情,御史已经吵翻天了,这怎么可能不追究责任呢?”
“朱大人,现在至少有一万到两万贼寇本来就是原福宁镇的官兵,如果朝廷以前不撤澎湖水师。现在也不会演变到这种地步啊。”
朱一冯连连点头。随口附和道:“黄帅说的是,都是魏逆那个奸贼。如果不是他撤澎湖海防,确实不会有今日之乱,但现在说什么都没有用了。”
郑一官本人希望把事情闹大以求招安,从而名正言顺地在福建设卡收保护费。而郑军中的主力也是前福宁镇的官军,所以接受招安在郑军中非常有市场。历史上熊文灿出马后,郑一官立刻就接受了朝廷的招安,成为福宁镇的海防游击。
得到大明地官身后,郑一官就和福宁镇军密切配合,利用朝廷的资源歼灭了闽海上其他各大股海寇,规定从台湾海峡过的所有船只都要向他缴税,否则就不保证商人的货船安全。崇祯八年后,郑一官每年收入在数百万两银子以上,他凭借大明官身和舰队垄断了东南沿海的贸易,养兵数十万之多。
如果仅仅是个人感情的话,黄石对郑家还是很有好感地,他还记得自己小时候去厦门时,大人曾经指着鼓浪屿的一个雕像给他看:“这就是民族英雄郑成功,他从异族人手里收复了祖国的领土,他的英名会世代相传。”
当时黄石的长辈也曾告诉他:“郑成功一辈子做的最大的错事就是提拔了一个叫施琅的汉奸。这个施琅因为贪图富贵,背弃父母之邦,把祖先的衣冠文化出卖给了异族人,用同胞的鲜血染红了自己头上地顶戴,真应该在郑成功地雕像前塑造一尊施琅的跪像!”
等黄石长大后,他才渐渐了解到,郑成功地父亲干的也是和施琅一样的勾当。等清兵南下的时候,被隆武帝依为国之干城地郑一官和满清私下达成协议。出卖了对他信任有加的大明隆武皇帝和福建的百姓。在满清残忍地屠杀沿海三十里的百姓时,身为泉州人的郑一官还卑颜屈膝地请求满清封他为“闽海王”,最后还带着自己几千万两的积蓄去北京留辫子当寓公。
而郑成功却掷地有声地说道:“父不为忠臣,则子不为孝子。”断然拒绝了满清的招降。
因为郑成功这个人,黄石本对郑家没有什么恶感,对郑家也没有杀心,不过现在黄石是官兵。而郑一官是海寇。
——这不是个人恩怨。
黄石在心里对自己说了一声,然后抬头问朱一冯道:“末将敢问朱大人。大人是主抚还是主剿?”
朱一冯当然是主剿地,但现在眼看已经剿不下去了。朝廷既然已经动了启用熊文灿的意思,那就说明主抚派已经在朝廷里占了上风。...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